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Uranus(天王星):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

希腊神话中,天神乌拉诺斯(Uranus)诞生于大地女神盖亚,掌管天空。乌拉诺斯是盖亚的儿子,也是她的丈夫,是十二泰坦神、独眼巨人与百臂巨人的父亲。

乌拉诺斯贪恋权力,把盖亚与他所生的所有孩子都束缚在盖亚体内。盖亚十分愤怒,就号召孩子们起来反抗。其他孩子慑于父亲淫威,不敢有所表示,只有最小也是最强壮的儿子克洛诺斯答应帮助母亲推翻父亲。盖亚交给克洛诺斯一把锋利的石镰刀,让他埋伏好。等到乌拉诺斯在盖亚身上发泄淫威时,克洛诺斯手持镰刀,一刀就隔断了乌拉诺斯的命根子。乌拉诺斯惨叫一声,逃到了天上,从此再不敢回到地上。

乌拉诺斯的名字Uranus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天”,由词干uran-(天)和名词后缀-us构成。英语中表示“天”的词根uran-就来源于此。在天文学上,Uranus表示“天王星”。天王星的位置在土星(Saturn)外侧,而土星在木星(Jupiter)的外侧。在古罗马神话中,Saturn(农神萨图恩,等于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是Jupiter(天神朱庇特)的父亲,所以有科学家便建议依序用克洛诺斯的父亲乌拉诺斯的名字Uranus来命名天王星。除此以外,化学元素铀(uranium)也是以Uranus命名的。

词根uran-:天,天体

Uranus: [ˈjʊərənəs]n.天王星,天神乌拉诺斯

uranium:[jʊ'reɪnɪəm]n.铀元素

uranolite:['jʊrənəʊlaɪt]n.陨石。记:urano天+lite小东西→天上飞来的石头

uranology:[,jʊərə'nɒlədʒɪ]n.天体学。记:uran天+ology学科→关于天体的学科

uranometry:[,jʊərə'nɒmɪtrɪ] n.天体测量学。记:uran天+metry测量→测量天体的学科

uranography:[jʊrə'nɒgrəfɪ]n.天象图学。记:urano天+graphy描绘→天象的描绘。

uranoscopy:[jʊ'rɑ:nəskəpɪ]n.天体观察。记:urano天+scopy观察→天体观察。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Uranus 词源,Uranus 含义。

Saturn(土星):罗马神话中的农神萨图恩

罗马神话中,萨图恩Saturn原本是农神。继承希腊神话后,罗马人就将农神萨图恩和希腊神话中的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合二为一了。根据罗马神话,萨图恩在被朱庇特推翻后逃到了拉丁姆,并教会了那里的人民耕种土地,因此被罗马人尊为农神。在古罗马神话中,一般找不到与这些希腊旧神对应的神祗,农神萨图恩是个少有的例外。

罗马人将星期六以农神命名,所以表示“星期六”的英语单词就是Saturday,字面意思就是Saturn’s day。

农神节(saturnalia)是古罗马的一个大型的祭祀活动,是为了祭祀农神萨图恩,时间在12月中旬,相当于中国的庙会,古罗马人们在这一天向农神祈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土星(Saturn)就是以农神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土星距离太阳最远,运行速度最慢。因此,占星学中认为,土星座的人性情阴郁冷漠,从而产生了saturinine(阴郁的)这个单词。

Saturn: ['sæt(ə)n]n.土星,农神

Saturday:['sætədɪ; -de]n.星期六

saturnalia:[,sætɚ'nelɪə]n.古罗马的农神节,狂欢喧闹

saturnine:['sætənaɪn]adj.土星宫的,忧郁的,阴沉的

Mercury(水星):罗马神话中的神使墨丘利

墨丘利(Mercury)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耳墨斯。他是主神宙斯的儿子,是商业、交通旅游和体育运动的神,还是小偷们所崇拜的保护神。他的形象一般是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帽子,脚穿飞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飞。

