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pollo(美男子):希腊神话中的光明神阿波罗

阿波罗(Apollo)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天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所生的儿子,月亮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全名为福玻斯·阿波罗(Phoebus Apollo),意思是“光明”或“光辉灿烂”。阿波罗掌管光明、青春、音乐等。

关于阿波罗的神话传说很多,比如:他替母复仇,在希腊的德尔斐杀死巨蟒,人们在德尔斐修建了闻名于世的德尔斐神庙。赫尔墨斯偷了他的牛,把自己发明的竖琴赔给阿波罗,使其成为音乐之神。

擅长吹笛子的凡人马西亚斯(Marsyas)狂妄地挑战阿波罗,阿波罗把竖琴倒过来演奏,马西亚斯无法将笛子倒过来吹,只能认输,结果被阿波罗剥皮处死。

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答应与他恋爱,获得他传授的预言能力,后来公主食言,于是阿波罗诅咒她说出来的预言无人相信,因此在特洛伊战争中她的预言不被人们相信,特洛伊最终遭到毁灭。

阿波罗因为嘲笑小爱神,中了小爱神的爱情之箭,疯狂爱上了宁芙仙女达芙妮,但达芙妮中了小爱神的铅箭,四处逃避他,最终被迫变成了月桂树。

阿波罗是所有男神之中最英俊的,人们将他视为男性美的典范。因此,在英语中,Apollo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Apollo:[ə'pɒləʊ] n.阿波罗,美男子

apollonian:[,æpə'ləunjən] adj.阿波罗神的,高尚的

like an Apollo:形容男子相貌堂堂,风度翩翩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pollo 词源,Apollo 含义。

genuine(真实的):抱起婴儿以示认可的罗马习俗

在古罗马时代,孩子出生并不能自动成为一个家庭的成员,还需要父亲的认可。孩子出生后,接生婆会把它放在地上。父亲过来看看。如果愿意接纳这个孩子,就会把他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膝上。通过这个举动来宣告正式同意接纳这个孩子作为自己的子女。如果不愿意接纳,父亲就不会把婴儿抱起来。这个婴儿就会被遗弃。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古罗马时代,人们的男女关系混乱,自己的妻子生的孩子未必就是自己的亲骨肉,并且做父亲的也可能跟女奴或女仆乱搞,所以不能随便认可。一旦认可了,在法律上这个婴儿就算是你的子女了(古罗马人可不会搞滴血认亲那一套),将来有权继承你的遗产。二来,古罗马还是父权社会,子女被视为父亲的财产,父亲对子女操有生杀予夺大权。堕胎、弃婴等行为都是社会认可的。

英语单词genuine表示“真实的,真正的”,它的词源就与这种把新生儿放到膝上以示认可的习俗有关。genuine来自拉丁语genu,而genu的意思就是“膝”,在英语中依然保持“膝”的含义。所以genuine的字面意思就是“放在膝上”,而因为把新生儿放在膝上意思就是这个孩子确实是我的子女,所以genuine才逐渐演变出“真实的”的含义。

genu: ['dʒenjuː] n.膝

genuine: ['dʒenjʊɪn]adj.真实的,真正的

apocrypha(伪经):未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

《圣经·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是用犹太人所使用的希伯来文字编写的。 基督教传到欧洲后,这部经典著作也被翻译成欧洲语言版本,先后出现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版本。但是,在这两个版本中,却增加了一些不是从希伯来语翻译过来的 内容,而是用希腊文和拉丁文直接编写的内容,如《禧年书》、《所罗门诗篇》、《以诺书》等。后世的人们对这部分内容的作者和权威性就存有疑问,因此在后续 版本中没有将这些内容收录至《圣经》正册。这些因为作者和权威性存疑而未被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就被称为apocrypha,由 apo(away)+ kryptein(to hide)构成,字面意思就是“暗藏的、隐晦的、不公开的”,表示这部分内容没有得到确认,不适合公布。

