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narcissism(自恋):因自恋而化为水仙的美男子纳西索斯

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Narcissus是河神Cephisus和宁芙仙女Liriope的儿子,长得非常俊美,却十分高傲,对自己在水中倒影自恋不已,对任何姑娘都不动心。森林女神Echo爱上了他,却因为受到赫拉的惩罚丧失了语言能力,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最后一个音。Echo偷偷地跟着Narcissus,渴望能表达出自己的爱慕之情。面对只能重复别人的话的Echo,Narcissus同样高傲而又无情地拒绝了。伤心的Echo终日在山谷中游荡,日渐消瘦。终于有一天,她的身体完全消失了,只剩下空洞的回音在山谷中飘荡。这就是Echo后来成为“回音”的由来。为了惩罚他,报应女神 Nemesis施展法力,使他迷恋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自恋成性的Narcissus最终在顾影自怜中抑郁而死,化为水仙花,依然留在水边守望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从此以后,Narcissus成为“自恋狂”的代名词,并衍生了英语单词narcissism(自恋)。

narcissus:[nɑr'sɪsəs] n.水仙,自恋狂,纳西索斯

narcissist:[nɑː'sɪsɪst] n.自恋者,自我陶醉者

narcissism:['nɑːsɪsɪz(ə)m; nɑː'sɪs-] n.自恋,自我陶醉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narcissism 词源,narcissism 含义。

freelance(自由职业者):中世纪的雇佣骑士

英语中表示“自由职业者”的单词是freelance,由free(自由)+lance(长枪)组成。这个lance是什么东西?为什么freelance能表示“自由职业者”呢?原来,lance(长枪)是中世纪时欧洲骑士的主要武器装备。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主要使用长枪在战场上进行冲锋。在骑士比武大赛中,两个骑士手执长枪策马迎面对刺也是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称为joust。这项传统赛事甚至在现代依然有众多参与者。

中世纪的骑士通常只效忠于一个国王或领主,以此获得封地或其他报酬。但也有一些骑士,不效忠于任何人,凭着一身武艺作为雇佣军临时性地替各个国王或领主作战,从而获得报酬。由于lance(长枪)是骑士的主要装备,所以这种雇佣骑士也就被称为freelance。这就是最早的自由职业者。现在该单词一般用来表示自由作家、记者这样的自由职业者等。

lance:[lɑːns] n.(中世纪欧洲骑士的)长枪,长矛

freelance: ['friːlɑːns] n.自由作家、自由记者、自由职业者adj.自由投稿的。

odyssey(漫长的历险旅程):荷马史诗《奥德赛》

在希腊神话中,经过特洛伊战争之后,在希腊军回家途中,因为英雄奥德修斯 (Odysseus)激怒海神波赛顿,所以波赛顿降临灾祸于他,使他们遇到海难,全军覆没。奥德修斯虽因机智和勇敢逃过一劫,但波赛顿的愤怒未息,故使奥 德修斯找不到回家的航线而在大海里漂流,历经了各种奇遇。而另一方面他的妻子不知奥德修斯的生死,面对着蛮横的求婚者就只有苦等着丈夫的回来。最后在诸神 的帮忙下,经过十年漂流生活的奥德修斯终于回到家里与他的妻子团聚,并与儿子和忠实的老仆联手杀死了求婚者。

荷马史诗之一的《奥德赛》(Odyssey)就讲述了奥德修斯的历险记,是古希腊最 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另一部是《伊利亚特》)。《奥德赛》延续了《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这部史诗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是除《伊 利亚特》外现存最古老的西方文学作品。在英语中,人们用odyssey一词来比喻漫长的历险旅程。

odyssey:['ɑdəsi] n.漫长的历险旅程,古希腊史诗《奥德赛》

confessor(宣信者):不惧危险公开自己宗教信仰的教徒

英语单词confess是(忏悔、坦白)的意思,那confessor是什么意思 呢?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忏悔者”的意思。然而,除此以外,confessor还有“因公开宗教信仰而受迫害的教徒”以及“听取忏悔的神父”的意思。这 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基督教的发展历史说起。

