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中国
来自拉丁语Sinae,中国,中国的,词源同China,China的拉丁发音。见Sinology(汉学), Sinicism(中国式).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ino- 词源,Sino- 含义。
chapatti:印度薄饼
来自印度语,中国式印度飞饼的原型。
kimchi:韩国泡菜
来自韩国式古汉语。kim-,来自古汉语菹(zu),腌菜,泡菜,原义为剁,即剁碎的蔬菜(参照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进入古朝鲜后念jeo或ju音,chi-,即菜,念ji音。该食物在三国时期传入韩鲜半岛,拼写后来被修正为jimchi,最终被修正为kimchi.比较中国式英语pidgin,来自19世纪中期上海开埠时中国人对business的发音,在欧洲人听起来就是pidgin或pigeon,因此这种中国式英语就被嘲讽为pidgin English.
Korea:韩国
来自韩国式汉语Gao li,高丽。比较Choson,朝鲜,来自朝鲜式汉语cho,朝,早晨,son,鲜,安静,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
billionaire:亿万富翁
million系直接借自古法语,源于意大利语millione,按字面义是a thousand thousands(一千个千),汉语作“百万”。billion也直接从法语吸收而来,系由前缀bi-‘two’(指二次幂)加million缩合而成,按字面义是a million millions(一百万个百万),故汉语作“万亿”。然而在美国billion并不指“万亿”,而指“十亿”,近年来英国也日趋把billion当作“十亿”来用。millionaire也是法语借词,约于1820年进入英语,意为“百万富翁”。皮毛业商人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1763 -1848)可能是第一位被称为millionaire的美国人。而billionaire则是由billion接millionaire的尾部-aire构成,始见于1861年,意指“亿万富翁”。第一位被称为美国式billionaire的恐怕当数美国实业家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1839 - 1937)。与million相关的词还有几个,如milliard,系英国英语,相当于美国英语billion,即“十亿”,它也借自法语。又如trillion,其构成与billion类似,系由tri- three(指三次幂)接million之尾部-llion缩合而成,它也是法语借词,在英国英语指“百万的三次幂”,在美国英语则指“百万的二次幂”,即“万亿”。但这两个词在英语中都用得不多。
Americanism:美国式英语
Americanism 美国式英语,美语用法
1781年新泽西学院(今普林斯顿大学)院长威瑟斯庞(John Witherspoon,1722—1794)撰写了-系列关于“美国的英语概况"的专题文章。在文章中他列举了美国人用词不当的若干例子,如用mad表示angry(生气的),并杜撰了Americanism-词来指“美国式英语”或“美语用法"。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未经允许离开工作
17至18世纪时法国人常在招待会或宴会还未结束时不向主人打招呼而自行离去,以这种方式离开显然是为了避免打扰别人。英国人把这种不辞而别的法国社交习惯叫做French leave,按字面义是“法国式的告别”,通常和动词搭配。有趣的是,英国人认为这是法国习俗,而法国人不承认有此风俗,说始作俑者是英国人,因此在法语中也造出一些与之针锋相对的成语来回敬英国人。
英语leave在用作名词时除了表示“告别”、“离开”,还有“准许”、“许可”之义,因而以后take French leave一语又从“不辞而别”引申出“擅离职守”、“擅自行事”或“擅自缺席”等义。
running dog:走狗;献媚者
中国式英语贴切地表达了一种见利忘义、供人驱使的“下三烂”。无从考证,最先运用这个词的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重要的是,英语世界接纳了“走狗”,并以汉语的思维抚育这个“外来词”。接纳词汇的同时,无形中也接受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Spanglish:夹杂英语的西班牙语
来自 Spanish 和 English 的合成词。比较 Chinglish,中国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