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n(院长):古罗马的十夫长
英语单词dean源自拉丁语decanus,最早指的是罗马军队中的十夫长。古罗马军队中,每十名士兵组成一个小队,在扎营时分享一顶帐篷。这个小队的领头人就叫做decanus,源自dekanos,而希腊语deka、拉丁语decem就是“十”的意思。
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中,僧侣们也按照军队的方式进行组织,每十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的领头人依然叫做decanus。后来,decanus的管辖范围有所扩大,负责一个教区分部的牧师负责人也被称为decanus。
等教会创建各种学校后,负责管理一所学校或学院的人也继承了decanus这个称谓,在英语中则演变成了dean。
dean:[din] n. 院长;系主任;教务长;主持牧师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ean 词源,dean 含义。
companion(同伴):分食面包的人
英语单词companion来自拉丁语companionem,由com(一道)+panis(=bread,面包)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就是“分食面包的人”。
罗马军队中,每十名士兵组成一个小组,在扎营时分享一顶帐篷,吃饭时分享面包。他们就是最典型的companion。据说,为了避免面包分得不公平,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巧妙的制度:指派一个人负责分面包,然后由其他人选择自己的那一份,分面包的人自己只能分得被人挑剩下的一份。为了避免自己拿到的面包比别人的少,分面包的人就会尽力将每一份面包分得一样多。
英语单词company与companion同源,本质指的是一群“分食面包的人”,后来被用作军队建制单位,即“连”。还可以用来表示“公司”,因为公司其实就是一群共同挣面包、分面包的人组成的团队。
companion:[kəm'pænjən] n.同伴,伙伴,朋友vt.陪伴
company:['kʌmp(ə)nɪ] n.公司,连队,陪伴vt.陪伴vi.交往
accompany:陪伴
发音释义:[ə'kʌmpənɪ] vt. 陪伴,伴随;伴奏vi. 伴奏,伴唱
结构分析:accompany = ac(=ad,去)+ company(陪伴)→陪伴;company = companion = com(共同)+panion(面包)→分享面包的人→同伴。
词源解释:panion ←拉丁语panis (面包)
背景知识:罗马军队中,每十名士兵组成一个小组,在扎营时分享一顶帐篷,吃饭时分享面包。这些分享面包的组员就是companion。
同源词:company(陪伴、公司),companion(同伴),pantry(食品室),appanage(俸禄)
communion:圣餐仪式,交流
词源同communicate, 交流,共享。后用于宗教仪式,特指基督教的分享面包和酒的圣餐仪式。
communique:公报
来自法语,词源同communicate,交流,分享信息。
confidential:私密的
con-, 强调。-fid, 信任,词源同faith, fiance. 即与信任的人分享的私密信息。
campany:公司
现指“伙伴”的companion和现指“公司”或“伙伴”的company这两个词从最严格的字面意义来讲原来都指坐在一趁分享面包的人。它们都来源于拉丁语companio,而该拉丁词则由com-‘with,together’和panis‘bread’两部分合成。
说文解字话英语——弱肉强食(panis)
拉丁语panis的意思是“面包”,难怪英语中的Pantry是“食品储藏室”,pantryman是“配餐员”,都跟吃的东西有关。 挂在自行车或摩托车两侧的挂篮,在英语中是pannier,它的原始意义是bread basket(面包筐),不过面包筐的用途扩大了,可以用来装别的东西。 panoc五a(墨西哥粗糖)尽管是塘,但毕竟也属食品之列,panada(面包糊)更是跟面包直接有关。panatella(细长雪茄烟)的原始意义只不过是“小块面包”,引申为“长条饼干”,又借用为“细长雪茄烟”,就这样,雪茄烟也成了食粮,难怪有人饭可以不吃,烟可不能不抽。 至于pannage(猪饲料),本来不应该跟人吃的东西混在一起,......
companion:同伴,伴侣
词根词缀: com-共同 + -pan-面包 + -ion名词词尾 → 一同分享面包的人
companionship:友谊,交往
词根词缀: com-共同 + -pan-面包 + -ion名词词尾 + -ship名词词尾 → 一同分享面包的人
company:陪伴;同伴,伙伴;公司(缩写Co.);连(队);(一)群,(一)伙
来源于通俗拉丁语pan.is(面包)的复合词companio,意为“和你分享面包的人”
词根词缀: com-共同 + -pan-面包 + -y名词词尾 → 一同分享面包的人
scar:疤痕
单词share(分享)和sharp(锋利的)都包含shar-,我们知道了它们的本义是“切”,将shar-进行h、c音变后,就得到了scar(疤痕),“疤痕”与“切”的关系不必多言。score(刻痕;得分)亦是同源,因而有“刻痕”之义,人们最初用刻痕计分,所以引申为“得分”。
shear:修剪
单词share为什么指“分享”呢?因为它的本义为“切”,分享就是一块蛋糕切两份,一人一半。这样,同源词shear(剪)就好理解了,其本义是“切”,“切”和“剪”含义统一。我们同样可以在单词sharp(锋利的)中的shar-里找到“切”的身影。
Iceland(冰岛):冰冻的陆地
冰岛的英文名为Iceland,由ice (冰)和land (陆地)构成,字面意思是“冰冻的陆地”。 因其是个岛国,故中文译为“冰岛”。虽然名为“冰岛”,其实这块游离于北欧大陆之外的岛国,却是绿草茵茵,地热丰富,渔业发达的富饶国家。
关于冰岛之名Iceland的起源说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源于发现者的最初印象。公元4世纪,希腊地理学家皮菲依曾称它为“雾岛”。但 由于海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光临。公元864年,斯堪的纳维亚航海家弗洛克踏 上岛岸,此岛才真正被“发现”。后斯堪的纳维亚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纷至沓来。当这 些移民的船驶近南部海岸时,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巨大冰川,即冰岛著名的瓦特纳冰川。人们 对这个冰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于是把该岛命名为“冰岛”。
2、 源于殖民者的计谋。最初的殖民者在岛上定居以后,不希望别人再来分享自己的“口中食”,故名“冰岛”,以阻止人们闻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