apocrypha:[ə'pɒkrɪfə]n.伪经、旁经,作者(或真实性、权威性)可疑的著作

apocryphal:[ə'pɒkrɪf(ə)l]adj.伪的,可疑的

limbo(灵薄狱):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区域

灵薄狱(limbo),意思是“地狱的边缘”,指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区域。根据一些罗 马天主教神学家解释,灵薄狱是用来安置耶稣基督出生前逝去的好人和耶稣基督出生后从未接触过福音之逝者的地方。另外,灵薄狱还负责安置未受洗礼而夭折的婴 儿灵魂(包括未成形的胚胎,他们本身不可能犯罪,但却有与生俱来的原罪)。limbo一词源来自拉丁语Limbus,意思为边缘或界限。

灵薄狱之说出自犹太教,说明是弥赛亚降生之前的众犹太教先知死后所处地方,等待救世 主的救赎。但此说有别于古代犹太教所信仰的阴间。其后基督教兴起成为国教,将此学说收纳并引申来解读为罪不致落地狱,又没有资格进入天堂的灵魂安息地。但 后来因为灵薄狱之说出自犹太教神学,被视为异端邪说,因此被排出天主教教义之中。天主教著名的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在著作中又将此学说重新纳入神学。

基督新教的神学完全不接受灵薄狱的概念,理由是对天主教教义的原罪解读不同。新教的神学家认为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那一刻,已经替人类赎去原罪的罪孽,以后出生的人类不再有与生俱来之原罪,而夭折的婴儿生前根本没有机会犯罪,自然能以无罪之身进入天堂,所以没有加设灵薄狱的需要。

在著名电影《盗梦空间》中,limbo被译成了“迷失域”,指的是潜意识的边缘。在服用超量安眠药而进入梦境时,如果死在梦境中就会由于药效作用醒不过来而进入弥留状态,也就是所谓的迷失域。

limbo:['lɪmbəʊ] n. 灵薄狱,地狱边缘,迷失域

talent(天资):《圣经》中的“塔兰特币”寓言

英语单词talent源自希腊语talanton,字面意思“天平、秤”,本是重量单位,一般译为“塔兰特”。也可用作货币单位,表示等重的黄金或白银,曾经在中东、希腊等地区广泛应用。

在《圣经》的《马太福音》中,耶稣讲了一则寓言:有位人要出门远行。临行前叫来仆人,把家业委托给他们。他按照每个人的才干,依次给了5个、2个和1个塔兰特币,然后就启程了。那个拿了5塔兰特币的仆人,把钱拿去做买卖,赚了5塔兰特币。那个拿了2塔兰特币的仆人也同样赚了2塔兰特币。只有那个拿了1塔兰特币的仆人在地上挖了个洞,把钱藏在里面。

主人回家后,仆人们向他汇报成就。拿了5塔兰特币和2塔兰特币的仆人,他们的塔兰特币都翻倍了,只有拿了1塔兰特币的仆人依然是1塔兰特币。前两个仆人都得到了主人的夸奖,第三个仆人被主人臭骂一顿,然后把他的1塔兰特夺走,交给第一个仆人。

经济学中有名的“马太效应”就源自这则寓言,在圣经中表达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意思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赢者通吃。

在寓言中,塔兰特币比喻上帝给予每个人的天资。耶稣借这则寓言,告诫人们要好好利用上帝赐予每个人的天资。虽然每个人的天资有高有低,但只要你利用得当,都能得到上帝的赏识,为你提供更多的机遇。所以,本来作为货币单位的英语单词talent也就有了“天资”的含义。

talent:['tælənt] n.才能,天资,天才

advertise:做广告

发音释义:['ædvɚtaɪz] vt. 通知;为…做广告;使突出vi. 做广告,登广告;作宣传

结构分析:advertise = advert(注意)+ise(动词后缀)→吸引…注意力→做广告;advert = ad(去)+vert(转)→转过来→注意

词源解释:vert←拉丁语vertere(转、拐弯)

