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stamina(活力):罗马神话中命运三女神的命运之线

英语单词stamina(活力)来自拉丁语stamina,是stamen的复数形 式,而stamen的原意是织布机上的经线,是纺织时的基础,其中的sta表示“stand”(站立)。因此stamina的本意就是“多根经线”。由于 在罗马神话中,人的生命取决于命运三女神手中的命运之线,因此stamina也就与人的生命力产生了联系,表示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生命活力。

原本表示“经线”的stamen现在则用来表示植物的“雄蕊”,因为雄蕊的形状与“经线”相似,在植物繁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也与“经线”在纺织时的基础作用相同。

stamina:['stæmɪnə] n.活力,精力,生命力,持久力,耐力,康复能力

stamen:['steɪmən] n.雄蕊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tamina 词源,stamina 含义。

marathon(马拉松赛跑):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所在地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率领入侵希腊,逼近雅典。雅典军队1万人和前来支援的1千普加提亚士兵组成联军迎战波斯的三万军队。双方在雅典城东北六十公里外的马拉松(Marathon)平原展开激战。希腊战士为保卫祖国自由的热情所鼓舞,奋起抗击波斯军队,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军队,迫使波斯军队逃回亚洲。

因为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关系着雅典人民以至全希腊的生死存亡,所以当激烈交战时,雅典人都自动地汇集在雅典城的中央广场,翘首等待马拉松前线的信息。前线统帅米太雅得为了尽快让大家听到胜利喜讯,派出了长跑能手斐力庇第斯跑回雅典报信。斐力庇第斯已经受了伤,但他毅然接受了任务。当斐力庇第斯满身血迹、精疲力尽地出现在雅典人民面前时,他激动地高喊了一声:“欢乐吧,我们胜利了!”便倒地牺牲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上,规定了一项马拉松长跑竞赛项目,并把战场至雅典的距离42195米定为马拉松竞赛的长度。

marathon:['mærəθ(ə)n] n.马拉松赛跑,耐力的考验adj.马拉松式的,有耐力的vi.参加马拉松赛跑

ordeal:(对品格、忍耐力等的)严峻考验,磨难

古时英国法庭在处理疑案时是借助超自然的方式来进行裁决的,例如使嫌疑犯或被告手抱灼热铁块,或使其蒙住双眼赤着脚从几块灼热的犁铧中间走过,或使其将手浸于沸水中,倘若手脚丝毫无损则可定为无罪。古人相信上帝会创造奇迹,保护无辜者使其不受伤害。这种神裁法古英语作ordal,其原义为“审判”或“判决”。古代条顿族及其他一些民族也曾采用类似判罪法。 13世纪初英国废除了除决斗以外的各种神裁法,但ordal一词却传了下来,拼写形式演变为ordeal,如今多用于引申义,表示“(对品格、忍耐力等的)严峻考验”、“磨难”或“煎熬”。

Job:约伯

《旧约·约伯记》:约伯是一个敬畏上帝的富人。魔鬼撒旦不相信他对上帝的虔诚,便怂恿上帝允许他考验约伯,上帝默许后,他多次降祸于约伯。面对灾难,约伯伏地跪拜上帝,说:“我赤身而来,当赤身而去;上帝的赐予,当由上帝取回,上帝英名永存。”于是,上帝使他从苦境中转回,并赐给他加倍的恩惠。后用他的名字喻指最有忍耐力的人。约伯的妻子因不堪苦难,曾劝说约伯放弃信仰。后世便以“约伯的妻子”比喻目光短浅的愚顽的妇人。

last straw: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

骆驼(camel)素以耐力著称,它可以多天不吃不喝,驮着重物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行走。但凡是皆有限度,骆驼的负载能力亦然。据说,最强壮的骆驼的最大负载量约为1200磅,一旦超过了极限,骆驼就会承受不了,英语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背)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该谚语可能系英国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所创,他在《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中写了as the last straw breaks the laden camel's back 这样的语句。但狄更斯这种说法来自一个更为古老的谚语 It is the last feather that breaks the horse's back.(最后一根羽毛压断马的脊背)。后来人们往往将前一个谚语缩短为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或 the last straw, 用以喻指一系列重压、打击之外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或最终导致失败(或垮台)的因素。

stamina:耐力,持久力

来自拉丁语 stamina,复数格于 stamen,雄蕊,纺线,经线,命运线,生命线。引申比喻义耐力, 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