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broker(掮客):古代零售酒水的小贩

在古代欧洲的酒吧或其他零售酒水的地方,卖酒的小贩会批发采购一桶一桶的啤酒或其他酒类,然后打开酒桶,装上龙头,然后一杯一杯地卖给喝酒的人。打开酒桶的工具在法语中叫broche,后来演变为英语单词Broach(钻头、凿子)。而表示“打开酒桶”的动词brochier则辗转演变成英语中的broker,其字面意思就是“打开酒桶的人”,原本用来表示零售酒水的小贩,后来泛指各种经销商。在金融行业中,则表示经纪人、掮客。虽然中文叫法不同,但其实都是经销商、中间人的意思。经纪人其实就是把股票、证券等金融产品贩卖给个体投资者的中间人。

broker: ['brəʊkə] n.经纪人,中间人,掮客v.以中间人身份来谈判、安排

broach: [brəʊtʃ] n.钻头,凿子,胸针vt.提出,给……钻孔、开口,开始讨论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roker 词源,broker 含义。

bootleg(私卖):美国禁酒期间私酒贩子用靴筒藏匿私酒

美国最初的移民以清教徒为主,他们主张清廉节制,反对饮酒。这个主张禁酒的民间运动时起时伏,连绵不断,终于在20世纪初掀起了全面禁酒的大潮。1920年,美国通过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正式向酒宣战。按照该法案,任何人不得制造、售卖和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的饮料。人们可以在家里饮用以前买来的酒,但不得在公开场合或聚众饮酒。

然而,禁酒令根本无法消除人类对饮酒的欲望和需求,反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合法市场被取缔后,地下贩卖私酒的黑市却蓬勃发展,黑手党也通过控制贩卖私酒的黑市而谋取暴利,发展壮大。私酒贩子想尽各种办法来藏匿私酒,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私酒藏在高筒靴的靴筒里,从而诞生了一个英语单词bootleg,本意是“靴筒”,在这里表示“把私酒藏匿在靴筒里”,用来比喻私酒、私货或走私行为。相应的,bootlegger则用于比喻私酒贩子。后来,该词的词义进一步扩大,除了私酒外,bootleg还可以表示其他各种未经授权私自发行的货品,尤其是唱片等音像制品。

bootleg:['buːtleg] n.靴筒,私货v.私卖adj.违法、私自制造并销售的

bootlegger:['bu:t,legə] n.走私者,贩卖私酒者

kidnap(绑架):绑架儿童至北美殖民地充当契约仆役

欧洲人刚到北美大陆进行殖民活动时,劳动力严重缺乏。吸引更多的人移民北美成了解决劳动力短缺的主要办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契约仆役”。契约仆役就是一些想移民北美,但又无力支付坐船来到北美的费用的人。这些人与船主或移民机构签订卖身契约,坐船来到北美,被贩卖给北美的殖民者充当仆役,为其劳役若干年。劳役期满后,他们能拿到一定数量的自由费用,当局也会划拨一些土地给他们,让他们在新大陆开始新生活。这种人就是所谓的“契约仆役”(indentured servant),也称为“白奴”,因为大部分是白人。

在黑奴买卖发达之前,这种契约仆役是解决北美劳动力不足的主要来源。由于愿意充当契约仆役的人并不多,有一些人就将目光投向了平民窟的青少年,用甜言蜜语诱骗穷人子女上船前往北美充当契约仆役,甚至采取绑架的方式。在英王查理二世统治期间,这种绑架青少年前往北美的行为发展到了极点,从而产生了一个专门形容这种绑架行为的英语单词kidnap。

单词kidnap由kid(儿童)和nap组成,nap是nab的变体,表示“抢走、偷走”。所以kidnap的字面意思就是“偷走儿童”。kidnap本来只用来表示绑架儿童的行为,后来词义拓展为表示一切绑架行为。

kidnap: ['kɪdnæp] vt.绑架,诱拐,诱骗

aroma(芳香):从芬香植物中萃取的物质

古人很早就开始尝试从芬香植物中萃取精油和药膏,用于保健、提神、治疗、防腐、杀菌等多种用途。在公元前3000年时,古埃及的“医学与治疗之神”伊姆茶提普就使用从植物中萃取的油和膏药治疗疾病。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还广泛使用芳香精油做为防腐剂和化妆品。考古学家曾经在公元前5世纪的米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墓中发现了用来蒸馏植物的器具。

