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pollo(美男子):希腊神话中的光明神阿波罗

阿波罗(Apollo)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天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所生的儿子,月亮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全名为福玻斯·阿波罗(Phoebus Apollo),意思是“光明”或“光辉灿烂”。阿波罗掌管光明、青春、音乐等。

关于阿波罗的神话传说很多,比如:他替母复仇,在希腊的德尔斐杀死巨蟒,人们在德尔斐修建了闻名于世的德尔斐神庙。赫尔墨斯偷了他的牛,把自己发明的竖琴赔给阿波罗,使其成为音乐之神。

擅长吹笛子的凡人马西亚斯(Marsyas)狂妄地挑战阿波罗,阿波罗把竖琴倒过来演奏,马西亚斯无法将笛子倒过来吹,只能认输,结果被阿波罗剥皮处死。

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答应与他恋爱,获得他传授的预言能力,后来公主食言,于是阿波罗诅咒她说出来的预言无人相信,因此在特洛伊战争中她的预言不被人们相信,特洛伊最终遭到毁灭。

阿波罗因为嘲笑小爱神,中了小爱神的爱情之箭,疯狂爱上了宁芙仙女达芙妮,但达芙妮中了小爱神的铅箭,四处逃避他,最终被迫变成了月桂树。

阿波罗是所有男神之中最英俊的,人们将他视为男性美的典范。因此,在英语中,Apollo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Apollo:[ə'pɒləʊ] n.阿波罗,美男子

apollonian:[,æpə'ləunjən] adj.阿波罗神的,高尚的

like an Apollo:形容男子相貌堂堂,风度翩翩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pollo 词源,Apollo 含义。

sabotage(蓄意破坏):工人把木鞋扔进机器里来搞破坏

一说起“木鞋”,人们也许马上会想到荷兰木鞋。其实,举世闻名的荷兰木鞋发源于法国,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是木鞋的发源地。在中世纪,只有贵族才有钱购买皮鞋,普通的老百姓买不起皮鞋,因此发明了造价便宜,但同样防潮保暖的木鞋。这种木鞋在法语中叫做sabot,其中的bot就是boot(靴子)的意思。木鞋从法国流传至欧洲各地,在荷兰大受欢迎,并成为了荷兰的特色产品之一。

现在在法国几乎看不到穿木鞋的人,但在中世纪时期,法国老百姓几乎人人都穿着木鞋。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当工人和工厂管理层发生矛盾时,往往会偷偷地把脚上的木鞋脱下来扔进机器里来破坏机器,从而衍生了sabotage这个英语单词,表示蓄意破坏。

sabot: ['sæbəʊ] n.木鞋,木屐,木底皮鞋

sabotage ['sæbətɑːʒ] v.n.妨害,破坏,怠工

saboteur: [,sæbə'tɜː] n.怠工者,破坏者

assassin(刺客):中世纪时著名穆斯林暗杀组织阿萨辛

中世纪时期,在阿富汗至叙利亚山区,活跃着一个穆斯林异端教派阿萨辛(Hashshashin),由穆斯林右边极端分子组成,以其暗杀活动闻名于世。欧洲的十字军就曾经深受其害。该组织的创始人为突厥籍的波斯人哈桑·萨巴赫,即大名鼎鼎的“山中老人”,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就曾提到这位“山中老人”。《马可波罗游记》也曾对“山中老人”及阿萨辛有详细描述。

据记载,山中老人为了培养刺客,在一个隐秘的峡谷中斥巨资修建了一个“极乐园”。园子里长满奇珍异果,修建有富丽堂皇的楼台亭阁,里面住着精通音律的妙龄少女,随处都有美酒、蜜糖。山中老人平时在训练时,会不时向受训者讨论伊斯兰先知所提到的“极乐园”。然后在特定日子,让受训者吸食一种特殊的毒品。趁他们昏迷之际,将其移入极乐园。受训者苏醒后,就会以为自己真的身处传说中的极乐园。受训者在极乐园中尽情享乐几日后,又会被再次麻醉,移出极乐园。从此以后,受训者会心甘情愿供山中老人驱使,以求死后长住极乐园。