由于墨丘利行动敏捷,水银和水星都用他的英文名字命名。由他的名字产生了词根merc,表示“商业,商品”。

词根merc:商业,商品

Mercury: ['mɜːkjərɪ] 水星,水银,墨丘利

mercurial:[mɜː'kjʊərɪəl]adj.水银的,水星宫的,活泼善变的,雄辩机智的。

merchant:['mɜːtʃ(ə)nt]n.商人,adj.商人的

merchandise:['mɜːtʃ(ə)ndaɪs; -z]n.商品、货物

commerce:['kɒmɜːs]n.贸易、商业

commercial:[kə'mɜːʃ(ə)l] adj.商贸的

market:['mɑːkɪt] n.市场,mark是merc的变形

mercenary:['mɜːsɪn(ə)rɪ]n.雇佣兵,唯利是图者。

Laurel(桂冠):逃避阿波罗的爱情的达芙妮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回阿波罗遇到丘比特在摆弄弓箭,便忍不住嘲笑了几句,说他这个娃娃不应该摆弄大人的东西。受到嘲讽的丘比特决心报复,就趁阿波罗不注意,向其射出金箭,点燃他的爱情之火,然后又把浇灭爱情之火的铅箭射向河神的女儿,美丽的达芙妮。于是,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拼命追逐她。可怜的达芙妮四处躲避,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便央求父亲河神将其变成一颗月桂树。阿波罗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折下了月桂树枝编成桂冠戴在自己头上,作为对爱人的纪念。这就是“桂冠”(laurel)的来源。因为阿波罗同时是诗歌、音乐和体育之神,所以希腊人将桂冠作为对那些领域内取得骄人成绩的人的奖励。

daphne:['dæfni] n.月桂树,达芙妮(女名)

laurel: ['lɒr(ə)l] n.桂冠,殊荣

Europe(欧洲):希腊神话中被宙斯拐骗的公主欧罗巴

希腊神话中,腓尼基国王的女儿欧罗巴(Europa)长得美貌惊人。主神宙斯看见了,动了春心,就化作一头帅气的白公牛来到欧罗巴玩耍的草坪上,温柔地趴在欧罗巴的跟前。欧罗巴按捺不住好奇,就骑上了公牛。等公主一坐好,公牛就奋蹄狂奔,从大陆奔入海中,又从海中游到另一块大陆。在这块大陆上,宙斯化身为一帅哥,与公主相恋。欧罗巴公主为宙斯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后人就以欧罗巴公主的名字来命名这片大陆。这片大陆就是现在的欧洲(Europe)。

Europe:['jʊrəp] n.欧洲,欧罗巴洲。

European:[jʊərə'piːən] n.欧洲人adj.欧洲的,欧洲人的。

fury(暴怒):罗马神话中的复仇三女神

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被其子克洛诺斯阉割时,溅出的精血使大地女神盖亚受孕,诞生了三位复仇女神。在希腊语中,她们被统称为厄里倪厄斯Erinyes(愤怒的人),在拉丁语中被统称为Furies,与拉丁语furere(愤怒)相关。她们的形象为三个身材高大的妇女,头上长着蛇发,眼中流出血泪,双肩生有翅膀,手执火把和蝮蛇鞭。她们永不停息地追逐杀人凶手,尤其是谋杀血亲的人,使他们受到良心的煎熬,直到丧失理智。为了避免激怒她们,凡人不敢直呼她们的名字,只能称她们为“温和的人”(the kindly ones)。

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回国后被妻子谋杀。他的儿子俄瑞斯忒斯为了替父亲报仇,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结果被复仇三女神追捕,一路逃到太阳神的神殿躲藏起来。复仇女神们来到智慧女神雅典娜面前请求裁决,雅典娜召集众法官,对俄瑞斯忒斯进行了审判。法官们投票表决相持不下。于是雅典娜投了至关重要的一票,判俄瑞斯忒斯无罪。复仇女神们不肯善罢甘休,声称这个审判将会给雅典城带来灾难。最后,雅典民众承诺要为复仇女神们建一座神庙,才使得复仇女神们放弃了复仇的想法。

英语单词fury就源自复仇女神的拉丁语名字Furies。

fury:['fjʊərɪ] n.狂怒,暴怒,激怒者

furious:['fjʊərɪəs] adj.狂怒的,激烈的,热烈兴奋的,喧闹的

purgatory(炼狱):净化有罪灵魂的场所

单词purgatory(炼狱)原本是一个基督教的术语,指的是人死后,灵魂被“锤炼”、“净化”的地方。单词purgatory来自pure(纯净),字面意思就是“净化的场所”。

