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est(文摘、消化):东罗马帝国的《法学汇编》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 )下令将罗马法学家学说的摘要汇编出版,全书共50卷,英语称该书为Pandects,又名Digest。digest一词源自拉丁语digests,表示“a collection of writing”(文集),最初仅用来表示该书,以后逐渐由专有名词转变为普通名词,泛指“摘要”、“文摘”或“汇编”。digest还有“消化”的意思,这个含义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动词digerere,表示“to dissolve,separate”(分解,分离)。因此,digest还可以作动词用,表示“消化”。
digest: [daɪ'dʒɛst] n.文摘,摘要v.消化,吸收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igest 词源,digest 含义。
abracadabra(咒语):历史悠久的西方著名魔咒
英语单词abracadabra是一个著名的魔法咒语,据说是犹太神秘教或诺斯替教中对最高神灵的称谓。在古代人们常常把它做成护身符,即第一行写上这个词完整的11个字母,第二行减去最后一个字母,以后逐行递减,直到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符咒,然后挂在脖子上用来辟邪。
古代医生还用这个咒语来给病人退烧。用亚麻将写有这个三角形符咒的纸系在病人的脖子上,九天后把它从肩膀上向后扔进一条向东流淌的小溪中,等溪水将文字弄的模糊不清时,病人的高烧就会退了。
也有人认为该词来自阿拉姆语,意思是“我念出时将创造”的意思。魔术师在表演魔术时,经常会大念一句“abracadabra”,然后变出什么东西来。所以这个词相当于中文中的“变!变!变!”。
在著名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作者罗琳就是这个这个咒语创造了阿瓦达索命咒(Avada Kedavra)。
这个词的拼写也很有趣,可以分解为abra(胸罩)+cad(计算机辅助设计)+abra(胸罩),可以曲解为在用计算机设计胸罩时,大念一句abracadabra就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自动画出一副胸罩。
abracadabra:[,æbrəkə'dæbrə] n.咒语,胡言乱语
catalysis:催化作用
发音释义:[kə'tælɪsɪs] n.催化作用
结构分析:catalysis = cata(下去、彻底)+lysis(松开)→使彻底松开→催化
词源解释:cata←希腊语kata(下去、彻底);lysis←希腊语lyein(松开)
同源词:catalogue(目录);catastrophe(大灾难);analysis(分析、分解)
衍生词:catalyst(催化剂)
analyze:分析
发音释义:['ænə,laɪz] vt. 对…进行分析,分解(等于analyse)
结构分析:analyze =ana(完全)+lyze(解开)→完全解开→分析、分解
词源解释:lyze←希腊语 lyein(解开)
同源词:catalysis(催化作用),paralysis(麻痹),dialysis(透析),electrolysis(点解),hydrolysis(水解)
衍生词:analysis(分析)
absolute:绝对的
发音释义:['æbsəluːt] adj. 绝对的;完全的;专制的n. 绝对;绝对事物
结构分析:absolute = ab(离开)+solute(松开)→不受任何束缚的→无限制的→完全的,绝对的。
词源解释:solute←拉丁语solvere (松开)
同源词:solve(解决,溶解),solute(溶解的),resolve(溶解,分解,决心),solution(解决方案),absolve(赦免,解除)
decompose:腐烂,分解
de-, 不,非,使相反。compose, 组成。即分解,腐烂。
hydrolysis:水解
hydro-,水,-lysis,分解,词源同lose,analysis.