公元303年,罗马皇帝颁布法令,宣布剥夺基督教徒的法律权利,强迫基督教徒遵从罗 马传统宗教信仰,这是基督教遭受到的最严重的也是最后一次迫害,称为“大迫害”。在这一时期,有很多意志薄弱的基督教徒在罗马帝国的淫威下宣布放弃基督教 信仰,但依然有一些意志坚定的基督教徒,面对危险公开承认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为此遭受罗马帝国的严酷迫害。那些被迫害至死的被称为“martyr”(烈 士、殉道者),而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则被称为“confessor”(宣信者)。在这里,confess一词应取其初始含义“坦白”而不是衍生的“忏悔”之 意。

“大迫害”结束后,基督教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一些原本放弃基督教信仰的人希望能 重返基督教会,因此他们前往教会,向那些坚持宗教信仰的“宣信者”(confessor)承认自己的错误,表达忏悔之意,希望能取得他们的原谅。因 此,confessor一词又可以表示听取别人忏悔的神父、倾听者。并且,虽然很少见,作忏悔的人也可以称为confessor。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 现象:在教堂的忏悔室里,作忏悔的人和听取忏悔的人都可以称为confessor。

confess:[kən'fes] v.承认,坦白,供认,忏悔

confession:[kən'feʃ(ə)n] n.表白,忏悔,告解,供认

confessor:n.宣信者,听取忏悔的神父,倾听者,倾诉对象;忏悔者。

sacrament(圣礼):面对神灵立下的誓言

古代罗马人发誓时,为了表示誓言的庄严性,往往会邀请神灵作为见证,并在神灵面前承 诺将来若是违背誓言,可任由神灵处置。这种面对神灵立下的誓言就是sacramentum,进入英语后演变为sacrament。该词的词根sacra来 自拉丁语sacrare,意思是“奉献给神,使神圣”。

sacrament一词最早应用于军事和法律领域,古罗马军队向国家元首宣誓效忠 时、原被告在法庭上宣誓时,所发的誓言就是sacrament。基督教兴起后,用sacrament一词来表示“圣礼”,最主要的两项圣礼就是“洗礼” (baptism)和“圣餐礼”(eucharist)。sacrament还可以专指“圣餐礼”。之所以将“圣礼”称为sacrament,是因为圣礼 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重温人和上帝所缔结的神圣约定,提醒教徒自己在上帝面前所立下的誓言。

美国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的名字就来自sacrament一词。

sacrament:['sækrəm(ə)nt] n.圣礼,圣餐礼vt.立誓

jaywalker(乱穿马路者):呆头呆脑的松鸡    

英语单词jaywalker由jay(松鸡) walker(行人)构成,指的是像松鸡那样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行人。jay(松鸡)是美洲大陆的一种鸟,性喜喧闹,行为莽撞,在美国俚语中常被用来比喻“乡巴佬”、“无经验的人”。当乡下人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时,面对车水马龙不免手足无措,往往会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在马路上乱穿乱跑,就像松鸡一样。因此人们就杜撰了jaywalker一词来表示这种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行人。

  jaywalker:['dʒei,wɔ:kə] n.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人

  jaywalk:['dʒeɪwɔːk] vi.乱穿马路

menace(威胁):以喊叫、威胁的方式驱赶牲畜

古代人放牧、驱赶牲畜时比较粗暴简单,通常通过喊叫、威胁或鞭打的方式来驱赶牲畜,这种方式在拉丁语中叫做minare,进入法语后拼写为mener。英语单词menace(威胁)就来源于此,本意指的是驱赶牲畜时人所发出的叫喊声、威胁声,兼有“威胁”和“驱策”的含义。后来“驱策”的含义逐渐消失,仅仅表示“威胁、恐吓”,变成了threaten的同义词。

