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l(魔鬼):希腊文对撒旦的翻译
英语单词devil(魔鬼)的真正历史比所传devil乃do-evil(作恶)之缩略的古老传说要复杂得多。《旧约全书》中的Satan(撒旦)实际上是devil的前身,它的意思是adversary(敌手),即“上帝和人类的敌手”。当希伯来文的《旧约全书》被译成希腊文时,译者将撒旦翻译成了diabolos一词,而diabolos在希腊文中原义是“诽谤者”,是圣经的影响才使它获得我们今天熟悉的词义“魔鬼”或“恶魔”的。
与devil词义接近的单词demon(恶魔)同样源自希腊语。它源自希腊单词daimon,本意是“半神、守护神、邪神”。在希腊文的《圣经》中,用daimon来表示“异教神灵、不洁神灵”。因此,英语单词demon泛指各种恶魔,而devil原本专指撒旦,后来才泛指恶魔。
devil:['dev(ə)l] n.魔鬼,撒旦,恶棍,淘气鬼vt.虐待,折磨。
demon:['diːmən] n.恶魔,魔鬼,邪恶事物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evil 词源,devil 含义。
bonus(奖金):股票持有人除股息之外的更多收益
1733年,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一家名叫乔纳森的咖啡馆成立。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这家证券交易所即为现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早期人们对股票还不熟悉,为了劝说人们购买股票,证券交易商会大力向人们解释购买股票的各种收益。其中最基本的一项收益是“股息”(dividend),即股票持有人可以按照预定的比率,根据所购买的股份从所投资的公司的盈利中获得收益,就像从银行存款中获得固定比率的利息一样。另外,与银行存款不一样,在派发股息之后,如果公司还有盈余,股票持有人还有可能进一步瓜分盈余,获得更多收益。当时,英语中并没有一个对应单词用来表示这种股息之外的更多收益。于是证券交易商们借用了拉丁语中的bonus一词。该词的本意是“好处”(good),英语中表示“好”的词根bene就与此同源。从此以后,bonus一词就成为了对这种更多收益的称呼,中文一般翻译为“红利”。“股息”(dividend)和“红利”(bonus)的区别在于:股息是预先确定收益率的,而红利是没有固定收益率的,可以上下浮动。收益率确定的股票称为“优先股”。股份公司在派息分红时,首先按照固定收益率向优先股股东发放股息;发完股息后,如果还有盈余,则还可以在扣除企业发展积累金后进一步向普通股东发放红利。
现在,bonus一词早已经超越了股票领域,用来泛指固定收益外的各种更多收益,如奖金、给退伍军人发放的一次性费用等,甚至还成为了贿赂的暗语,相当于我们中国人说的“意思意思”。
bonus:['bəʊnəs] n.奖金,红利,津贴,额外收益
dividend:['dɪvɪdend] n.股息,被除数
harmony(和谐):希腊神话中的和谐女神哈耳摩尼亚
哈耳摩尼亚(Harmonia)是希腊神话中代表和谐和协调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对应的神祇为孔科耳狄亚(Concordia)。哈耳摩尼亚的对头是不和女神厄里斯。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她是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芙洛狄忒私通所生的女儿。
哈耳摩尼亚以其于婚礼所收项链而为人熟悉。当雅典娜把底比斯交给卡德摩斯统治时,宙 斯把哈耳摩尼亚许给卡德摩斯。婚礼上,诸神齐来庆贺。爱神阿芙洛狄忒的丈夫,火神赫淮斯托斯也来参加婚礼,并为新娘献上一件他亲手做的一件无袖长袍和一条 项链。但由于对爱神与战神的痛恨,赫淮斯托斯对项链施加了诅咒,凡是戴上该项链的人都会遭遇不幸。这就是著名的“哈耳摩尼亚项链”。
英语单词harmony就来自哈耳摩尼亚的名字Harmonia。
harmony:['hɑːmənɪ] n.和谐,和睦,协调
harmonic:[hɑː'mɒnɪk] adj.和谐的,和睦的,协调的,和声的n.谐波,和声
Harmonia’s necklace:不祥之物,祸根
acquaint:使熟悉
发音释义:[ə'kweɪnt] vt. 使熟悉;使认识
结构分析:acquaint = ac(=ad,使) + quaint(认识)→使认识→使熟悉
