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fast(早餐):打破斋戒的第一餐
有很多人相信,短暂地禁食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很多宗教以及地方习俗中都有“斋戒”的做法,即在某段时期减少或停止饮食。斋戒在英语中是fast。斋戒期结束后吃的第一餐就叫做breakfast,字面意思就是“终止斋戒”。由于这一餐通常是在早晨吃的,所以后来breakfast就变成了“早餐”的英语叫法。
fast:[fɑːst] n.斋戒,绝食vi.禁食,斋戒adj.快的,迅速的
breakfast:['brekfəst] n.早餐vt.为……提供早餐vi.吃早餐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reakfast 词源,breakfast 含义。
biscuit(饼干):烘烤两次的干面包
古代西方人在航海时,为了解决漫长的海上旅行的饮食问题,发明了一种制作干粮的方法,那就是将烘烤好的面包,回炉再烘烤一次,使其变干变脆。这样处理过的干面包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不会变质腐烂,特别适合长时间的海上旅程。这种烘烤两次的干面包就是饼干biscuit的前身。英语单词biscuit源自法语bescuit,由bes(twice,两次)+cuit(cooked,烘烤过的),字面意思就是“烘烤过两次的面包”。
biscuit:['bɪskɪt]n.饼干,小点心。
cater(承办酒席):上门为客户准备饮食或酒席
古代在饭馆问世之前,如果人们想宴请客人而家中没有厨师的话,就会到外面临时聘请一些专业厨师,上门来准备饮食和酒席。这种上门服务就是cater。该词来自拉丁语captare(拿、获得),是capere(拿)的反复形式,本意是“采办、准备食品”。提供cater服务的人就是caterer。后来出现了饭馆,很多caterer去饭馆工作,就变成了chef(厨师)。如果一家饭馆的chef接私活,下班后去客户家上门承办酒席,他此时又变成了caterer。现在,cater除了“承办酒席”之意外,还衍生出“迎合,满足其需要,接待”等含义。
cater:['keɪtə] v.(上门)承办酒席;提供饮食服务;迎合;满足…的需要;接待
caterer:['ketərɚ] n.备办食物的人,承办酒席者
restaurant(饭馆):能够恢复人体力的肉汤
在以前,还没有专门提供饮食服务的饭店。那时候的人要是想请客或不想做饭了,就让专门提供膳食服务的人(caterer)上门来给自己做饭做菜。caterer其实就是职业厨师,专门上门为客户做饭做菜、承办酒席。1765年,有一个叫做Boulanger的法国人开了一家店,专门出售肉汤。这种肉汤在当时的法国叫做restaurant,是restaurer(to restore)的名词形式,字面意思就是“能restore(恢复)人体力(的东西)”。与restaurant有关的一个英语单词是restore,它与法语restaurer同源,都来自法语restorer、拉丁语restaurare。
刚开始时,Boulanger还仅仅是提供这种叫做restaurant的肉汤。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提供的食物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直接来他的店里享用他提供的食物,就像现代人下馆子一样。这就与上门提供膳食服务的caterer产生了竞争。为此,caterer的行业公会与Boulanger打起了官司,但Boulanger出乎意料地赢了官司。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来Boulanger的店里就餐,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仿效Boulanger的做法,开店提供饮食服务。很多的caterer也受雇于这种店铺,变成了chef(厨师)。
由于Boulanger的店最初是以restaurant(肉汤)出名的,所以人们就管这种提供饮食服务的店称为restaurant。
restaurant:['restrɒnt] n.餐馆,饭店
caterer:['keɪtərə] n.备办食物者,承办酒席者
chef:[ʃef] n.厨师,主厨,大厨
epicure(享乐主义者):推崇享乐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Epicurus)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应当区分不同的快乐。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节制欲望,远离政事,审慎地计量和取舍快乐与痛苦的事物,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灵的平静,这是生活的目的。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
伊壁鸠鲁把“纯粹的”享乐看作是最高的目的,但是,他与阿瑞斯提普斯所主张的享乐主义不尽相同。伊壁鸠鲁的快乐是指“没有痛苦”和“灵魂的安宁”。伊壁鸠鲁认为,通过满足某些欲望而获得的那种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因为随这种享乐而来的必然是厌倦,从而使人背离了他的真正目的,即没有痛苦。
