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esthetics(美学):对人的感性认识的研究

英语单词aesthetic表示“审美的”,加上一个否定前缀an后形成的单词 anaesthetic却表示“麻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aesthetic来自希腊语aisthetikos,本意就是“感知、感觉”的意思,所以 加上an后就是“没有感觉”,即“麻醉”的意思。那么,aesthetic的词义又是怎么从“感知、感觉”转变为“审美”的呢?这都拜“美学之父”鲍姆嘉 通所赐。

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是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美学学科的开创者。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感性认识的学科。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 知、情、意三方面。研究知或人的理性认识有逻辑学,研究人的意志有伦理学,而研究人的情感即相当于人感性认识的学科,鲍姆嘉通将其称为 “aesthetics”,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aesthetic(感知、感觉),后来翻译成汉语就成了“美学”。随着美学的发展,aesthetic变 成了美学中的专用名词,原有的词义反而被人遗忘了,只有在含有它的其他词语如anaesthetic(麻醉)中才能发现它的初始含义。

aesthetic:[iːs'θetɪk; es-] adj.美的,美学的,审美的,有审美情趣的

aesthetics:[iːs'θetɪks; es-] n.美学,审美观,关于美的哲学

anaesthetic:[,ænɪs'θetɪk] n.麻醉剂,麻药adj.麻醉的

Anaesthesia:[,ænɪs'θiːzɪə] n.麻醉,麻木,感觉缺失,等于anesthesia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esthetics 词源,aesthetics 含义。

anesthetic:麻醉的

发音释义:[,ænɪs'θɛtɪk] adj. 麻醉的;感觉缺失的n. 麻醉剂,麻药

结构分析:anesthetic =an(没有)+esthetic(感觉的)→没有感觉的→麻醉的

词源解析:esthetic←希腊语aisthetikos(感觉的)

同源词:esthetic(审美的),esthetics(美学),aesthetic(审美的)

衍生词:anaesthesia(麻醉、麻木)

intoxicant:麻醉剂,酒精饮料

in-,进入,使,toxic,毒药,毒剂。比喻用法,引申词义麻醉剂,酒精饮料。

laughing gas:笑气(用做麻醉剂)

一种能致人发笑的麻醉剂,学名Nitrous Oxide.

narcissus:水仙花

源出希腊神话。在希腊神话中Narcissus(那喀索斯)是位美少年,但他只爱自己,不爱别人。回声女神厄科(Echo)向他求爱,遭到拒绝以后日渐憔悴,以至最后驱体消失,只留下她的声音在山林中回响。爱神阿佛浩狄特(Aphrodite)为了惩罚Narcissus,让他迷恋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死后化为水仙花,narcissus也因此成了这种花的花名。人们在小溪旁和池塘边经常可“见到这种花低垂着头,仿佛在痴痴地望着自己在水中的倩影,顾影自怜,自我陶醉。据此由narcissus派生出narcissism 一词,用以表示“自我陶醉”或“孤芳自赏”。该词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 - 1939)创造的。另有一词narcotic(麻醉剂)亦源于此,因为某些水仙花品种具有麻醉催眠作用,故名。

shanghai(拐骗,胁迫):美国商船拐骗中国劳工的上海港口

shanghai这个词看起来十分眼熟,它的确来源于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英语名Shanghai,但小写以后却表示“拐骗或胁迫”的意思,特别指“用酒精或麻醉剂使人失去知觉,然后劫到船上当水手”。

这一不光彩的含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美国一些专门跑旧金山到上海这条航线的远洋商船,它们在离开上海之前常常拐骗一些中国人到船上当劳工,而到了旧金山后又把他们卖掉。这种行径在美国俚语里就被称为shanghai,被拐骗的人叫shanghaier。所以上海人在美国最好别自称为Shanghaier,而应该称自己为Shanghai lander或shanghainese,否则可能引起误解。

shanghai:vt.拐骗,胁迫

shanghaier:n.被拐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