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aper(纸):古埃及用纸莎草制造的纸

古埃及人广泛使用莎草纸作为书写的载体。莎草纸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竹简,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更加复杂。在人类造纸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纸莎草纸一度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3000年而不衰。用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曾经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后来退出历史舞台。在埃及,莎草纸一直使用到9世纪才被从阿拉伯传入的廉价纸张代替。在此之前,羊皮纸和牛皮纸已经在很多领域代替了莎草纸,因为它们在潮湿的环境下更耐用,而且它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生产。

纸莎草和用它做出的纸在英语中写作papyrus。英语单词paper(纸)就源自papyrus。

paper:n.纸张,报纸,论文,文件adj.纸质的v.用纸包装,用纸糊,贴条,发传票

papyrus:n.莎草纸,纸莎草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aper 词源,paper 含义。

lotus eater(浑噩度日的人):食之忘忧的忘忧果

在古希腊神话中,据说在北非的某个岛上,种有许多称为lotus的树,当地人以此树 的果实为食。这种果实具有强烈的催眠作用,能使食用者忘却烦恼忧愁,陷入浑浑噩噩、乐不思蜀的状态。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率领军队回国,曾 经路过该岛。奥德修斯派出三名士兵上岛寻找淡水和食物。这三名士兵在岛上食用了岛民提供的lotus果实,立刻把所有事情抛在脑后,再也不想走了。奥德修 斯只得用武力将三人绑在船上,禁止其他人上岛,赶紧离开了这个岛屿。

在后来的文艺作品中,这个典故经常出现。人们用lotus eater表示这些食用lotus果实的岛民,后来用于比喻浑噩度日的人;用lotus land表示这个盛产lotus的岛屿,后来用于比喻“安乐乡”。

lotus eater:浑噩度日的人

lotus land:安乐乡,安逸之地

attic(阿提卡式):以独特建筑风格和海盐闻名的古希腊阿提卡地区

attic现指屋顶下的“小阁楼”,往往不被人重视。然而在古代建筑史上,attic代表的可是一种非常著名的风格。attic本是Attica(阿提卡,希腊地名)的形容词,而阿提卡就是雅典所在的地区。雅典古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柱子的独特风格,既典雅,又恢宏。这种雅典特有的风格就是attic(阿提卡式)。古代雅典人喜欢在房屋正面的檐口或柱顶盘上,用阿提卡式的柱子搭起一层装饰性矮墙,这一层被称为“attic storey”(阿提卡层)。阁楼attic其实就是attic storey的缩写。

阿提卡盛产海盐,相传阿提卡的盐比希腊其他地方的盐精细有味,深受欢迎。阿提卡人机智风趣,善于说俏皮话,以幽雅的诙谐著称于世。

古罗马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西塞罗在其作品中探讨演讲艺术中的诙谐问题时,特别提到以口齿锋利著称的阿提卡人。他说,妙语应当含有“盐味”,象“阿提卡的盐”(attic salt)那样有味。因此,attic salt也就成了一个常用的习语。

attic: ['tk]n.阁楼,顶楼 adj.雅典风格的,阿提卡式

atticism:['t,szm]典雅的用语,雅典式的用语,对雅典的崇敬

attic salt:高尚的智趣;文雅的机智

jean(牛仔裤):盛产斜纹棉布的意大利城市热那亚

中世纪时,意大利城市热那亚(Genoa)盛产一种厚实的斜纹棉布,可以用来制作衣服和船帆。在古法语中,热那亚被称为Jannes,因此这种布料在法语中被称为jean fustian,意思就是“热那亚出产的棉麻粗布”。进入英语后,被缩略为jean,用来表示这种斜纹棉布。

19世纪中,在美国西部兴起淘金热,大量人口涌入西部淘金。由于强烈的劳动,工人的衣服极易破损。看到这种商机后,两名生意人,Levi Strauss和Jacob Davis决定一道设计并生产结实耐用的工装裤。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工装裤,用铆钉加固易破损部位,并为其申请了专利。为了使工装裤更加结实耐用,他们决定采用jean这种斜纹棉布作为面料。很快,这种结实耐用的工装裤在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尤其受到美国西部牛仔们的喜爱。由于是用jean面料做成的,所以这种工装裤也被称为jean(牛仔裤),一般用复数形式jeans。

