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s(性欲):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洛斯
在希腊神话中,爱神厄洛斯(Eros) 是一位重要的创世神,因为他代表了世界的动力——性欲。有了厄洛斯,神灵才从单性繁殖变为双性繁殖,世界才会变得丰富多彩、生生不息。不过,厄洛斯整天鼓动其他神灵进行繁衍,但他自己并不参与其中,也没有后代。这是因为,他代表的是世界万物结合的原始动力,既包括了男性本原也包括了女性本原,所以他本是不男亦不女,不阴亦不阳。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原本只有前面讲到的那位原始神才叫厄洛斯(Eros),但在柏拉图之后,古希腊确立了把厄洛斯分离成两位,分别进行崇拜,一位是这里所说的创世神,另一个是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与战神私通生下的小爱神厄洛斯( Eros ),他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丘比特( Cupid ),他的形象是一个身披双翼,手持弓箭的胖乎乎的小男孩。据说他有两种箭,金箭能让人产生爱情,铅箭能扑灭爱情。他们代表的都是原始的性爱,是促使人类繁衍生息的生殖冲动。
厄洛斯的名字Eros在希腊语中就是“性爱、爱欲”的意思。从他的名字中产生了一些与性爱有关的单词。
Eros:['iərɔs] n.厄洛斯
eros:['iərɔs] n.性爱,性欲,愿望
erotic:[ɪ'rɒtɪk] adj.色情的,性欲的,性爱的n.好色之徒
erosion:[ɪ'rəʊʒ(ə)n] n.侵蚀,腐蚀(色情是对人的腐蚀)
erotology:[,erə'tɒlədʒɪ] n.色情文学,色情艺术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ros 词源,eros 含义。
protean(千变万化的):变幻无定的海神普罗透斯
普罗透斯Proteus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早期海神,荷马史诗中所说的“海中老人”之一。他有预测未来的神通,但只向能逮住他的人透露预言。为了避免被人逮住,他拥有随意改变自己形状的神力。他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海岸外的法罗斯岛上,以放牧海兽为生。
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参加特洛伊战争的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Menelaus)从特洛伊启程回国前触犯了神灵,被困在法罗斯岛上。在这里他遇到了普罗透斯的女儿。后者向他透露了普罗透斯的秘密,还告诉他制服普罗透斯的诀窍。于是,墨涅拉奥斯带着手下,身披海豹皮,悄悄接近普罗透斯,趁他瞌睡时,突然抓住他,任凭他千变万化也不松手。普罗透斯最后没办法,只好变回原形投降,向墨涅拉奥斯透露了他所需要的预言。
英语单词protean就来自普罗透斯的名字Proteus,表示“千变万化的”。
protean: ['prəʊtɪən; prəʊ'tiːən] adj.千变万化的,一人分饰多角的,变形虫的
oracle(神谕):德尔惠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在求神谕时需要向神庙供奉大量礼物。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史载,西亚的里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菲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里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却遭到惨败。里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菲,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oracle:['ɒrək(ə)l] n.神谕,预言
mile(英里):一千罗马步的距离
古代罗马人以“罗马步”(passus)作为测量距离的单位,一罗马步等于两个右脚(或左脚)脚印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两步的距离。那么,一千罗马步在拉丁文中就写作mille passus,其中的mille就是“千”的含义,英语词根mill-(千)正是来源于此。英语中表示“英里”的单词mile也源自这个拉丁语,一mile其实就是“一千罗马步”的距离。
