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mmonia(氨):埃及神话中的主神阿蒙神

阿蒙神Ammon是古埃及的一个主神,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古罗马神话中的朱 庇特。它的名字在埃及语中的含义是“隐藏者”。最初,阿蒙神仅仅是尼罗河东岸城市底比斯(Thebes)的地方神祇。到了古埃及十一王朝时,由于王室家族 来自底比斯,因此阿蒙神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在第十二王朝时,阿蒙神的名字甚至进入了国王的名字之中。当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赶走了希克索人后,阿蒙神作为 皇家城市的神祇被重新突显出来。十八王朝之后,阿蒙神开始成为埃及普遍承认的神,排挤掉原有神祗如太阳神“瑞”(Re),成为创造万物的主神。人们在很多 地方修建了宏伟的阿蒙神殿。

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在利比亚的一座阿蒙神殿附件发现了一种矿物质。古罗马人将其命名为sal ammoniac(salt of ammon),意思就是“阿蒙神之盐”。18世纪时,化学家从“阿蒙神之盐”中提取出一种新气体,因此将这种气体命名为ammonia,中文译为“氨”。

ammonia:[ə'məʊnɪə] n.(化学元素)氨,氨气,氨水,阿摩尼亚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mmonia 词源,ammonia 含义。

Delphic:德尔斐神谕的,晦涩的

来自Delphi, 阿波罗神庙,词源同dolphin, 因阿波罗以海豚之形找到此地而得名。德尔斐神谕在古希腊很长时期是极为重要的宗教活动和信仰中心,由一个女祭司在发狂后提供神谕,现代研究初步证明是来自神庙底下散发出的有毒气体使人神经麻痹而导致癫狂,由于神谕的的晦涩难懂,后词义通用化。参照电影《三百勇士》。

inert:无活动能力的,懒惰的,惰性的

in-,不,非,-ert,灵巧,技术,技艺,词源同art,artisan.引申词义没技术的,没活动能力的,懒惰的,后用于指化学气体惰性的。

krypton:氪

来自希腊语krypton,隐藏的,词源同crypt,cryptic,grotto.因这种惰性气体元素难于发现而得名。比较dysprosium.

kryptonite:氪(超人漫画中的化学元素,超人若接近即丧失超常能力)

可能来自Krypton和meteorite的合成词。Krypton为漫画中超人所在的外星家园,可能因其充满气体氪或因其隐藏难发现而得名,meteorite,陨石。参照百度百科。

miasma:污浊难闻的空气

来自拉丁语miasma,有毒气体,来自希腊语miasma,污染,弄脏,来自PIE*mai,弄脏,污染,污泥涂沫,词源同mole.

nitrogen:氮气

nitr-,硝,-gen,产生。因研究硝石化学性质时认识这种气体而得名。

malaria:疟疾

该词源自意大利语短语mala aria,字面义相当于英语bad air(污浊或有毒的空气),因为昔日人们误认为称作malaria的疾病,即疟疾乃沼泽地散发出的气体,即瘴气所毁。该词始用于18世纪中期。到了19世纪后半期,当人们发现疟疾是由按蚊( anopheles)传布时,便给疟疾重新下了定义,但却保留了原有的名称。

gas:气体,煤气,毒气;汽油

在现代美国口语中gasoline/gasolene(汽油)一词常被缩略为gas,如gas station(加油站),gas tank(油箱)。但不能据此就认为gasohne/gasolene先于gas出现o gasoline/gasolene乃19世纪束期科学家创造的一个美语用词,由gas(气)加组合语素ol(eum)(油)再加后缀-line/lene构成,作为英国英语petrol的对应词来使用,而gas则比gasoline约

早三个世纪就已见诸使用,系佛兰芒化学家海尔蒙特(J.B.van Helmont,1577 - 1644)所造岳尽管他对气体的性质了解甚少,也无人确知他当时造gas 一词所基于的希腊词khaos' chaos’(混乱)究竟用于何义,但是gas 一词竟被几乎所有语言吸收了,用来表示“气体”、“煤气”、“毒气”、“瓦斯”等义。

ammonia:氨   

该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神Ammon/Amon(阿蒙神),在埃及语Ammon是the hidden one的意思。Ammon本是古埃及宗教所信奉的主神和太阳神,相当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宙斯和朱庇特,但后来在希腊、罗马同宙斯、朱庇特混成一体,在斯巴达、罗马等地都有Ammon神庙。据说在利比亚的一座Ammon神庙附近发现了一种矿物质,罗马人根据Ammon 一词将之命名为sal ammoniac,意思是salt of Ammon,汉语作“硇砂”。此物固有多种用途故在古代被列为贸易品(article of trade)。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1733 - 1804)把sal ammoniac和石灰放在一起加热,提取了一种新气体,他称之为alkaline air。七年之后,瑞典化学家贝格曼(Torbern Olaf Bergman.1735 - 1784)根据am moniac 一词将之正式命名为ammonia,汉语作“氨”,有时也音译为“阿摩尼亚”。嗣后,科学家们又将ammonia和后级-ine缩合成ammine(氨络的),amine(胺)以及aminoacid(氨基酸)这一复合词中的amino(氨基的)。Ammon这一词根经历了从埃及语到希腊语,再从拉丁语到英语的演变过程,原先的含义the hidden one如今已经全然丧失,不追根溯源,就不能把它从普通英语单词中发掘出来。

