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lcohol(酒精):古代中东妇女用来画眼影的锑粉

长久以来,阿拉伯、波斯、新疆等地的妇女就已经发现锑粉是一种极好的化妆品。她们用从锑石中精炼提纯的锑粉涂在眼圈附近,不仅能使眼睛更漂亮,还能消除眼疲劳和红肿的功效。阿拉伯妇女喜欢用锑粉画出浓重的眼影,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妆容便是典型。这种用来画眼影的锑粉在阿拉伯语中叫做al kuhul,其中的al是定冠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e。英语单词alcohol就源自al kuhul,原本表示“粉末状的化妆品”,17世纪词义扩大为“物品的精华、精炼提纯结果”。18世纪,人们用alcohol of wine(酒的精华)来表示酒精,后来直接用alcohol一词来表示酒精。

阿拉伯语中表示锑粉,不带定冠词al的kuhul一词后来通过其他途径也进入了英语,演变成为英语单词kohl,依然保持原意,表示“眼影粉”。

alcohol: ['ælkəhɒl] n.酒精,乙醇

alcoholic: [ælkə'hɒlɪk] adj.酒精的,含酒精的n.酒鬼,酗酒者

kohl: [kəʊl] n.眼影粉,化妆墨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lcohol 词源,alcohol 含义。

burke(捂死):杀人卖尸的连环杀手伯克

19世纪初,在英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当时,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共医学解剖用的尸体的需求激增。当时有个名叫威廉·伯克(William Burke)的爱尔兰人,移居到苏格兰的爱丁堡,居住在他同乡威廉·黑尔(William Hare)所经营的公寓内。

1827年,公寓内一名孤寡老人去世。伯克和黑尔一道把他的尸体从棺木中偷出,卖给了一名外科大夫,发了一笔小财。随后,这两人看到了生财之道,在后来的十个月内,他们利用情妇和妻子,诱骗了至少15名过路的酒鬼、妓女等来投宿,灌醉后将他们闷死,然后把完整的尸体卖给医生。最后,他们在谋害一名妇女时失败暴露。黑尔揭发同案犯后获释,而伯克则被判处绞刑。

在执行绞刑时,愤怒的围观群众纷纷大叫“burke him!”,意思是用伯克的作案手法来捂死他。从此以后,伯克凭此凶杀案而遗臭万年,甚至进入了电影,同时还为英语词汇添加了burke这一单词,表示“捂死”之义,后来又引申出“悄然平息”等意思。

burke:[bə:k] vt.捂死,使窒息而死,秘密除去,悄然平息

coward:胆小鬼,胆怯者,懦夫

英语之所以把胆小鬼叫做coward是否因为胆小鬼在困难和危险面前cower(畏缩不前)或是被困难和危险cowed(吓着)的缘故?还是因为在战场上敌人往往骂他是cowherd(牧羊人)或cowheart(胆小)的缘故?都不是。

流行于中世纪的法国民间讽刺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Roman de Renart,英语译作Reymard the Fox)中有一只名叫coart的小野兔,它最大的特点是胆小。以后人们就常用coart来形容胆小的人。英语单词coward即是从该词逐渐演变过来的。其词尾-ard常作为贬义后缀,如bastard(私生子),laggard(落后者),drunkard(酒鬼),sluggard(懒汉),dastard(卑怯的人)等。但若究其根源,coart则又是源于古法语coue/coe(尾巴),拉丁语cauda(尾巴)。把胆小鬼与尾巴相联系大概是因为胆小的人一受到惊吓总像狗一样掉转屁股就溜(turn tail)或是夹着尾巴逃跑(with tail between the legs)的缘故吧。顺带提一下,coward的法语对应词couard也是这么来的。