中世纪“黑死病”横行欧洲时,那些贩卖从尸体上剥下来的衣服的盗贼们使用花草制成的芳香剂来消毒防腐,从而避免感染瘟疫。这些花草所具有的杀菌、消毒作用令人瞩目,使用芳香精油和花草的医疗在17世纪的欧洲迎来了黄金时期。当西方医学和药物学兴盛了一百多年之后遇到了瓶颈,19世纪中,芳香精油和花草再度受到重视,成为新的“芳香疗法”并发展至今。

在希腊语中,人们将从芳香植物中萃取的精油或药膏称为aroma。该词经由拉丁语在13世纪初进入英语,最初用来表示“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19世纪后,该词的词义逐渐转变为“芳香气味”。但在aroma therapy(芬香疗法)中,aroma依然保留原意,指的是芬香物质而非芬香气味。

aroma:[ə'rəʊmə] n.芬香,香气

aroma therapy:n.芬香疗法

helot(受人轻视之人):斯巴达人的奴隶希洛人

在古代希腊,强大的斯巴达通过武力征服了周边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些被征服的人口都沦为奴隶,被称为“希洛人”(helot)。希洛人属于斯巴达城邦的奴隶,固定在土地上,被分配斯巴达人,替他们耕作田地。主人既不能释放也不能贩卖他们。希洛人在向主人缴交一定比例的耕作收成后,可以有限地累积私产。由于斯巴达人在数量上居于劣势,担心希洛人暴动,因此每年斯巴达的城邦首领在就职时都会对希洛人宣战,如此便可杀害希洛人,而不触犯任何宗教上的禁忌。斯巴达还设置了专门对付希洛人的杀手,将任何可能具有危险性的希洛人刺杀掉。

由于希洛人的这种悲惨地位,原本表示“希洛人”的英语单词helot一词就产生了“受人轻视之人”的含义。

helot:['helət] n.受人轻视之人,奴隶,希洛人

purple(紫色):古代腓尼基人发明的紫色染料

古代腓尼基人因为发明了紫红色染料而闻名历史,大发横财,连腓尼基(Phoenicia)这个名字都与紫色有关,是“紫红色国度”的意思。腓尼基人发明紫红色染料纯属偶然。据说有个腓尼基牧人,有一回从海中捡了一些海螺。煮好之后,他扔了几个给自己的猎狗吃。猎狗一咬,嘴边和鼻子上都溅上了鲜红的颜色,拿水冲洗都洗不掉。牧人仔细观察,发现是因为海螺中流出的红色汁水。他想,如果用这种颜色染布,一定不会掉颜色。于是,他又拾回一大堆这种海螺,放在水里熬,果然熬出了一种紫红色的染料。用这种染料染出的衣服,洗过多次后,依然能够保持亮丽的紫色,从不褪色。

这种海螺在腓尼基的浅海非常多,人们便用熬出的染料来染布。由于这种紫红色的布在地中海沿岸许多国家大受欢迎,供不应求,许多腓尼基人靠贩卖染料、布匹发了财。于是他们渐渐放弃了农业生产,以经商为生。在当时,腓尼基商人的足迹遍及地中海南北各个海港。

英语单词purple来自希腊语porphyra,原本指的是腓尼基人所生产的这种紫色染料,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紫色”这种颜色。

purple:['pɜːp(ə)l] n.紫色,紫袍adj.紫色的,帝王的vt.使成紫色vi.变成紫色

cadge:乞讨

发音释义:[kædʒ] vi.乞讨;骗的白食;贩卖vt.讨到;索求

词源解释:可能由15世纪中期的英语单词cadger(游商、小贩)反向衍生而成

同源词:cadger(乞讨者;行骗者;流浪汉)

cadge与beg的区别:beg表示乞求、恳求,“求”的意味很强;而cadge是口语,通常用来请求别人行个方便、给点小东西,或向别人借东西而又无意归还,“乞求”的意味不如beg强。