同源词:advert(注意),divert(转移),convert(转变),avert(避免),pervert(堕落),advertisement(广告)

accost:勾搭

发音释义:[ə'kɔst] vt. 勾引;引诱;对…说话;搭讪

结构分析:accost = ac(=ad,去)+ cost(侧面)→靠近侧面→勾搭。

词源解释:cost ←拉丁语costa(肋骨、侧部)

背景知识:古代战舰的火炮布置在战舰的两侧,在攻击敌人时应驶到侧对敌人的位置,用一侧的炮火攻击敌人。accost一词原本是个军事术语,指的就是侧面靠近敌人、准备开炮攻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accost通常表示以一种粗鲁、不友好的方式接近,如乞丐凑过来乞讨、妓女凑过来拉客。

同源词:costa(肋骨),costal(肋的、肋骨的),coast(海岸)

accrete:增大生长

发音释义:[ə'kriːt] vi. 合生;增大生长;依附vt. 使依附;使连接;把…吸引过来adj. 合生的;增积的

结构分析:accrete =ac(=ad,去)+crete(生长)→增大生长

词源解释:crete ←拉丁语crescere(生长)

同源词:accretion(增加物), crescent(新月),create(创造),concrete(混凝土)

council:市政委员会

coun-,同con-,强调。-cil, 召唤,召集,词源同call,conciliate. 即召集过来开会。

scholar:学者

一个真正的学者总得有闲暇(不仅指有时间)看书治学,有闲暇思考问题,有闲暇进行学术讨论。假若你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那么你对scholar 一词的来源就不会感到很惊讶了。scholar(学者)和school(学校)的源流都可以追溯到意为“闲暇”的希腊语schole。在尚武的古希腊人看来,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学校应是有充裕时间进行学习的地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在给青年人讲学时所分成的早期班组就被称作schole。该词进入拉丁语后,作schola,已带有“学校”的含义。英语school,scholar及其派生词均源于此。但用于短语a school of dolphins(一群海豚)中的school(群)则是词源迥异的另一个词,是从荷兰语school借过来的。

satellite:卫星.卫星国

在科学发达的当今世界人们对satellite 一词一般是不会感到陌生的,因为它在报刊上频频露面,在广播中和电视上时时让人感到它的存在。然而,对它的来源和过去就未必有很多人知晓丁。

  satellite是直接从法语借来的,而法语词则源自拉丁语satelles‘attendant,guard’(侍从,侍卫)。16世纪时当它来到英语之时,也用于此义,但当时还不通用。直到18世纪中期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 - 1784)都还没有把它收录在他编的《英语辞典》(1755)中。satellite的词义在1 7世纪发生了变化。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 1630)用拉丁词satetles的复数形式saiellites喻指刚发现不久的绕着木星运转的小天体即卫星,因为他认为这些卫星正像一直守候在重要人物周围的侍从和护卫。英语把这一新义借了过来。 1957年10月4日当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satellite又很自然地被用以喻指“人造卫星”。此后,satellite的词义进一步引申为“卫星国”、“卫星城镇”、“卫星社区”等义。

polo:马球

马球是所有马术运动中最古老的,公元前2000年今伊朗境内居民就已发明这一运动。马球自今伊朗传到阿拉伯,再传到西藏,19世纪又传到印度,19世纪后半叶英国人又从印度带到了英国。因此马球的英语名称polo被认为来源于西藏语pulu(球)是有道理的。 polo是极少数几个源于西藏语的英浯单词之一,其他的有panda(熊猫)和yak(牦牛)。

