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sody(韵律):古希腊语中天然的音乐属性
古希腊文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音乐和诗文的交融。雅典人的基础教育包括三门课程:音乐、文法和体操。在希腊,表示“音乐”的单词(英语单词music的词源)不仅仅指曲调,同时还包括了文学、诗歌和舞蹈,与专司诗歌乐舞的艺术女神缪斯(Muse)紧密相关,在广义上相当于“文艺”,在狭义上相当于“诗乐”,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柏拉图就大力推崇这种“诗乐”教育。这种诗乐交融的特点还体现在希腊的吟唱传统上。希腊的吟唱文化渊源流传,吟唱诗人层出不穷,希腊神话几乎都是以吟唱方式流传下来的,如著名的荷马史诗。
古希腊的这种诗乐交融,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古希腊语言的特征。古希腊语言本身就具有特别适合吟唱的音乐属性,它的元音和辅音相互交替,相互呼应,并且每个单词都以柔和的音节收尾。所以古希腊语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吟唱。
正因为古希腊语所固有的这种音乐属性,英语中表示“韵律”的单词prosody就来源于古希腊语。它源自希腊语prosoidia,由pros(to, 朝向)+oide(歌曲,诗歌)构成,意思是“诗歌的唱法、韵律”。而英语单词accent(口音、重音)也来源于此。它来源于拉丁语accentus,是对希腊语prosoidia的意译,所以含义一样,本意表示一句话或一个词的唱法、发音法。
prosody:['prɒsədɪ] n.韵律,韵律学,作诗法,诗体学
accent:['æks(ə)nt; -sent] n.口音,重音,重音符号vt.重读,强调,带……的口音
accentuate: [ək'sentʃʊeɪt; -tjʊ-] vt.强调,重读,突出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rosody 词源,prosody 含义。
apostate(变节者):基督教中的叛教者
英语单词apostate原是一个基督教中的专用名词,用来表示曾经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会,但后来背弃信仰的叛教者。它来自希腊语apostenai,由apo(away from)+stenai(stand)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站到一边,远离”。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apostate是古罗马皇帝尤利安(Julia)。他是君士坦丁王朝的罗马皇帝,361年-363年在位。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两位统治者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在米兰联名签署了著名的《米兰 敕令》,宣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从此以后基督教会获得了官方名义上的承认,迅速发展,君士坦丁大帝更是受洗礼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基督教皇帝。然而等到君 士坦丁大帝的侄儿尤利安上台时,基督教的迅猛发展受到重挫。
尤利安出生就受洗,在严格基督教教育下长大,但后来却转向希腊罗马的传统多神信仰。 他师承于新柏拉图主义,崇信神秘仪典,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将基督教信仰视为国教。他上台后就实行反大公教会政策,大力扶助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异 端,大肆攻击正统派基督教,教堂被焚毁和抢劫,基督徒被赶出军队和学校,朱利安本人还写书攻击基督教,意欲改变自君士坦丁大帝以来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独尊 地位。这便是四世纪异教在罗马的复兴运动。因此尤利安被基督教会称为“背教者尤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
现在,单词apostate的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可以用来泛指一切背弃信仰的人。
apostate:['æpəsteɪt]n.变节者、脱党者、叛教者adj.变节的、脱党的、叛教的
apostasy:[ə'pɒstəsɪ]n.变节、脱党、叛教
check(核查):国际象棋中的“将一军”
关于国际象棋,大部分历史学者认为起源于古印度,后来流传至波斯,再经过阿拉伯、流传至欧洲。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国际象棋中向对方的国王“将一军”,英语叫check,它是从古波斯语shah(国王)演变来的,意思是提醒对方我下一步就要吃掉你的国王了。当对手发出check的提醒时,自己就要仔细检查本方棋盘中国王的安全,所以check一词延伸出现在的“检查”、“核查”等含义。
