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pollo(美男子):希腊神话中的光明神阿波罗

阿波罗(Apollo)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天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所生的儿子,月亮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全名为福玻斯·阿波罗(Phoebus Apollo),意思是“光明”或“光辉灿烂”。阿波罗掌管光明、青春、音乐等。

关于阿波罗的神话传说很多,比如:他替母复仇,在希腊的德尔斐杀死巨蟒,人们在德尔斐修建了闻名于世的德尔斐神庙。赫尔墨斯偷了他的牛,把自己发明的竖琴赔给阿波罗,使其成为音乐之神。

擅长吹笛子的凡人马西亚斯(Marsyas)狂妄地挑战阿波罗,阿波罗把竖琴倒过来演奏,马西亚斯无法将笛子倒过来吹,只能认输,结果被阿波罗剥皮处死。

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答应与他恋爱,获得他传授的预言能力,后来公主食言,于是阿波罗诅咒她说出来的预言无人相信,因此在特洛伊战争中她的预言不被人们相信,特洛伊最终遭到毁灭。

阿波罗因为嘲笑小爱神,中了小爱神的爱情之箭,疯狂爱上了宁芙仙女达芙妮,但达芙妮中了小爱神的铅箭,四处逃避他,最终被迫变成了月桂树。

阿波罗是所有男神之中最英俊的,人们将他视为男性美的典范。因此,在英语中,Apollo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Apollo:[ə'pɒləʊ] n.阿波罗,美男子

apollonian:[,æpə'ləunjən] adj.阿波罗神的,高尚的

like an Apollo:形容男子相貌堂堂,风度翩翩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pollo 词源,Apollo 含义。

Laurel(桂冠):逃避阿波罗的爱情的达芙妮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回阿波罗遇到丘比特在摆弄弓箭,便忍不住嘲笑了几句,说他这个娃娃不应该摆弄大人的东西。受到嘲讽的丘比特决心报复,就趁阿波罗不注意,向其射出金箭,点燃他的爱情之火,然后又把浇灭爱情之火的铅箭射向河神的女儿,美丽的达芙妮。于是,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拼命追逐她。可怜的达芙妮四处躲避,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便央求父亲河神将其变成一颗月桂树。阿波罗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折下了月桂树枝编成桂冠戴在自己头上,作为对爱人的纪念。这就是“桂冠”(laurel)的来源。因为阿波罗同时是诗歌、音乐和体育之神,所以希腊人将桂冠作为对那些领域内取得骄人成绩的人的奖励。

daphne:['dæfni] n.月桂树,达芙妮(女名)

laurel: ['lɒr(ə)l] n.桂冠,殊荣

academy(学院):希腊神话中帮助寻回美女海伦的农夫阿卡德摩斯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绝世美女海伦。她是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所生。当她还是一名少女的时候,来自雅典的英雄忒修斯与朋友偶然在神庙中看见海伦跳舞。两人惊为天人,闯进神庙将海伦劫走。两人决定抽签确定海伦的归属,并约好抽中的人要帮没抽中的人再去抢个妻子。结果忒修斯抽中了,于是忒修斯把海伦带回老家,嘱咐母亲好生照顾。然后,两个好朋友再次出发去做采花大盗。这回他们看上了冥王的妻子珀耳塞福涅,可惜行动失败,被冥王关押在冥府中。后来另一个英雄赫拉克勒斯前往冥府营救,但只救出了忒修斯一人。

海伦的两个哥哥率军四处寻找海伦。他们来到雅典,要求雅典人归还自己的妹妹。但雅典人说不知道是谁劫走了海伦。两兄弟威胁要动用武力。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名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的农夫挺身而出,提供了绑架者的身份和藏匿之所。两兄弟很快就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Akademos也因为避免了一场战争而成为雅典的英雄,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树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树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kademos的果园”。

