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ohol(酒精):古代中东妇女用来画眼影的锑粉
长久以来,阿拉伯、波斯、新疆等地的妇女就已经发现锑粉是一种极好的化妆品。她们用从锑石中精炼提纯的锑粉涂在眼圈附近,不仅能使眼睛更漂亮,还能消除眼疲劳和红肿的功效。阿拉伯妇女喜欢用锑粉画出浓重的眼影,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妆容便是典型。这种用来画眼影的锑粉在阿拉伯语中叫做al kuhul,其中的al是定冠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e。英语单词alcohol就源自al kuhul,原本表示“粉末状的化妆品”,17世纪词义扩大为“物品的精华、精炼提纯结果”。18世纪,人们用alcohol of wine(酒的精华)来表示酒精,后来直接用alcohol一词来表示酒精。
阿拉伯语中表示锑粉,不带定冠词al的kuhul一词后来通过其他途径也进入了英语,演变成为英语单词kohl,依然保持原意,表示“眼影粉”。
alcohol: ['ælkəhɒl] n.酒精,乙醇
alcoholic: [ælkə'hɒlɪk] adj.酒精的,含酒精的n.酒鬼,酗酒者
kohl: [kəʊl] n.眼影粉,化妆墨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lcohol 词源,alcohol 含义。
envy(嫉妒):施展巫术“邪恶之眼”
古代西方人相信有一种邪恶的巫术叫做“邪恶之眼”(evil eye)。据说巫师施展这种巫术后,可以通过目光来使人无法动弹或受伤或遭受厄运。拉丁语invidere指的就是巫师施展“邪恶之眼”,由 in(upon)+ videre(to see)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看一眼”。当一个人嫉妒他人时,用充满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人时,这幅场景是不是很像巫师在施展“邪恶之眼”?因此拉丁语 invidere衍生出“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来看”的意思,并从而衍生名词invidia(羡慕嫉妒恨),这就是英语单词envy的来源。
在我国新疆还有人相信这种巫术的存在,因此,在新疆,长时间地注视别人家的好东西或美女是一种禁忌,新疆人会认为这种嫉妒的目光会给被注视者带来厄运。在新疆旅游时,最好不要长时间盯着美女不放,购物时也不要看了半天而不买。
envy:['envɪ] n.嫉妒,妒忌,羡慕vt.嫉妒,妒忌,羡慕vi.感到妒忌,显示出妒忌
tulip(郁金香):形如穆斯林头巾的花
一提起郁金香(tulip),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荷兰。没错,郁金香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也是荷兰的国花。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郁金香的故乡在中亚,包括西域即现在的新疆,16世纪后才传入欧洲。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即为明证。由于郁金香花似穆斯林头巾,所以波斯语称之为dulband,土耳其语称为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拉丁文和法语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拼写为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tulip:['tjuːlɪp] n.郁金香
turban:['tɝbən] n.穆斯林头巾
calamity:灾祸
发音释义:[kə'læmɪtɪ] n.灾祸;灾难;不幸;祸害
词源解释:calamity←中古法语calamite(灾祸)←拉丁语calamitatem(灾祸)
词组习语:Calamity is man's true touchstone(患难见真情);calamity never comes singly(祸不单行);When calamity knocks at your door(厄运来临时)
助记窍门:calamity→克拉玛依city→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市大火灾→灾祸
bazaar:集市
发音释义:[bə'zɑː] n.集市;市场
词源解释:来自波斯语bazar(集市),该词广泛流传于中亚地区,我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人也用该词来表示“集市”,中文译为“巴扎”。
助记窍门:bazaar→谐音“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