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dollar:元

dollar(元)的历史可阻追溯到16世纪波希米亚一个以圣母玛利亚之父圣徒Joachim命名的小镇Joachimst(h)al。Tal在德语中意为valley(山谷),Joachimst(h)al就是Joachim's Valley的意思。镇上有家造币厂,专门铸造一盎司银币。由于银币面上有圣徒Joachim的头像,因此该镇所铸银币最初被称作Joachimst(h)aler(意即of the valley of Joachim)。不久这个长而难读的名称被缩略为t(h)aler,在低地德语,即德国北部方言中作da(h)ler。该词传到了英格兰以后,作daller,至17世纪又演变为dollar这一形式,用以指当时流通于许多欧洲国家的银币,尤指西班牙古银币。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决定翩定自己的货币制度,以表示同英国决裂。那时流通于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和英国殖民地的西班牙比索( peso)被英语民族称作dollar,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遂建议采用dollar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由于人民大众对dollar都很熟悉,1785年他的建议在大陆会议获得通过。1 792年美国将其货币单位正式定为dollaro此后,加拿大于1858年,澳大利亚于1966年,新西兰于1967年也相继采用了dollar为货币单位,并定为十进制。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ollar 词源,dollar 含义。

distaff:女性,女子做的工作

旧时在英国纺纱(spinning)乃是妇女(尤其是未婚女子)干的活计,因此从14至16世纪“从事纺织的女子”就被称作spinster。distaff原先也是个纺织术语,指“(手工)纺纱杆”。由于纺纱杆常被作为女性或女性工作的象征,因此distaff 一词也常喻指“女性”或“母系”,例如the spear side(父系,男系)的对应语the distaff side(母系,女系)。这一比喻用法本来已渐遭废弃,妇女解放运动使它恢复了活力,如今男女平等主义者( feminists)常用distaff来指“女性”或“女子做的工作”等。(参见spinster)

disaster:灾难,祸患

按古代占星术,通过星辰运行可以预卜人事的吉凶祸福。占星家认为人间面临灾难皆因星辰处于凶位或凶向所致。disaster 16世纪始用于英语,它源自拉丁语,是由dis-‘against’和astrum'star’两部分构成,其字面意义为“(星的)凶位”或“凶向”(unfavourable aspect of a star),其今义“灾难”、“祸患”则显然系由此引申而得。英语复合词ill-starred(苦命的,倒霉的),ill-boding(凶兆的,不祥的)均与占星术有关,而英语里表示“占星术”的astrology 一词亦源于同一拉丁词根astrum(星)。

dismal 阴沉的,忧郁的

按古埃及历书每月有两天为不吉利的日子,不宜处理任何事务,其中4月最后一个星期一,8月第二个星期一和12月第三个星期一尤为埃及人所忌讳。这些不吉利的日子因为是埃及占星家首先测定的,故有Egyptian days之称。此一迷信习俗在中世纪时传人罗马,嗣后又传到整个欧洲。在法国历书上每月也有两天被标为“不吉利的日子”,法语作dismal,它来自拉丁语dies mali。dis mal一语译成中世纪英语拼作dismale,最初用作名词,也指“不吉利的日子”。嗣后形式变为dismal,并常与days连用。这一用法导致了dismal由名词到形容词的转变。16世纪以后词义也发生了变化,先是由“不吉利的”变为“灾难性的”,以后又逐渐弱化为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阴沉的”(如天气)、“忧郁的”等义。

diploma:文凭,毕业证书

今指“文凭”或“毕业证书”的diploma乃希腊语借词,该词在希腊语中的原义为letter folded double(对折的信件)或official document(公文)。另外,diplomat,diplomatic,diplomacy等亦均源于该词。diplomat原指持有diploma的政府官员,以后特指“外交官”;diplomatic起初表示“有关公文的”,随后表示“外交(上)的”,最后又由此引申出“有外交手腕的"或“老练的”一义;diplomacy别是英国政论家伯克(Edmund Burke,1729 - 1797) 1796年根据diplomat创造出来的一个词,用以表示“外交”或“外交手腕”。

digest:摘要,文摘,消化   

公元6世纪东罗乌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下令将罗马法学家学说的摘要汇编出版,全书共50卷,这就是英语所称Pandects。该书又名Digest,汉语译为《学说汇纂》或《法学汇编》。digest 一词源自拉丁语digesta‘a collection of writings’(汇编),最初原仅用以特指该书,以后逐渐由专有名词转变为普通名词,泛指“摘要”、“文摘”或“汇编”。digest 的词源还可以往前追溯到拉丁语动词digerere‘to dissolve,separate’(分解,分离),因此digesr也被用作动词,表示“消化”。