jean:[dʒiːn] n.牛仔裤,斜纹棉布

frankfurter(热狗肠):盛产香肠的德国法兰克福市

德国的香肠非常有名,其中德国城市法兰克福所盛产的一种小香肠更是驰名全球。在英语中这种法兰克福小香肠叫做frankfurter,来自法兰克福的名字Frankfurt。美国人最常吃的“热狗”(hotdog)中所夹的小香肠在传统上就是法兰克福小香肠。

frankfurter:['fræŋkfɜːtə] n.法兰克福香肠,热狗肠

chiseler(骗子):用从银币上凿下来的碎银制造伪币的罪犯

15世纪后,西班牙通过殖民逐渐占领了大片的美洲土地,并于16世纪30年代开始在盛产白银的美洲殖民地设厂铸造银币。西班牙银币在欧洲得到大范围流通。一些精明的骗子打起了西班牙银币的主意。他们从每一块银币上凿下一点儿银子,然后积少成多,用攒下来的碎银子铸造出额外的银币。由于他们的这种作案手法,人们将其称为chiseler(凿工),单词chisel就是“凿”的意思。

chiseler:['tʃizələ] n.骗子,凿工

Argentina(阿根廷):西班牙殖民者眼中的“白银之国”

阿根廷的英语名称Argentina由argent(银)演变而成,意思就是“白银之国”。1516年,当西班牙殖民者登上南美大陆时,在一条大河附近看见当地土著穿戴很多的银饰,认为这里盛产白银,便用西班牙语称这条河称为“拉普拉塔河”,意思是“白银之河”,将此地称为“拉普拉塔国”,意思是“白银之国”。这条河就是阿根廷的母亲河拉普拉塔河,而“拉普拉塔国”进入英语后变成了“Argentina”,音译就是“阿根廷”。

Argentina:[,ɑ:dʒən'ti:nə] n.阿根廷

derby(德比大战):盛产赛马的英国德比郡

“德比”(derby)一词来源于英语,指英国德比郡,此地盛产名马。1780年Derby伯爵创立了英国大赛马会,每年6月的首个星期三在伦敦附近的爱普森举行。大赛马会这天称为Derby Day。由于很多赛马都是出自德比郡,因而在比赛中往往出现德比马相互竞争的场面,这种比赛就被称为“德比大战”(Derby game)。该词后来被引申到足球、橄榄球、篮球和冰球等俱乐部赛事中,表示来自同一城市、同一地区的两只队伍之间的比赛,即“同城大战”。在国际比赛中,来自同一国家的两只队伍之间的比赛也可称为“德比大战”,这就是所谓的“国家德比”了。

另外,derby一词还可以表示一种圆顶窄边的丝质礼帽。在Derby Day这一天,人们习惯戴这种帽子。为了纪念创建大赛马会的Derby伯爵,人们把这种帽子称为derby hat。现在这种礼帽多为女孩子骑马时戴用。不过,现在只有美国人才把这种礼帽叫作derby,英国人反倒把这种礼帽叫作bowler hat。

derby: ['dɝbi] n.英国德比郡,英国大赛马会,同城大战,德比帽

azure(蔚蓝):盛产青金石的阿富汗地名

英语单词azure(蔚蓝)来自盛产青金石的阿富汗某地名。青金石是一种较为罕有的宝石,因其亮丽的蓝色而尤为珍贵,是一种古老的饰品原料,常被用来祭天。在埃及前王朝就曾发现古老的青金石饰品。

历史上,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是最有名的青金石出产地,其出产青金石的历史已经超过六千年。拉丁文中,青金石被称为Lapis lazuli,意思就是stone of lazuli。而lazuli来自阿拉伯语lazaward,后者来自波斯语lajward,是古代波斯人对阿富汗巴达赫尚地区某盛产青金石的地方的称呼。这个地方曾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英语中的azure、法语中的azur、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中的azul以及意大利语中的azzurro都来自这个地名。由于青金石以湛蓝色的颜色闻名,所以azure一词逐渐用来表示这种独特的颜色。

azure: ['æʒə; -ʒj(ʊ)ə; 'eɪ-] adj.蔚蓝色的n.天蓝色,碧空

brandy(白兰地):葡萄酒蒸馏浓缩后制成的烧酒

13世纪那些到法国沿海运盐的荷兰船只将法国干邑地区盛产的葡萄酒运至北海沿岸国家,这些葡萄酒深受欢迎。约在16世纪中叶,为便于葡萄酒的出口,减少海运的船舱占用空间及大批出口所需缴纳的税金,同时也为避免因长途运输发生的葡萄酒变质现象,干邑镇的酒商把葡萄酒加以蒸馏浓缩后出口,然后输入国的厂家再按比例兑水稀释出售。这种把葡萄酒加以蒸馏后制成的酒即为早期的法国白兰地。当时,荷兰人称这种酒为“brandewijn”,在英语中拼写为brandywine,字面意思是“燃烧的葡萄酒”(Burnt Wine)。英语单词brandy就是brandywine的缩写。