山中老人让受训者吸食的毒品在阿拉伯语中叫做hashish,所以该组织被称为Hashshashin,本意是“吸食hashish的人”。英语单词assassin就是由阿拉伯语Hashshashin演变而来的。

assassin:[ə'sæsɪn]n.刺客,暗杀者

assassinate:[ə'sæsɪneɪt] vt.暗杀,行刺

assassination:[əˌsæsɪˈneɪʃn] n.暗杀,行刺

centaur(马人):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的怪物肯陶洛斯(Centaurus)

马人(centaur)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怪物,中世纪艺术品中的常客。它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一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以善于射箭而著称。在很多希腊神话中,马人是狂野的象征。

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庇里托俄斯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受邀赴宴的马人试图绑走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女宾。国王庇里托俄斯和朋友忒修斯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马人,这就是著名的“马人大战”。

一个名叫涅索斯Nessus的马人试图调戏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妻子得阿涅拉 Deianeira。赫拉克勒斯射死了涅索斯。但涅索斯在临死前欺骗得阿涅拉,让她保存自己的鲜血,骗她说如果赫拉克勒斯移情别恋,这些血可以让他回心转 意。得阿涅拉信以为真,当她误认为赫拉克勒斯喜欢上其他女人时,就把涅索斯的血洒在送给赫拉克勒斯的衣服上。结果赫拉克勒斯穿上衣服后被毒血烧死了,死后 升仙,成为了天上的武仙座。

最有名的一个马人叫做喀戎(Chiron),是个少见的正面人物,在荷马史诗中多次 出场,以知识渊博、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埃斯库拉庇乌斯等英雄的老师。在赫拉克勒斯和其他人头马怪的战斗中,他不幸被赫拉克勒 斯沾有九头蛇毒血的剑刺伤。虽然他拥有不死之躯,但难忍伤痛,自愿将自己的不死之身转让给普罗米修斯。他死后升仙,成为“射手座”。

英语单词centaury(矢车菊)就是用马人centaur命名的,原因是据说马人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centaur:['sentɔː]n.马人,肯陶洛斯,半人马座

centaury:['sentɔːrɪ]n.矢车菊

hooligan(小流氓):伦敦的一个爱尔兰恶棍胡力根

在19世纪末,在伦敦Southwark区有一个名叫Patrick Hooligan的爱尔兰移民,是个远近闻名的地痞流氓。他经常纠集一帮小流氓横行乡里,惹是生非。他的名字Hooligan经常出现在当地报纸上,因此人们就用hooligan来表示“地痞流氓”。现在,这个词最常用于football hooligan(足球流氓)中。

hooligan:['huːlɪg(ə)n] n.地痞流氓

hooliganism:['huːlɪgənɪzəm] n.流氓行为

sybarite(奢侈淫乐的人):奢侈淫乐的锡巴里斯人

在古希腊南部城邦中,有一座城市叫做锡巴里斯(Sybaris)。这座城市因富饶与奢糜而闻名于世。他们吃的是珍贵的海鞘,家里养着鹌鹑,喜欢把玫瑰花瓣撒在床上睡觉。甚至因为懒惰,他们还发明了夜壶,并且把夜壶装饰得十分华美,宴会和旅行时都随身携带。这种穷奢极欲最终导致了锡巴里斯的灭亡。据说有次锡巴里斯和邻近一个弱国交战。当双方军队接近时,对方的军鼓手忽然奏起锡巴里斯节日游行时的曲目。锡巴里斯的战马一听到这些乐曲,便整齐地迈开舞步,像梦游一般,根本不听骑兵的使唤。为了在节日游行中显得更优雅,锡巴里斯骑兵队特意把战马训练得可以跟着固定的音乐节拍起舞,没想到这却成了他们的死亡旋律。锡巴里斯灭亡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英语单词sybarite,它本指锡巴里斯人,现在用来形容奢侈淫乐的人。

sybarite:['sɪbə,raɪt] n.奢侈淫乐的人,纵情享乐的人,锡巴里斯人

sybaritic:[,sɪbə'rɪtɪk] adj.奢侈淫乐的,柔弱的,放纵的

satin(缎子):中世纪闻名于外的中国海港城市泉州

在中世纪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个闻名于外的海港城市,被阿拉伯人称为Zaitun。该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当时著名的东方名城。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叙述其西还旅程时写道:“离开福州市……第五天傍晚,抵达宏伟秀丽的Zaitun城”,“Zaitun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数十年后的1346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吧都他(Ibn Batuta)亦写道:“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Zaitun……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英语单词satin就来自东方名城Zaitun,表示来自Zaitun的丝绸、缎子。