随着罗马的征服,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mile作为距离单位。但由于各地人高矮不一,步幅有长有短,所以各地的mile的精确距离并不相等,令人困惑。直到15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法令,规定一mile等于1760码(yard),即大约1.6公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定英里”(statute mile)。
mile:[maɪl] n.英里
under the rose(私底下):小爱神用来贿赂沉默之神的玫瑰
在希腊神话中,阿芙洛狄忒风流成性。有一回她与情人幽会时被沉默之神哈伯克拉底 (Harpocrates)撞见。于是,阿芙洛狄忒就让儿子厄洛斯就送给哈伯克拉底一束玫瑰,央求他保守秘密。哈伯克拉底接受了厄洛斯的礼物,对阿芙洛狄 忒的风流韵事守口如瓶。因此,在古罗马时期,玫瑰成了机密的象征。古罗马人在饭厅的天花板上雕刻上玫瑰,意思是提醒参加宴会的宾客,在这里所说的话不宜对 外公布。16世纪,玫瑰图案作为保守秘密的象征还出现在天主教的告解室中。由于这个原因,产生了习语拉丁文sub rosa,翻译成英语就是under the rose,意思是“机密的,私下的”。
delphic(隐晦的):模拟两可的德尔斐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
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 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斐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因此德尔斐的神谕最被人看重。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 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神谕的最大特点就是玄妙晦涩、模拟两可。例如,据史载,西亚的吕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 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斐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吕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 却遭到惨败。吕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斐,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英语单词delphic是Delphi的形容词,原意是“德尔斐的”。由于德尔斐神谕这种模拟两可的特点,delphic也就产生了“晦涩的,暧昧的”之意。
delphic:['delfik] adj.暧昧的,晦涩的,意义不明确的,德尔斐的
intelligence(智力):辨识并从中选择的能力
在现代科学中,“智力”(intelligence)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到底包 含那些能力,如何测量,如何培养,到现在一直充满争论。但古代西方人可没想得这么复杂,他们所说的intelligence很简单,就是辨识区分事物从而 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英语单词intelligence来自拉丁语intelligere,由inter(在其中)+legere(选择)构成,字面意思 就是“从中选择”。由此可见,intelligence的基本含义就是能帮助人辨识事物、做出明智选择和决策的东西。因此,intelligence还可 以表示“情报”,因为情报是信息的分析处理产物,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明智选择和决策。我们常说的“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就很好地体现了intelligence的基本含义,它的实质就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获取到某种 intelligence,这种intelligence既可以理解为“情报”,也可以理解为“智能”或“智慧”。
单词intellect与intelligence同源,都可以表示“智力”,不同的是,intellect还可以用来表示“知识分子”。
intelligence:[ɪn'telɪdʒ(ə)ns] n.智力,理解力,智能,情报
intellect:['ɪntəlekt] n.智力,理解力,知识分子,智力高的人
intellectual:[,ɪntə'lɛktʃuəl] adj.智力的,聪明的,理智的n.知识分子,凭理智做事者
aleatory(侥幸的):历史悠久的掷骰子赌博游戏