brandy:['brændɪ] n.白兰地酒

buffalo(水牛、北美野牛):北美殖民者对北美野牛的误称

英语单词buffalo本来指的是水牛。欧洲殖民者到达北美洲后,发现北美洲有大量野牛(American bison)。殖民者以前没见过这种牛,就将其误称为buffalo。后来人们虽然知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所以当你看到buffal一词时,需要注意区分该词出现的地区。如果是在欧洲,指的是“水牛”,如果是在北美,指的是“北美野牛”。

北美野牛曾经是当地印第安人主要的经济支柱。欧洲殖民者到达北美时,曾经大肆捕杀北美野牛。曾经有一位猎手以善于捕杀北美野牛而闻名,被称为“Buffalo Bill”(野牛比尔)。美国纽约州西部有座城市叫做Buffalo(水牛城),就是因为此地盛产北美野牛,曾经是印第安人的狩猎之地。

buffalo:n.水牛,北美野牛

vignette(装饰图案):用作装饰花边的葡萄卷须

法国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有很多大型葡萄酒庄园。在法国建筑和日常摆设中,形如葡萄卷须的装饰花边是日常装饰中经常出现的图案,这跟我们中国人日常装饰中的“祥云”、“中国结”、“玄关”差不多。这种形如葡萄卷须的装饰花边在法语中就叫做vignette,是vigne(葡萄园)的指小形式。英语单词vignette就来源于此,表示装饰图案、小插图,还有小品文,小插曲的意思。

vignette:[vi'njet] n.装饰图案,小插图,小品文vt.晕映,把……印放为虚光照

attic:阁楼

发音释义:['ætɪk] n. 阁楼adj.雅典的

词源解释:attic←希腊语Attikos(阿提卡的)

背景知识:attic本是Attica(阿提卡,希腊地名)的形容词,而阿提卡就是雅典所在的地区。雅典古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柱子的独特风格,既典雅,又恢宏。这种雅典特有的风格就是attic(阿提卡式)。古代雅典人喜欢在房屋正面的檐口或柱顶盘上,用阿提卡式的柱子搭起一层装饰性矮墙,这一层被称为“attic storey”(阿提卡层)。阁楼attic其实就是attic storey的缩写。

阿提卡盛产海盐,相传阿提卡的盐比希腊其他地方的盐精细有味,深受欢迎。阿提卡人机智风趣,善于说俏皮话,以幽雅的诙谐著称于世。古罗马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西塞罗在其作品中探讨演讲艺术中的诙谐问题时,特别提到以口齿锋利著称的阿提卡人。他说,妙语应当含有“盐味”,象“阿提卡的盐”(attic salt)那样有味。因此,attic salt也就成了一个常用的习语,表示“妙语”。

衍生词:atticism(文雅的言辞)

abundance:充裕

发音释义:[ə'bʌnd(ə)ns] n. 充裕,丰富

结构分析:abundance = ab(离开)+und(=ound,水上升)+ance(名词后缀)→不符合常理的→荒谬的。

词源解释:abundance是abound的名词形式,und(ound)←拉丁语undare(水上升)←拉丁语unda(水)

同源词:abound(充满、富于),abounding(丰富的、大量的),abundant(丰富的、盛产的),surround(围绕),redundant(多余的、过剩的),inundation(洪水、泛滥)

Armagnac:阿马尼亚克白兰地酒

来自法国一地名,盛产白兰地。

astrakhan:阿斯特拉罕羔羊毛织物

来自俄罗斯伏尔加河畔城市名,盛产该羊毛织物。

baloney:胡说

意大利词bologna的变体。Bologna, 地名,盛产香肠,因香肠通常是用猪杂碎,下脚料等制成,因而词义有了胡说之义。

bantam:矮脚鸡

来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地名Bantam, 盛产该矮脚鸡,非常好斗。

bologna:博洛尼亚香肠

来自意大利城市名Bononia 变体,盛产香肠,该城市来自Boii, 民族名,见bohemian.

duffel bag:大旅行袋

来自荷兰地名Duffel, 因盛产高质量的帆布包及旅行包而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