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enix(凤凰):阿拉伯神话中浴火重生的长生鸟
和单词drag一样,英语单词phoenix虽然被翻译为“凤凰”,但与东方传说中 的“凤凰”还是有较大的差异。phoenix是阿拉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因为拥有紫色外观而得名,在阿拉伯语中,phoenix就是“紫色”的意思。 腓尼基人(Phoenician)也是因为身穿紫色长袍而得名。这种神鸟每过500年就会飞往埃及,搭起一个火堆自焚,然后从灰烬中再生,所以它能长生不 死。而中国的“凤凰”是百鸟之首,是一种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并没有浴火重生、长生不死的特点。严格说来,这两种鸟除了都是神话传说外,并没有多少共同 点。
phoenix:['fiːnɪks]n.凤凰,死而复生的人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hoenix 词源,phoenix 含义。
attic(阿提卡式):以独特建筑风格和海盐闻名的古希腊阿提卡地区
attic现指屋顶下的“小阁楼”,往往不被人重视。然而在古代建筑史上,attic代表的可是一种非常著名的风格。attic本是Attica(阿提卡,希腊地名)的形容词,而阿提卡就是雅典所在的地区。雅典古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柱子的独特风格,既典雅,又恢宏。这种雅典特有的风格就是attic(阿提卡式)。古代雅典人喜欢在房屋正面的檐口或柱顶盘上,用阿提卡式的柱子搭起一层装饰性矮墙,这一层被称为“attic storey”(阿提卡层)。阁楼attic其实就是attic storey的缩写。
阿提卡盛产海盐,相传阿提卡的盐比希腊其他地方的盐精细有味,深受欢迎。阿提卡人机智风趣,善于说俏皮话,以幽雅的诙谐著称于世。
古罗马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西塞罗在其作品中探讨演讲艺术中的诙谐问题时,特别提到以口齿锋利著称的阿提卡人。他说,妙语应当含有“盐味”,象“阿提卡的盐”(attic salt)那样有味。因此,attic salt也就成了一个常用的习语。
attic: ['tk]n.阁楼,顶楼 adj.雅典风格的,阿提卡式
atticism:['t,szm]典雅的用语,雅典式的用语,对雅典的崇敬
attic salt:高尚的智趣;文雅的机智
grotesque(怪诞的):仿效古罗马金宫壁画风格的“洞穴画派”
暴君尼禄统治罗马帝国时,在罗马城中修建了一座类似阿房宫的金碧辉煌的宫殿,史称“金宫”。尼禄死后,金宫被废弃填平,后人在其上部修建了大角斗场等其他建筑,从此再无人记得“金宫”的存在。一直到了15世纪末,有个罗马人,走在山路上不小心摔进了一个大坑里,人们这才发现了金宫的废墟。废墟的四壁上画满了各种风格怪异的壁画。很快地,这个神秘的“山洞”成了罗马一处新“景点”,前去观光考察的,大多是当时的顶尖艺术家,包括正在为教皇装修梵蒂冈宫殿的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带上绳索、火把下到洞里,仔细研究那些前所未闻的壁画。
15世纪正是艺术史上改朝换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从“山洞”的壁画中得到灵感,发起一场立竿见影的艺术革命。流丽的线条和夺目的色彩被复制到王公贵族的府邸、别墅,一个新的绘画流派形成了,名称就叫“洞穴画派”,意大利语为grottesco,英语为grotesque,字面意思就是“洞穴的”,源自意大利语grotta(洞穴)、英语单词grotto(洞穴)。
该词本来用来形容金宫废墟里的壁画,由于这些壁画风格过于独特怪诞,grotesque一词后来衍生出“怪异”的意思,它本来的词义倒被人淡忘了。
grotesque:[grə(ʊ)'tesk] adj.奇形怪状的,怪诞的,可笑的n.怪诞风格,奇异东西
grotto:['grɒtəʊ] n.洞穴,岩穴,人工洞穴
attic:阁楼
发音释义:['ætɪk] n. 阁楼adj.雅典的
词源解释:attic←希腊语Attikos(阿提卡的)
背景知识:attic本是Attica(阿提卡,希腊地名)的形容词,而阿提卡就是雅典所在的地区。雅典古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柱子的独特风格,既典雅,又恢宏。这种雅典特有的风格就是attic(阿提卡式)。古代雅典人喜欢在房屋正面的檐口或柱顶盘上,用阿提卡式的柱子搭起一层装饰性矮墙,这一层被称为“attic storey”(阿提卡层)。阁楼attic其实就是attic storey的缩写。
阿提卡盛产海盐,相传阿提卡的盐比希腊其他地方的盐精细有味,深受欢迎。阿提卡人机智风趣,善于说俏皮话,以幽雅的诙谐著称于世。古罗马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西塞罗在其作品中探讨演讲艺术中的诙谐问题时,特别提到以口齿锋利著称的阿提卡人。他说,妙语应当含有“盐味”,象“阿提卡的盐”(attic salt)那样有味。因此,attic salt也就成了一个常用的习语,表示“妙语”。
衍生词:atticism(文雅的言辞)
girl Friday:女助手
来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荒岛的时候从野人堆里救起一个即将被烧死的黑人,因为当天是星期五,因此鲁滨逊给他取名Man Friday. 据此创造出新词girl Friday.