X-ray:X射线,伦琴射线

X射线,又叫X光,或音译为“爱克司光”,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Konrad von Roentgen)发现的,因而也叫“伦琴射线”。

1895年的一天,伦琴正用一个真空管作气体导电实验,突然发现这种射线穿透了普通光不能透过的物体,这一发现使他十分吃惊。数年后一位好奇的朋友问这位教授:“你发现这种射线时,是怎么想的呢?”“我什么也没想”,他回答说,“我在做实验”。这位物理学家命名字这种射线为X-strahlen,译成英文为X-ray,这里“X”的意思是说这种射线的性质尚未探明,还是一个未知数。

tank:坦克

该词源自印度古吉拉特(Gujarat)地区方言中的tankh 一词。它最初原作 tanque,始于1616年一段有关印度之行的报道:“Besides their rivers they have many ponds which they call tanques.”(除了河流之外,还有许多他们称之为tanque的池塘。)其实,在印度各种方言中与之相关的词均有“池塘”、“蓄水池”、“水库”等义。因此tank 进入英语之后,多指盛液体或气体的“罐”、“箱”、“柜”等容器,在印度英语和巴基斯坦英语中 tank至今仍保留上述原始词义。tank 在现代军事上意指“坦克”是偶然事件造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语在秘密制造第一批坦克时,为了暂保住这一秘密,在机密文件中使用了tank一词作为该新式武器的代称(code name),因为它形似苯罐(benzene tank)。据传,是丘吉尔(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在1915年最薄先这样使用的。在运往法国时,装坦克的板条箱也标上TANK 的字样,以免引起敌人耳目的注意。此一安全措施果然奏效,德国人误以为运往前线的只是water-tank(水罐车)。这批坦克被投用于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the Battle of the Somme)。然而这种新式武器却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英法联军的进攻只是迫使德国人的战线往后推移了一些,而双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是现代战争史上首次使用这一武器。武器的主要发明者斯温顿爵士(Sir Ernest Swinton)建议以tank作为其正式改属名,该词便这样沿用了下来。汉语“坦克”是从英语音译过来的。

gaseous:气体的,气态的

词根词缀: gas气体 + -eous有…性质的

gasoline:汽油

词根词缀: gas气体 + -ole-(e略)油 + -ine名词词尾

oxygen:氧气

来自希腊语oxys,尖锐的,刺鼻的,来自PIE*ak,尖,刺,词源同acid,acumen.-gen,生成,产生。即生成的尖锐刺鼻气体,后用于指氧气。

phosgene:光气(有毒气体,用做化学武器)

phos-,光,-gen,产生,词源同gene.一种由氯和一氧化碳制成的化学物质,与太阳光发生反应时生成剧毒气体。

oxygen:氧

以ac-开头的单词多含“尖,酸”之义,如acute(敏锐的),acrid(尖刻的)等,“酸”具刺激性,所以和“尖”统一;词首oxy-本义即“酸”,体会ox-和ac-发音的对应;词根gen指“产生”;字面义“产生酸”,拉瓦锡造该词时,错误地认为所有酸都含有这种新气体。

argon:氩

氩是一种惰性气体,很难进行化学反应。前缀a-表否定,如anonymous(匿名的),acentric(无中心的);词根-org-“工作”和前缀a-融合在了一起,变成了-arg-,字面含义“不工作的、没有活性的、惰性的”;同根词如work(工作),organ(器官,器官是人体中工作运转的部位),energy(精力,字面义“在工作”)。

neon:氖气

单词new最终来自原始印欧语*newos,它又是希腊语neos(新)的祖先,单词neon就是来源于此,它的字面义就是“新发现的气体”。同根词如neonatal(新生的)。前面提到的印欧语还产生了拉丁语novus(新的),这是常见词根nov(新)的来源,如novel(小说;新奇的)。

ozone:臭氧

1840年德国C.F.舍拜恩在电解稀硫酸时 ,发现有一种特殊臭味的气体释出,他用希腊语ozon“嗅、闻”创造了这一名称。词源上,ozone和odor(气味)同源于一个表示“嗅”的印欧词根。联想:o为氧的化学记号,z形同数字2,one义为“1”,2+1=3,连起来就是O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