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ohol(酒精):古代中东妇女用来画眼影的锑粉
长久以来,阿拉伯、波斯、新疆等地的妇女就已经发现锑粉是一种极好的化妆品。她们用从锑石中精炼提纯的锑粉涂在眼圈附近,不仅能使眼睛更漂亮,还能消除眼疲劳和红肿的功效。阿拉伯妇女喜欢用锑粉画出浓重的眼影,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妆容便是典型。这种用来画眼影的锑粉在阿拉伯语中叫做al kuhul,其中的al是定冠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e。英语单词alcohol就源自al kuhul,原本表示“粉末状的化妆品”,17世纪词义扩大为“物品的精华、精炼提纯结果”。18世纪,人们用alcohol of wine(酒的精华)来表示酒精,后来直接用alcohol一词来表示酒精。
阿拉伯语中表示锑粉,不带定冠词al的kuhul一词后来通过其他途径也进入了英语,演变成为英语单词kohl,依然保持原意,表示“眼影粉”。
alcohol: ['ælkəhɒl] n.酒精,乙醇
alcoholic: [ælkə'hɒlɪk] adj.酒精的,含酒精的n.酒鬼,酗酒者
kohl: [kəʊl] n.眼影粉,化妆墨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lcohol 词源,alcohol 含义。
aspic:花色肉冻
用以表示“花色肉冻”的aspic 一词据认为得名于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 Cleopatra,69 - 30BC)自杀所用的名为asp(拉丁语作aspis)的一种小毒蛇。aspic是在18世纪后毕期直接借自法语的,在法语中原义为“角蝰”,相当于英语的asp。 18和19世纪法国美食家说,花色肉冻和这种小毒蛇一样有冰凉感,且颜色也颇为相似,故以aspic为名。
alcohol:酒精
alcohol原系拉丁词,源自阿拉伯语。
古埃及绝世美人克娄巴特拉( Cleopatra,69 - 30BC)用锑膏画眉毛,以后妇女尤其是中东妇女也常用细锑粉来涂眼皮。锑粉在阿拉伯语中作al-kohl或at-kuhl,其中al相当于英语定冠词the,而kohl/kuhl则意为“锑粉”。 16世纪时该词通过拉丁语进入英语,作alcohol,最初仅指“精细的粉末”。由于锑粉这一化妆品的提制过程类似于制取酒精的分馏法,到了18世纪alcohol 一词遂被转用以指“酒精”,其原义也随之丧失。但几乎与此同时,阿拉伯语kohl再度进入英语,用于原义,指阿拉伯等东方妇女用以涂黑眼睑和睫毛的化妆品,即“眼圈粉”(尤指“硫化锑粉”)。
anachronism:时代错误
源自希腊语anachronismos,原字面义为back—timing(落后于时代),由ana-‘against,backward'和chronos‘time'两部分构成,17世纪始用于英语,一般辞书释义为“时代错误”。所谓时代错误系指所叙人事与时代不符的错误,最常见于以历史为背景而富有想像力的作品中。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不少时代错误,例如《亨利四世(上篇)》中提到的火鸡,《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中的台球,《约翰王》中的大炮。无意识的时代错误往往出于对艺术和科学及历史事实的无知,但有意识地审慎地运用时代错误则可以收到滑稽,讽刺或其他艺术效果。
Bellona:罗马神话中的女战神贝罗纳
贝罗纳(Bellona, 又译为柏洛娜或贝娄娜)是罗马神话中的女战神,是战神马尔斯(Mars)的妻子,和战神一样代表了战争的残忍和血腥,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厄倪俄(Enyo),但在罗马神话中地位远远高于希腊神话中的厄倪俄,经常与战神相提并论。她的外号是“城市毁灭者”,常常与战神的两个儿子以及纷争女神一道与战神一起驰骋战场。
英语词根bel-就源自贝罗纳的名字Bellona,构成了众多与战争相关的词。
战神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做Phobos(福波斯),一个叫做Deimos(德摩斯),这哥俩的名字在希腊语中都是“惊恐、恐惧”的意思,代表了战争的恐怖。英语单词phobia就源自福波斯的希腊名字phobos,表示“恐怖”之意,还可以作为词根,用来表示各种恐惧症。
bel-:战争
bellicose:['belɪkəʊs] adj.好战的
rebel:['reb(ə)l] vi.反叛,造反adj.反叛的,造反的n.反叛者,叛徒
belligerent:[bə'lɪdʒ(ə)r(ə)nt] adj.交战的,交战国的,好战的n.交战国
phobia:['fəʊbɪə] n.恐怖,恐惧症
-phobe:……恐惧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