posh 漂亮的,第一流的

昔日,富人乘船从英国去印度旅行,为求航海途中阴凉舒适,大多喜欢选择背阴朝北的房舱。乘客在订票登记时,半岛和东方轮船公司(Peninsular and Oriental,简称P&o)就会注上P,O,S.H四个字母,或在来回票上加盖P.O.S.H字样。P.O.S.H代表Port out(或Outward),Starboard Home(或Homeward),意思是“去程左舷,回程右舷”。在客轮穿越苏伊士运河、红海,进入印度洋时,这种房舱可以避免午后太阳的直射,比较凉快。不久,这一缩写式即被用作一个单词,转指“头等乘客”,据认为今作“漂亮的”、“第一流的”等义解的口语用词posh即源于此。这一说法还曾出现在P&O于20世纪60年代所作的广告上。然而,遗憾的是,P&O轮船公司没有这方面的证据和记录,所以这种说法一直没能证实。另有一点,posh始用于20世纪初,但在19世纪时英语原本就有一个盗贼俚语posh,意思是“钱”和“花花公子”,可能源自古卜赛语( Romany)。因此,我们所用的posh很可能是同一个词,换言之,新的posh很可能是从旧的posh演变过来的。例如:She stayed at a posh hotel.(她住在豪华旅馆。)/Youire looking very pash in your new coat.c穿了新外套你看起来漂亮极了。)

parasite:寄生虫

在我国古代豪门贵族都养有很多为之服务的门客,孟尝君门下就有食客数千。在古希腊贵族富人家里一般也都养有许多食客。这些人主要靠奉承拍马讨主人欢心来混碗饭吃。古希腊语称食客为parasitos,它由para-‘beside’(在…旁边)和sitos‘food’(食物)两部分合成,字面义是one who eats beside or at the table of another(在他人的饭桌上吃喝)。古罗马人借用了这个同,在拉丁语作parasittus。16世纪英语通过法语把该词吸收过来,作parasite,但仍保留了它的原义。可见,parasite的原始词义为“食客”,同义于hanger-on。18世纪以后,parasite开始被生物学家用来指“寄生生物”或“寄生植物”,随后又被进而引申用来喻指“依赖他人生活的人”即“寄生虫”。例如:Don't be a parasite,earn your way in life.(别当寄生虫,要自食其力。)原希腊词中sitos这一成分也进入了英语,但被作为一个组合语素,拼作sito-,常见于一些英语科技术语,并还保留着它的原义“食物”,如sitology(饮食学),sitomania(贪食症),sitophobia(畏食)等。

ostracize:排斥,摈弃

源出古希腊习俗。古希腊时期在雅典和其他一些城市,公民通常每年在市场聚集一次,对那些被认为危害国家安定的人,特别是政治家,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投票母投票方式颇为独特。每人把自己所认为的危险人物和不受欢迎的政治家的姓名写在称之为ostrakon的陶片或贝壳上。在投票前,不提出指控;在投票后,也不进行审判。票数逾6 000(一说逾半)者,则被放逐5隼或10年,但其财产不被役收。实行这种民主措施是为了防止危险分子或不得人心的政治家掌权。这就是希腊史上所称的“陶片放逐法”。此法约.在公元前417年废止。据有关史料记载,遭此法放逐者总共不超过10人,其中有雅典政治家和将军亚里斯泰迪斯( Aristides,5307—468? BC),雅典政治家和将军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527 7—460? BC)。1939年在雅典古希腊大会场(集市)旧址发现的陶片上就有这两人的名字。英语ostracize一词正是从意为“陶片”的希腊词wf rakon衍变过来的,原先表示“放逐”,后来转义为“排斥”、“拒绝和…交往”、“摈弃”等义。

ocean:海洋

该词源于古希腊神话。古希腊人认为有一条环绕大地的巨川,它是万水之源,日月星辰(除大熊座之外)都从此河升起,又落入此河。他们称之为Okeanos,拉丁语作Oceanus,并将它拟人化为统治万水之神,汉译常作“大洋神”,在荷马时代被认为是万神之祖。意为“海洋”的英语单词ocean正是来源于Oceanus,它是在1290年前后从古法语ocean直接借过来的。

