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byss(无底洞):基督教中关押反叛天使的无底地狱

英语单词abyss源自希腊语abyssos,由否定前缀a-和byssos(底,bottom)组成,意为“无底洞”。

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上帝带圣子基督巡游天界,让众天使向圣子下跪参拜。天界中地位最高的天使长路西法Lucifer拒绝向人类出身的圣子基督臣服,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造反。经过三天的激战,圣子基督战胜反叛天使,将其打入永劫的无底洞abyss。除路西法外,所有反叛天使都被除名,蜕变为丑恶形象,只有路西法依然保持六翼天使的光辉形象。被打入无底洞的路西法就是后来的撒旦。

按照但丁在《神曲》中的描写,abyss位于地狱(inferno)的最底层,是关押恶魔和反叛天使的地方。在佛教中,八大地狱中的第八个地狱叫做“阿鼻地狱”,“阿鼻”的意思是“无间”,表示在该地狱中要承受永恒的痛苦,从不间断。abyss的发音与“阿鼻”很接近,一个表示基督教中的“无底地狱”,一个表示佛教中的“无间地狱”。

abyss:[ə'bɪs] n.无底洞,地狱,深渊。记:阿鼻地狱

abyssal:[ə'bɪsl] adj.深渊的,深海的,深不可测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byss 词源,abyss 含义。

angel(天使):上帝与凡人交流的信使

英语单词angel源自希腊单词angelos,原意是“信使”。在犹太教中,天使是上帝与凡人的沟通渠道,上帝的言语是通过天使来传递给凡人的,因为凡人无法承受上帝声音的巨大能量。希腊人将希伯来语的旧约翻译成希腊语时,就用angelos这个词来表示天使,后来演变成为英语单词angel。

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有使者这一概念,在中文中翻译为天使。在最初的犹太宗教中,天使是圣经中所提到的一种大能的灵体生物,由上帝耶和华所造,具有自由意志,故有反抗上帝而被打入地狱的“堕落天使”。《圣经》和《古兰》都认为天使是没有实体的灵体。在艺术作品中天使有时是人形,身上发光,头顶有光环,有的长有翅膀。

天使会保护圣徒和善人,也会根据上帝的指令,严厉惩罚恶人,如毁灭罪恶之城所多玛、蛾摩拉,一夜之间杀死十八万五千亚述人士兵、令所有埃及人的头一胎婴儿和家畜死亡等。

angel: ['eɪndʒ(ə)l]n.天使,守护神。

crucify(钉死):古罗马的钉十字架刑罚

一提起耶稣基督,人们总会想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图。将人钉在十字架上处死是古罗马时期的一种残忍刑罚,据说是古腓尼基人最先发明的,后来广泛流传至希腊、亚述、埃及、波斯和罗马。这种死亡方式被视为是最屈辱的。罗马人认为:只有奴隶和最坏的罪犯才可以被这样处死,对一般的罪人则采用别的方法处死,而不必承受这种侮辱下的痛苦。

这种残酷的刑罚起源于一根木桩。起初是把犯人绑在木桩上,令他窒息而死,既简单又残忍。后来木架被引入,有十字架、T形架和X形架。尽管各地行刑的细节略有不同,但大致情形都一样:犯人先被鞭笞,然后被迫背着木架走到刑场。行刑前,犯人被剥去衣服,只剩下一块缠腰布。犯人的手掌和脚下面有一块楔形木,防止身体因重力而滑落。然后把十字架插进地上预备好的固定口内。

十字架上的犯人不是饿死或渴死的,也不是因为出血而死,犯人最终是因窒息而死。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只能靠伸缩双臂呼吸。可是在这样的一种姿势下,加上钉伤所产生的强烈疼痛,所有肌肉会产生一种猛烈的反伸缩力,于是胸腔的空气无法排出,人最终慢慢窒息而死。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基督教发展的核心事件。自从耶稣基督殉难、基督教发展壮大后,十字架刑罚逐渐销声匿迹,因为掌权者不再用处死“神的儿子”的方法来处死犯罪的人,而是以绞刑和其它刑罚取代。