indissoluble:牢不可破的
in-,不,非,dissoluble,可分解的,可解除的。
mermaid:美人鱼
这个词可以分解为两部分:mer和maid。mer是由拉丁文mere(海)演变来的,而maid则是“少女”的意思。所以用眦表示“美人鱼”的mermaid 一词实际暗含“海里少女”之意。嗣后,人们按类比构词法又造出了merman 一词来表示“雄性人鱼”。
digest:摘要,文摘,消化
公元6世纪东罗乌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下令将罗马法学家学说的摘要汇编出版,全书共50卷,这就是英语所称Pandects。该书又名Digest,汉语译为《学说汇纂》或《法学汇编》。digest 一词源自拉丁语digesta‘a collection of writings’(汇编),最初原仅用以特指该书,以后逐渐由专有名词转变为普通名词,泛指“摘要”、“文摘”或“汇编”。digest 的词源还可以往前追溯到拉丁语动词digerere‘to dissolve,separate’(分解,分离),因此digesr也被用作动词,表示“消化”。
bikini:两段式女游泳衣
1947年bikini这种两段式女游泳衣首次在法国假日游憩胜地里维埃拉( Riviera)海滨出现时,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最初法国人将它取名le minimum,随后又有人改称之为bikini。bikini 一词始见于《世界报图文版》( Le.Monde Illustre)当年8月号第1期上。翌年,英语便将该词直接借用了过来。 bikini得名于西太平洋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 一个珊瑚岛岛名。1946年美国在该岛进行了一系列原子弹试验。取名者之所以将这种两段式女游泳衣同该岛岛名加以联系很可能是因为认为,身着该式游泳衣的身段苗条的青年女子可能引起异性的感情冲动力足以与Bikini岛上的原子爆炸力相比拟。在这个意义上bikini可以说是联想的产物。 1964年又出现了上裸游泳衣,人们仿bikini造出了monokinl 一词来表示,随后产生的trikini(三点式女泳装),nokini(“裸体”的代称)等司都是按类比法构成的。显然,名称的创造者有意无意地将bikini错误地分解为bi-和-kini两部分,仿佛bi-就是意为“二”的前缀。
acrophobia:恐高症
该词可分解为acro-和-phohia两个组合语素。acro-源自希腊语akros,意为“顶点”、“高度”,如acrobat(杂技演员)一词中的acro-。-phobia借自希腊语,意为“恐惧”,如hydrophobia(恐水症,狂犬病),又可单独使用,泛指“恐怖症"。因此从acrophobia的成分我们不难猜出其词义为“恐高症”。
hamburger:汉堡包
hamburger是一种用碎牛肉煎成的圆饼,也译成“汉堡牛排”,现多指“汉堡式夹牛肉饼的面包”。
本来Hamburger是德国著名港市Hamburg(汉堡)的形容词,指“汉堡牛排”时是hamburger stead的简化,但有人误将它分解成或有意识地将它分解成ham和burger.甚至《韦氏大辞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rional Dictionary)也对-burger作如下解释:a flat cake ofground or chopped meat or meat substitute fied or grilled and served between slices of bread.于是,以-burger混生(拼缀)的新词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更是光怪陆离,层出不穷。1971年,有人做了一个小小统计,由burger构成的新词竟达185个之多!词义也由原来的夹牛肉馅面包扩展到各种内容、形状、大小、特性等的夹心面包,甚至用来指其店铺。
例如:baconburger(腊肉夹心面包),bearburger(熊肉夹心面包),turtleburger(甲鱼肉馅面包),nutburger(以坚果佐食的肉饼),cheeseburger(放有干酪的肉饼),oliveburger(以甘榄佐食的肉饼),pizzaburger(意大利肉饼),kirschburger(樱桃酒心面包),raisinburger(葡萄干夹心面包),superburger(超级夹肉面包),doubleburger(双层夹肉面包),basketburger(野餐夹肉面包),huskyburger(健壮夹肉面包),peachyburger(美好夹肉面包),甚至9-Lives Kitty Burger,ken L Burger,Californiaburger, Justrite Burger等等。
psychoanalysis:心理分析
词根词缀: -psych-心灵 + -o- + analysis分析,分解
dilute:稀释,冲淡
前缀di-表“分离,分开”,相当于前缀dis-;词根lut表“冲洗”所以这个词字面义为“经冲洗而分开、分解”,词义引申为“稀释,冲淡”。有学者推断lotus(莲花)是同根词,词根lot也是“冲洗”,这很好理解,因为莲花“濯清涟而不妖”嘛。
sarcophagus:石棺
来自拉丁语 sarcophagus,石棺,来自希腊语 sarkophagos,石棺,石灰石制成的棺材,字面意思 为吃肉者,来自 sarx,肉,phagein,吃,词源同 anthropology,geophagy.比喻用法,因石灰石能 快速分解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