另外,古波斯人称象棋中“把对方将死”为shah-mat,mat是“死”的意思。英语单词checkmate(将死)就来源于此。
英语单词chess(国际象棋)和check一样,都来自古波斯语shah(国王),是check的复数形式,字面意思就是“连续将军的游戏”。
check:[tʃek] n.支票,核对,检验v.检查,核查,制止,打勾,将一军
checkmate:['tʃekmeɪt] n.将死,挫败vt.把……将死,使……彻底失败
chess:[tʃes] n.国际象棋
mesmerize(催眠):以催眠来治疗精神病的奥地利医生麦斯梅尔
18世纪70年代,奥地利医生麦斯梅尔(Franz Anton Mesmer)提出了一种“动物磁力”学说,认为人体内有一种动物磁力,分布不当就会产生疾病。他的治疗方法是:让一群精神病患者围坐在一起,周围是昏暗的灯光,播放着轻音乐。 然后麦斯梅尔从装有各种化学药品的瓶子中取出一根铁棒,用它轻轻敲打每个患者的身体,以此把化学药物中的“动物磁力”传给患者,改善他们的症状。这套治疗方法被称为麦斯梅尔催眠术(Mesmerism)。他曾经用这种方法治愈了很多病人,名噪一时。
然而,很多人并不认同麦斯梅尔的学说和治疗方法,认为他欺世盗名、以魔术来骗人。因此,麦斯梅尔被逐出奥地利。1778年,麦斯梅尔来到巴黎继续行医但再次受挫。法国国王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调查麦斯梅尔的学说和治疗方法。最后,该委员会认为他的治疗方法有一定效果,但对其理论学说提出否定意见。1843年,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发表了《神经催眠学》一书,阐明催眠并非由施术者流入受术者的某种动物磁力或神秘物质所致,而是受术者主观心理的影响效果。
虽然麦斯梅尔的学说遭到了否定,但他所开创的催眠治疗方法却得到了广泛应用。麦斯梅尔本人的姓氏也被用来表示“催眠”。
mesmerize:['mɛzməraɪz] vt.对……催眠,迷住
mesmerism:['mezmərɪz(ə)m] n.催眠术,催眠状态,迷惑,麦斯梅尔催眠术
bruise:擦伤、瘀伤
发音释义:[bruːz] vt. 擦伤,挫伤;瘀伤,青肿vt. 使受瘀伤;使受挫伤vi. 受到擦伤或瘀伤
词源解释:来自古英语brysan(压碎)
助记窍门:bruise→谐音“不如死”→全身都是青肿瘀伤,还不如死。或bruise→谐音blues→青肿的复数→擦伤、瘀伤
衍生词:bruiser(压碎机、拳击家)
bilk:诈骗、躲债
发音释义:[bɪlk] vt.骗取;逃避(债务);挫败n.骗子;诈骗;赖账
词源解释:bilk一词原本是克里比奇纸牌游戏中的一个术语,表示打出一张牌破坏对手的得分机会,因此引申出“挫败”之意,继而引申出“赖账”之意,最后引申出“诈骗”之意。
词组习语:bilk sb. out of sth.(从某人那里骗取某物);network bilk(网络诈骗)
助记窍门:bilk→Bill Clinton(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拉链门→骗子;或bilk → 把bill最后一个l改为k→修改bill(票据)→诈骗
accentuate:强调
发音释义:[ək'sentʃʊeɪt; -tjʊ-] vt. 强调;重读
结构分析:accentuate = ac(=ad,去)+cent(吟唱)+uate(动词后缀)→拖长音调唱出→重读→强调。
词源解释:cent←拉丁语cantus(吟唱)
背景知识:古希腊韵文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希腊语中将希腊韵文的这种特点称为prosoidia,拉丁文则将其意译为accent,字面意思就是to sing(吟唱),表示抑扬顿挫地说话,就像是在唱歌一样。不同地方的人在说同一种语言时,由于重音落的位置不同,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口音。所以accent又含有“口音、重音”的意思。
同源词:chant(诵扬、圣歌),accent(口音、重音)
cadenza:华彩乐章
同cadence,抑扬顿挫。
foil:挫败
来自拉丁语fullo, 踩,特指洗衣,浣纱,词源同defile, full(漂洗衣物)。引申词义挫败。
frustrate:挫折
来自fraud, 欺骗,伤害。即被欺骗的,被伤害的,受到挫折的。
kibosh:阻止,挫败
来自俚语put the kibosh on,阻止,挫败。词源不详,可能来自爱尔兰语caip bhais,死刑帽,caip,帽子,词源同cap,bhais,死亡。据说当法官宣判死刑的时候所戴。
guy:家伙,人
guy在美国英语中足个常用的¨语用词,相当于英国英语里的chap或fcLlow,作“家伙”或“人”解。guy 一词是19世纪末在英国开始流行起来的,不过当时guy比fellow更具有俚语的特点,且带有较多的贬抑青义。到了20世纪20年代guy成了一个时髦用词,年轻姑娘在谈及自己情人的时候,往往以my guy作为称呼。