jumbo:庞然大物,巨型的
jumbo 一词出自P.T. Barnum马碱团著名大象之名。这头大象是…个狩猎队1869年在非洲捕获的,它身高l0.9英尺,体莺达6吨半,足人们所见到的最大的象之一日当地人根据斯瓦希里语jum6e/jumbo.chief’(首领)一词给它取名J umboo从1865年至1882年这头象·直在伦敦动物园展出,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动物,成千上万个孩子在它背上骑过。1 882年卖给美国马戏团主持人P.T. Barnum时曾经引起一阵喧嚣。Barnum在J umbo身上投资3万元,六周之内就获利30万元以上。1885年J umbo意外地被火车撞死,但它的名字却进人了英语之中,用以指“庞然大物”,也用作形容词,表示“芦型的”、“特大(号)的”。
,关于这头大象如何得名Jurnbo这一点,各种辞书的说法略有不同。有的认为Jumbo取自mumbo-j umbo(迷信的崇拜物) 一词的第二成分,迁有的认为Jumho源自格勒语(Gullah) jum.ba(象)一阐,而这两个词的终极词源极有可能都是非洲某种语言。
juggernaut:重型长途货车,骇人的毁灭力量
我们不时可以看到公路上穿行飞驶着一种特大型的长途载重汽车,由于它的车身庞大,所以常常给其他车辆造成威胁,带来危险,这种庞然大物英国人称作luggernauto jugger—naut原系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保持之神Vishnu的化身,亦tlp Krishna神像,在印地语中原作Jag an.nath,含有“世界主宰”(Lord of the World)之意。相传,每年例节印度数徒用巨车载此神像举行巡游仪式,历时数日。该车就叫做juggernaut神车。车身高达45英尺,有车轮16个,轮子直径约为7英尺。许多教徒相信,若能被神像车辗死,即可直升天国。因此,每当大车滚滚而过,善男信女纷纷投身车下,每年不惜舍身者不计其数。由于juggernaut一词往往令人想起一种滚滚而动的庞然大物,人们便借它来喻指近年问世于西方的“超级大卡车”或者用它来比喻“骇人的毁灭力量”。
belittle:贬低,轻视
该词系美国第二任总统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 - 1826)所创。
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布丰伯爵(Buffon,1707 - 1788)与他人舍著《自然史》44卷,获得巨大成功。杰弗逊在还没有当总统前曾读过这些书,他不喜欢布丰对新大陆自然奇观的描绘。在杰弗逊看来,布丰刻意贬低这些奇观,把它们说得无足轻量。杰弗逊本人也是一位博物学家,目睹过欧洲的自然奇观,他觉得与之相比新大陆的自然奇观毫不逊色。 1788年杰弗逊撰文描写他的家乡弗吉尼亚州。当他想起布丰的话,他这样写道:“The Count de Buffon believes that nature belit.-tles her productions on this Side of the Atlantic.”(布丰伯爵认为大自然贬低了它自己在大西洋此岸的创造。)他别出心裁地在little前加了前缀be-,造了belittle这一新词。黄国词典编纂家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 - 1843)喜欢这个词,将它收入自己所编的1806年出版的《简明英语词典》。他将belittle释义为“使相形见小,使变得不重要”。这个词开始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起来。然而,此举却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激起一片片喧嚣的抗议声。个别美国学者也建议取消这个词,斥之为粗鄙。但任何反对与斥责最终都未能扼杀它。如今belittle 一词已在美国、英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广为使用。词义也有了一些延伸。除了表示“使相形见小”、“贬低”,还可表示“轻视”或“小看”。不仅如此,还派生出belittlement,belittler,belittlingly等词。
Pyrrhic victory:得不偿失的胜利
来自Pyrrhus,古希腊城邦Epirus国王,在公元前280年抵抗罗马人进攻的一次战役中,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罗马人经得起一次战役的失败,但是由于Epirus是小国,自我恢复能力较弱,因此,虽然打了胜仗,国王Pyrrhus仍长叹一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其名字字面意思为火一样的或火红色的,词源同fire.