后来,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柏拉图创建的Akademeia学园,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但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academy:[ə'kædəmɪ] n.学院,研究院,学会,专科院校

academic:[ækə'demɪk] adj.学术的,学院的,理论的n.学者,大学教师,大学生

ambition(野心):古代政客四处拉票的行为

英语单词ambition源自拉丁语ambitio,意思是“四处走”,其中的amb后来成为了英语词根,表示“走”,如救护车ambulance本意就是四处走的医院。ambition本来仅仅指以前的政客四处奔走发表演说拉选票的行为。在古罗马时期,谋求官职的人就像今天参加竞选活动的人一样,到处发表演说争取选票。政客拉选票自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ambition从“四处走”的基本意义中又引申出“野心、政治抱负”的含义,原本含有贬义,但现在已经变成中性词,既可以指“野心”,也可以指“雄心、志向”。

ambition: [æm'bɪʃ(ə)n] n.野心、雄心、抱负vi.追求,有……的野心

ambitious: [æm'bɪʃəs] adj.野心勃勃的,有雄心的。

dionysian(狂饮的):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

狄俄尼索斯(Dionysus)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也是狂欢和放荡之神,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巴克斯(Bacchus)。他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给人们带来欢乐,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关于他的身世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狄俄尼索斯是宙斯和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儿子。宙斯爱上了塞墨勒,天后赫拉 十分嫉妒,变成公主的保姆,怂恿公主向宙斯提出要求,要看宙斯真身。宙斯拗不过公主的请求,现出原形,结果塞墨勒被雷火烧死,宙斯抢救出不足月的婴儿狄俄 尼索斯,将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中,直到足月才将他取出,因他在宙斯大腿里时宙斯走路象瘸子,因此得名狄俄尼索斯,意为“瘸腿的人”。

第二种说法是狄俄尼索斯是宙斯与珀耳塞福涅的儿子。赫拉派提坦神将刚出生的狄俄尼索斯杀害并毁掉尸身,却被宙斯抢救出他的心,并让他的灵魂再次投生到赛米莉的体内重生。于是,关于酒神重生不死的故事遍传希腊各地,使人们崇拜不已。

狄俄尼索斯成年后赫拉仍不肯放过他,使他疯癫,到处流浪。在大地上流浪的过程中,他 教会农民们酿酒,因此成为酒神,周围聚集了众多信徒。他在信徒们的簇拥下,乘着四轮马车四处游荡。无论走到哪里,就把歌声、笑声和喧闹带到哪里。他的信徒 们尤其女信徒们一路狂饮狂欢,大声喧哗,举止放荡,在极度兴奋时甚至把不敬酒神的音乐家俄尔普斯撕成碎片。

在古希腊伟大悲剧家欧里庇德斯的作品《酒神女信徒》中,年轻的底比斯国王潘修斯因为蔑视和对抗酒神,被酒神施展法力,变成了一头狮子,被以其母亲为首的酒神信徒们在亢奋中撕成了碎片。

传说,酒神曾被一群海盗绑架。他施展法力,用葡萄藤把海盗的船桨和船帆都掩藏起来, 招来了神兽,最后把海盗变成了海豚。为了报答米达斯国王送回他迷路的恩师,赐予米达斯点石成金的本领。希腊英雄忒修斯在克里特岛的阿里阿德涅公主帮助下, 杀死了米诺斯迷宫中的怪物米诺陶后,带着公主逃亡,途中因为相信命运女神的预言而抛弃了公主。酒神按照命运的安排出现在公主面前,娶公主为妻。

酒神是古希腊人最喜欢的神明之一,是除普罗米修斯以外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神灵。人们每年以酒神节来纪念他,并由此发展出古希腊悲剧和喜剧。酒神精神还激发了许多哲学家的头脑,如德国的尼采。

英语单词dionysian就来源于酒神的名字,表示与酒神有关的。由于酒神喜欢喝酒,喝高后狂欢嬉闹,所以该词又可以表示狂饮的、狂欢的。

Dionysus:[,daiə'naisəs]n.狄俄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

dionysian:[,daiə'niziən]adj.酒神的,狂饮的,狂欢的

merc-(商业):罗马神话中的神使墨丘利

墨丘利(Mercury)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等同于希腊神话的赫耳墨斯(hermes)。他是主神朱庇特的儿子,是商业、交通旅游和体育运动的神,还是小偷和骗子所崇拜的保护神。他的形象一般是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帽子,脚穿飞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飞。

