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racize(放逐):古希腊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雅典人民推翻僭主的独裁统治后,建立了民主制度。为了保卫民主制度,避免有野心的政治家恢复僭主政治,雅典人民实施一项称为“陶片放逐法”的政治制度。所有的雅典公民在一片陶片上刻上他认为可能危害雅典民主政治,需放逐的人的名字,将陶片投入票箱。如果有人获得超过6000张选票且得票数第一,则被放逐,期限为10年。
陶片放逐法有助于雅典公民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约束官员行为,但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因此陶片放逐法很容易成为政客党派斗争的工具。例如,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参加陶片放逐投票的路上,被一个目不识丁的路人拦下,请他帮忙在陶片上刻下阿里斯提德的名字。阿里斯提德问他为什么想放逐阿里斯提德。那人回答“不为什么,我甚至不认识这个人。只是到处都在谈论他,说他是什么‘正义之士’,我实在是听烦了。”阿里斯提德平静地帮他在陶片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投票结果揭晓,被放逐的正是阿里斯提德。公元前415年,雅典平民领袖海柏波拉斯被放逐,后来外国外被支持寡头政治的激进分子暗杀。此事在雅典人民中造成极大震动。从此后,陶片放逐法自然终止。
英语单词ostracize正是来自陶片放逐法。它源自希腊语ostrakizein,而该词源自希腊语ostrakon (陶片,瓦片,贝壳)。英语中oyster、ostracean、ostracod等单词均与此同源。
ostracize: ['ɑstrəsaɪz] vt.放逐,排斥,排挤
ostracism: ['ɒstrəsɪz(ə)m] n.排斥,放逐,陶片放逐法
ostracean:[ɔs'treiʃən] n.牡蛎adj.牡蛎的
ostracod:['ɒstrəkɒd]n.介形亚纲动物
oyster: ['ɒɪstə] n.牡蛎,生蚝,沉默寡言之人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ostracize 词源,ostracize 含义。
Helen of Troy:倾国倾城,红颜祸水,害人精
Helen of Troy 直译为“特洛伊的海伦”,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海伦(Helen)是宙斯和凡人勒达所生的女儿,随母亲在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的宫里长大。当海伦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就已经美若天仙,曾经被忒修斯劫走,后来被两位哥哥救回。海伦成年后,前来求婚的希腊贵族挤破了头,差点为了她自相残杀起来。后来,求婚者之一的奥德修斯建议大家尊重海伦自己的选择,并发誓尊重并帮助海伦所选中的丈夫。海伦选中了墨涅俄斯 (Menelaus),后者也因此继承了斯巴达王位。
Helen 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
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轮,报仇雪恨。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双方大战10年,死伤无 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分成2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
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ysseus)的“木马计”,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战争结实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斯抢回了美貌的海轮重返故土。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倾国倾城”,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
