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postate(变节者):基督教中的叛教者

英语单词apostate原是一个基督教中的专用名词,用来表示曾经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会,但后来背弃信仰的叛教者。它来自希腊语apostenai,由apo(away from)+stenai(stand)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站到一边,远离”。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apostate是古罗马皇帝尤利安(Julia)。他是君士坦丁王朝的罗马皇帝,361年-363年在位。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两位统治者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在米兰联名签署了著名的《米兰 敕令》,宣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从此以后基督教会获得了官方名义上的承认,迅速发展,君士坦丁大帝更是受洗礼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基督教皇帝。然而等到君 士坦丁大帝的侄儿尤利安上台时,基督教的迅猛发展受到重挫。

尤利安出生就受洗,在严格基督教教育下长大,但后来却转向希腊罗马的传统多神信仰。 他师承于新柏拉图主义,崇信神秘仪典,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将基督教信仰视为国教。他上台后就实行反大公教会政策,大力扶助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异 端,大肆攻击正统派基督教,教堂被焚毁和抢劫,基督徒被赶出军队和学校,朱利安本人还写书攻击基督教,意欲改变自君士坦丁大帝以来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独尊 地位。这便是四世纪异教在罗马的复兴运动。因此尤利安被基督教会称为“背教者尤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

现在,单词apostate的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可以用来泛指一切背弃信仰的人。

apostate:['æpəsteɪt]n.变节者、脱党者、叛教者adj.变节的、脱党的、叛教的

apostasy:[ə'pɒstəsɪ]n.变节、脱党、叛教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postate 词源,apostate 含义。

anecdote(奇闻轶事):历史学家普罗科匹阿斯未出版的《秘史》

普罗科匹阿斯(Procopius,约公元500-565年)是拜占廷帝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其著作为后世研究查士丁尼时期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他生前著作并出版了两部反映当代史的历史著作:《查士丁尼战争史》和《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在这两部著作中,普罗科匹阿斯大肆讴歌了当时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战争和建筑上的丰功伟绩,他本人也因此被擢升为君士坦丁堡长官。但是,当他死后1000多年后,人们在拜占庭帝国图书馆以外发现普罗科匹阿斯所编著的另一部并未出版的著作——《秘史》。与他的前两部作品的思想截然相反,这部作品其实是查士丁尼的丑闻录。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揭露了查士丁尼时代宫廷生活的黑暗和残暴,反映了当时拜占庭人民在其统治下所遭受的痛苦。因此,作者著作完成后并未公开出版,而是偷偷藏在图书馆中,等待后人发现。

《秘史》一书的名字为希腊语anekdota,是anekdotos的复数形式,而anekdotos的字面意思就是“尚未公开的事情”,由否定前缀an+ekdotos(公开的)构成。英语单词anecdote就来源于此,字面意思就是“尚未公开的事情”,后来逐渐演变为“奇闻、轶事”之意。

anecdote:['ænɪkdəʊt] n.奇闻,轶事,秘史

vandalize(肆意破坏):大肆破坏罗马城的汪达尔人

汪达尔人(Vandal)是古代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在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曾在北非今突尼斯地区建立了一个汪达尔王国。公元455年,他们从海上出发,入侵意大利并占领了罗马城,在罗马城中进行了历时两个星期之久的大肆掠夺和破坏活动。他们将罗马城中所有能搬上船的东西统统搬走,甚至连神庙上的镀金瓦片也都揭走。原本是欧洲文化中心的罗马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珍贵文物被劫走或损坏。

