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ne:弥补,补偿,赎罪
atone是at one二词连写合成的。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旧时at one常常出现在to bring at one accord(使一致)和to set at one assent(使一致)等一类较长的词组中。在使用中人们觉得at one二词就足以表达整个词组的意思,因此at one后面的名词往往被省略掉。早在1 3世纪,牧师在布道时常常恳求教徒to be at one with God(与上帝和好)。由于此语用得如此经常,到了14世纪at one逐渐结合为一个词,并被赋予“(使)和解”、“(使)协调”、“与…完全一致”等义。当时one读如own,所以atone发成/’taun/。这就使得后人往往注意不到atone中的-one与数词one之间的历史联系了。一般说来,和解与协调往往是在一方向另一方赎罪后出现的,而在基督教中与上帝和好则意味着通过祈祷、苦修和行善等为自己赎罪。到了17世纪末期atone作为宗教术语开始由“和解”、“和好”、“协调”等义转而表示“赎罪”、“补偿”、“弥补”等义。
atone的名词形式是atonement。昔日,at onement一语在基督教中常被用来表示上帝与人的和好,英国神学家威克利夫(John Wycliffc,1330?- 1384)在1382年版本的《圣经》英译本中就曾用过onement一词。嗣后,at onement二词合而为一,作atonement。因此一些辞书认为atone系由atonement逆构而生,也不无道理。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tone 词源,atone 含义。
atmosphere:大气层,气氛
atmosphere是17世纪一位科学家根据希腊语atmos(蒸气)加sphaira(球面,天体)所造的词,用以指“大气层”或“大气”,嗣后常引申为“气氛”等义。
atom:原子
古人关于原子的概念不同于现代科学所说的原子。古代哲学家将小得不能再分割的物质微粒称为原子。这一概念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460 -370BC)首先提出的。用以表示“原于”的atom 一词系源自希腊语atomos‘indivisible’(不可分的),由a-‘without’和tomos‘a cutting’合成。现代科学早已发现了原子的奥妙,原子本身是一个小小的微观世界,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虽然原子的含义已发生了变化,但人们至今仍沿用atom 一词称之。
atlas:地图册
在希腊神话中,Atlas是泰坦神族(Titans)巨神之一,因为反抗主神宙斯(Zeus)而被罚站在金苹果园(Hesperides)附近,以双肩顶天。据说位于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脉(the Atlas Mountains)就是因这一传说而得名的。16世纪佛兰芒地图学家墨卡托(G. Mercaror,1512 - 1594)采用了Atlas擎天图作为一本名为Atlas的地图册的卷首插图(frontispiece),该地图册在他逝世后一年即1595年正式出版。据说这在16世纪曾经风靡一时,凡地图册几乎都在书名页上印上这幅图,尔后它又频频出现在学校地理教科书的封面上。久而久之,atlas便由专有名词演变为普通名词,并被赋予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词义:“地图册”。
astonish:使吃惊,使惊讶
源于拉丁语extonare(ex- ‘out’+tonare‘thunder’),从法语estoner演变而来,按字面义讲原有“雷击”之意。因此astonish最初常作“使震惊”、“使惊呆”等义解,以后才渐渐弱化为“使吃惊”、“使惊讶”。英语中另有两个词stun(把…打晕,使震惊),astound(使震惊,使惊骇)也出于同一拉丁语源,在字面上也含“雷击”之意。
Atlantic:大西洋(的)