墨丘利聪明伶俐,机智狡猾,又被视为欺骗之术的创造者,他把诈骗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他还身怀偷窃之术,经常与众神开玩笑,偷走了朱庇特的权杖、尼普顿的三股叉、阿波罗的金箭和银弓、战神的宝剑。他还用乌龟壳、树枝和羊肠发明了竖琴(lyre)。

墨丘利刚出生没多久,就偷走了阿波罗的50头牛。农夫巴图斯(Battus)目击了此事。墨丘利要巴图斯替他保守秘密,并答应给他好处。但巴图斯违背诺言,四处宣扬墨丘利偷牛的事。墨丘利一生气,就把巴图斯变成了石头。

阿波罗知道是墨丘利偷了牛,上门来索赔。墨丘利答应还牛,却在阿波罗牵牛时用竖琴奏出了美妙的音乐。阿波罗听得如痴如醉,竟然同意用牛群换墨丘利的竖琴,还把自己的魔杖倒贴给他。所以墨丘利就成了小偷和商人的保护神,因为他偷了阿波罗的牛后又用竖琴与他交换。

墨丘利还利用自己高超的偷窃本领,帮了朱庇特很多忙。朱庇特曾被提丰打败并囚禁在山洞里,墨丘利将其偷出。墨丘利还用音乐和故事催眠看守白牛的百眼巨人,将其在睡梦中杀死。墨丘利还奉朱庇特之命,将襁褓中的酒神送到宁芙仙女那里抚养。

墨丘利是竖琴和牧笛的发明者,是各种竞技比赛的保护神。他行走敏捷,被看作行路者的保护神。

由于墨丘利行动敏捷,水银和水星都用他的名字Mercury命名。由他的名字还产生了词根merc,表示“商业,商品”。

Mercury:['mɜːkjərɪ]水星,水银,墨丘利

mercurial:[mɜː'kjʊərɪəl]adj.水银的,水星的,活泼善变的,雄辩机智的。

merchant:['mɜːtʃ(ə)nt]n.商人,adj.商人的

merchandise:['mɜːtʃ(ə)ndaɪs; -z]n.商品、货物

commerce:['kɒmɜːs]n.贸易、商业

commercial:[kə'mɜːʃ(ə)l]adj.商贸的

market:['mɑːkɪt]n.市场,mark是merc的变形

mercenary:['mɜːsɪn(ə)rɪ]n.雇佣兵,唯利是图者。

cereal(谷物):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女神刻瑞斯

刻瑞斯(Ceres)是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女神,掌管农业、谷物和丰产,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德墨忒尔(Demeter),是天神朱庇特的姐姐和第四个妻子。

据说冥王普鲁托看上了刻瑞斯的爱女科瑞(Core,即希腊神话中的珀尔塞福涅),把 她劫到了冥府当了冥后。刻瑞斯四处寻找女儿,不问农事,导致庄稼死亡,饥馑遍地。人们再也没有祭品来供奉神灵。没办法,天神朱庇特命令冥王释放科瑞。冥王 不敢违命,但又不甘心,就在科瑞离开之际,偷偷让她吃下石榴籽,使得她无法断绝与冥府的联系。因此,科瑞每年有8个月时间在人间陪伴母亲,4个月时间重返 冥府陪伴冥王。在有女儿陪伴的时期,谷物女神心情愉快,世间万物蓬勃生长;而在女儿离开的4个月中,谷物女神心情低落,万物枯竭,这就是人间的冬天。就这 样,人间出现枯荣轮回,人类也不能再像黄金时代那样不劳而获,坐等庄稼自己长出来,而是需要去播种耕耘。