虽然Zaitun在600多年前就是世界皆知的名城,但到了19世纪初,欧洲学术界却在为“Zaitun”到底在何处而争论不休。直到1915-1918年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问世后,史学界才一致认定那个充满传奇故事的“Zaitun”就是中国福建省的泉州。

satin:['sætɪn] n.缎子,缎子衣服adj.光滑的,绸缎做的,似缎子的

milliner(女帽商):以纺织品而闻名的意大利米兰

16世纪时,米兰出产的各种纺织品闻名于欧洲,米兰商人大量向英国出口他们的纺织品。因此,英国街头随处可见米兰出产的女帽、手套、蕾丝等纺织品。因此,英国人就用米兰(Milan)来称呼那些销售米兰出产的纺织品的商人,将其称为milliner。现在,milliner主要用来表示从事女帽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从业人员,而无论其产品是否来自米兰。

milliner:['mɪlɪnə] n.女帽商,女帽设计者

antimacassar(椅套):避免望加锡发油污染家具的罩布

该词来自以香料闻名的印尼望加锡,望加锡(Macassar)是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的首府,是苏拉威西岛上最大的城市。16世纪初,望加锡是印度尼西亚东部最大的贸易中心,后来更变成东南亚各岛屿中最大的城市、整个东南亚的贸易中心,贸易远至阿拉伯及欧洲等地。望加锡出产一种香料,可以用来做发油。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的发油制造商推出一种新产品,宣传说是用望加锡香料制成的,赢得人们竞相购买,也使得macassar一词成了“植物性发油”的代名词。头发擦过这种油后,闻起来固然很香;可是如果枕靠在椅子或沙发上,家庭主妇就要瞪眼了。她们为了免掉洗刷那一大片油渍的麻烦,就在椅子或泠发上铺上层罩布。从此这种罩布就被称为 antimacassar,因为它是用来“对抗”(anti)“发油”(macassar)的。

antimacassar:[,æntɪmə'kæsə] n.椅套,罩布

macassar:[mə'kæsə] n.发油,望加锡

azure(蔚蓝):盛产青金石的阿富汗地名

英语单词azure(蔚蓝)来自盛产青金石的阿富汗某地名。青金石是一种较为罕有的宝石,因其亮丽的蓝色而尤为珍贵,是一种古老的饰品原料,常被用来祭天。在埃及前王朝就曾发现古老的青金石饰品。

历史上,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是最有名的青金石出产地,其出产青金石的历史已经超过六千年。拉丁文中,青金石被称为Lapis lazuli,意思就是stone of lazuli。而lazuli来自阿拉伯语lazaward,后者来自波斯语lajward,是古代波斯人对阿富汗巴达赫尚地区某盛产青金石的地方的称呼。这个地方曾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英语中的azure、法语中的azur、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中的azul以及意大利语中的azzurro都来自这个地名。由于青金石以湛蓝色的颜色闻名,所以azure一词逐渐用来表示这种独特的颜色。

azure: ['æʒə; -ʒj(ʊ)ə; 'eɪ-] adj.蔚蓝色的n.天蓝色,碧空

purple(紫色):古代腓尼基人发明的紫色染料

古代腓尼基人因为发明了紫红色染料而闻名历史,大发横财,连腓尼基(Phoenicia)这个名字都与紫色有关,是“紫红色国度”的意思。腓尼基人发明紫红色染料纯属偶然。据说有个腓尼基牧人,有一回从海中捡了一些海螺。煮好之后,他扔了几个给自己的猎狗吃。猎狗一咬,嘴边和鼻子上都溅上了鲜红的颜色,拿水冲洗都洗不掉。牧人仔细观察,发现是因为海螺中流出的红色汁水。他想,如果用这种颜色染布,一定不会掉颜色。于是,他又拾回一大堆这种海螺,放在水里熬,果然熬出了一种紫红色的染料。用这种染料染出的衣服,洗过多次后,依然能够保持亮丽的紫色,从不褪色。