传说一万多年以前在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上本来有一个名叫Atlantis的大陆,大陆上还有个王国,以后可能因地震而沉于海底。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作品《蒂迈乌斯篇及克利梯阿斯篇》(Tirnaeus and Critias)中第一次提到它。大西洋的名字Atlantic可能即源于此。另有一种说法认为Atlantic得名于非洲西北部的Atlas山脉。但不论是Atlantis大陆还是Atlas山脉,名称又都起源于希腊神话中以肩顶天的巨神Atlas,因此可以说Atlantic即源于Atlas。
asset:资产,宝贵的东西
asset来自assets,而assets则源于古法语asez(“足够的”,相当于现代法语assez),初作asetz。assets原为法律用语,表示足以清偿债务的财产。由于词尾带-s,assets往往被误认为是复数名词,19世纪逆生出asset这一形式以后,assets即被作为asset的复数看待,泛指“资产”,asset则指“(一项)资产”。asset的今义“宝贵的人(或东西)"、“优点”等正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aster:紫蔸属植物
ast er系拉丁语借用词,在拉丁语中是“星”的意思。作为一个单词;aster指“紫苑属植物”,因其花形呈垦状,故名。英语有不少词含有这一拉丁语词根,如asterisk(星标,星号),asteroid(小行星),disaster(灾难)等。
asterisk:星标,星号
在拉丁语中aster指“星”,asteriscus指“小星”,英语asterisk即由此而来,故用以指“星标”,“星号”,即我们常见的*。在语言学中该符号被用来表示不正确的例子,在一般书中则表示脚注。
assassin:凶手,刺客
大约在公元1090年,在波斯出现了一个穆斯林秘密团体,称伊斯迈里藏( Ismaili)。其刨建人名叫Hasan benSabah,他从地势险峻,常人无法进去的山寨指挥暗杀活动,企图以此恐怖手段主宰伊斯兰世界,所以该教派的历代首领都被称作“山岳老人”(The Old Man of the Mountains)。在他手下有一大批狂热信徒,立誓要把异教徒杀绝。他们暗杀的主要对象是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基督教徒,尤其是基督教领袖。十字军东侵,前后八次,历时近二百年(1096 - 1291)。就在这近二百年间,该秘密团体成员先是活跃于波斯和伊拉克,以后活动又扩及到叙利亚一带,专门刺杀十字军。据说这些人在进行凶杀活动之前,其首领让他们服用海吸希(hashish),即印度大麻(hemp),一种起麻醉作用的毒品。因此,人们给他们起了个浑名hashshashin,在阿拉怕语中的意思是“服用海吸希的人”(hashish - eaters/users)。该词进入中世纪拉丁语时作assassinus,17世纪传人英语则作assassin。在史书上assassin专指上述“穆斯林秘密团体成员”。以后,作为对他们凶杀行为的报复,基督教徒用assassin来表示“凶手”,“刺客”,保留了它在历史上原先的含义,随后又从assassin派生出assassinate(暗杀),assassination(暗杀)等词。
artichoke:洋蓟
据传,因为某位艺术家( artist)食此美睬菜肴时被不可食的针状部分噎着( choke).故名。其实……
aspic:花色肉冻
用以表示“花色肉冻”的aspic 一词据认为得名于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 Cleopatra,69 - 30BC)自杀所用的名为asp(拉丁语作aspis)的一种小毒蛇。aspic是在18世纪后毕期直接借自法语的,在法语中原义为“角蝰”,相当于英语的asp。 18和19世纪法国美食家说,花色肉冻和这种小毒蛇一样有冰凉感,且颜色也颇为相似,故以aspic为名。
arras:挂毯,花毯
Arras原为法国一城市名,中世纪时该地物质和文化十分丰富,以挂毯业著称,故15世纪以后arras在英语被用以指“挂毯”或“花毯”。
arrowroot:竹竽n. 竹芋, 葛, 葛粉