然而,guy这个词并非源出美国,它的历史町以追溯至17世纪的英格兰。它原是一个人的名字,此人全名叫Guy Fawkes(盖伊·福克斯1570 - 1606)。他出身于约克郡的显要家族,年轻时就皈依天主教。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厉行反天主教法,加紧镇压天主教徒。为了表示抗议,进行报复,咀Guy Fawkes等人为首的天主教徒于1604年密谋策划暗杀国王及两院议员。Guy Fawkes在与伦敦议会大厦毗连的一所房子里挖了地道,直通议会大厦的地下室,并在那里放置了20多桶火药,拟于理年1 1月5日炸毁议会大厦,炸死国王及与会的所有议员。可是,由于共谋者之一写了封信给一位叫Monteagle勋爵的人,警告他别去参加那天的会议,这一阴谋终于败露。就在爆炸的茼一天夜晚,Guy Fawkes等人在地下室被捕,I606年在议会大厦对面被处奂,这就是历史上有书的“火药阴谋事件”(the Gunpowder Plot)。从此以后,1 1月5日被命名为Guy Fawkes Day。每年到了这一天,英国各地都要举行庆祝活动,欢庆这一阴谋及时被挫败。人们燃放烟火,抬着Guy Fawkes的模拟像游街示众,随后燃起篝火(bonfire),将模拟像焚烧掉。1806年以后,这类模拟像被简称为guy。由于模拟像一般身着旧衣,模样古怪,天长日久guy便转指“衣衫褴褛的人”或“模样古怪的人”,在作动词用时则有“取笑”、“嘲弄”之意。然而,guy横越大洋到了美国以后,却受到了垂青,获得了新义。
filibuster:阻挠议案通过
这本是个不惹人注意的词,但美国参议院却使它变得几乎尽人皆知了,它的意思是“(以冗长的演说等手法)阻挠议案通过”。
在众议院演说都有时间限制,但参议院则容许对一个议案进行无休止的辩论,而发表的演说也可与争论的问题完全无关。在一个参议员演讲时其他人不得进行干扰,除非有足够数目的参议员投票要求他中止演讲。许多重要议案就因一个或几个参议员拒绝停止演讲而遭扼杀。少数派往往采用这一拖延战术使议案无法迅速表决,最后迫使多数派作出让步乃至撤消议案。1957年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Strom Thurmond的演说长达24小时18分,创此类演说的最高记录,其目的是试图拖延对某项民权法案的表决。次高记录为俄勒冈州议员Wayne Morse所创,其演说超过22小时,他这样做旨在阻挠表决一项把近海油田划归沿海各州的议案。
buster常用以构成复合词,表示“挫败(或阻挠、破坏)…的人”,诸如blockbuster(重磅炸弹),crimebuster(刑事警探),broncobuster(驯马师),trustbuster(要求解散托拉斯的人)。但filibuster一词在词源上似乎和buster无甚联系。 filibuster源自荷兰语。17世纪大批海盗出没于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沿岸,抢劫往来商船,荷兰人把这些海盗叫做vrijbuiter(vrij ‘free’+buit‘booty’),该词进入英语后作freebooter,也用以指“海盗”。但该词也同时进入了法语(作flibustier),而后又进入了西班牙语(作filibustero),最后辗转来到了英语中,却以filibuster的形式出现。最初它和freebooter同义,也指“海盗”。到了19世纪filibuster被美国人用来指“擅自对外国进行战争者”,尤指“在拉丁美洲国家煽动叛乱的美国人”。“阻挠议案通过”这一词义始用于1853年,当时一位美国议员批评其对手的策略为“filibuster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使用阻挠手段对美国进行破坏)。
prosody(韵律):古希腊语中的天然韵律
古希腊语具有特别适合吟唱的音乐属性,它的元音和辅音相互交替,相互呼应,并且每个单词都以柔和的音节收尾。所以古希腊语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吟唱。英语中表示“韵律”的单词prosody就体现了古希腊语所固有的这种音乐属性。它源自希腊语prosoidia,由pros(to, 朝向)+oide(歌曲,诗歌)构成,意思是“吟唱出来”。而英语单词accent(口音、重音)也来源于此。它来源于拉丁语accentus,是对希腊语prosoidia的意译,所以含义一样,表示一句话或一个词的唱法、发音法。
scan:标出诗歌的韵律,察看,浏览,扫描
来自拉丁语 scandere,攀爬,攀登,来自 PIE*skand,爬,跳,词源同 ascend,descend.字母 d 脱 落,比较 lawn,land.引申词义标出诗歌的韵律,即标出诗歌的抑扬顿挫,并进一步引申词义 仔细看,检查,察看,浏览,后用于指扫描,且成为主要词义。
scansion:诗行的韵律
来自拉丁语 scandere,标出诗歌的韵律,即诗歌的抑扬顿挫,词源同 scan.-sion,名词后缀。
scotch:阻止,挫败
来自中古英语 scocchen,砍,切,可能最终来自 PIE*sek,砍,切,词源同 segment,scythe.插入 字母 t,比较 bake,batch.引申比喻义阻止,挫败。
trauma:精神创伤,痛苦,挫折
来自希腊语 trauma,创伤,伤害,来自 PIE*trau,扩展自 PIE*tere,转动,刮擦,词源同 turn,torment. 引申词义精神创伤,痛苦,挫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