按照基督教的说话,人信仰基督后即可灵魂得救,死后升入天堂。但是,如果生前尚有罪恶没有赎罪,或没有充分地悔罪,死后灵魂并不能马上升天,而是先要在炼狱中进行净化。但丁在《神曲》中提到,炼狱共有9层,生前犯有罪过,但可以得到宽恕的灵魂,按人类的七大罪过,分别在那里忏悔罪过,洗涤灵魂。

现在,purgatory不仅表示“炼狱”,常常用来比喻磨炼、暂时的苦难。

purgatory:['pɜːgət(ə)rɪ] n.炼狱;涤罪;暂时的苦难adj.涤罪的

humour(幽默):古代的四体液理论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主要的液体: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如果这四种液体在体内失去平衡,人的性情就会大受影响。这四种体液就叫做humour(或humor),代表了一个人的脾气或心情。

英国戏剧家班·强生写过一出喜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Every Man in His Humour)。剧中人物的性格引人发笑。因此,humour又有了“幽默”、“滑稽”和“诙谐”的含义。

根据体液理论,一个人如果体内黑胆汁太多,就会变得“性情忧郁”。因此,表示黑胆汁的单词melancholy也就具有了“忧郁”的含义。单词melancholy来自希腊语melanchole(黑胆汁),chole表示胆、胆汁,melan表示黑色,含有melan的单词还有melanoma黑素瘤、melanin黑色素等。

humor: ['hjʊmɚ] n.幽默,体液

melancholy:['melənkəlɪ]adj. 忧郁的;使人悲伤的n. 忧郁;悲哀;愁思

blurb(大肆宣传):一本图书护封上宣传画中女孩的名字

在20年代初期,出版社在向市场推介新书时,往往会在新书上包上一个护封,在上面印刷对该书的简介,往往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1907年,在图书行业协会年度午餐会上,美国著名幽默作家吉利特·伯吉斯(Gelett Burgess)的新书《你是个陈腐的人吗?》(are you a Bromide?)的护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护封正中央是一个丰满少女的半身画像,少女把右手做出喇叭状放在嘴边,仿佛正在大声吆喝。画像左边写着“Miss Blinda Blurb”(比琳达·Blurb小姐),右边写着“in the act of blurbing”(正在blurbing),上边写着“yes, this is a ‘BLURB’!”(没错,这就是一个BLURB!)。在画像最下面这是对该书的大肆赞美和吹嘘之词。伯吉斯通过这种自嘲的方式来嘲讽当时图书出版界的浮夸之风。这份护封中反复出现的blurb及其暗含之意一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人们就将印在图书护封上的广告称为blurb,还用它来比喻大肆宣传。

blurb:[blɜːb] n.大肆宣传,吹捧广告;印在图书护封上的广告vt.大肆宣传,夸大

bureau(局):用来覆盖写字台的桌布

英语单词bureau来自法语,来自burel(糙羊毛布)。由于人们以前往往在写字台上铺上一层burel,因此这种桌布就被称为bureau。后来bureau被用来表示“办公桌”,再往后用来表示“办公室”,最后用来表示政府中的一个部门,即中文中的“局”或“处”。由它衍生的单词bureaucracy表示“官僚作风、官僚机构”。

bureau: ['bjʊərəʊ] n.局,处,办公室,办公桌

bureaucracy: [,bjʊ(ə)'rɒkrəsɪ] n.官僚作风,官僚机构,官僚政治

Thursday(星期四):北欧神话中的雷神托尔

托尔Thor是北欧神话中的雷神,掌管战争和农业。他是主神奥丁的长子,其母为大地 女神。他是神族中最为强壮的勇士,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他的职责是保护诸神国度的安全和在人间巡视农作。相传每当雷雨交加时,就是托尔乘坐马车出来巡视, 因此北欧人称呼托尔为“雷神”。托尔的武器是一只可以发出致命闪电的大铁锤,其实就是雷电的象征。无论托尔把这只铁锤扔出去多远,它总是会像回旋飞镖一样 飞回托尔的手上。另外,他还拥有一条能够提升力量的腰带。

在神和巨人族的终极一战中,雷神托尔和他的宿敌巨蟒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决战。经历了激战之后,托尔使出致命一击杀死了巨蟒,不过他也因碰到了从巨蟒的伤口里流出的剧毒液体,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北欧人用雷神托尔的名字来命名星期四。英语中表示星期四的单词Thursday就是从此而来的。