汪达尔王国与公元533年被东罗马军队攻陷,国王被关押在君士坦丁堡,大部分人口被发配至东罗马帝国各处。从此后,汪达尔人作为一个民族从历史中消失了,但他们在罗马城所犯下的滔天罪恶却永远不会被世人遗忘。英语中为此诞生了一个新词vandalize,用来表示像汪达尔人破坏罗马城那样的破坏行径。

vandalize: ['vændəlaɪz] vt.肆意破坏,摧毁

vandalism: ['vænd(ə)lɪz(ə)m] n.故意破坏文物的行为,破坏他人财产的行为,汪达尔人的作风

Byzantine:拜占庭

发音释义:[baɪ'zæntaɪn; 'baɪzəntaɪn] n.拜占庭;拜占庭人adj.拜占庭的;拜占庭风格的

词组习语:Byzantine Empire(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Byzantine Empire(拜占庭帝国)是历史学家对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称呼,用来与古代的罗马帝国区分开。其名称Byzantine源自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Byzantine city(拜占庭市)。

anecdote:轶事

发音释义:['ænɪkdəʊt] n. 轶事;奇闻;秘史

结构分析:anecdote =an(没有)+ecdote(发表)→没有发表的→秘史→奇闻、轶事

词源解释:ecdote←希腊语 ekdotos(发表)=ek(出来)+dotos(提供)

背景知识:普罗科匹阿斯(Procopius,约公元500-565年)是拜占廷帝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生前著作并出版了两部反映当代史的历史著作:《查士丁尼战争史》和《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在这两部著作中,普罗科匹阿斯大肆讴歌了当时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战争和建筑上的丰功伟绩,他本人也因此被擢升为君士坦丁堡长官。但是,当他死后1000多年后,人们在拜占庭帝国图书馆意外发现普罗科匹阿斯所编著的另一部并未出版的著作——《秘史》(anekdota)。与他的前两部作品的思想截然相反,这部作品其实是查士丁尼的丑闻录。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揭露了查士丁尼时代宫廷生活的黑暗和残暴,反映了当时拜占庭人民在其统治下所遭受的痛苦。因此,作者著作完成后并未公开出版,而是偷偷藏在图书馆中,等待后人发现。《秘史》一书的名字anekdota是anekdotos的复数形式,而anekdotos的字面意思就是“尚未公开的事情”,由否定前缀an+ekdotos(发表)构成。英语单词anecdote就来源于此,字面意思就是“尚未公开的事情”,后来逐渐演变为“奇闻、轶事”之意。

趣味记忆:anecdote = 谐音“安妮可逗的” →安妮这个人可逗了,有好多轶事→轶事

衍生词:anecdotal(轶事的),anecdotical(轶事的),anecdotage(轶事集)

turkey(火鸡):形如“土耳其鸡”的北美大鸟

15、16世纪的土耳其(Turkey)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连接欧亚的重要贸易枢纽,很多商人在那里销售来自非洲的商品,其中就包含一种产自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大型鸟类。这种鸟原本叫做“珍珠鸡”(guinea fowl),但在土耳其被商人改称为“土耳其鸡”(Turkey cock)销往英国。后来这种鸟被英国人简称为turkey。当英国人来到美洲大陆殖民时,发现当地也出产一种体型巨大的鸟类,长相与珍珠鸡很像,误以为是珍珠鸡的一种,便也将这种鸟称为turkey。其实,这种鸟与产自非洲的珍珠鸡并非同类,而是北美特有的火鸡,后来成为北美人们感恩节上的常见佳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火鸡被北美殖民者发现后,经由土耳其人走向世界,故被称为turkey。

turkey:['tɜːkɪ] n.火鸡,笨蛋

Turkey:['tɜːkɪ] n.土耳其

Bulgaria(保加利亚):保加尔人的国家

保加利亚的国名Bulgarian来自其主体民族Bulgar (保加尔人)。保加尔人可归属为匈奴人或西突厥人的一支,曾经在南俄草原的伏尔加(Volga)河畔长期生活,其名称Bulgar的 含义很可能就是“来自伏尔加的人”。

公元七世纪中叶保加尔人由于被其他部落击败,在其首领库尔特((Kurt)的率领下迀徙 至多瑙河下游南岸。公元679年库尔特率领保加尔人联合当地七个南斯拉夫人部落,共同打 败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四世的进攻,迫使其言和,夺取了东罗马帝国的多瑙河下游南岸 一带土地,从而建立了保加利亚王国。建国后,保加尔人与当地斯拉夫人通婚融合,诞生了后来的保加利亚人(Bulgarian),其文化己经大部分斯拉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