这种海螺在腓尼基的浅海非常多,人们便用熬出的染料来染布。由于这种紫红色的布在地中海沿岸许多国家大受欢迎,供不应求,许多腓尼基人靠贩卖染料、布匹发了财。于是他们渐渐放弃了农业生产,以经商为生。在当时,腓尼基商人的足迹遍及地中海南北各个海港。

英语单词purple来自希腊语porphyra,原本指的是腓尼基人所生产的这种紫色染料,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紫色”这种颜色。

purple:['pɜːp(ə)l] n.紫色,紫袍adj.紫色的,帝王的vt.使成紫色vi.变成紫色

Solomon(智者):智慧超群的所罗门

Solomon(所罗门)是古代以色列国王,以睿智为闻名。《圣经》中记载了许多他的事迹。据说他向上帝献祭后,上帝问他希望赐予他什么。所罗门说自己别无他求,只要“聪明的心”,可使明辨是非。于是上帝就赐予他智慧之心。下面这件事就充分反映了他的睿智:有一回,有两个妇女抱着一个婴儿来到所罗门面前,都说自己是婴儿的母亲,请求所罗门把婴儿判给自己。两人争论不休。所罗门判决说,应该把这个婴儿劈为两半,一人一半。于是其中一个妇女立刻宣布放弃争夺,祈求所罗门不要把婴儿劈开。于是所罗门就宣布这个展现了怜悯之心的妇女是孩子的真正母亲,把孩子判给了她。因此,人们就用judgement of Solomon(所罗门的判决)来比喻“公正、明智的判决”。所罗门也凭借自己的睿智成为了“智者”的代名词。

Solomon:['sɔləmən] n.所罗门,智者,聪明人

judgement of Solomon:公正、明智的判决

centaury(矢车菊):西方神话中的半人马怪

半人马怪(centaur)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怪物,中世纪艺术品中的常客。它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一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半人马怪普遍被人看作是一种边缘生物,是两种本性的结合,既代表了未驯服的野性自然,也代表了人的理性。

在很多希腊神话中,半人马怪是狂野的象征。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半人马怪闯入婚礼现场,绑走了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宾客。国王Pirithous和朋友Theseus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半人马怪,这就是著名的“半人马怪大战”。还有一个名叫Nessus的半人马怪绑架了一名叫做Deianeira的少女。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射死了Nessus,解救了Deianeira。但Nessus在临死前欺骗Deianeira,给她一袋自己的鲜血,骗她说如果赫拉克勒斯移情别恋,只要让他碰到这袋血就可以让他回心转意。Deianeira信以为真,当她误认为赫拉克勒斯喜欢上其他女人时,就把这袋血洒到赫拉克勒斯身上。结果赫拉克勒斯就被毒血烧死了,死后升仙,成为了天上的武仙座。

另一方面,在一些希腊神话中,半人马怪的形象富含理性,扮演导师的角色,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来自肯陶洛斯族的喀戎(Chiron),在荷马史诗中多次出场,以其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阿斯克勒庇俄斯等英雄的老师,还献出自己的生命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英语单词centaury(矢车菊)就是用半人马怪centaur命名的,原因是据说半人马怪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centaur:['sentɔː] n.半人马怪,半人马座

centaury:['sentɔːrɪ] n.矢车菊

python(巨蟒):被阿波罗杀死的巨蟒皮同

在希腊神话中,当天后赫拉听说勒托(Leto)怀上了宙斯的孩子后,大为恼火,想方设法阻扰勒托的生产,并派出一条名叫“皮同“(Python)的巨蟒来袭击勒托。勒托被巨蟒追得无处栖身,后来逃到海中一个荒岛上才找到一个生产之地。勒托花了九天九夜才生下一对孪生子,即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和光明神阿波罗。阿波罗长大后,替母复仇,在德尔斐附近的海湾杀死了巨蟒皮同。人们在德尔斐修建了一座阿波罗神殿作为纪念。因为阿波罗拥有强大的预言能力,所以该神殿以其准确的“神谕”(Oracle)而闻名。