Thor:[θɔ:] n.雷神托尔

Thursday:['θə:zdi; -dei]n.星期四

auroral(极光的):北欧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

欧若拉(Aurora)是北欧神话中的黎明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爱欧丝 (Eos)。她掌管北极光,代表旭日东升前的黎明。欧若拉是一位美丽的女神,每天早晨时分飞向天空,向大地宣布黎明的来临。在北欧神话中,据说她排行第 三,哥哥是太阳希理欧斯,姊姊是月神席琳。她有时候也被指为极光,不过大多数时间她还是被称为黎明女神,因为欧若拉的含义就是黑夜转为白天的那第一道光 芒。

其中关于欧若拉最著名的故事,是她与她恋人的故事。传说欧若拉爱上了凡人耶尔库,明 知道不能爱他,却又无法割舍爱情,于是她向神王奥丁祈求,请求奥丁赐予她的恋人不死之水,让他永远都不会死,这样他们就可以长相厮守。奥丁准许了欧若拉的 不情之请,但是他再三告诫她,愿望许了就不可收回。欧若拉应许了。

然而耶尔库在战场上受了重伤,不死之水虽能让他免除一死,但创口再也无法愈合。欧若 拉返回天界请求奥丁,奥丁告诉她:“回到他的身边吧,如果你真的爱他,他将会在你的爱中痊愈。”欧若拉伤心不已,她的恋人痛苦不已,每日呻吟,却不能死 去,欧若拉厌倦了这“所谓的爱”,弃耶尔库而去,将他变成了蟋蟀。这就是为什么蟋蟀每天叫个不停的原因。

aurora:[ɔ'rɔrə] n.黎明女神欧若拉,极光,曙光

auroral:[ɔ'rorəl] adj.极光的,曙光的

centaur(马人):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的怪物肯陶洛斯(Centaurus)

马人(centaur)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怪物,中世纪艺术品中的常客。它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一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以善于射箭而著称。在很多希腊神话中,马人是狂野的象征。

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庇里托俄斯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受邀赴宴的马人试图绑走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女宾。国王庇里托俄斯和朋友忒修斯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马人,这就是著名的“马人大战”。

一个名叫涅索斯Nessus的马人试图调戏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妻子得阿涅拉 Deianeira。赫拉克勒斯射死了涅索斯。但涅索斯在临死前欺骗得阿涅拉,让她保存自己的鲜血,骗她说如果赫拉克勒斯移情别恋,这些血可以让他回心转 意。得阿涅拉信以为真,当她误认为赫拉克勒斯喜欢上其他女人时,就把涅索斯的血洒在送给赫拉克勒斯的衣服上。结果赫拉克勒斯穿上衣服后被毒血烧死了,死后 升仙,成为了天上的武仙座。

最有名的一个马人叫做喀戎(Chiron),是个少见的正面人物,在荷马史诗中多次 出场,以知识渊博、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埃斯库拉庇乌斯等英雄的老师。在赫拉克勒斯和其他人头马怪的战斗中,他不幸被赫拉克勒 斯沾有九头蛇毒血的剑刺伤。虽然他拥有不死之躯,但难忍伤痛,自愿将自己的不死之身转让给普罗米修斯。他死后升仙,成为“射手座”。

英语单词centaury(矢车菊)就是用马人centaur命名的,原因是据说马人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centaur:['sentɔː]n.马人,肯陶洛斯,半人马座

centaury:['sentɔːrɪ]n.矢车菊

hurricane(飓风):玛雅神话中的雷暴与旋风之神胡拉坎

英语单词hurricane来自美洲玛雅神话中的创世神之一的雷暴与旋风之神Hurakan(胡拉坎)。在玛雅神话中,当世界还处于混沌未开之时,Hurakan朝 水面用力吹了一口气,吹开了水,露出了干燥的大地。后来,Hurakan又施展魔法,引来暴雨和洪水毁灭了人类。生活在加勒比海的土著人用Hurakan 称呼当地的强热带风暴,认为是这种风暴是Hurakan在施展魔法。西班牙殖民者来到加勒比海地区后,将Hurakan一词带入西班牙语,用来表示飓风。 该词进入英语后,拼写变成了hurricane。

hurricane:['hʌrɪk(ə)n; -keɪn] n.飓风,暴风

uran-(天):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

希腊神话中,天神乌拉诺斯(Uranus)是大地女神盖亚通过单性繁殖所生,掌管天 空。后来,在爱神厄洛斯的影响下,盖亚与乌拉诺斯进行两性繁殖,生出了众多神灵。所以乌拉诺斯既是盖亚的儿子,又是她的丈夫,他们的后代主要包括十二泰坦 神以及数名独眼巨人与百臂巨人。因为这些神灵都是乌拉诺斯的子女,所以乌拉诺斯就自然成为了第一代神王。