英语单词cereal就来自谷物女神的名字Ceres,表示“谷物”。化学元素铈(cerium)也是以谷物女神的名字命名的。

cereal:['sɪərɪəl]n.谷物,谷类植物,谷类食物,麦片adj.谷物的,谷类的

cerium:['sɪərɪəm] n.(化学元素)铈

daphne(月桂树):变成月桂树的宁芙仙女达芙妮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回阿波罗遇到丘比特在摆弄弓箭,便忍不住嘲笑了几句,说他这个小 娃娃不应该摆弄大人的东西。受到嘲讽的丘比特决心报复,就趁阿波罗不注意,向其射出金箭,点燃他的爱情之火,然后又把浇灭爱情之火的铅箭射向河神的女儿、 美丽的宁芙仙女达芙妮(Daphne)。于是,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拼命追逐她。可怜的达芙妮四处躲避,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便央求父亲河神将其变 成一颗月桂树。阿波罗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折下了月桂树枝编成桂冠戴在自己头上,作为对爱人的纪念。这就是“桂冠”(laurel)的来源。因 为阿波罗同时是诗歌、音乐和体育之神,所以希腊人将桂冠作为对那些领域内取得骄人成绩的人的奖励。

daphne:['dæfni]n.月桂树,达芙妮(女名)

laurel:['lɒr(ə)l]n.桂冠,殊荣

ionian(爱奥尼亚的):希腊神话中宙斯的情人伊娥

在希腊神话中,伊俄是一位美丽的凡人少女,是河神伊那科斯的女儿,赫拉神殿的女祭 司。宙斯爱上了她,在乌云的掩护下与她相会。心生疑虑的赫拉驱散乌云。宙斯怕事情败露,将伊俄变成一头小母牛。赫拉识破了丈夫的诡计,将计就计地向宙斯讨 要了这头小母牛,命令百眼巨人严密看管。宙斯派出赫尔墨斯杀死了百眼巨人。赫拉仍然不肯放过伊俄,派出一群牛虻,不断叮咬被变为小母牛的依娥。为了躲避牛 虻的叮咬,伊俄四处奔跑,渡过了伊俄渡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该海峡因此而得名(博斯普鲁斯意为“牛所通过”)。然后又穿过地中海,来到了埃及。从此这片海 便以她的名字命名,叫爱奥尼亚海(Ionian Sea,伊俄之海)。

最后,宙斯请求赫拉放过可怜的少女,伊俄才得以恢复原形。

Ionian:[ai'əunjən] n.爱奥尼亚人,爱奥尼亚adj.爱奥尼亚的,爱奥尼亚人的

Midas Touch(点金术):点石成金的国王迈达斯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 Midas(迈达斯)的佛里吉亚(Phrygia)国王。有一次,酒神的老师喝高了,在他的国家四处晃荡,被他的卫兵抓获。迈达斯认得他,就盛情款待了 他。酒神为了表示感谢,就答应迈达斯可以满足他任意一个愿望。贪婪的迈达斯希望得到点石成金的本领。酒神满足了他的愿望,凡是迈达斯手指所碰的东西都会变 成金子。迈达斯获此本领后,最初时高兴非凡,把好多东西都变成了金子。但后来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当他吃饭的时候,一碰食物,所有的食物都变成了金子,没法 吃了。他的女儿见他回来了,兴奋地朝他跑来跟他拥抱,结果一下子也变成金子了。这下迈达斯急了,赶紧去找酒神,让他撤销自己点石成金的本领。于是,酒神再 次满足了他的愿望,所有的东西包括他的女儿都恢复原样了。英语习语Midas touch就源自这个传说,表示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hysteria(歇斯底里):妇女子宫功能失调导致的情绪失控

癔病(hysteria)又被称为“歇斯底里”,指因为恐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情绪失 控。古代西方医生认为,只有女性才会出现“歇斯底里”的症状,原因在于女性子宫功能失调;男性因为没有子宫,所以不会得癔病。他们还认为,癔病之所以有各 种不同表现,是由于子宫在体内偏离正常位置,到处乱跑造成的。当子宫在体内四处游走,压迫其他器官时,会导致不由自主的恐惧。这种错误的认识,直到十九世 纪才被精神学家夏尔科、弗洛伊德等人纠正。