在英语中,用钉十字架刑罚来处死犯人被称为crucify,来自拉丁语crucifigere,字面意思就是“钉在十字架上”,其中cruci就是表示cross(交叉)的词根。

crucify: ['kruːsɪfaɪ] vt.钉在十字架处死,折磨

crucifix: ['kruːsɪfɪks] n.十字架,耶稣受难像

Crucifixion: [kruːsɪ'fɪkʃ(ə)n] n.(十字架)刑罚,苦难

agony(痛苦):古希腊时代的赛会(agon)

古希腊人喜欢举行各种比赛,称之为“赛会”(agon),意思是“很多人聚集到一起进行比赛”,其中的ag=act,表示“做、行动”。这种赛会既包括体育竞技,如古奥运会,也包括演讲、诗歌等比赛。赛会遵循“只有第一名才是胜利者”的精神,每项比赛只设冠军,没有亚军和季军。在赛会中获得冠军将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而比赛失败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参加赛会的人在心理上会承受极大的压力。这种因为参加“赛会”(agon)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在希腊语中就称为agonia,后来直接进入拉丁语,最终辗转演变为英语单词agony。

agony: ['gn] n.苦恼,极大的痛苦

belligerent:交战的

发音释义:[bə'lɪdʒ(ə)r(ə)nt] adj. 交战的;好战的;交战国的n.交战国;斗殴者

结构分析:belligerent = bell(战争)+i(连接成分) + ger(承受、承载)+ent(形容词后缀)→交战的

词源解释:bell←拉丁语bellum(战争)←古罗马神话战争女神Bellona

同源词:rebel(反叛);bellicose(好战的)

衍生词:belligerence(交战、斗争性、好战性)

bearing:轴承

发音释义:['beərɪŋ] n. 承受;轴承,支架;举止,风度;关系,影响;方位

结构分析:bearing = bear(承受)+ing(动名词形式)→承受→轴承、支架

单词bearing是bear(承受)的动名词,所以它的基本含义就是用于承重的部件,如轴承、支架等。另外,它还有几个引申含义。1)举止或风度。我们中文常说某个人“摆架子”,这里的“架子”在英文中就是bearing。2)关系或影响。单词bear含有“孕育”之意,而凡事的果都孕育于因,所以bearing也就含有“关系”、“影响”之意。3)方位。bearing可以表示罗盘中的“方位角”,因此衍生出“方位”之意。我们中文说“找不到北”,这里的“北”就可以翻译为bearing。

词组习语:have a bearing on(与…有关系);get one’s bearings(找到自己所处的方位);lose one’s bearings(找不到北、找不到自己所处的方位)

assume:承担、假定

发音释义:[ə'sjuːm] vt.承担;假定;采取;呈现vi. 装腔作势;多管闲事

结构分析:assume = as(=ad,去)+sume(支撑、承受)→承担

词源解释:sume←拉丁语sumere(支撑、承受)

同源词:resume(继续);consume(消耗)

衍生词:assumption(假定、设想);assumptive(假定的)

aquifer:蓄水层

发音释义:['ækwɪfə] n. 蓄水层;含水土层

结构分析:aquifer = aqui(=aqua,水)+fer(承受、孕育)→蓄水层

词源解析:fer←拉丁语ferre(承受、承载、孕育)

同源词:fertile(肥沃的←能孕育的),infer(推断出←内部孕育出),prefer(更喜欢←推到前面),defer(推迟←推到一边去),transfer(转移←运载至另一方),differ(不同←推到一边去)

airborne:空气传播的

发音释义:['eəbɔːn] adj. 空运的;空气传播的;风媒的

结构分析:airborne = air(空气)+ borne(携带、承载)→由空气来携带的→空气传播的、空运的

词源解释:borne是bear(承受、孕育)的过去分词

agony:极大痛苦

发音释义:['ægənɪ] n. 苦恼;极大的痛苦;临死的挣扎

结构分析:agony = agon(竞赛)+y→比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极大痛苦