乌拉诺斯贪恋权力,把盖亚与他所生的所有孩子都关押在深渊内。盖亚十分愤怒,就号召 孩子们起来反抗。其他孩子慑于父亲淫威,不敢有所表示,只有最小也是最强壮的儿子克洛诺斯答应帮助母亲推翻父亲。盖亚交给克洛诺斯一把锋利的石镰刀,让他 埋伏好。等到乌拉诺斯在盖亚身上发泄淫威时,克洛诺斯手持镰刀,一刀就隔断了乌拉诺斯的命根子。乌拉诺斯惨叫一声,逃到了天上,从此再不敢回到地上。天和 地从此实现了分离。

乌拉诺斯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天”,从他的英文名字Uranus中产生了表示“天”的词根uran。

Uranus:[ˈjʊərənəs] n.天王星,天神乌拉诺斯

uranium:[jʊ'reɪnɪəm] n.铀元素

uranolite:['jʊrənəʊlaɪt] n.陨石。记:urano天+lite小东西→天上飞来的石头

uranology:[,jʊərə'nɒlədʒɪ] n.天体学。记:uran天+ology学科→关于天体的学科

uranometry:[,jʊərə'nɒmɪtrɪ]n.天体测量学。uran天+metry测量→测量天体的学科

uranography:[jʊrə'nɒgrəfɪ] n.天象图学。记:urano天+graphy描绘→天象的描绘。

uranoscopy:[jʊ'rɑ:nəskəpɪ] n.天体观察。记:urano天+scopy观察→天体观察。

conjure(念咒召唤):与鬼魂的密谋

英语单词conjure来自拉丁语,由con(共同)+jure(发誓、诅咒)构 成,字面意思就是“一道发誓”,也就是“密谋”(conspire)的意思,从而衍生出“发誓请求”、“恳请”的意思。从13世纪开始,这个词逐渐产生一 种魔幻含义,意为“通过咒语召唤神鬼、驱使神鬼”。人们认为,巫师或魔法师通过念咒的方式来召集鬼魂,其实就是在与神鬼密谋,以发誓诅咒的方式请求神鬼的 协助,所以conjure一词产生了“念咒召唤神鬼”的意思。在日常场景中,conjure还可以表示“凭空变出、想象出”的含义。

词根jure表示“发誓”,构成了许多法律术语,如jury(陪审团)。

conjure:['kʌndʒə] vt.念咒召唤,用魔法变出,想象,提出,恳请vi.施魔法,变魔术,变戏法

conjuration:[,kʌndʒə'reɪʃ(ə)n; ,kɒndʒʊ(ə)-] n.(召唤神鬼的)咒语,祈祷,魔法

glamour(魅力):使用拉丁语“魔咒”的法术

英语单词glamour与grammar(语法)有很大关系。在中世纪,大部分欧洲 人都不识字,只有少数僧侣才会读写拉丁语。因此,普通百姓对这些能读书写字的僧侣们抱有一种敬畏之心,将他们当初掌握了神奇魔力的术士,将他们所使用的拉 丁语言文字当成魔咒,而原本表示“语法、文法”的单词grammar自然被看成了使用这种魔咒的法术,因此产生了单词gramarye(魔术、妖法)。到 了苏格兰人的嘴中,gramarye被说成了glamer、glamor或glamour,最后又回到英语中,变成了英语单词glamour,表示“魔 力、魅力”。

glamour:['glæmə] n.魔力,魅力vt.迷惑,迷住

gramarye:['græməri] n.妖法,魔术

grammar:['græmə] n.语法,文法,语法书

Saturday(星期六):罗马神话中的农神萨杜恩

星期六 Saturday 的字面意思是:Saturn's day 或 day of Saturn,意思是“农神节、纪念农神的节日”。

萨杜恩 Saturn 是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Jupiter)就是他的儿子,后来他的这位儿子造反,推翻了他的统治,成为了新一代的天界霸主、众神之王,于是天文学家将最大的一颗行星冠以其名,这颗最大的行星就是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紧挨着木星,从神明上讲老爹挨在儿子身旁,完全符合逻辑。据说萨杜恩在被朱庇特推翻后逃到了拉丁姆,并教会了那里的人民耕种土地;这就是罗马农业的由来。