英语单词hysteria(癔病)源自希腊语hysterikos,字面意思就是“源自子宫的”。词根hyster-表示“子宫”,如hystera(子宫)、hysteritis(子宫炎)。

hysteria:[hɪ'stɪərɪə]n.癔病,歇斯底里

hysteric:[hɪ'sterɪk]adj.歇斯底里的,癔病的,异常亢奋的n.癔病患者

hysterical:[hɪ'sterɪk(ə)l]adj.歇斯底里的,异常亢奋的

hystera:['hɪstərə] n.子宫

hysteritis:[,histə'raitis] n.子宫炎

planet(行星):四处漫游的星星

古人很早就发现,天上的繁星中,有些保持恒定位置,有些却在不停地运动。在希腊语中,人们将那些不停运动的星星称为planetes,来自形容词planetai(四处漫游的)和动词planasthai(四处漫游)。英语单词planet就来自希腊语planetes。

planet:['plænɪt] n.行星

bard(吟游诗人):古代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bard(吟游诗人)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种姓。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bard:[bɑːd] n.(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snob(势利眼):对大学中的平民学生的蔑称

英语单词snob源自18世纪90年代时英国剑桥、牛津等大学的俚语,用来表示“平民、俗人”。据说当时在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在学生名册上,在贵族学生的姓名后面标注上拉丁语nobilitate(nobility,贵族),在平民学生的姓名后面标注上sine nobilitate(non nobility,非贵族)。因此,贵族学生就用snob来称呼平民学生。当时能上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平民子弟通常出身于富裕家庭,其中有不少人羡慕贵族和上流社会,鄙视其他平民,趋势附炎,冒充贵族四处显摆,令真正的贵族学生十分瞧不起,因此snob一词就逐渐衍生出“自命不凡者、趋势附炎者、势利眼”等负面含义。

snob:[snɒb] n. 自命不凡者、趋势附炎者、势利眼

snobbery:['snɒb(ə)rɪ] n.势利,谄上欺下,摆架子

snobby:['snɔbi] adj.势利的

snobbish:['snɒbɪʃ] adj.势利的

cadmium(镉):希腊神话中的屠龙英雄卡德摩斯

卡德摩斯(Cadmus)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腓尼基王子,欧罗巴的哥哥,底比斯城的创立者。在希腊传说中,腓尼基公主欧罗巴被宙斯拐走后,她的哥哥卡德摩斯奉父亲之命四处寻找妹妹。他来到德尔斐神庙寻求神谕。太阳神阿波罗让他跟随神庙外的一头母牛,在它卧倒之地创建一座城池。他跟随母牛来到一处水草丰盛之地,开始筑城定居。这个地区的森林里有一条巨龙,吃掉了卡德摩斯的仆人。卡德摩斯杀死了巨龙。智慧女神雅典娜要他拔下龙牙种在地下。后来,从地下长出一批凶悍的武士,相互厮杀,直到最后只剩下5名武士才停止厮杀。卡德摩斯在这5名武士的帮助下创建了底比斯(Thebes)城。英语习语sow dragon’s teeth(播种龙牙)就来源于这个故事,表示“挑起事端”。

在化学领域中,镉元素(cadmium)以卡德摩斯的名字命名。这是因为镉元素是从菱锌矿(cadmia)中发现的,而菱锌矿最早是在底比斯城附近发现的,故采用底比斯城的古名Cadmia(卡德摩斯之城)来命名。

cadmium:['kædmɪəm] n.镉元素

cadmia:['kædmiə] n.菱锌矿

psych-(心理):爱上丘比特的美貌少女普绪克Psyche

传说,普绪克(Psyche)是一名美貌的凡人少女。她长得如此美丽,以至于人们都认为她是维纳斯下凡,不再去供奉真正的维纳斯了。维纳斯十分气愤,就命令儿子丘比特下凡,用爱情之箭让普绪克爱上一名丑陋的怪兽。没想到丘比特一看到普绪克,惊为天人,竟然爱上了普绪克。丘比特杀死了怪兽,并让普绪克住在自己的神殿里,每天夜里与她幽会,但不许她点灯看见自己的脸。普绪克的两个姐姐妒忌她,怂恿她偷看这个每天与自己幽会的男人。普绪克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于是在一天夜里,乘丘比特熟睡后,偷偷点起油灯查看。当她看到与自己幽会的竟然是一个异常英俊的男人时,不由得心旌摇荡,溅出一滴油落在丘比特脸上。丘比特惊醒后大为恼怒,抛下普绪克飞走了。