词源解释:quaint←拉丁语cognitus(认识)。单词quaint的本意是“知识渊博的、见多识广的、聪明的、雅致的”,13世纪时用来形容某物“精巧的”,14世纪时用来形容某人“聪明而又古怪的”,从18世纪90年代后用来形容“老式但又迷人的”,中文一般译为“古雅的”。quaint本身就是一个很“古雅的”单词。在含有quaint的单词中,它依然保持原意,表示“认识”。
同源词:quaint(古雅的),acquaintance(熟人、相识),acquainted(熟识的)
au fait:熟悉的,精通的
au, 法语定冠词al变体,辅音l 软化成元音u. fait, 词源同fact. 即熟悉事实的。
barnet:头发
来自韵律俚语Barnet Fair, 由hair逆构. 韵律俚语是一种过去流行的文字游戏,用比较诙谐的熟悉同韵词逆构出某词,带有诙谐意味或为避免说出某不方便表达的粗俗词,通常使用于某一小圈子,对外人来说非常难懂。
eldritch:怪异可怕的
词源不详。可能来自el, 其它,词源同else, -ritch, 地方,词源同realm. 即其它地方的,不熟悉的,引申义怪异可怕的,源自人们对未知的恐惧。
gasket:垫圈
词源不详。可能来自古法语garcette, 小女孩,女仆,词源同garcon. 诙谐用语,用熟悉的名词代替不知名的物件。
guillemot:海鸽
来自法语guillaume, 对应英语William. 即以熟悉的人名代替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物体。
landlubber:不谙航海的人,旱鸭子
land,陆地,lubber,傻大个。水手对不谙航海或不熟悉水性的人的蔑称。
musk:麝香
来自拉丁语mus,老鼠,词源同mouse,muscle,mussel.-k,小词后缀,词源同-kin.由小老鼠引申词义阴囊,后用于指散发麝香香味的麝鹿的麝腺体,即麝香。其词义演变体现了古代的用熟悉之物来命名某相似之物的命名法。比较musket,dragoon.
money:金钱
在罗马神话中主神Jupiter(朱庇特)之妻天后JunoMoneta(朱诺-摩涅塔)主司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又是战争女神与月亮女神,但她最重要的职责是在人们有危险时及时发出警告,因而也被尊奉为警告女神。其实她的姓Moneta源于拉丁文moneo,就含有“警告”之意。她曾多次警告罗马人即将出现危险,如公元前344年高卢人人侵罗马,在此之前罗马人就得到了她的警吉,所以罗马人对此十分感激,在卡匹托尔山( the Capitoiine Hill)特地盖一神庙奉祀Juno Moneta。以后罗马人又把他们第一个铸币工场设在该神庙里。Juno Moneta就又成了他们钱财的守护神。他们还把铸币工场称作moneta,把在该庙铸造的货币也称为moneta。该拉丁词进入古法语时作moneie,13世纪末借入英语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money,意指“货币(包括硬币和纸币)”或“金钱”,词义较前扩大了一些。
可是,当jrnoneta通过另一途径进入古英语,却产生了不同的形式,初作mynet,最后演变为形义均异的另一个词mint(造币厂)。可见,mint和money乃同源双式词。
etiquette:礼节,礼仪
学过法语的人从其拼写也许猜出它是法语借用词。在16世纪法语中,etiquette原指“标签”,“签条”。其实英语单词ticket(票,标签)亦源于此。法国的官庭礼节一度极为繁琐,每有盛宴就要发给宾客一张纸条或卡片,上面写着应遵循的礼节和应穿何种衣服等,这种纸条或卡片亦称etiquette。以后该词义进而引申为“礼节”或“礼仪”。当etiquette于1750年左右进入英语时,英语就借用了这个词义。一些英国作家,如切斯特菲尔德( Lord Chesterfield,1694 - 1773)和沃波尔(Horace Walpole,1717 - 1797)等用得很多,起了很大的推广作用。美国评论社交礼仪的权威波斯特(Emily PricePost,1872 - 1960)曾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Etiquette,从1922年首次出版到她去世时已出了10版,印刷达90次之多。因此,etiquette虽然保留了原法语拼写形式,但却是英美人非常熟悉的一个词。其词义至今无甚变化,仍指“礼节”或“礼仪”。
dollar:元
