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volume(卷):卷起来的一幅作品

古代西方人用莎草纸或羊皮纸写字。遇到篇幅较长的作品,就用一根卷轴把很长的篇幅卷起来,读到哪就打开到哪。这样卷起来的一幅作品在当时就称为volume,相当于现在的scroll(卷轴)。单词volume最初的含义就是“卷动、滚动”的意思。作品的篇幅越长,卷起来的体积就越大,所以volume又可以表示作品的篇幅,并引申为表示体积、音量等含义。

不过在现代英语中,volume常用来表示“音量”,而它的本意“卷轴”逐渐淡化,一般改用scroll表示“卷轴”。

volume: ['vɒljuːm],n.量,音量,体积,卷,册。adj.大量的v.卷起来。

scroll:n.卷轴,画卷,卷状物v.卷起来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volume 词源,volume 含义。

gerrymander(弄虚作假):为政党利益而改划选区的美国州长杰瑞

英语单词gerrymander(弄虚作假)由单词gerry+mander组成,是由美国州长埃尔布利•杰瑞(Elbridge Gerry)的姓氏和 salamander(蝾螈)组合而成的。这个词的产生与Elbridge Gerry为了操纵选举而改划选区的行为有关。

我们知道,美国的选举是按照选区进行的,每个选区根据其人口数量拥有不同的选票。竞选人只要在该选区获胜,就能赢得该选区的所有选票。各选区投票结束后,统计竞选人所赢得的所有选票,得票总数多者为最后的胜者。因此,选区的划分对于最终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的支持率,在不同的选区划分下,最终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当竞争者旗鼓相当时,选区的划分就更加重要了。

181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州长杰瑞为了帮助自己所在的党派获胜,就滥用职权,颁布法令,对选区进行重新划分,各选区被有意地划成七扭八怪的形状。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操纵选举的伎俩,漫画家吉尔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将改划后的选区地区夸张地画成了一条蝾螈(salamander),将其命名为Gerry-mander(杰瑞蝾螈)。英语单词gerrymander便是从此而来,用来表示这种为了操纵选举而刻意改划选区的做法,后来词义拓展,泛指各种为了特定结果而刻意设置、变更规则、条件的做法。

gerrymander:['dʒerɪ,mændə] n.v.为了政党利益而不公正地改划选区;为特定结果而刻意设置、变更规则、条件的做法

Santa Claus:圣诞老人   

相传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有一位乐善好施的主教名叫Saint Nicholas。一天晚上他外出散步,从一家人家的窗口经过,听见三姐妹在里面哭泣。原来她们可怜的父亲因办不起嫁妆没能给她们找到丈夫,准备将她们卖到妓院去。Saint Nicholas听了之后,从身上掏出三袋金子,扔了进去,在那位父亲还没来得及道谢之前,就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据说圣诞节赠送礼物的习俗即源出这一传说,而Santa Claus一词则源于Saint Nicholas这一名字。在荷兰、德国等地Saint Nicholas被尊奉为小孩的守护神。他的节日12月6日的前夕就是孩子们的节日。按习俗,要求有一个人装扮成Saint Nicholas,给孩子们送礼物。移居纽约的英国人从早期的荷兰移民那里照搬了这一习俗,而且把时间从12月6日移至圣诞节这天。Saint Nicholas在荷兰语作Sant Nikolaas,在荷兰方言作Sante KLaas,到了说英语的人嘴里就成了Santa Claus.汉语通译为“圣诞老人”。Santa Claus的形象总是一个样子:矮矮胖胖、快快活活、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穿着红袍子。这一形象出自美国画家纳斯特(Thomas Nast,1840 - 1902)之手。有人请他画一幅Santa Claus的画像,他以儿时给他送礼物的一位老人为原形作了画。殊不知他的画从此成了Santa Claus的形象。

blurb:书籍护封上的内容简介

该词系美国幽默作家、插图画家伯吉斯(Gelett Burgess,1866 - 1951)所创。1907年,在书籍零售商协会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宴会上,500位来宾盘碟旁都摆放着一本伯吉斯的新作Are you a Bromide?书的护封格外引入瞩目,它是由作者本人精心设计的。护封上印有吹捧该书和作者的广告,护封正面印着一幅作者取之于牙粉广告并称之为Belinda Blurb小姐的美女照。附文中这样写道:“…had her pictured blurbing a blurb to end all blurbs.I fondly hoped.”此语大意是:本人天真地希望以她的画像为护封广告大作广告以期终止此类广告。自此以后,人们便常将blurb一词同书籍护封上的广告联系起来,渐渐成了一个美国俚语用词。约在1914年伯吉斯本人将blurb释义为“self-praise,to make a noise like a publisher”(自我吹嘘,像出版商那样大事喧染)。20年代以后,blurb正式进入标准英语,用以表示“书籍护封上的简介或短评”,与此同时伯吉斯所用书名Are You a Bromide?上的bromide 一词也跻身于英语词汇的行列,意指“庸俗之辈”或“陈腐之言”。

arachnid:蛛形纲动物   

据古希腊传说,吕底亚(Lydia)少女阿拉克尼(Arachne)善织绣,竟敢与智慧和技艺女神雅典娜(Athena)比试技艺。女神织了一幅挂毯,上面绣有威严的诸神群像,而阿拉克尼却织出了诸神的爱情艳事。雅典娜对此大为恼怒,在技艺上又挑不出毛病,就把织物撕成碎片,并把阿拉克尼点化为蜘蛛。一说她在绝望中自缢身死,女神出于怜悯松开绳子,绳子化为蜘蛛网,而她本人则变成了蜘蛛。据说意指“蛛形纲动物”的arachnid 一词就是来源于她的名字Arachne,其实Arachne在希腊语就是“蜘蛛”的意思。