还有一个单词也来源于此,那就是amenable,由a(=to,面对)+mener(驱赶、领导)+able(能够),字面意思就是“能够面对领导”,引申为“顺从的、易于管教、易于屈服、容易被说服的”,还可以表示“负有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要注意这个词与amend(改善)并没有关系。

menace:['menəs] n.v.威胁,恐吓

amenable:[ə'miːnəb(ə)l] adj.顺从的,肯接受的;负有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

tournament(竞标赛):中世纪的骑士比武大会

中世纪的欧洲盛行骑士比武大会。最早的比武大会一般认为诞生于法国,主要项目是马上长枪比武,即两个骑士手执长枪策马迎面对刺。在13世纪以前,骑士比武大会的军事气氛依然比较浓厚,显得非常的粗野残暴,有些时候几乎与真正的战争无异,参赛骑士所使用的武器都是战场上使用的开刃武器。可以说,一场骑士比武大会就是一场真实模拟战争的军事演习。到13世纪以后,骑士比武大会逐渐向庆典和仪式转变,参赛者往往以“秀”为主,通过表现自己的勇敢和武艺,来赢得观众中领主或女性的赏识或青睐。15世纪,骑士比武大会的各项程序和制度已经变得非常完备和复杂了,所用武器也与实战武器不同,增加了防护装置,长枪的枪头变成木制的。17世纪后,骑士比武大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英语单词tournament原本指的就是中世纪的骑士比武大会,来自法语tornement,由tornoier(长枪对刺)衍生而出,用来表示赛制类似中世纪骑士比武大会、需要经过多场比赛才能决定最终冠军的比赛,如锦标赛和联赛。单词tourney(锦标赛)也来源于此。

tournament:['tʊənəm(ə)nt] n.锦标赛,联赛,比赛

tourney:['tʊənəm(ə)nt] n.锦标赛vi.参加比赛

cardigan(开襟羊毛衫):英国将军卡迪根伯爵七世

在中世纪的英、法等国的沿海地区,渔夫和户外工作者为了抵御严寒,喜欢穿羊毛衫。但是传统的套头式羊毛衫穿戴起来不太方便,因此,有人发明了前面开口有扣的开襟羊毛衫。与套头羊毛衫相比,开襟羊毛衫穿戴十分方便,不会弄乱发型,并且,天热时可以解开扣子,天冷时可以扣上扣子。因此,这种开襟羊毛衫在渔夫和户外工作者群体中特别流行。然而,这种开襟羊毛衫被称为cardigan,完全是因为一位英国将军的缘故。他就是英国的卡迪根伯爵七世(1797 – 1868),名为James Thomas Brudenell,Cardigan(卡迪根)是他的封号。

卡迪根伯爵七世是一名军人,官至少将。他参加了19世纪英法与俄罗斯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战役中,他面对火力和人数占优的俄军,率领英国轻骑兵旅发起了英勇的冲锋。这次冲锋被载入了史册,成为大量诗歌、电影的讴歌对象。卡迪根伯爵及其轻骑兵在战场上为了御寒而穿的开襟羊毛衫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纪念卡迪根伯爵,人们就用他的封号Cardigan来称呼这种开襟羊毛衫。这种服饰也从渔夫服一跃成为时尚圈的宠儿,成为了西方绅士的最爱。

cardigan:['kɑːdɪg(ə)n] n.开襟羊毛衫

affront:冒犯

发音释义:[ə'frʌnt] vt. 冒犯,有意冒犯;面对;公开侮辱n. 轻蔑;公开侮辱

结构分析:affront = af(=ad,去)+front(前面、面对)→当面(对抗、侮辱)→冒犯、公开侮辱

词源解释:front←拉丁语frontem(前额、前面)

