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Diana(戴安娜):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戴安娜(Diana)是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及狩猎女神,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等同于 希腊神话中的阿耳忒弥斯(Artemis),是天神朱庇特与暗夜女神勒托所生的女儿,阿波罗的孪生姐姐。她还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三个处女神之一,是女性 纯洁的象征,因此深受闺中处女的崇拜。她热爱自然,喜欢狩猎,是身手敏捷的女猎手。她的标志是戴在头上的一轮弯月。

据说戴安娜及阿波罗的母亲勒托生产时,花了9天9夜才生出戴安娜,而戴安娜一出生就帮助母亲接生了她的弟弟阿波罗。因此戴安娜还是助产女神。

在她三岁时,父亲朱庇特要送她礼物,戴安娜选择了永远的贞洁、箭囊、同弟弟一样的神职,以及远离人间的山林等。正如阿波罗常常被人们与太阳神赫利俄斯混同,戴安娜也往往被人与满月女神卢娜(Luna,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塞勒涅)混同。

传说,有一回,戴安娜狩猎后,在一股清泉旁休憩沐浴。没想到一个名叫阿克特翁(Actaeon)的猎人误闯了进来,看见女神迷人的胴体,惊得目瞪口呆。又羞又恼的女神将他变成了一头鹿,被自己的猎犬咬死。

在英语中,Diana是一个很常用的女性名字,如著名的戴安娜王妃。这个名字往往使人联想到一位美丽、高贵的金发女性。

Diana:[daɪ'ænə]n.戴安娜,月亮女神,抱独身主义的女子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iana 词源,Diana 含义。

herculean(力大无穷的):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或 Hercules,又译为“海格力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英雄,众神之王宙斯与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英雄玻耳修斯的曾孙。他神勇无比,力大无 穷,生前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伟绩,还参加了阿尔果斯远征帮助伊阿宋觅取金羊毛,解救了普罗米修斯等等,死后升入奥利匹斯圣山,成为大力神,有关他惩恶扬善, 敢于斗争的神话故事,历来都是文艺家们乐于表现的主题。

赫拉克勒斯的母亲阿尔克墨涅临产前,宙斯曾得意地在众神面前宣告一名伟大的英雄即将诞生,将统治玻耳修斯的所有后裔。天后赫拉嫉恨阿尔克墨涅,就暗做手脚,推迟了阿尔克墨涅的生产,而使珀尔修斯之孙、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提前出生,从而成为国王。

赫拉克勒斯出生后,曾机缘巧合地吮吸了天后赫拉的乳汁,从而获得神力。赫拉克勒斯还是个婴儿时,赫拉曾派两条毒蛇来暗杀赫拉克勒斯,但被赫拉克勒斯扼杀。赫拉克勒斯长大后,拒绝了“恶行女神”的诱惑,选择了“美德”之路。

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故意刁难他,给他布置了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杀死 刀枪不入的尼美亚雄狮、杀死九头蛇、夺取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的赤牡鹿、活捉厄律曼托斯野猪、清理奥革阿斯的牛棚、猎杀铜羽怪鸟、制服克里特的公牛、驯服食 人马群、夺取亚马逊女王的腰带、夺取革律翁的牛群、盗取金苹果、从冥府中盗取三头犬。赫拉克勒斯一一完成了这些不可能的任务。

赫拉克勒斯后来娶卡吕冬的得阿涅拉为妻。带妻子去特拉基斯途中,马人涅索斯企图将他 的妻子掠走,被他用毒箭射死。马人临死前劝得阿涅拉收集他的毒血,以便将来用以恢复丈夫对她的热恋。后来,得阿涅拉担心被遗弃,把抹上毒血的衬衣送给丈 夫。他穿上这件衣服以后,痛苦难忍,最后投火自尽。

按照宙斯的意志,他成了奥林匹斯的神,赫拉与他和解,把青春女神赫柏给他为妻。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赫拉克勒斯一词已经成为了大力士和壮汉的同义词。英语单词herculean就源自他的名字Hercules。

Hercules:['hə:kjuli:z] n.武仙座,赫拉克勒斯,大力士,大力神

herculean:[,hə:kju'li:ən; hə'ku:liən]adj.赫拉克勒斯的,力大无穷的,极其困难的

butcher(屠夫):屠宰山羊的人

英语单词butcher来自法语boucher,字面意思就是“屠宰山羊的人”,其中的bouc表示“公山羊”。英语单词buck(雄鹿)就来源于bouc,原本表示“雄山羊”,后来才表示“雄鹿”。在中世纪时,屠夫的地位很高,据说13世纪时有一位法国公主就嫁给了一位屠夫。

butcher:['bʊtʃə] n.屠夫,肉贩vt.屠杀

buck(美元):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基本单位的鹿皮

欧洲殖民者刚来到北美大陆时,与当地印第安人进行交易时往往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当时,鹿皮(buckskin)是北美人最常见的商品,因此人们就用鹿皮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基本单位。在描述一件商品值多少钱时,往往会说它值几张鹿皮。因此,buckskin一词就成了货币的基本单位。后来,该词被缩略为buck。美元开始流通后,美国人在口语中继续使用buck作为货币单位,等同于美元。

buck:[bʌk] n.雄鹿,钱,美元

buck:雄鹿、美元

发音释义:[bʌk] n. 雄鹿;美元;花花公子;美国印第安或非洲裔小伙子;玩牌时表示庄家身份的标识物品;责任v.(像雄鹿那样)猛然弓背跃起;抵制;猛然震荡

词源解释:buck←古英语bucca(公山羊)←原始日耳曼语bukkon(公山羊)