3世纪以后 ,伊壁鸠鲁的学说成了基督教的劲敌。在中世纪,伊壁鸠鲁成了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不信灵魂不死的同义语。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卢克莱修《物性论》的发现和出版,扩大了伊壁鸠鲁学说对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7世纪伽森狄全面恢复了伊壁鸠鲁学说,它直接影响了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说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直接先驱,他的伦理思想对英国的边沁、密尔等的功利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英语中,从伊壁鸠鲁的名字Epicurus产生了单词epicure,用来表示“享乐主义者”。
epicure:['epɪkjʊə; 'epɪkjɔː] n.享乐主义者,美食家,饕餮之徒
epicurean:adj.享乐主义的,讲究饮食的,伊壁鸠鲁学说的n.享乐主义者,美食家
banting(节食减肥法):节食减肥成功的英国人班廷
19世纪,在英国伦敦有一位名叫威廉·班廷(William Banting)的退休棺材制造商,深受肥胖之苦,尝试了多种减肥法都不奏效。后来,他听从了一位医生的建议,改变饮食结构,每天严格按照一份特殊的食谱来进食,结果获得奇效,减肥成功。威廉·班廷将自己的减肥经验写成一本小册子,并在里面公布了自己的特殊食谱。这份食谱的最大特点是尽量减少糖类、淀粉和油脂类食物的摄入,而多摄入水果、蔬菜和瘦肉。这种方法就是后来的“低糖减肥法”的前身。
威廉·班廷的节食减肥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以至于人们用他的姓氏banting来表示这种减肥法,并逆生出动词bant,表示节食减肥。
banting:['bæntiŋ] n.班廷式节食减肥法
bant: [bænt] vi.节食减肥
cater:提供饮食服务
发音释义:['keɪtə] v.(上门)承办饮食;提供饮食服务;迎合;满足…的需要;接待;将…考虑进去
词源解释:来自拉丁语captare(拿、获得),本意是“采办、准备食品”。
cater的核心含义就是为别人采办、准备食品。提供这种服务的人就是caterer(备办食品者、酒宴承办人)。他们其实就是厨师,但他们的服务方式是上门服务,来到客户家里为客户承办酒宴。这是因为在古代还没有出现饭馆,人们要宴请宾客而家中没有厨师的话,就去请专门的caterer来家里承办酒宴。后来出现了饭馆,很多caterer就去饭馆工作,就变成了chef(厨师)。如果一家饭馆的chef接私活,下班后去客户家上门承办酒宴,他此时又变成了caterer。
词组习语:cater for(或to)sb.(接待某人,满足某人的需要,尤其是为其提供饮食服务);cater for(或to)sth.(把某事考虑进去);cater a party(承办一场宴会)
衍生词:caterer(备办食品者、酒宴承办人)
Atkins Diet:阿特金斯规定饮食
来自美国医生和心脏病专家Robert Atkins总结出来的健康饮食方法。
diet:饮食
来自拉丁语dieta, 一日的工作,饮食,作息。
dietitian:营养学家
来自diet, 饮食。
graham cracker:全麦粉饼干
来自19世纪美国饮食学家Sylvester Graham.
wean:断奶
来自PIE*wen,追寻,渴求,努力,词源同win,wonted.后用于指小孩摆脱母乳,开始习惯正常的饮食,从而引申词义断奶。
parasite:寄生虫
在我国古代豪门贵族都养有很多为之服务的门客,孟尝君门下就有食客数千。在古希腊贵族富人家里一般也都养有许多食客。这些人主要靠奉承拍马讨主人欢心来混碗饭吃。古希腊语称食客为parasitos,它由para-‘beside’(在…旁边)和sitos‘food’(食物)两部分合成,字面义是one who eats beside or at the table of another(在他人的饭桌上吃喝)。古罗马人借用了这个同,在拉丁语作parasittus。16世纪英语通过法语把该词吸收过来,作parasite,但仍保留了它的原义。可见,parasite的原始词义为“食客”,同义于hanger-on。18世纪以后,parasite开始被生物学家用来指“寄生生物”或“寄生植物”,随后又被进而引申用来喻指“依赖他人生活的人”即“寄生虫”。例如:Don't be a parasite,earn your way in life.(别当寄生虫,要自食其力。)原希腊词中sitos这一成分也进入了英语,但被作为一个组合语素,拼作sito-,常见于一些英语科技术语,并还保留着它的原义“食物”,如sitology(饮食学),sitomania(贪食症),sitophobia(畏食)等。
epicure:美食家;讲究饮食的人
该词源自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Epicurus伊壁鸠鲁(公元前342?-270, 古希腊杰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的大名,Epicurus的哲学思想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乃至现代欧洲均颇有影响。他反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也反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神是“第一推动力”的理论,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在。在伦理观上他认为人生的主要目的乃是快乐。快乐意味着避免苦痛,使身心安宁,怡然自得,而只有通过自制与节制才能获得这种快乐。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学校,因建在花园中,故后称花园学校,史称“伊壁鸠鲁花园”。该学校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校,它接纳了妇女,甚至还接纳了奴隶。在学校中师生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吃的是大麦面包,喝的仅是水。其言和行都和源自其大名的epicure一词的含义(指讲究饮食,注重享乐)极不相同。也许是他后来的信徒曲解了他的学说,认为应该追求美好生活,吃喝玩乐,或者是一些评论家对他的无神论思想不满,对其接纳妇女和奴隶为学生的做法反感,才致使epicure 一词被赋予了不太好的含义。16世纪,在epicure一词进入英语之初,它原指Epicurus的信徒,但是随后不久即转指“讲究饮食的人”或“爱奢侈享受的人”。