同源词:front(额、前面、前线),frontal(额的、正面的),frontier(前沿、边境),confront(面对、遭遇←相互面对)

affront:冒犯

前缀af-同ad-, 去,往。front, 向前,面对,质疑。

encounter:遭遇

en-, 进入,使。前缀countra-, 相对。即进入相对状态的,面对面遭遇的。

vis-a-vis:面对面的,关于

vis-,看,面容,词源同visit,evident。即面对面的。比较hand-to-hand,tete-a-tete.

mano-a-mano:面对面

来自西班牙语,来自mano,手,词源同manual.即手对手的,交手的,引申词义面对面的。

jaywalker: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人

该词源于美国,始用于1917年,系由jay(乡巴佬)和walker(步行者)二词复合而成。jay是13世纪时借用古法语,原指“松鸦”,一种多见于美洲大陆的鸟。这种鸟仪态鲁莽,性喜喧闹。在20世纪的美国俚语中,jay是一个流行词语,喻指“乡巴佬”、“无经验的人”。据认为,这一词义很可能是和该鸟特性或是和另一俚语词jay-head(笨蛋)相联系而产生的。乡下人初次进城,面对马路上穿梭来往、飞驰而过的车辆或许会感到害怕,可是他们往往无视交通规则,乱穿马路,于是美国人就杜撰了jaywalker一词来指“不遵守交通规则(信号)而乱穿马路的人”。由于其结构简单易记,jaywalker很快就在英语中站稳脚跟,并且取得标准语的身份。jaywalk是它的动词形式,表示“乱穿马路”。

diehard:顽固分子,死硬派   

19世纪初期,英、葡、西三国同拿破仑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战争,史称伊比利亚半岛战争(1808 -1814)。 1811年5月16日英国军队在西班牙一个名叫阿尔布厄拉的村庄同法国人鏖战了一场,最后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阿尔布厄拉战役(the Battle of Albuera)。一般认为,该战役虽是一个战略性错误,但却显示了英军的团结和牺牲精神,激励了面对拿破仑优势兵力的英军士气。战役胜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英格利斯上校( Colonel W. Inglis)指挥的步兵第57团的英勇作战。由于他们占据了村子里一个重要的战略阵地,所以受到法军猛烈炮火的轰击和牵制。英格利斯身受重伤,躺卧在地,但一直不让抬离火线,而且不停地高声喊遭:“Die hard.fifty-seventh,die hard!”(拼死顶住!五七团,拼死顶住!)战斗结束后,他手下579人有438人非死即伤。后人把57团的勇士们称为diehards,意即“拼死抵抗的人”,“顽强的人”。显然,名词形式diehard是从短语动词die hard转化过来的。嗣后,diehard在词义上发生了贬降,转而指“顽固分子”或“死硬派”。

  

barnstorm:在小城镇或乡间作巡回演出

在19世纪初的美国,剧团或马戏团常到乡间演出,但多半是些二三流的剧团和马戏团。农村没有剧场或大厅,谷仓 ( barn)就变成了临时剧场。他们的演技虽然不算一流,却往往能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心(took the audience by storm)。因此,一时之间蹩脚演员纷纷涌向小镇和乡村,犹如士兵攻克堡垒一样。他们迅速地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犹如一场强猛的暴风雨(like a storm),于是在小城镇或乡间作巡回演出就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to barnstorm。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一些政治家在竞选中也频频地到各地农村活动,面对面接近民众,以增加知名度,有的还在谷仓举行讲演会,因此该词也常被用作政治术语,指政治家四出巡回发表竞选演说。

carnival:嘉年华会,狂欢节

来源于拉丁语中由caro(肉)和levamen[动词levare(举,升)的派生词]组成的复合词carnelevamen,意义为“去掉肉”。狂欢节后要面对长达40天的斋戒。

词根词缀: -carn-肉 + ival

confront:面对(危险等

来源于拉丁语中由con-(一起)和frons(前)组成的复合词confrontare,经由古法语confronter进入英语为confront。

词根词缀: con-共同,一起 + front面对

confrontation:对抗,对峙,冲突

词根词缀: con-共同,一起 + front面对 + -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