英语单词python(巨蟒)就源自被阿波罗杀死的巨蟒的名字Python。

python:['paɪθɑn] n.巨蟒

pythonic:[pai'θɔnik, pi-] adj.巨蟒似的;预言的,神谕的

buffalo(水牛、北美野牛):北美殖民者对北美野牛的误称

英语单词buffalo本来指的是水牛。欧洲殖民者到达北美洲后,发现北美洲有大量野牛(American bison)。殖民者以前没见过这种牛,就将其误称为buffalo。后来人们虽然知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所以当你看到buffal一词时,需要注意区分该词出现的地区。如果是在欧洲,指的是“水牛”,如果是在北美,指的是“北美野牛”。

北美野牛曾经是当地印第安人主要的经济支柱。欧洲殖民者到达北美时,曾经大肆捕杀北美野牛。曾经有一位猎手以善于捕杀北美野牛而闻名,被称为“Buffalo Bill”(野牛比尔)。美国纽约州西部有座城市叫做Buffalo(水牛城),就是因为此地盛产北美野牛,曾经是印第安人的狩猎之地。

buffalo:n.水牛,北美野牛

draconian(严厉的):推行严刑苛法的雅典统治者德拉古

公元前621年,希腊城邦雅典的统治者德拉古(Draco)迫于平民的压力,将以往的习惯法加以编纂,颁布了古希腊的第一部成文法。该法以严酷而闻名。对于刑事犯罪,一律处以死刑。就连盗窃水果这样的轻罪也是死刑。德拉古解释说轻罪本来就该处死,至于重罪,因为找不到比处死更重的刑罚,所以也是处死。德拉古法如此严酷,以至历史学家说它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德拉古法后来被梭伦修改,但由此产生了单词draconian,形容严厉苛刻。

draconian:[drə'konɪən] adj.严厉的,苛刻的

centaur:半人马

发音释义:['sentɔː] n.半人马;人首马身的怪物

词源解释:来自希腊语Kentauros

centaur来自希腊语,在早期希腊文学作品中它们是居住在希腊Thessaly的骑马的野蛮部落,后来演变为人首马身的怪物,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以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

在希腊神话中,centaur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是狂野的象征,流传有众多关于半人马的故事。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庇里托俄斯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受邀赴宴的半人马试图绑走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女宾。国王庇里托俄斯和朋友忒修斯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半人马,这就是著名的“半人马大战”。

最有名的一个半人马叫做喀戎(Chiron),是个少见的正面人物,在荷马史诗中多次出场,以知识渊博、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埃斯库拉庇乌斯等英雄的老师。在赫拉克勒斯和其他半人马的战斗中,他不幸被赫拉克勒斯沾有九头蛇毒血的剑刺伤。虽然他拥有不死之躯,但难忍伤痛,自愿将自己的不死之身转让给普罗米修斯。他死后升仙,成为“射手座”。

衍生词:centaury(矢车菊),据说半人马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asylum:庇护所

发音释义:[ə'saɪləm] n. 庇护;庇护所,收容所,救济院

结构分析:asylum = a(没有)+syl(抓捕权)+um(地方)→没有抓捕权的地方→庇护所

词源解释:syl←希腊语syle(抓捕权)

常用搭配:political asylum(政治避难);lunatic asylum(精神病院);orphan asylum(孤儿院)

实用知识:soul asylum(美国另类摇滚乐队);The Asylum(美国电影公司,以山寨大片闻名)

趣味记忆:asylum →a slum(平民窟)→平民们的庇护所;谐音a silent (place) →安静的地方→庇护所

cocker spaniel:可卡犬

cocker, 鸟叫声,指林鸟各种小鸟。这种西班牙犬因协助林中打猎而闻名。

Dunkirk:敦刻尔克

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敦刻尔克以二战中1940年发生在这里的敦刻尔克战役和英法军队大撤退而闻名。其字面意思是dune church(ki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