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已为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迈锡尼发掘和考证古代特洛伊古城废墟所证实。至于特洛伊城被毁的真正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肯定 决不是为了一个美女而爆发这场战争的,与其说是为了争夺海轮而打了起来,毋宁说是为了争夺该地区的商业霸权和抢劫财宝而引起战争的。所谓“特洛伊的海伦”,实质上是财富和商业霸权的化身。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妲己亡商”,“西施沼吴”等传说,以及唐明皇因宠杨贵妃而招致“安史之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说法。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光,既可指美艳非凡,令人倾倒;也可纸倾覆邦国。其含义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
在现代英语中, Helen of Troy 这个成语,除了表示“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等意义外,还可以用来表示“a terrible disaster brought by sb or sth you like best”的意思。
ammonia(氨):埃及神话中的主神阿蒙神
阿蒙神Ammon是古埃及的一个主神,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古罗马神话中的朱 庇特。它的名字在埃及语中的含义是“隐藏者”。最初,阿蒙神仅仅是尼罗河东岸城市底比斯(Thebes)的地方神祇。到了古埃及十一王朝时,由于王室家族 来自底比斯,因此阿蒙神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在第十二王朝时,阿蒙神的名字甚至进入了国王的名字之中。当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赶走了希克索人后,阿蒙神作为 皇家城市的神祇被重新突显出来。十八王朝之后,阿蒙神开始成为埃及普遍承认的神,排挤掉原有神祗如太阳神“瑞”(Re),成为创造万物的主神。人们在很多 地方修建了宏伟的阿蒙神殿。
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在利比亚的一座阿蒙神殿附件发现了一种矿物质。古罗马人将其命名为sal ammoniac(salt of ammon),意思就是“阿蒙神之盐”。18世纪时,化学家从“阿蒙神之盐”中提取出一种新气体,因此将这种气体命名为ammonia,中文译为“氨”。
ammonia:[ə'məʊnɪə] n.(化学元素)氨,氨气,氨水,阿摩尼亚
mentor(良师益友):奥德赛儿子的良师益友曼托
曼托(Mentor)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一个人物。他是奥德赛的好朋友。奥德 赛在出征参加特洛伊战争之间,将自己的儿子和王宫托付给曼托。奥德赛在外多年未归,家里挤满了前来向他妻子求婚的追求者。智慧女神雅典娜于是化身为曼托, 避开求婚者,与奥德赛的儿子忒勒马科斯见面,鼓励他挺身而出对抗这些求婚者,并远渡重洋寻找父亲的下落。当奥德赛回家后,雅典娜再次化身为曼托与奥德赛见 面。
由于这个传说,曼托的名字mentor在英语中成了“良师益友”的代名词,用来表示那些向年轻人传授知识和智慧的人。
mentor:['mɛn'tɔr]n.良师益友,指导者vt.指导
mentorship:['mentɔːʃɪp]n.导师制,师徒制
muscle(肌肉):像“小老鼠”一样的肌肉
大家有没有发现英语单词muscle(肌肉)和mouse(老鼠)长得有点像?其实这两个单词还真有渊源。英语单词muscle来自拉丁语musculus,是mus(老鼠)的指小形式,其实就是“小老鼠”的意思。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古罗马人觉得人体中的肌肉很像一只一只小老鼠。无独有偶,希腊语和德语中,“肌肉”和“老鼠”就是同一个词,阿拉伯语中的“肌肉”和“老鼠”的拼写也很接近。
muscle:['mʌs(ə)l] n.肌肉vt.加强,使劲搬动,使劲挤出vi.使劲行进
ell(厄尔):古代用来量布的长度单位
英语单词ell(厄尔)是个长度单位,在古代通常用来丈量布匹,表示“一胳臂长”。具体长度各处不同,与测量者胳臂的长度及测量方式有关,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被定为45英寸、114厘米。ell一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但与ell有关的一个词却很常见,那就是elbow(肘部),由ell+bow(弯曲)组成,意思就是“胳臂能够弯曲的部位”,即肘部。
ell:[el] n.厄尔(测量单位)
elbow:['elbəʊ] n.肘部,弯手vt.推挤,用肘部推开
vaccine(疫苗):最早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牛痘苗