人类掷骰子赌博游戏的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学家曾经在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的墓中挖掘出手工制作的骰子。罗马曾发现一个约公元前 900 年制的伊特鲁里亚骰子,与现今常见骰子相似,对称面的点数和为 7。英国的史前建筑眉登古堡也有相似的骰子。考古学家也证实在古埃及,不论农人贵族,都爱玩骰子游戏。宗教记载甚至说骰子是死后灵魂所玩的游戏。在古希腊与罗马时代,掷骰子也是一种流行的游戏。
在古拉丁语中,骰子叫做alea。与它有关的一句名言是Alea iacta est(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这句话是凯撒大帝率军越过罗马北部边境的卢比孔河时对将士所说的。按照古罗马法律,在外作战的任何将军率军越过该河就算是谋反。当时凯撒准备对庞培和元老院宣战,夺取统治权。这句话表现了凯撒大帝敢于冒险的精神。
英语单词aleatory就来自拉丁语alea,表示与骰子赌博游戏相关的,即偶然的、碰运气的。在经济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术语,译为“射幸”,如aleatory contract(射幸合同)。我们常见的保险合同就是一种“射幸合同”。
aleatory:['elɪə'tɔri] adj.偶然的,靠运气的,侥幸的,即兴的,射幸的
engine(发动机):设计精巧装置所需的天赋
我们知道,在现代英语中,engine一词表示“发动机”。那么,在发动机问世之前,engine表示什么呢?其实,engine来自拉丁语ingenium,由in(内在)+gen(产生)+ium(名词后缀)构成,意思是“天赋,内在才能”。12世纪左右进入法语后演变为engin,表示“技能、才智、诡计、战争器械”等含义。13世纪左右进入英语后演变为engine,词义演变为“(战争中使用的)精巧的机械装置”。当蒸汽机问世后,人们越来越多地把engine专门用来表示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并将其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即中文所说的“发动机”。与它同源的英语单词有ingenious(心灵手巧的)、ingenuity(独创性)。
engine:['endʒɪn] n.引擎,发动机,机车,火车头
engineer:[endʒɪ'nɪə] n.工程师,工兵v.设计,策划,建造
ingenious:[ɪn'dʒiːnɪəs] adj.心灵手巧的,有独创性的,机灵的
ingenuity:[,ɪndʒɪ'njuːɪtɪ] n.独创性,心灵手巧,精巧,精巧的装置
trivial(琐碎的):妇女们在三条道路交叉处的闲聊之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个女人一台戏”,意思是三个女人凑一块就会叽叽喳喳地闲聊开,热闹得像唱戏一样。古代罗马人想必对此也深有体会。他们认为,三条道路汇集之地,必然会有妇女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扯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之事。英语单词trivial就反映了古人的这种观念。该词来自拉丁语trivialis(平常的、普通的),而后者来自拉丁语trivium,由tri(three,三)+via(way,道路)构成,意思就是三条道路汇聚之地。因此单词trivial的本意就是妇女们在路口闲聊所说的事,自然是琐碎的、无关紧要的。
trivial: ['trɪvɪəl] adj.琐碎的,无关紧要的
tribe(部落):组成古罗马人的最早三大族群
英语单词tribe来自拉丁语tribus。tribus原本指的是最早构成罗马的三大族群:拉丁人、萨宾人和伊特鲁里亚人。其中拉丁人是最早的罗马人,是罗马城的缔造者罗穆卢斯的后裔,萨宾人原本是罗马人的邻居。当初拉丁人罗马娶不上媳妇,就设计强抢了萨宾人的女人做妻子。萨宾人前来复仇时,被掳的萨宾女人阻止了战争。双方结为同盟。伊特鲁里亚人原本也是罗马人的邻居,并曾经统治罗马,但后来伊特鲁里亚诸城市被罗马人攻陷,伊特鲁里亚人逐渐被罗马人同化。因此,这三大族群构成了罗马人的主体,每一族群都自称tribus,意思就是“三分之一”。
在13世纪中期,为了翻译圣经中所说的12个希伯来人部落,英语从拉丁语中借用了tribus一词,拼写改为tribe。
tribe: [traɪb] n.部落,宗族
jur-(法律):看重誓言的西方法律
在反映西方庭审的电影或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宣誓的场景,这反映了西方法律与誓言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知道,西方文明中宗教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中世纪西方,大部分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对着圣经发誓后所说的话被人认为有很强的可信度,所以宣誓成为庭审过程中一个常见步骤。因此,很多法律术语也与表示宣誓的词根jur-有关,如jury(陪审团)、juror(陪审员)、jurist(法学家)等。
