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anic(恐慌):希腊神话中令人惊恐的牧羊神潘Pan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做潘(Pan)的牧羊神。他是掌管山林、田园和羊群的神。他长相奇特,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羊,头顶还长着羊角。他和其它的森林之神及仙女在山林之间闲游,过着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英语习语a freedom of Pan表示“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意思。

潘有一种奇特的本领,就是吓唬人。他常常躲在隐蔽处,蓦地跳出,用丑陋地面目把旅行者吓得魂不附体。他还会发出怪异的叫声,令人感到毛骨悚然,胆战心惊。这种恐惧感就称为“潘神之惧”(Panic fear)。传说希波战争中,希腊人在马拉松战役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潘神把波斯军队吓得惶恐而逃的。

英语单词panic就源自“潘神之惧”,原本是个形容词,后来逐渐变成名词和动词。

panic:['pænɪk] n.恐慌、惊慌vt.使恐慌vi.感到恐慌adj.恐慌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anic 词源,panic 含义。

coconut(椰子):西班牙神话中可怕的鬼脸

在西班牙及葡萄牙神话中,有一个可怕的妖怪叫做coco,他长着一个南瓜头,面目可 怖。家长们经常用它来吓唬小孩。在口语中,coco表示“鬼脸、骷髅”。当葡萄牙殖民者到达太平洋岛屿时,他们发现岛上有很多椰树,所结果实的底部有三个 凹陷处,看上去像个鬼脸,所以就用coco来命名,将其称为coconut,字面意思就是“鬼脸坚果”。

coconut:['kəʊkənʌt] n.椰子,椰子肉

browbeat:吓唬、欺负

发音释义:['braʊbiːt] vt.吓唬;欺负

结构分析:browbeat = brow(眉毛)+beat(打击)→横眉立眼来吓唬人→吓唬、欺负

bluster:猛刮、咆哮

发音释义:['blʌstə] vt.n.猛刮;怒号;咆哮;夸口;吓唬

词源解释:来自低地日耳曼语,本意为“(风)猛刮”

同源词:blow(吹,刮,猛击)

助记窍门:bluster→谐音blast他(轰炸他)→猛刮、咆哮

衍生词:blustery(大风的,狂暴的,吵闹的);blustering(大吵大闹的)

coco:椰子

椰子是一种热带常绿乔术,原产马来西亚或印度某地区,因椰果易漂浮,在史前时代被海流和人类传播到整个热带地区。但椰子的英语名称coco并不源自热带地区。它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葡萄牙探险者在印度洋一些岛上第一次见到椰子,认为椰壳底部有三个凹口,酷似猴脸,就用葡萄牙语给它取了个名,叫coco。coco在葡萄牙语中原义是“鬼脸”或“(吓唬孩子的)假想妖怪”。16世纪英语直接借用了这个词。椰子的果实因是坚果,故称作coconut,它始见于1613年,在这以前椰子肉称Indian nut。coconut偶而也作cocoanut,这是由于coco曾一度和cocoa(可可粉)混淆造成的。可从中榨取椰子油的coprah(椰仁干)和coir(椰壳纤维)则分别来源于兴都斯坦语( Hindu)和印度西南海岸的马拉雅拉姆语( Malayalam)。

monster:怪物,妖怪

来源于拉丁语动词moneo, monere, monui, monitus(劝勉,提醒)。古罗马妇女吓唬小孩,“不听话妖怪来了”!

词根词缀: -mon-提醒,警告 + -ster名词词尾,人

onanism:手淫

来自圣经中人物Onan,son of Judah.他宁可将精液洒到地上,也不帮助自己嫂子怀孕,避免生下不属于自己的后代,耶和华憎恨其所为,使他死亡。由其行为引申词义手淫,并且家长常常断章取义吓唬自己手淫的小孩,如果手淫将会有上帝来取你性命。详见《圣经》。

spoof:讽刺剧,滑稽模仿剧

由英国 20 世纪喜剧家 Arthur Roberts 杜撰,原为一种酒吧赌胆量猜硬币游戏。可能来自拟声 构词,模仿虚张声势的声音。比较 bluff,吓唬,愚弄,虚张声势。后用于指讽刺剧或滑稽模 仿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