toast:烤火,烤面包,面包,干杯,祝酒
来自 古法 语 toster, 烤火 , 烤 面包, -st, 过去 分词 格, 来 自拉 丁语 torrere, 燃烧 , 词 源同 torrid,terracotta.拼写比较 roast,roster.后引申词义干杯,祝酒,致辞等,最初用于祝愿漂亮女 人或受欢迎的女人永远健康美丽,据说是来自中世纪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在英国著名的巴斯 温泉度假村,有一位美女在泡温泉,然后一个绅士(或假绅士真色狼)想去搭讪这个美女, 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妙招,拿起一个杯子在美女沐浴过的水池里面舀了一杯水,然后说,您真 美丽,祝您永远健康,潜台词就是我是真的仰慕您的美丽,您的洗澡水都让我如此着迷,但 故事到此结束了。故事虽然美丽,但实际情况更可能是来自面包的比喻义,因这种面包当时 用于增加酒的香味,因此,举杯前说一段祝酒辞能更好的增加宴会的品味。
candid:坦诚的,率直的
cand-"白"是个很有用的词根,能衍生出丰富的词义:“白”象征纯洁,纯净之人自然坦率真诚,于是有candid;点燃蜡烛,黑暗之中便会升起一团微弱的白色焰火,于是有candle(蜡烛);古罗马参与选举之人,统一身着白色罩袍,于是有candidate(候选人)。
toast:烤火,烤面包,面包,干杯,祝酒
来自 古法 语 toster, 烤火 , 烤 面包, -st, 过去 分词 格, 来 自拉 丁语 torrere, 燃烧 , 词 源同 torrid,terracotta.拼写比较 roast,roster.后引申词义干杯,祝酒,致辞等,最初用于祝愿漂亮女 人或受欢迎的女人永远健康美丽,据说是来自中世纪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在英国著名的巴斯 温泉度假村,有一位美女在泡温泉,然后一个绅士(或假绅士真色狼)想去搭讪这个美女, 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妙招,拿起一个杯子在美女沐浴过的水池里面舀了一杯水,然后说,您真 美丽,祝您永远健康,潜台词就是我是真的仰慕您的美丽,您的洗澡水都让我如此着迷,但 故事到此结束了。故事虽然美丽,但实际情况更可能是来自面包的比喻义,因这种面包当时 用于增加酒的香味,因此,举杯前说一段祝酒辞能更好的增加宴会的品味。
Israel(以色列):与上帝角力者
据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创世纪》第32章记载,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始祖亚伯拉罕的 孙子雅各(Jacob)与上帝角力并取胜,被上帝赐名为yisra'el,由sara (他参加斗争)和El (上帝)组成,字面意思就是“与上帝角力者”。该词经由希腊语进入拉丁语后拼写演变为 Israel (以色列)。雅各的儿子是古犹太人十二个支派的祖先,所以犹太人自称是Israel的后代。在公元前十世纪,犹太人建立起一个古老的国家,就叫Israel。在1948年,犹太人宣 告Israel正式“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