  

digit:数字(0到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位数   

源自意为“手指”或“脚趾”的拉丁语digitus,故其原义也是“手指”或“脚趾”。digit之所以也用以指0到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是因为亘古及今许多人都有弯着手指计算数目的习惯。英语惯用短语can be counted on the finger和对应的汉语成语“屈指可数”恰恰反映了人的这一普遍习惯。实际上我们的十进制正是基于这一习惯产生的。Digit一词现在还常用“表示“位数”。digit的形容词形式digital在科技用语中还是个常用词呢。

dinosaur:恐龙   

恐龙的英文名称dinosaur是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Sir Richard Owen,1804 - 1892)于1841年取的。在他看来这是一类极为恐怖的类蜥蜴爬行动物,所以根据希腊语里意为“恐怖的”的deinos和意指“蜥蜴”的sauros组合成dinosaur一词。从现代英语的构词法来看,dinosaur系由两个组合语素dino-(恐怖的)与-saur(蜥蜴)构成,含有“恐怖的蜥蜴”之义。其实欧文取的名字并不很恰当,因为恐龙和今天的蜥蜴之间没有特别密切的联系。

  

diesel:柴油机   

这是又一个源于人名的词。德国热机工程师Rudolf Diesel (1858 - 1913)经10余年反复试验。于l896年试制成功以其姓氏命名的压力点火内燃机,即柴油机,英语称Diesel engine。这是19世纪末最重要的一项机械发明。嗣后,Diesel逐渐普通名词化,首字母由大写变为小写。diesel除了指“柴油机”,也指“内燃机车”,还可用作形容词,如diesel fuel/oil(柴油)。

diehard:顽固分子,死硬派   

19世纪初期,英、葡、西三国同拿破仑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战争,史称伊比利亚半岛战争(1808 -1814)。 1811年5月16日英国军队在西班牙一个名叫阿尔布厄拉的村庄同法国人鏖战了一场,最后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阿尔布厄拉战役(the Battle of Albuera)。一般认为,该战役虽是一个战略性错误,但却显示了英军的团结和牺牲精神,激励了面对拿破仑优势兵力的英军士气。战役胜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英格利斯上校( Colonel W. Inglis)指挥的步兵第57团的英勇作战。由于他们占据了村子里一个重要的战略阵地,所以受到法军猛烈炮火的轰击和牵制。英格利斯身受重伤,躺卧在地,但一直不让抬离火线,而且不停地高声喊遭:“Die hard.fifty-seventh,die hard!”(拼死顶住!五七团,拼死顶住!)战斗结束后,他手下579人有438人非死即伤。后人把57团的勇士们称为diehards,意即“拼死抵抗的人”,“顽强的人”。显然,名词形式diehard是从短语动词die hard转化过来的。嗣后,diehard在词义上发生了贬降,转而指“顽固分子”或“死硬派”。

  

devil:魔鬼

devil的真正历史比所传devil乃do- evil(作恶)之缩略的古老传说要复杂得多。《旧约全书》中的Satan(撒旦)实际上就是devil的前身,它的意思是adversary(敌手),古有“上帝和人类的敌手”之意,故the Adversary也常被用以指“撒旦”或“魔鬼”。当希伯来文的《旧约全书》被译成希腊文时,译者选用了diabolos 一词来表达“敌手”,而diabolos在希腊文中原义是“诽谤者”,因此可以说源自希腊文diabolos的devil一词原来是“诽谤者”的意思,是圣经的影响才使它获得我们今天熟悉的词义“魔鬼”或“恶魔”的。

despot:专制君主,暴君

该词直接借自中世纪法语despot,但其终极词源乃希腊语despotes‘master’(主人)。当despot在16世纪首次用于英语时并不含它如今所含的贬抑词义,而是用以指“君主”(如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皇帝)或“(东正教的)主教”。1789年发生了法国大革命以后,人民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愿望使despot的词义开始贬降,逐渐蒙上一层贬义,所“现在despot一般释义为“专制君主”或“暴君”。

dessert:甜食,甜点心   

甜食或甜点心习惯上是在餐后吃的,也就是在收拾餐桌以后吃的。意为“甜食”或“甜点心”的dessert 一词本身就带有这样的含义。dessert是个法语借词,原为法语动词desservir的过去分词形式,而desservir(des-‘un’+servir‘serve’)相当于英语to clear a table,即“收拾桌子”的意思。dessert是17世纪初进入英语的。

derrick:转臂起重机.(油井)井架   

旧时英国伦敦刑场因位于泰晤士河支流泰伯恩河( Ty-burn)岸边,故称泰伯恩刑场。17世纪初有个名叫Derrick的死刑执行者,在他十多年(1598 - 1610)的行刑生涯中,由他负责在泰伯恩刑场上执行绞刑或斩首的罪犯就多达三千人。Derrick本是个军人,1596年在出征时犯了强奸罪,司令官埃塞克斯伯爵Robert Devereux因他答应到臭名昭著的泰伯恩监狱去当刽子手而赦免了他的罪行。五年后这位一度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宠臣的伯爵因叛逆罪被叛处死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行刑人又正是Derrick。因此,此人臭名远扬。很自然地,英国人就将其姓氏与绞刑相联系,用derrick喻指“绞刑执行者”,随后亦指“绞刑架”。1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转臂起重机、吊杆式起货设备、钻塔等较为现代化的机械,由于它们形似绞刑架,人们遂以derrick称之。dcrrick获得新义后,其旧义便遭废弃,并且渐次从一般辞书上消失了。

