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volume(卷):卷起来的一幅作品

古代西方人用莎草纸或羊皮纸写字。遇到篇幅较长的作品,就用一根卷轴把很长的篇幅卷起来,读到哪就打开到哪。这样卷起来的一幅作品在当时就称为volume,相当于现在的scroll(卷轴)。单词volume最初的含义就是“卷动、滚动”的意思。作品的篇幅越长,卷起来的体积就越大,所以volume又可以表示作品的篇幅,并引申为表示体积、音量等含义。

不过在现代英语中,volume常用来表示“音量”,而它的本意“卷轴”逐渐淡化,一般改用scroll表示“卷轴”。

volume: ['vɒljuːm],n.量,音量,体积,卷,册。adj.大量的v.卷起来。

scroll:n.卷轴,画卷,卷状物v.卷起来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volume 词源,volume 含义。

abomination(憎恶):对不祥之物的厌恶

古罗马人在采取任何重大行动前,都会首先进行占卜,请示神灵的意见。他们相信神灵会 通过一些征兆(omen)来表达旨意。如果出现的是凶兆,他们自然会非常失望。因此,人们对那些带来凶兆的事物非常厌恶,会想尽各种办法远离这类事物。英 语单词abomination就源自古罗马人对不祥之物的厌恶和躲避,它由ab(away,远离)+omin(omen,征兆)+ation(后缀)构 成,原始含义就是“远离不祥之兆”,表示的是对不祥之物的憎恶。随着时间推移,它的宗教迷信含义逐渐淡化,可用来表示对各种事物的憎恶。而动词abominate其实是从它反向衍生出来的。

abomination:[əbɒmɪ'neɪʃ(ə)n] n.憎恶,憎恨,令人讨厌的事物

abominate:[ə'bɒmɪneɪt] vt.憎恶,痛恨

abominable:[ə'bɒm(ə)nəb(ə)l] adj.令人憎恶的,讨厌的,可恶的

apostate(变节者):基督教中的叛教者

英语单词apostate原是一个基督教中的专用名词,用来表示曾经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会,但后来背弃信仰的叛教者。它来自希腊语apostenai,由apo(away from)+stenai(stand)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站到一边,远离”。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apostate是古罗马皇帝尤利安(Julia)。他是君士坦丁王朝的罗马皇帝,361年-363年在位。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两位统治者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在米兰联名签署了著名的《米兰 敕令》,宣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从此以后基督教会获得了官方名义上的承认,迅速发展,君士坦丁大帝更是受洗礼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基督教皇帝。然而等到君 士坦丁大帝的侄儿尤利安上台时,基督教的迅猛发展受到重挫。

尤利安出生就受洗,在严格基督教教育下长大,但后来却转向希腊罗马的传统多神信仰。 他师承于新柏拉图主义,崇信神秘仪典,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将基督教信仰视为国教。他上台后就实行反大公教会政策,大力扶助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异 端,大肆攻击正统派基督教,教堂被焚毁和抢劫,基督徒被赶出军队和学校,朱利安本人还写书攻击基督教,意欲改变自君士坦丁大帝以来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独尊 地位。这便是四世纪异教在罗马的复兴运动。因此尤利安被基督教会称为“背教者尤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

现在,单词apostate的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可以用来泛指一切背弃信仰的人。

apostate:['æpəsteɪt]n.变节者、脱党者、叛教者adj.变节的、脱党的、叛教的

apostasy:[ə'pɒstəsɪ]n.变节、脱党、叛教

amok(杀人狂的):在癫狂状态下胡乱杀人的马来人

英语单词amok源自马来语amuk,指人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下疯狂屠杀陌生人,即所谓的“杀人狂”。16世纪时,荷兰殖民者到达马六甲等地时,就发现当地时有这种在大街上胡乱杀人的现象,并将当地人对这种现象的称呼(amuk)翻译为荷兰语amouco或amuco,并记载在文献中。18世纪,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在马来西亚小岛上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在自己的航海日志中予以记载。从此后,根据马来语amuk的发音产生了英语单词amok或amuck,最初用来表示“在癫狂状态下胡乱杀人的马来人”,因为早期荷兰和英国殖民者的记载使很多人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马来西亚。后来,为了避免种族歧视,该词与马来人之间的联系逐渐淡化,并且常用于固定搭配run amok。

amok:[ə'mɒk] adj. adv.杀人狂的,狂乱的

run amok:乱砍乱杀,胡作非为

celebrated:有名的

发音释义:['selɪbreɪtɪd] adj.有名的;著名的

结构分析:celebrated = celebrate(很多人提及和赞美)+ed(过去分词)→被人广泛提及和赞美→有名的;celebrate = celebr(很多人聚集)+ate(动词后缀)→聚集到一起敬神→庆祝、赞美(神灵)

词源解释:celebr←拉丁语celebrare(很多人提及和赞美)←celeber(人口众多的)

同源词:celebrate(庆祝、赞美);celebration(庆祝);celebrity(名人)

单词celebrate常常用来表示“庆祝”,但它的本意是“很多人提及和赞美”,它在宗教领域中表示很多人聚集到一起为神灵举行庆祝活动,后来其宗教色彩淡化,用来表示庆祝任何一件事。但在其衍生词celebrated中它应该取其原意“很多人提及和赞美”,所以是“有名的”,而不是“被庆祝的”。

ballad:民谣、叙事歌曲

发音释义:['bæləd] n. 歌谣,民谣;叙事歌谣;流行抒情歌曲

结构分析:ballad = ball(跳舞)+ad(名词后缀)→跳舞时播放的(歌曲)→民谣

词源解释:ballad←法语ballade(舞曲)

同源词:ball(舞会)

英语单词ballad(民谣)原本指的是跳舞时伴奏的歌曲,其中的ball就是“舞蹈”的意思。在中世纪时,跳舞时所播放的歌曲一般是关于英雄传说的叙事诗歌,也就是民谣,因此ballad常被用来表示“民谣”,它的本意“舞曲”反而逐渐淡化。在中世纪,这种舞曲属于世俗流行音乐,对其相对的是诸如宗教音乐、礼仪音乐之类的严肃音乐。因此,ballad还含有“流行歌曲”的含义。

趣味记忆:ballad = ball(舞会)+lad(谐音“拉的”)→舞会上拉的音乐→民谣

celebrate(庆祝):大量人聚集起来敬拜神灵   

英语单词celebrate来自拉丁语celebrare,字面意思是“大量人频繁做的”,来自celeber(频繁的,人口众多的)。celebrate原本是一个宗教术语,指很多人聚集到一起敬拜神灵,通常为了庆祝神灵的生日。后来其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可用来表示庆祝任何一件事。但在其衍生词celebrated中,它应该取其原意“很多人提及和赞美”,所以是“有名的”,而不是“被庆祝的”。同样,celebrity指的是“有名的人”,而不是“被庆祝的人”。

  celebrate:['sɛlɪbret] v.庆祝,赞美,举行宗教仪式

  celebrated:['sɛlə'bretɪd] adj.有名的,有名望的

  celebrity:[sə'lɛbrəti] n.名人,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