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美男子):希腊神话中的光明神阿波罗
阿波罗(Apollo)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天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所生的儿子,月亮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全名为福玻斯·阿波罗(Phoebus Apollo),意思是“光明”或“光辉灿烂”。阿波罗掌管光明、青春、音乐等。
关于阿波罗的神话传说很多,比如:他替母复仇,在希腊的德尔斐杀死巨蟒,人们在德尔斐修建了闻名于世的德尔斐神庙。赫尔墨斯偷了他的牛,把自己发明的竖琴赔给阿波罗,使其成为音乐之神。
擅长吹笛子的凡人马西亚斯(Marsyas)狂妄地挑战阿波罗,阿波罗把竖琴倒过来演奏,马西亚斯无法将笛子倒过来吹,只能认输,结果被阿波罗剥皮处死。
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答应与他恋爱,获得他传授的预言能力,后来公主食言,于是阿波罗诅咒她说出来的预言无人相信,因此在特洛伊战争中她的预言不被人们相信,特洛伊最终遭到毁灭。
阿波罗因为嘲笑小爱神,中了小爱神的爱情之箭,疯狂爱上了宁芙仙女达芙妮,但达芙妮中了小爱神的铅箭,四处逃避他,最终被迫变成了月桂树。
阿波罗是所有男神之中最英俊的,人们将他视为男性美的典范。因此,在英语中,Apollo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Apollo:[ə'pɒləʊ] n.阿波罗,美男子
apollonian:[,æpə'ləunjən] adj.阿波罗神的,高尚的
like an Apollo:形容男子相貌堂堂,风度翩翩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pollo 词源,Apollo 含义。
lord(主):看守面包的人
lord一词最早源自古英语hlafweard,等于loaf-guardian(面包看守者),即部落中负责看管、分配面包的人,指的是部落中的首领。
英语单词lord在中文中一般翻译为“勋爵”,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爵位之一。其实,lord一词是英语中对男性贵族的尊称,指的并非某个特定爵位,而是整个贵族群体。英国的上议院就是House of Lords,就是由贵族们组成的议会。
英国的贵族爵位分为5等,依次是:公爵(Duke)、侯爵(Marques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和男爵(Baron)。除公爵以外所有男性贵族,在第三人称中都可尊称为“某某勋爵”,即在姓氏或封号前冠以Lord一词。在第二人称中,一般称为“my lord”(大人)。
在宗教中,lord表示“上帝、主”,用的是lord的本意,即“主人、主宰”。
在封建时代,贵族往往领有封地,因此lord一词也含有“领主、地主”的含义。现代英语中表示“房东”的单词landlord就是这一封建含义的体现。
lord: [lɔːd] n.主人,主宰,统治者,监管者;主,上帝;勋爵
landlord: ['læn(d)lɔːd] n.房东,地主,楼主
virtue(美德):男人具有的能力和功效
重男轻女的思想自古就有,中外概莫能免。英语单词virtue就反映了这种思想。它来自拉丁语virtus,词根是vir(男人),同根词有 virile(男性的,有男子气概的)。virtue的基本含义是“男人具有的能力和功效”。其隐含之意就是男性是世界的创造者,男人创造世界凭借的就是 这种virtue。英语短语by virtue of(凭借)用的正是virtue的本意,即“功效”。除了“功效”外,virtue一词还往往被译为“美德”、“德性”,主要指“英勇、勇敢、刚毅”等 与男人气概相关的道德品质,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指男人气概的“功效”。virtue还可以用来表示女性的美德,但主要指“贞操”,即“忠诚于男性”这一美 德。所以不妨可以把virtue理解为“男德”。在古罗马,有一个广受崇拜的神祗维尔图斯(Virtus),其实就是virtue的人格化和神化。
由virtue衍生出来的单词virtual(虚拟的)更能体现virtue的本意。virtual指的是“虽然并不客观存在,但却能产生一样的功效,从功效上看相当于存在一样。”最常见的就是网络上的虚拟人物、虚拟物品、虚拟场景。
virtue:['vɜːtjuː; -tʃuː] n.美德,贞操,优点,功效
virile:['vɪraɪl] adj.男人的,有男人气概的,刚健的
virtual:['vɜːtjʊəl] adj.虚拟的,几乎是事实的
viscount(子爵):法国的副伯爵
英语单词visecount(子爵)来自法语,由vice(副的)+count(伯爵)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副伯爵”。visecount常为郡守,地位在掌管一方的诸侯(伯爵)之下,在普通贵族男爵之上,但有时也可能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在英国,1440年比奥芒特的约翰被封为子爵,位居所有男爵之上。
viscount:['vaɪkaʊnt] n.子爵
baron(男爵):直接从国王那里获得封地的贵族
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英语中已有男爵(baron)一词,但无男爵爵位,而且词义不够确定。似有“自由者”或“国王的臣仆”之意,并无尊贵之意。当时,所有那些直接从国王那儿得到封地的贵族都可称为男爵,但这并非由国王分封。正因当时男爵在世俗贵族中占了很高比例,以至于“男爵”一词长期作为贵族的集合名词使用。11-14世纪,男爵的封号和封地可通过血缘和婚姻关系传递,但不得随意出售和转让,历代国王也不随意增加或褫夺贵族封号。
1387年,理查二世封约翰·比彻姆为基德敏斯特男爵后,男爵才成为英国贵族的正式爵位,并且始终是人数最多的爵位。
baron:['bær(ə)n] n.男爵
baroness:['bær(ə)nɪs; -nes] n.男爵夫人,女男爵
incubus:梦魇般的精神压力,沉重的负担
古罗马人把噩梦归因于梦淫妖。梦淫妖有男女之分,趁女子在睡梦中与之交合的男妖称为incubus。女子做的一种伴有压迫感或窒息感的恶梦便被认为是由incubus所引起。这种迷信在中世纪非常流行,女人若生怪胎竟也被认为是incubus与之交合所致。incubus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cubare‘lie on’(躺在或躺到…上)。趁男子在梦中与之变合的女妖则称succubus,它来源于拉丁语succubare‘lie under’(躺在或躺到…下)。incubus曾一度指“梦魇”、“恶梦”,但嗣后为nightmare所取代。在现代英语中,incubus多喻指“梦魇般的精神压力”或“沉重的负担”。(参见nightmare)
bloomers:女式灯笼裤
bloomers指的是一种裤管肥大、在脚踝处束口的灯笼裤,为妇女参加运动时着用。
1850年,美国的女权运动支持者Mrs. Amelia Jenks Bloomer采用Mrs. Elizabeth Smith Miller设计的一种衣服款式,即短裙配灯笼裤,来作为妇女解放运动者的制服,并加以推广,因为这种款式的服装颇有男士风度。这种服装便被称作bloomers。
19世纪90年代,在风靡一时的“自行车热”中,姑娘们纷纷穿上这种灯笼裤,为bloomers增添了许多光彩。也为这个词增添了新的含义。
puberty:青春期
来自拉丁语pubes的所有格形式pubertis,长大的,成年的,有男子汉气概的,-y,名词后缀。引申词义青春期。
werewolf:狼人
wolf(狼),词首wer-是词根“男人”,和world(世界)中的wor-同源;world字面义是"age of man",末尾的-ld和单词old同源;对wer-进行w、v音变得词根vir,仍指“男人”,如virile(有男子气概的)、virago(悍妇,有男子气质的女人),甚至virtue(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