失去爱人的普绪克后悔莫及,四处寻找爱人。后来,她来到了维纳斯的神殿,成为了维纳斯的奴隶。维纳斯想出各种法子来刁难她,安排她去完成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把混在一起的谷物分开、从暴躁的绵羊上割取金羊毛、从恶龙守卫的山溪中汲水。但普绪克都在神灵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些任务。维纳斯布置的最后一项任务是让她拿着一个黄金盒子,到冥后那里带回一盒子“美容”。在回来的路上,虽然神灵一直在警告普绪克不要打开盒子,但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打开了盒子想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没想到,从盒子里面出来的是冥界的睡眠鬼,它爬到普绪克身上,使她陷入了永远的沉睡之中。

最后,丘比特发现沉睡中的普绪克,原谅并解救了她。众神被她对丘比特执着的爱情感动了,赐予她一碗长生不老水,使她升天成仙,掌管“灵魂”,还与丘比特结成了夫妻。

由于普绪克是灵魂之神,因为从她的名字Psyche中产生了表示“灵魂、精神、心理”的词根psych-。

psyche:['saɪkɪ] n.灵魂、精神、心智

psychology:[saɪ'kɒlədʒɪ] n.心理学,心理状态

psychotic:[saɪ'kɒtɪk] adj.精神病的n.精神病人

psychiatry:[saɪ'kaɪətrɪ]n.精神病学

Gypsy(吉普赛人):英国人眼中的“埃及人”

吉普赛人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纪前后开始向外迁移,四处流浪,16世纪出现在英格兰。因初被误认为来自埃及,故在英语中被称作Egyptian(埃及人)。后来,该词拼写逐渐演变为Gypsy,但我们依然能看出该词与Egyptian的联系。

Gypsy:n.吉普赛人,吉普赛语adj.吉普赛人的,像吉普赛人的

cereal:谷物

发音释义:['sɪərɪəl] n.谷物;谷类;谷类食物;麦片;谷类植物

结构分析:cereal = cere(谷物女神Ceres)+al(形容词后缀)→谷物女神的→谷物

词源解释:cere←拉丁语Ceres(谷物女神刻瑞斯)

刻瑞斯(Ceres)是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女神,掌管农业、谷物和丰产,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德墨忒尔(Demeter),是天神朱庇特的姐姐和第四个妻子。

据说冥王普鲁托看上了刻瑞斯的爱女科瑞(Core,即希腊神话中的珀尔塞福涅),把她劫到了冥府当了冥后。刻瑞斯四处寻找女儿,不问农事,导致庄稼死亡,饥馑遍地。人们再也没有祭品来供奉神灵。没办法,天神朱庇特命令冥王释放科瑞。冥王不敢违命,但又不甘心,就在科瑞离开之际,偷偷让她吃下石榴籽,使得她无法断绝与冥府的联系。因此,科瑞每年有8个月时间在人间陪伴母亲,4个月时间重返冥府陪伴冥王。在有女儿陪伴的时期,谷物女神心情愉快,世间万物蓬勃生长;而在女儿离开的4个月中,谷物女神心情低落,万物枯竭,这就是人间的冬天。就这样,人间出现枯荣轮回,人类也不能再像黄金时代那样不劳而获,坐等庄稼自己长出来,而是需要人类去播种耕耘。

词组习语:a bowl of cereal(一碗麦片粥)

bumptious:自以为是的

发音释义:['bʌm(p)ʃəs] adj.自以为是的;傲慢的;自高自大的

结构分析:bumptious = bump(碰撞)+tious(形容词后缀)→四处碰撞的→自以为是的,傲慢的

bard:吟游诗人

发音释义:[bɑːd] n. 吟游诗人

词源解释:来自古凯尔特语bardos(诗人)

bard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助记窍门:bard→巴德→叫“巴德”的吟游诗人→吟游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