delta:三角洲

delta本是希腊语的第四个字母,大写形式作△。由于该字母状若三角形,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484? - 430/420BC)用它来指“尼罗河三角洲”。嗣后,人们又以delta泛指“(河流的)三角洲”或“三角形物”。

derby:马赛,圆顶高帽

该词源出第十二世Derby伯爵。这位伯爵名叫Edward Stanley (1752 - 1834),他的家族史可以追溯到1066 - 1070年征服英国的诺曼底公爵,即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口Derby伯爵对赛马运动有强烈的兴趣,他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改良马种。1780年他在萨里郡(Surrey)埃普索姆唐斯(Epsom Downs)首次举办了限用三岁雌雄幼马的马赛,这是现代赛马运动的发端。此后,这种马赛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在同一地方举行,久而久之就成了英国传统马赛之一。为纪念首创人Derby伯爵,人们就把这一马赛称作Derby,把举行马赛的过一天称为Derby Day。最后,Derby又逐渐被用来泛指任何类型的马赛,甚至其它比赛,首字母也由大写变为小写,如fishing derby(钓鱼比赛),bicycle derby(自行车比赛)等。

  1875年美国在肯塔基举行了名为Kentucky Derby的大马赛。在马赛期间美国人为赶时髦纷纷戴起英国人常在马赛日戴的一种称作bowler(hat)的圆顶高帽,并给它另外取名作derby。

deadline:最后期限,截稿期   

该词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1861 - 1865)。南部联军在佐治亚州一小镇安德森维尔(Andersonville)设了一个战俘营,战俘在里面受到非人待遇。离铁丝围栏不远处标有一条界线,谁逾越此线即格杀勿论。这条界线被称作deadline。以后监狱周围的死线也叫deadline。但在今天deadline一般多转义为“最后期限”或“截稿期”。

  

dean:学院院长,系主任,教务长

dean源自拉丁语decanus。从古罗马时代起decanus 一直被作为一个职位名称来用,所管人员一般为10人,在军队里是“十个士兵之首”,在教会中则是“十个教士之首”,这恐怕是因为该词从意为“十”的拉丁词decem派生的缘故。法语吸收了decanus,作deien,用以指“教长”。1 4世纪英语又通过法语把它借用了过来,初作deen,也指“教长”。今天,不论dean指“学院院长”“系主任”,还是指“教务长”“教长”,已决非“十人之首”了。

decimate:大批杀死,大量毁灭   

在古罗马军队中对任何兵变的惩罚是以抽签方式处死反叛士兵的十分之一,每班十人,处死一人,而且须由同班人行刑。此所谓“杀一儆十”,在形象上和汉语成语“杀一儆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种做法后来在英国及其他国家也一度使用过。这一惩罚性措施拉丁语作decimare。该词的意思是“十里抽一”或“抽杀…的十分之一”,其词根为decem(十)。英语decimate一词即源于此,所以严格地讲,其词义也应是“抽杀…的十分之一”。可是由于误用,decimate常被释义为“杀灭…中的十分之九”或“大批杀死”、“大量毁坏”,可以说同其原义几乎相反。另一个英语单词decimal(小数,十进位的),若究其根源,也源于拉丁词根decem(十)。

  

dandelion:(药)蒲公英

汉语通称“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由于这种植物叶子呈齿状,所以法语称dent de lion.意即tooth of the lion(狮子的牙齿)。英语名称借自法语,只是连写成一词,且在拼法上有些变化而已。其它一些欧洲语言也以此特点来取名,如德语作Lowenzahn,西班牙语作dient de leon,意大利语作dente di leone等。严格地来说,不论是法语和英语名称,还是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名称,若究其根源,均源自拉丁文dens leonis 。除dandelion,蒲公英在英语中尚有不少方言名称,如clock,farmer's clocks,schoolboy's clock,tell-time,time-flower,piss-a-bed等。其中最末一个和现代法语pissenlit相对应,得名于蒲公英的利尿特性。据说喝了用蒲公英叶制的饮料会使人尿床呢。

daisy:雏菊

daisy乃原产欧洲的一种花卉植物,汉语通称“雏菊”。该词在古英语作daeges eage,相当于现代英语day's eye。为什么称此花为day's eye呢?此花花轴长,盘花黄色,边花白色或紫色,呈辐射形,日落而合,日出面开,每朵花宛如喷薄而出的一轮旭日,恰似夜晚闭合,早晨睁开的一只服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