napkin:餐巾

现指“餐巾”的napkin一词源于拉丁语mappa‘cloth’(布),但却是从古法语nape‘tablecloth’(桌布)演变过来,再加上指小后缀形成的,因此napkin带有“小桌布”的含义。另有一个词napery(桌布,餐巾)也源自nape。还有一个词apron(围裙),若究其根源,也有亲缘关系。古法语nape之派生形式naperon进入中古英语作napron,以后napron首字母转附到前面的不定冠词a上,遂变成apron这一形式。

mimeograph:(蜡纸)油印机,油印

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 Edison,1847 -1931)发明(蜡纸)油印机时就“mimeograph命名。浚词系由希腊语mimeomai(模仿)和源于希腊语的英语组合语索graph(含“写”之意)组合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mimeograph一直被用作油印机的商标名,到了1948年之后才逐渐变成油印机的属名,以后也用作动词,表示“油印”。

moment 片刻,瞬间

今天用moment 一词表示“片刻”,“瞬间”,但在历史上moment曾是一个计时单位。中世纪表示1/40分或1/50分,18世纪指1秒,1767年有位作家是这样描写时钟有三根指针的:“one for the hours, one for the minutes, and a third for the moments.”而现在moment有时具体指1分,但通常都是作为表示时间的模糊词来用的,其派生形容词为momentary(片刻的)。当它用于“重要性”一义时,其形容词则是momentous(重大的)。就词源而论,moment是14世纪时借自法语的,但却源自拉丁语momentum ‘movement’(运动)。到了17世纪英语把拉丁词momentum也直接借了过来,用以表示“动量”或“势头”。

marshal:元帅   

这是个词义演变由贬而褒的英语单词,其词源乃古高地德语marahscalc,原义为horse servant(马夫)。法语吸收了该词,作mareschal,并使其词义逐步升级。早在公元5世纪骑兵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该词先由“马夫”升为“御马长官”,以后又与指挥职务相联系,并开始用作高级将领的头衔,最后用以表示“元帅”。英语的rnarshal是直接从法语吸收并演变过来的。但美国并不用marshal,而以five-star general(五星上将)作为最高军衔。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指挥在欧洲的美国远征军的潘兴(John Joseph Pershing,1860 -1948)是美国第一位五星上将。

March:三月   

March作为3月的月名源自罗马神话里的战神Mars(汉译作“马耳斯”或“玛尔斯”)。Mars是传说中的罗马奠基者之父,因此是罗马最重要、最受崇拜的神之一。古罗马人在3月祭祀Mars。在恺撒大帝(Julius Caesar, 100 - 44BC)时代之前,罗马的新年是从公历3月开始的。在古罗马人看来,这时不仅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而且也是打仗的较好时节,为此把罗马年的第一个月即公历3月献给了Mars,称之为Martius (mensis),意含“战神之月”,也许这是为了祈求战神的庇佑,使开春第一仗能够旗开得胜。March这一拼写形式是13世纪初从古法语marche已演变过来的。

jaunty:洋洋得意的

从词形上来看,jaunty 一词似乎是从jaunt(短途旅行,短程旅游)派生的,并且和jaunting car(爱尔兰的双轮敞篷轻马车)有亲缘关系。其实不然。jaunting car和jaunt倒是确有联系,但在词源上jaunty和这两个词没有任何关系。jaunty源自拉丁语gentilis‘belonging to the same family’,转由法语gentil‘noble’演化而来。有趣的是,jaunty是出自此源的第四个英语单词。第一个是gentle(出身高贵的,文雅的),13世纪转由法语gentil演变过来。其次是gentile(非犹太人),1 4世纪直接通过拉丁文《圣经》进入英语。第三个是genteel(有教养的,假斯文的),也是转借自法语gentil,16世纪进入英语。当jaunty一词在17世纪出现在英语时,它原先也表示“有教养的”、“绅士风度的”,以后才转义为“洋洋得意的”或“轻松活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