burke:压制,悄然平息vt. 秘密镇压

19世纪初英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凶手的名字叫William Burke (1792 - 1829)。Burke本是个爱尔兰挖土工,1817年移居苏格兰,1827年在爱丁堡开了一家旧衣店。他从同乡William Hare经营的公寓租用了一间房。11月29日公寓内一领取养老金的老人死亡。Burke伙同Hare将其尸体从棺木里偷出,以7英镑10先令卖给外科医师Robert Knox。当时解剖学刚刚开始作为一门科学受到重视,因而对尸体的需求量很大。以后连续数月他们诱骗了至少15名过路的酒鬼、妓女等来投宿,先将他们灌醉、闷死,且不留下暴力痕迹,然后将尸体卖给Knox的解剖学校供解剖用,最后因谋害一当地妇女事发。Hare揭发同案犯罪行后获释,从此销声匿迹。Burke则以杀人罪受审后被处绞刑。1829年元月28日Burke被带上绞刑台,约有3万人在那里围观,人群中不断发出“Burke him,Burke him!”的呼喊声,意思是要行刑人闷死他,而不是绞死他。从此以后,这个遭万人唾骂的名字就这样地进入了英语词语的行列,被用作动词,表示“使窒息而死(以得到不留伤痕的尸体供出卖解剖用)”,以后又引申出“压制(调查)”、“悄然平息(谣言)”等义。

wizard:男巫;术士;能手;奇才

wizard系由形容词wise(睿智的,有智慧的)加表人后缀-ard构成,15世纪时原意为philosopher(哲学家)或sage(哲人,圣人),即wise man之意。但由于-ard总带有贬抑含义,诸如coward(胆小鬼),drunkard(酒鬼),laggard(落后的人),sluggard(懒汉)等,所以wizard往往用以指“所谓的wise man”,加之在中世纪philosophy(哲学)和magic(法术,巫术)在概念上差别很不明显,到了16世纪wizard的词义逐渐贬降为“男巫”或“术士”,并一直使用至今。 wizard的另一词义expert(能手,行家)或genius(奇才)则是17世纪才出现的,如今多用于口语,有时缩约为wiz。

son of Bacchus:酒鬼

巴克斯(Bacchus)是罗马神话中著名的葡萄酒之神, 他是宙斯与凡间女子沙宓儿(Semde)的儿子。由于宙斯十分心疼巴克斯幼年丧母,就封他为酒与狂欢之神,希望巴克斯因此忘却悲惨的身世。不过,巴克斯还是到九泉之下营救母亲,并且引领她踏上奥林帕斯,晋身女神之列。

由于巴克斯是酒神,所以人们就用“巴克斯的儿子” (son of Bacchus)来取笑那些“酒鬼”了!这个词汇也可以写成 priest of Bacchus。

-ard:英语后缀

构成名词后缀,表人,含贬义,衍生自hard.见:

bastard:杂种。

drunkard:酒鬼。

roue:老色鬼,老酒鬼

来自法语 roue,放荡者,酒鬼,色鬼,原为古法语 rouer 的过去分词,来自 rouer,车裂,轮裂, 来自拉丁语 rotare,滚动,转动,来自 rota,轮子,词源同 rotate,rotary.幽默用法。

sot:笨蛋,傻瓜,酒鬼

来自古英语 sott,来自古法语 sot,笨蛋,傻瓜,词源不详。引申词义酒鬼,常见于复合词 besot, 喝醉,使迷糊。

sottish:酗酒的,糊涂的

sot,笨蛋,傻瓜,酒鬼,-ish,形容词后缀。

mustard(芥末):沉浸在未发酵葡萄汁中的调味品

芥末(mustard)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调味品。它是用芥菜的种子经过碾磨之后制成的。 最早的时候,芥末是和醋混合在一起形成膏状,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芥末酱一样。但在中世纪时,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用酿葡萄酒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一一未发酵的葡萄汁来替代醋。 这种未发酵葡萄汁在拉丁语中称为mustum,在英语中称为must。因此,人们就将芥末和 must混合后形成的芥末酱称为mustard,后缀-ard表示沉湎某物的人,如drunkard (酒鬼)。 所以mustard的字面意思就是沉浸在must (未发酵葡萄汁)中的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