  

text:课文

英语的“课文”叫text,“纺织品”叫textile,“作品的结构” 、“皮肤的肌理”、“岩石的纹理”叫texture,这三个词都来自拉丁语动词texo,意思是“编织”,这一点与汉语很相近,我们讲“编筐”、“织布”、“织毛衣”也说“编故事”、“编辑”、“编造”、“罗织罪名”、“罗织成章”等。Texo派生出名词texrus,意思是“文风”、“文学作品的结构”或“编织词句的方式”,那么,英语的另一个词pretext(借口)就好理解了,pre来自拉丁语pre,意思为“在……前面”,pretext即是说“借口”这个东西象一幅织就的幕布一样掩饰在某些东西前面,将其真相遮盖。

yesman:唯唯诺诺的人

像hot dog(热狗)一样,据信这也是美国著名漫画家多甘(T.D.Dorgan,1877-1929)创造的一个词。yesman 首次见于他1913年画的一幅名为 "Give the First Edition the Once Over" 的漫画。上面画着一位报纸编辑和他的几位助

手在查看刚印好的报纸,每位助手对该版报纸都被标以yes-man这一称号。嗣后,yes-man 被用以指好莱坞的助理导演,因为他们在上司面前不敢说一个“不”字。1929 年出片了一本书,书名就叫 Yes-Man's Land。开初,yes-man 仅用

作俚语,以后升级为口语,而且常被连写为yesman。该词总是用于贬义,意指“唯唯诺诺的人”或“应声虫”。另一种说法认为,yesman 可能直接译自德语Jaherr(相当于英语yes,sir)。1877年一位德国作家在描写美国时用了这个词

。不论是什么情况,无疑是漫画家多甘使yesman 一词得以推广使用的。

America:美洲,美国

该词得名于意大利商人和航海家“Amerigo Vespucc”.(1454—1512),其拉丁文形式作Americus Vespucius。在1501—1502年的探险航行中Americus确认新发现的太西洋以西的陆地不是亚洲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新大陆。这在地理学上是一次重大发现。他在给佛罗伦萨梅迪契家族及共和国行政长官等人的信函中记述了他四度航海至新大陆的一些情况。然而对其中一些信函的真实性后来的学者提出了质疑。这些信函当时在欧洲广为流传。1507年德国青年地理学家、地图绘制家马丁·瓦尔德塞弥勒(Martin Waldseemuller,1470—1521,)将Americus有关四次航行的记述作为他出版的一本书的附录。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收进了一幅Americus称之为“新大陆"的地图。在书中作者为了纪念Americus将“新大陆”命名为America,并在页边陈述了理由。

finishing touches:最后的润色;最后的加工

原为绘画用语。画家在一幅画即将完成时,往往涂上一笔或几笔,做最后加工、润色,使作品更加生动,更臻完美。这一笔或几笔(finishing touches)往往是点睛之笔,这里的touches指“笔触”。如今该用语已不限于作画,也指写作的“最后润色”或任何一项工作的“最后的加工”。常与动词put或add搭配。

Oedipus complex:恋母情结

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Laius)受到神谕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狄浦斯(Oedipus)。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Riddle of Sphinx)。被底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Jocasta)。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国王俄狄浦斯向神祇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俄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伊俄卡斯特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诅咒自己的眼睛竟然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他用胸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离开了底比斯,四处漂流。

yes-man:唯唯诺诺的人;遵命先生

像hot dog(热狗)一样,据说这也是美国著名漫画家多甘(T. A. Dorgan, 1877-1929)创造的一个词。yes-man首次见于他1913年画的一幅名为“Giving the First Edition the Once Over”的漫画,上面画着一位报纸编辑和他的几位助手在查看刚印好的报纸,每位助手对该版报纸都赞不绝口,每位助手都被标以yes-man这一称号。嗣后,yes-man被用以指好莱坞的助理导演,因为他们在上司面前不敢说一个“不”字。

1929年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Yes-Man's Land。开初,yes-man仅用作俚语,以后升级为口语,而且常被连写为yesman。该词总是用于贬义,意指“唯唯诺诺的人”或“应声虫”。另有一种说法认为,yes-man可能直接译自德语Jaherr(相当于英语Yes,sir),1877年一位德国作家在描写美国时用了这个词。不论是哪种情况,无疑是漫画家多甘使yes-man一词得以推广使用的。

hotdog(热狗):夹着腊肠狗香肠的面包

hotdog (热狗)其实是香肠的一种搭配吃法,即用两片面包夹着一根香肠。香肠最早源自德国,尤其以法兰克福小香肠最为著名。这种小香肠流传到美国后,美国人给它起了一个别名,叫做“德希臣狗香肠”(dachshund sausage)。德希臣狗俗称“腊肠狗”,体长腿短, 形似腊肠,并且又产自德国,所以美国人便用这种狗的名字来称呼法兰克福小香肠。当时, 最流行的吃法是用两片面包夹着一条热香肠吃。在美国棒球赛场上,到处都有背着保温袋的 小贩们在叫卖“get your hot dachshund sausage! ”(快来买热乎乎的德希臣狗香肠)。1906年, 一位报社漫画家塔德将这副情景画成一幅漫画。但他不知道如何拼写单词dachshund,于是 就写了个dog (狗)。于是,小贩口中的“hot dachshund sausage”就变成了 hot dog (热狗)。 没想到这一错误写法居然大受欢迎。从此以后,这种夹有香肠的面包都被统称为hotdog (热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