同源词:butcher(屠夫←宰杀公山羊的人)

在美国俚语中,buck还可以表示“美元”,这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刚来到北美大陆时,与当地印第安人进行交易时往往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当时,鹿皮(buckskin)是北美人最常见的商品,因此人们就用鹿皮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基本单位。在描述一件商品值多少钱时,往往会说它值几张鹿皮。因此,buckskin一词就成了货币的基本单位。后来,该词被缩略为buck。美元开始流通后,美国人在口语中继续使用buck作为货币单位,等同于美元。

buck还可以表示“责任”,这种说法起源于玩牌时放在庄家面前代表庄家身份的物品,最初常常是鹿角握柄的猎刀(buckhorn knife),后来简略为buck。由于玩牌时为求公平,常常采用轮流坐庄的方式,因此buck放到谁面前就意味着谁要承担庄家的责任,故此buck一词衍生出“责任”的含义。pass the buck指的就是把buck传到下一家,后来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在其文章中,首先将其引申为“寻找借口、推诿责任或把过失推给别人”之义,因而一举成为流行一时的俚语。20世纪40年代,美国总统杜鲁门为杜绝政府官僚推诿责任(pass the buck),乃根据此俚语创造出另一句话,也是他放在椭圆形办公桌上的著名座右铭“the buck stops here”,意思是“责任止于此,绝不推诿”。

词组习语:buck up(振作起来);make a buck(赚钱);big bucks(一大笔钱);a fast(或quick)buck(快钱);the buck stops here(绝不推卸责任);pass the buck(推卸责任)

buck:一美元,雄鹿

来自PIE *bhug, 公羊,同时指公鹿,公兔等其它雄性动物,后主要指雄鹿。美元义来自于美国西部大开发中鹿皮做为土著印地安人和欧洲殖民者间的货币媒介。

butch:男性化的

来自buck, 雄鹿。插入字母t.

butcher:屠夫

来自buck, 雄鹿, 公羊。插入字母t. 卖羊肉的人。

by-law:地方法规

by, 名词义指地方,当地。见Derby, 鹿镇。law, 法规。

deer:鹿

来自PIE*dheu, 呼吸,水气,烟雾,词源同fume. 原指不确定的野生动物,后词义固定为鹿。参照animal, 动物,原义为呼吸,参照venison, 鹿肉,原指不确定的野生动物肉。

deerstalker:猎鹿帽

deer, 鹿。stalk, 盯梢。指一种打猎时戴的帽子。

fallow deer:黇鹿

来自PIE*pel, 苍白的,微白的,词源同pale, pallor. 因这种鹿的毛色而得名。

fawn:浅黄褐色的,幼鹿

来自拉丁语fetus, 生育,幼兽,字母t脱落,结尾鼻音化,用来指幼鹿及鹿的颜色。词义演变参照deer.

venison:鹿肉

来自PIE*wen,努力,追求,渴求,词源同win,Venus,引申词义打猎,猎物,后特别指鹿肉。

hart:雄鹿

来自PIE*ker,角,词源同horn.用于指鹿角已经成熟的雄鹿。

hellebore:鹿食草

来自希腊语helleboros,幼鹿吃的草,来自hellos,幼鹿,bora,草料,词源同voracity,devour.

moose:驼鹿

来自北美印第安土著语,可能来自moosu,剥树皮,因这种鹿剥树皮作为食物而得名。

musk:麝香

来自拉丁语mus,老鼠,词源同mouse,muscle,mussel.-k,小词后缀,词源同-kin.由小老鼠引申词义阴囊,后用于指散发麝香香味的麝鹿的麝腺体,即麝香。其词义演变体现了古代的用熟悉之物来命名某相似之物的命名法。比较musket,dragoon.

poll:民意测验.投票数   

这是现代英语中极为常用的一个词,其今义和古义相差甚远。在中世纪英语该词拼作polle/pol,意为“人头”或“头顶”。英语中“人头税”作poll tax,美国英语也作head tax,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头顶是人在靡集时可以看清的一部分,故昔日选举往往按poll来计数。时间一长,poll的词义逐渐演变。如今poll多用于“投票数”、“选举投票”和“民意测验”等引申义,如a heavy (light,poor) poll表示“高(低)得票率”,declare the poll是“宣布投票结果”。poll用作动词时,可作“截去树梢”、“截去羊、鹿等的角”等义解,故“截去树梢的树”或“截去角的鹿(或牛、羊)”均称以poilard。

  

jeopardy:风险,危险

jeopardy源自古法语棋戏术语jeu parti‘divided play or game’(不能定输赢的棋局)。当双方处于势均力敌,不相上下的局面,鹿死谁手是殊难逆料的。换言之,任何一方都有胜败各半的可能或输棋的危险。由于这种原因jeu parti 一语开始转义为uncertainty(不确定),约在14世纪以jeuparti的形式进入英语,到了乔叟时代即14世纪末词义有了变化,逐渐引申为“风险”或“危险”,但直到16世纪末才最后演变成如今通州的拼写形式jeopardy。以后由jeopardy逆构出jeopard一词,通用于17 世纪以前,但到了17世纪以后渐为jeopardize或jeopardise所取代,表示“使处于危险境地”、“危及”、“损害”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