词组习语:cadge a cigarette(讨支烟);cadge a ride(请求搭个便车)

助记窍门:cadge→caged→被关在笼子里的→乞讨

bootleg:非法贩卖

boot, 靴子。leg, 腿。来自于美国19世纪末禁酒时期用长靴非法贩卖私酒。比较moonshine, 月光,非法酿造私酒。

Gullah:古鸥(英国与多种西非语言结合的一种美国黑人英语)

可能来自Angola, 西非国家,许多被贩卖到美国的黑人祖籍地。

slave:奴隶

从形式上看,slave一词同另一个词Slav颇为相似,实际一上slave也正是源于Slav的。

  Slav即“斯拉夫人”,原指一度居住于北乌克兰,即第聂伯河岸的一个部落,今指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捷克人、波兰人等在内的一个民族统称。Slav在原民族里有“高贵的”之意。Czechoslovakia(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大民族之一叫做Slovaks(斯洛伐克人),而Yugoslavia(南斯拉夫)的主要民族之一叫做Slovenes(斯洛文尼亚人)。Czechoslovakia这一国名的意思是land of the Czechs and Slovaks,而Yugoslavia这一国名的意思则是land of the South Slavs。这些都与Slav这一名称有些渊源关系。

  在中世纪早期斯拉夫人向西扩张,征服了欧洲一些地区。但到了公元6世纪左右他们反倒被来自西面的日耳曼部落所征服,许多人被贩卖到中欧和西欧,沦为罗马人的奴隶。罗马人把他们叫做Sclavus,意思是“斯拉夫俘虏”,后来转指“奴隶”。该词在法语里作esclave,13世纪进入英语时作sclave,约到16世纪时其中的字母c脱落了,变成slave这一形式,仍然泛指“奴隶”。因此我们可以说slave是从一个专有名词逐渐衍变而为普通名词的。德语对应词Sklave和西班牙语对应词esclavo等亦源于此。

  

kidnap:绑架   

kidnap原为盗贼切CI语,字面义是t。steal a child(诱拐小菝),其中kid即chdd: nap为nab之异体,意为to steaIL,kidnap是亩kidnap( p)er逆生而成,17世纪束才见诸使用,当时在英国kidnap往往只限于表示诱拐小谈,并把他们贩卖到美洲大陆去当契约仆役(indenIured servant)曲美国历史上的诱拐小菝案最有名的恐怕当数1932年C.A. Lindbergh上校才满20个月的小孩被拐并惨遭撕票一案。今天kidnap 一词的词义已超出r其字面意义,诱拐和绑架的对象往往已不再限于小弦了。

bootlegger:贩卖私酒的人

在19世纪中期,贩运私酒的人常常将私酒藏于长靴的靴统( bootleg)中来进行非法运送,因此早在1850年左右美国俚语中就出现了bootlegger 一词,用以表示“贩运私酒的人”。到了1880年,在俄克拉何马和堪萨斯等施行禁酒法的各州内,这个词已经非常流行。嗣后,bootlegger也被用以指“酿造私酒的人”,而bootleg除了指“靴统”,也喻指“私酒”或“私货”,并可作动词用,表示“非法制造(或运输、贩卖)酒等”。

rumor-monger:散播谣言者

rumor,谣言,monger,贩卖者。

rumor-monger:散播谣言者

rumor,谣言,monger,贩卖者。

scandalmonger:散布丑闻者

scandal,丑闻,-monger,贩卖者,词源同 warmonger.引申词义散布丑闻者。

scaremonger:散布恐怖信息者,制造恐慌者

scare,惊吓,恐惧,-monger,贩卖者,词源同 scandalmonger.

slaver:奴隶贩子

slave,贩卖奴隶,-er,人。

slavery:奴隶制

slave,贩卖奴隶,-ery,名词后缀。

slavish:奴性的,盲从的

slave,贩卖奴隶,-ish,形容词后缀。引申比喻义奴性的,盲从的。

sutler:军中小贩,随军伙夫

来自早期拼写形式 suttler,军中小贩,随军贩卖食物的人,最终来自 PIE*seut,煮沸,沸腾, 词源同 seethe,沸腾,翻滚,生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