词源解释:agony←希腊语agonia(为赢下比赛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希腊语agon(竞赛)

背景知识:古希腊人喜欢举行各种比赛,称之为“赛会”(agon)。这种赛会既包括体育竞技,如古奥运会,也包括演讲、诗歌等比赛。赛会遵循“只有第一名才是胜利者”的精神,每项比赛只设冠军,没有亚军和季军。在赛会中获得冠军将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而比赛失败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参加赛会的人在心理上会承受极大的压力。这种因为参加“赛会”(agon)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在希腊语中就称为agonia,后来辗转演变为英语单词agony。

同源词:agonist(兴奋剂←参加赛会的选手),agonize(折磨),antagonist(敌手)

趣味记忆:agony→(谐音)“爱过你”→爱过你是我最大的痛→极大痛苦

afford:负担得起

发音释义:[ə'fɔrd] vt.买得起,负担得起,承受住

结构分析:afford = af(=ad,去)+ford(=forth,往前)→推进、实现、完成→能够承担其中的费用或代价→负担得起

词源解释:ford←古英语forð(=forth,往前)

同源词:affordable(负担得起的),forth(往前)

affordable:负担得起的

发音释义:[ə'fɔrdəbl] adj. 负担得起的

结构分析:affordable = afford(买得起、能够承受)+able(能够)→负担得起的;

absorb:吸收

发音释义:[əb'zɔːb; -'sɔːb] vt. 吸收;吸引;承受;理解;使…全神贯注

结构分析:absorb = ab(从中)+sorb(吸收)→从中吸收。

词源解释:sorb←拉丁语sorbere (吸收)

同源词:absorption(吸收)

bear:承受,熊

1.承受,来自PIE *bher(1), 承受,带来,生育,同bring.

2.熊,来自PIE *bher(2), 明亮的,棕色的。指棕熊。

elated:兴奋的

e-, 向外。-lat, 承受,兴起,词源同translate, relation. 原指提升的,晋升的,引申义兴奋的。

extol:称赞

ex-, 向外。-tol, 承受,举起,词源同tolerate.

withstand:承受,抵抗

with-,相反,stand,站,站立。引申词义相反站着,承受,抵抗。

insupportable:忍耐不住的,不能忍受的

in-,不,非,support,支撑,承受。即不能承受的,忍耐不住的。

loath:厌恶的,不情愿的,不乐意的

来自古英语lath,厌恶,讨厌,来自PIE*leit,憎恶,词源同德语leiden,承受,忍受,伤心,来自其原始词义PIE*leit,向前,引导,前进,词源同lead,lode.并引申词义离别,伤心,最后到厌恶,讨厌。

leeway:余地,余裕

原为航海术语。船只在航行时往往受风的影响而偏离航线,向下风方向(leeward)漂移,此所谓偏航,造成的偏差就称leeway,汉语作“风压差”或“风压角”。假若船只逆巨浪行驶,或者船的龙骨( keel)不够长,不够深,驾驭不了水势,承受不住狂风,风压差就会很大,船只就可能很危险。即使不危险,偏航及由此产生的风压差也绝非行船者所想望的。然而,当leeway 一词像别的术语一样被用作普通词语时,它却转义为“余地”或“余裕”。例如:We need some leeway if we are to act effectively.(若要使行动获得成效的话,我们就得有一些周转的余地。)再如:He has an hour's leeway to catch the train.(他有1小时的富余时间赶火车。)leeway摇身一变似乎成了人们希望得到的,受人欢迎的,像breathing space(喘息的机会,考虑的时间)一样的东西。人们并不反对把术语通俗化,即将术语用作普通词语。可是,假若两者意义如此惊人地不同,就不免招人非议了。不管反对与否,leeway作为一个常用词如今已完全确立了它在英语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