每年12月17日古罗马人都要举行农神节(Saturnalia),纵情狂欢,农神节是古罗马的一个大型的祭祀活动,相当于中国的庙会,纪念农神、向农神祈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古罗马,农神节可以说是一年中最欢快的节日。在农神节期间,一切工作与商业交易都暂停了,而奴隶也被给与短暂的自由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一些传统的道德规范也被放宽,人们也可以自由的交换节日礼物。

除此以外,古罗马人还以农神的大名来命名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拉丁文作 Saturni dies “Saturn's day”,意即“day of Saturn”,以示对农神的纪念和敬意,英语Saturday(星期六)即由此借译而来,在古英语原作Saeterdaeg。

Saturday:['sætədɪ] n. 星期六

Saturn:['sætən] n. 萨杜恩(农业之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土星(太阳系第六行星)

restaurant(饭馆):能够恢复人体力的肉汤

在以前,还没有专门提供饮食服务的饭店。那时候的人要是想请客或不想做饭了,就让专门提供膳食服务的人(caterer)上门来给自己做饭做菜。caterer其实就是职业厨师,专门上门为客户做饭做菜、承办酒席。1765年,有一个叫做Boulanger的法国人开了一家店,专门出售肉汤。这种肉汤在当时的法国叫做restaurant,是restaurer(to restore)的名词形式,字面意思就是“能restore(恢复)人体力(的东西)”。与restaurant有关的一个英语单词是restore,它与法语restaurer同源,都来自法语restorer、拉丁语restaurare。

刚开始时,Boulanger还仅仅是提供这种叫做restaurant的肉汤。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提供的食物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直接来他的店里享用他提供的食物,就像现代人下馆子一样。这就与上门提供膳食服务的caterer产生了竞争。为此,caterer的行业公会与Boulanger打起了官司,但Boulanger出乎意料地赢了官司。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来Boulanger的店里就餐,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仿效Boulanger的做法,开店提供饮食服务。很多的caterer也受雇于这种店铺,变成了chef(厨师)。

由于Boulanger的店最初是以restaurant(肉汤)出名的,所以人们就管这种提供饮食服务的店称为restaurant。

restaurant:['restrɒnt] n.餐馆,饭店

caterer:['keɪtərə] n.备办食物者,承办酒席者

chef:[ʃef] n.厨师,主厨,大厨

tournament(竞标赛):中世纪的骑士比武大会

中世纪的欧洲盛行骑士比武大会。最早的比武大会一般认为诞生于法国,主要项目是马上长枪比武,即两个骑士手执长枪策马迎面对刺。在13世纪以前,骑士比武大会的军事气氛依然比较浓厚,显得非常的粗野残暴,有些时候几乎与真正的战争无异,参赛骑士所使用的武器都是战场上使用的开刃武器。可以说,一场骑士比武大会就是一场真实模拟战争的军事演习。到13世纪以后,骑士比武大会逐渐向庆典和仪式转变,参赛者往往以“秀”为主,通过表现自己的勇敢和武艺,来赢得观众中领主或女性的赏识或青睐。15世纪,骑士比武大会的各项程序和制度已经变得非常完备和复杂了,所用武器也与实战武器不同,增加了防护装置,长枪的枪头变成木制的。17世纪后,骑士比武大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英语单词tournament原本指的就是中世纪的骑士比武大会,来自法语tornement,由tornoier(长枪对刺)衍生而出,用来表示赛制类似中世纪骑士比武大会、需要经过多场比赛才能决定最终冠军的比赛,如锦标赛和联赛。单词tourney(锦标赛)也来源于此。

tournament:['tʊənəm(ə)nt] n.锦标赛,联赛,比赛

tourney:['tʊənəm(ə)nt] n.锦标赛vi.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