dollar(元)的历史可阻追溯到16世纪波希米亚一个以圣母玛利亚之父圣徒Joachim命名的小镇Joachimst(h)al。Tal在德语中意为valley(山谷),Joachimst(h)al就是Joachim's Valley的意思。镇上有家造币厂,专门铸造一盎司银币。由于银币面上有圣徒Joachim的头像,因此该镇所铸银币最初被称作Joachimst(h)aler(意即of the valley of Joachim)。不久这个长而难读的名称被缩略为t(h)aler,在低地德语,即德国北部方言中作da(h)ler。该词传到了英格兰以后,作daller,至17世纪又演变为dollar这一形式,用以指当时流通于许多欧洲国家的银币,尤指西班牙古银币。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决定翩定自己的货币制度,以表示同英国决裂。那时流通于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和英国殖民地的西班牙比索( peso)被英语民族称作dollar,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遂建议采用dollar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由于人民大众对dollar都很熟悉,1785年他的建议在大陆会议获得通过。1 792年美国将其货币单位正式定为dollaro此后,加拿大于1858年,澳大利亚于1966年,新西兰于1967年也相继采用了dollar为货币单位,并定为十进制。
devil:魔鬼
devil的真正历史比所传devil乃do- evil(作恶)之缩略的古老传说要复杂得多。《旧约全书》中的Satan(撒旦)实际上就是devil的前身,它的意思是adversary(敌手),古有“上帝和人类的敌手”之意,故the Adversary也常被用以指“撒旦”或“魔鬼”。当希伯来文的《旧约全书》被译成希腊文时,译者选用了diabolos 一词来表达“敌手”,而diabolos在希腊文中原义是“诽谤者”,因此可以说源自希腊文diabolos的devil一词原来是“诽谤者”的意思,是圣经的影响才使它获得我们今天熟悉的词义“魔鬼”或“恶魔”的。
bridegroom:新郎
bridegroorn中的groom和意为“马夫”的groom本无任何联系。bridegroom在古英语原作brydgruma,由bryd ‘bride’加guma‘man’构成,故含有bride man之义。到中古英语时期,brydguma演变为bridegome。16世纪时当gome即guma从英语中消失之后,该复合词第二成分的意义就变得晦涩难解,随后被人误与较为熟悉的groom一词相联系,因此bridegroom才变成现在这个形式,但其词义却保持不变,仍然指“新郎”。它往往被缩略为groom,这一用法始见于莎士比亚剧作,如《奥瑟罗》和《辛白林》。
walnut:核桃
核桃原产亚洲及欧洲部分地区,英国人对这种外国的硬壳果并不熟悉。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把它叫做wealhhnutu;wealh意思是“外国的”;hnutu即“nut”;walnut即由wealhhnutu变化来的,其字面含义是“外国的硬壳果”。
uncouth:粗野的,笨拙的
这是一个极为古老的词,可追溯到古英语uncuth。原始意义是unknown /unfamiliar (不被人知道的,不熟悉的),由否定前缀un- 和couth构成,此义一直使用到17世纪。以后人性中存在的一种对陌生人和外国人厌恶的倾向使它的词义逐渐引申为“古怪的”、“笨拙的”,最后又进而申引为“粗野的”、“无教养的”。couth 一词原义是known/familiar (熟识的,熟悉的),与情态动词can 和形容词cunning (狡猾的)本是同源词,早已经废弃不用。可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从用于“粗野的”或“无教养的”一义的 uncouth逆构出一个新的couth来,作为uncouth的反义词,一般用作戏谑语,表示“温文尔雅的”、“优雅的”和“有教养的”等义。
beam:光束;(横)梁;平衡木;喜色,微笑
古英语中beam的意义是"树",这个意义至今仍被保留在一些树的名字中,如hornbeam(角树),whitebeam(白面子树);在公元1000年之前,今天所熟悉的延伸意义"木片"和"光束"已开始出现。其在日耳曼语系其它语种中的"亲属"有德语baum(树),荷兰语boom等。
同源词:hornbeam, whitebeam
electrician:电工,电气技师
词根词缀: -electr-电 + -ician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