banting:减肥疗法
19世纪有位名叫William Banting(1797 - 1878)的伦敦人,由于身体过于肥胖,系鞋带都弯不下身。此人是细木工,也是殡葬员。他从自己从事的殡葬工作了解到不少人死于饮食过度,于是进行严格节食,一年后使体重减轻了46磅,腰围缩小了12英寸。 1864年他写了一本名为《谈肥胖》(Corputence)的小册子,介绍了他节食减肥的经验,总结了他的减肥疗法,如忌食糖、淀粉及脂肪等。同年8月12日《泰晤士报》据其姓氏将这种减肥疗法戏称为banting。以后也有人称之为Bantingism,并从banting逆生出动词to bant,作为to diet的同义语,表示“行减肥疗法”。banting就这样成了英语词汇的一分子。
alimony:赡养费,生活费
该词系从意为sustenance(食物)的拉丁语alimonia演化而来,也可说是由意为to nourish(养育)的拉丁词根alere和表示动作、结果、状态的后缀- mony这两个成分构成。alimony在英语中既特指“(离婚或分居后或在诉讼期间男方给女方的)赡养费”,也可泛指“生活费”, “抚养费”。这两个词义几乎同时出现于17世纪中期。英语中另有一个词aliment(食物)及其振生词alimentary(饮食的,营养的)亦源自这一拉丁词根。产生于1979年左右的palimony与alimony也有亲缘关系。该司系由pal(伙伴)和alirnony合成的缩合词,意思是“(非婚同居者分居后经法院判定由一方付给另一方的)同居生活费”。
breakfast:早餐
fast是“斋戒”、“封斋”的意思,如伊斯兰教每年有一个月为“斋月”,“把斋”的人在这个月白天一天不进饮食。只是在一早一晚,即两头不见太阳的时候进餐,斋月满时为“开斋”,是伊斯兰教徒十分隆重的节日。Break是“打破”的意思,breakfast原意为break the fast,即“打破斋戒指”或“开斋”。早餐是打破斋戒的第一餐,故有此名。
the 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民族精华;优秀份子
盐在古代是很贵重的,并被认为是“尊贵”的象征——古罗马士兵就曾经用盐来发工资、发津贴,所以才有了单词salary;在伊丽莎白时代,王公贵族们的餐桌上都摆着一个很大的盐罐,贵宾坐在盐罐的上首,正因为如此才有短语Please sit above the salt(请上座)。
盐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人体若缺盐,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出现种种疾病。盐还有杀菌、解毒、消炎、除污等多种功用,它既是“百药之王”,又是工业之母,尤其是在古代,盐确实是值得珍视的东西。在许多民族的古代习俗中,盐都被当作敬客的高贵礼品。
今天我们谈的the salt of the earth(精英、中坚力量)一词出自《圣经》。 据《新约·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对他的门徒说:“Ye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 but if the salt have lost its savor, wherewith shall it be salted?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如何才能再变咸呢?)在这里,salt转义为elite of the world(中坚力量,精英,高尚的人)。这是耶稣在福音结尾时所说的话,既然他把门徒比做“世上的盐”,足见此种称赞高乎寻常。
vegetarian:素食(主义)者
素食(主义)者古已有之。许多名人崇尚素食,诸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伊壁鸠鲁(Epicurus)、西塞罗(Cicero)、柏拉图(Plato)、苏格拉底(Socrates)、佛陀(Buddha)、蒙田(Montaigne)、卫斯理(Wesley)、蒲伯(Pope)、斯维登堡(Swedenborg)、雪莱(Shelley)、托尔斯泰(Tolstoy)、甘地(Gandhi)、墨索里尼(Mussolini)、希特勒(Hitler)等人都是素食(主义)者。
19世纪之前,素食在西方并不流行。英国在1809年出现了素食运动,1847年素食协会成立,一个表示“素食(主义)者”的词vegetarian便应运而生了。该词是取vegetable的前部分veget-加-arian所构成。
美国素食主义的创始人是饮食改革家格雷厄姆(Sylvester Graham, 1794-1851),1850年他的追随者也成立了一个美国的素食协会。到了1944年左右又有人将vegetarian一词的中段去掉,缩略为vegan,用以指“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即不吃任何畜产品如干酪、黄油或牛奶的素食主义者。(参见graham,vegetable)
trattoria:饮食店,小餐饮
来自意大利语 trattoria,饮食店,来自 trattare,招待,款待,词源同 treat,招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