该词源于南美印第安人阿拉瓦克语(Arawakan)aruaru‘meal of meals’(餐中之餐)。这是一种热带植物,可能原产于圭亚那和巴西西部,其块茎含淀粉量高,不仅是印第安人的一种普通食物来源,而且常被用作解毒药,治疗箭伤,因而早期的英国殖民者就把原名读音近似于arrow(箭)又和arrow有联系的这种植物称作arrowroot,汉语作“竹竽(粉)”。
arsenal:兵工厂
约在公元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威尼斯有个庞大的海军造船厂,威尼斯人都称之为Arzana,参观者在那里经常可以看到二三百艘军舰及大量船用物料( ship’s stores),故而遐迩闻名。据Arzana产生了意大利词arsenale,英语arsenal即由此而来,最初也指“造船厂”,到16世纪末转指“兵工厂”、“军械库”。若再进而追根溯源,我们即可发现Arzana源于阿拉伯语dar-al-sinah‘workshop’(工场,车间)。伦敦有一直老幼皆知的足球队也取名Arsena1(阿森纳,是英格兰顶级联赛英格兰超级联赛二十个足球俱乐部之一),绰号Gunners(炮手),因其俱乐部原先设在伦敦东部的Woolwich Arsenal(伍利芝兵工厂),故而得名。
armada:舰队,军用机机群
armada乃西班牙语借用词,原义为“军队”,1588年5月西班牙国王腓力普二世(PhilipⅡ)为远征英国而组成的“无敌舰队”就称Armada。该舰队拥有战船130艘,步兵约2万名,水手约8千人。同年7月至8月与英国舰队交战,遭到惨败,仅76艘船重返西班牙。自此以后,西班牙国力一蹶不振,海上霸权也随之丧失,英国逐渐取而代之。armada在英语现指“舰队”,有时也指“军用机机群”或“庞大的军用车车队”。
aristocrat:贵族, 有贵族气派的人
该词在1789年夏天即法国大革命开始时首次出现于英语中。当时法国贵旅和雅各宾人的斗争成为整个欧洲和美洲的主要话题。aristocrat直接借自意指“贵族”的法语词aristocrate,而这个法语词则是来源于意为“精英统治”的希腊语aristokratia.(aristos‘best’+kratos‘rule’),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曾在他们的政治著作中用过该词。16世纪就已进入英语中的集合名词aristocracy(贵族)也出于同源,故也常被用来指“(知识界等的)精英”。
aria:咏叹调n. 抒情调, 独唱曲
此系音乐术语,指“咏叹调”,18世纪上半时直接借自意大利语,在意大利语中有“曲调”、“空气”等义,相当于英语的air。据说英语中有四分之三音乐术语借自或源于意大利语,诸如violin(小提琴),opera(歌剧),tempo(拍于),duet(二重唱),sonata(奏鸣曲),concerto(协奏曲)。
argus-eyed:目光锐利的,机警的
阿耳戈斯(Argus)头上长有一百只眼睛,每逢睡觉时都只闭上一、两只眼睛。被赫拉派遗去监视变成了母牛的伊俄(宙斯的情人),后来被宙斯派遣神使赫耳墨斯杀了。阿耳戈斯死后,赫拉取下他的眼睛,撒在她的孔雀的尾巴上作为装饰。时至今日,这些眼睛还呆在孔雀尾巴上。
该词典出希腊神话。Argus乃神话中人物。他全身上下长着100只眼睛,故有“百眼巨人”之称。在他睡觉时总有一些眼睛睁着。主神宙斯(Zeus)与情人伊娥(Io)幽会,被天后赫拉(Hera)发现,宙斯为了保护伊娥不受赫拉报复,把她变成小母牛。Argus奉赫拉之命昼夜盯住这头小母牛,宙斯大为恼火,就派赫尔墨斯(Hermes)去把Argus杀死,由于Argus整天睁着眼睛,不好下手,于是赫耳墨斯(Hermes)就用动听的笛声催他人睡,使他闭上全部眼睛,然后砍下他的头,救出了伊娥。之后赫拉将他的眼睛移到她最喜欢的鸟——孔雀的尾巴上。Argus一词现常用以喻指“机警的人”或“警惕的守卫者”,复合词argus-eyed则表示“目光锐利的”或“机警的”。
archipelago:群岛
该词最初仅被用以指爱琴海( the Aegean Sea)。这一名称是意大利人在13世纪据意大利语盘arcipelago‘chief sea’取的。其实这个词本身就来源于希腊语(archi-‘chief’+pelagos‘sea’)。由于爱琴海中有一大群岛屿,因此archipelago一词在16世纪后逐渐泛指“多岛屿的海”,最后又转指“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