jury:['dʒuəri] n.陪审团,评判委员会
juror:['dʒuərə] n.陪审员,审查委员
jurist:['dʒuərist] n.法学家,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
carouse:畅饮
发音释义:[kə'raʊz] vi.畅饮;狂饮作乐n.喧闹的酒宴;一饮而尽
词源解释:carouse←中古法语carousser(畅饮)←德语gar aus(=all out,全喝光)
中国人喝酒有干杯的习俗,即双方碰杯后一饮而尽。西方人也有同样的习俗。在德语中,碰杯时所说的话是gar aus,等于英语中的all out,意思就是“全干了”、“全喝光”。英语单词carouse便源自于此。
助记窍门:carouse→car(汽车)+rouse(激起、奋起)→开着汽车兴奋地欢闹→狂饮作乐
衍生词:carousal(喧闹的酒宴)
avow:公开承认
发音释义:[ə'vaʊ] vt. 承认;公开宣称;坦率承认
结构分析:avow = a(=ad,去)+vow(传唤)→被传唤上庭辩护→以辩护人身份公开宣称→公开承认
词源解释:vow←拉丁语vocare(呼喊、传唤)
同源词:advocate(提倡、主张)
趣味记忆:avow = a(去)+vow(发誓)→发誓所说为真→承认
衍生词:avowal(声明);avowable(可承认的、可明言的);disavow(否认、抵赖)
authentic:真实可信的
发音释义:[ɔː'θentɪk] adj. 真正的,真实的;可信的
结构分析:authentic = aut(自己)+hent(行为人)ic(形容词后缀)→自主行为人所说的或所做的→并非屈打成招的→真实可信的
词源解释:aut←希腊语autos(自己);hent←希腊语hentes(行为人)
近义辨析:authentic强调内容的真实性,genuine强调作者的真实性。但有时候可混用。
衍生词:authenticity(真实性);authenticate(鉴定);authentication(证明)
affable:和蔼的
发音释义:['æfəbl] adj. 和蔼可亲的;友善的
结构分析:affable = af(=ad,去)+f(a)(说话)+able(能够)→能够与其说话的→和蔼的。当后面跟着的是f时,ad变为af。
词源解释:fa←拉丁语fari(说话)
同源词:fable(寓言←说出来的故事),fame(名声←口口相传),fate(命运←神所说的话),ineffable(不可言喻的、不能说的),infant(婴儿←不会说话的),preface(前言),confess(忏悔)
aura:氛围
同air. 来自通灵术语,指人身上所流露出来的一种微妙的东西,类似我们所说的气场。
Miranda:米兰达原则
即警察必须告诉被拘捕者其权利,包括有权保持缄默,以及他所说的话可能用作对他不利的证据。来自美国1967年一个著名的案例Ernesto Miranda v. the State of Arizona,美国最高法院对此案例作出第五修正案说明,保护了Miranda的权利,即Miranda warning.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类似于中国的“彭宇案”,只不过一个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一个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败坏。该名字字面意思为令人惊奇的女人,词源同miracle,-a,表阴性。
hell(地狱):北欧神话中统治冥界的女神赫尔
在北欧神话中,赫尔(Hel,又译作海拉)是掌管冥界的女神,是邪神洛基与冰霜女巨人安尔伯达的小女儿,后被主神奥丁贬到黑暗的阴间作了冥界女王。赫尔所统治的冥界被称为“海姆冥界”(Helheim),意思就是“赫尔的家”。北欧人认为海姆冥界位于世界的最底层,须在极北的寒冷黑暗之地走上九天九夜的崎岖道路方能到达。北欧人通常在死者脚上穿一双特别坚固的靴子,因为到冥国的九天九夜的崎岖道路须得有一双好靴子才能对付。这靴子特名为“赫尔靴”。
英语单词hell就来源于女神赫尔及其统治的海姆冥界的名称,相当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阴曹地府。在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前,欧洲人认为不管好人还是坏人,死后统统进入hell。基督教传入欧洲后,英国的基督徒便将hell等同于基督教中所说的“地狱”了,成为了恶人死后才去的地方,而好人则去了天堂(heaven)。
hell:[hel] n.地狱
fate(命运):神灵说过的话
古代西方人认为世间万物的命运都是由神灵决定的,神灵所预言过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因此“命运”实际上就是“神谕”。英语单词fate来源于拉丁语fari(说),本意就是“神灵所说的话”。
fate:[feɪt] n.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