天花(smallpox)曾经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致命疾病,但患过天花的人体内产生了对天花的免疫力,以后再也不会感染天花。因此,我们中国人早在10世纪时就曾提出“以毒攻毒”的方法,将天花病人的些许痘痂涂抹到健康人身上,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18世纪时,英国医生琴纳(Edward Jenner)发现挤奶女工从来不会得天花。他观察并认为,这是因为挤奶女工容易感染牛身上的一种轻微天花——牛痘(cowpox)。因此,琴纳想出了通过接种牛痘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的方法。1796年,琴纳的接种牛痘试验获得成功。从此以后,接种疫苗的方法得到大力推广,现在天花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
琴纳将用于人体接种的牛痘苗称为vaccine virus,其中vaccine来自拉丁语vaccinus(母牛的),原本是个形容词,后来演变为名词。不仅可用来表示用于预防天花的牛痘苗,还可以表示任何一种用于接种的疫苗。
vaccine:['væksiːn; -ɪn] n.疫苗,牛痘苗adj.疫苗的,牛痘的
vaccinate:['væksɪneɪt] vt.给……接种疫苗vi.接种疫苗
vaccination:[,væksɪ'neɪʃən] n.接种疫苗
amnesty(大赦):古雅典民主派和贵族达成的和解
公元前404年,在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争霸战(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落败,斯巴达国王吕西斯特拉图解散了雅典的民主政府,扶植了由三十个贵族组成的寡头政府,史称“三十僭主”。三十僭主操控政治,把穷苦平民排挤在政治之外,又实施恐怖统治,在8个月内杀死的雅典人几乎比战争最后十年斯巴达人杀死的雅典人还要多。许多温和派纷纷逃离雅典,而民主派则发动反击,最终击败斯巴达保护军,杀死为首的两名僭主,推翻三十僭主的寡头政治,重新建立了民主制度。
民主派恢复民主制度后,并没有对贵族所犯下的恶行展开报复,而是选择了和解。公元前403年,雅典政府颁布一项法令,宣布除三十僭主及其帮凶外,对其他人在过去所做的任何事情进行“遗忘和宽免”(希腊语amnestia),双方中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以后提起诉讼或寻仇。这项法令被后人称为“大赦令”。
英语单词amnesty就来自该“大赦令”中的希腊语amnestia,由a(not)+mnestis(记忆)构成,字面意思就是“遗忘,不再记得”,本意指民主派和贵族之间的和解,对双方以往的对立行为统统一笔勾销。现在常用来表示“大赦、特赦”。
amnesty:['æmnɪstɪ] n.大赦,特赦,特赦令vt.对……实行大赦
anguish:痛苦
发音释义:['æŋgwɪʃ] n. 痛苦;苦恼vt. 使极度痛苦vi. 感到极度的痛苦
结构分析:anguish =angu(痛苦)+ish(名词后缀)→痛苦
词源解析:angu←拉丁语ang(u)ere(阻塞、使窒息、挤压)
趣味记忆:anguish→谐音“俺跪洗”→俺跪洗衣板→痛苦
同源词:anger(愤怒),anxious(焦虑的),anxiety(焦虑)
abstruse:深奥的
发音释义:[əb'struːs] adj. 深奥的;难懂的
结构分析:abstruse = abs(=ab,离开)+truse(推)→推到一边→隐藏的→深奥的。
词源解释:truse←拉丁语trudere (推、刺)
同源词:intrude(侵入),intrusion(入侵),extrusion(挤出、推出、赶出),protrude(突出、伸出)
abstruse:难解的,深奥的
前缀abs-为ab-变体,离开。词根trud-,推,挤,见extrude, 向外推。-s (trud- => trus-), 过去分词格。即推开的,引申词义想不出来的,深奥的,难解的。
celebrate:庆祝
来自拉丁词celeber, 拥挤的,出名的。可能最终来自PIE*sker, 转,围,词源同ring, crowd. 即围起来的一群人。该词原指宗教弥撒,后指庆祝各种活动。
celebrity:名人
来自拉丁词celeber, 拥挤的,出名的。
dairy:牛奶场
来自PIE*dheigh, 挤,捏,形成,词源同dough, fiction.-iry, 地名后缀。即挤奶的地方。
emulgent:催乳,挤奶
e-, 向外。-mulg, 挤奶,词源同milk.
emulsion:乳状液
e-, 向外。-mulg, 挤奶,词源同milk. -s, 过去分词后缀。
extrude:挤出,喷出
ex-, 向外。-trud, 推,挤,词源同obtrude, thrush.
frequent:频繁的
来自拉丁语frequens, 反复的,拥挤的,硬塞的。可能来自PIE*ger, 围,转,包围,词源同cram, crowd, group.
galaxy:银河系
来自PIE*glakt, 挤奶,牛奶,词源同lactation, coffee latte. 因银河远望如同喷洒的牛奶而得名。
huddle:蜷缩,挤成一团
可能来自PIE*skeu,遮蔽,隐藏,词源同hide,hut,-le,表反复。引申词义蜷缩,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