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tom(原子):不可再细分的最小颗粒

古希腊人认为,物质是不可能无限地分割下去的,到最后会小到不可再分,这种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最先提出原子学说的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留基伯。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原子学说,并用原子学说来解释宇宙。他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他还提出原子在数量上无限,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如水的原子是圆而光滑的,它们相互间不能“勾住”,因而就像小球那样相互滚来滚去,而铁的原子则粗糙不平,因而互相粘附在一起成为“固体”,火的原子是多刺的,这便是烧灼使人感到痛的原因。

在希腊语中,原子被称作atomos,由a(not)+tomos(cut)构成,意思就是“不可分割)。后来这个词进入英语,演变为atom。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原子并非不可分割,比原子更小的是夸克。

atom: ['ætəm] n.原子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tom 词源,atom 含义。

epicure(享乐主义者):推崇享乐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Epicurus)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应当区分不同的快乐。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节制欲望,远离政事,审慎地计量和取舍快乐与痛苦的事物,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灵的平静,这是生活的目的。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

伊壁鸠鲁把“纯粹的”享乐看作是最高的目的,但是,他与阿瑞斯提普斯所主张的享乐主义不尽相同。伊壁鸠鲁的快乐是指“没有痛苦”和“灵魂的安宁”。伊壁鸠鲁认为,通过满足某些欲望而获得的那种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因为随这种享乐而来的必然是厌倦,从而使人背离了他的真正目的,即没有痛苦。

3世纪以后 ,伊壁鸠鲁的学说成了基督教的劲敌。在中世纪,伊壁鸠鲁成了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不信灵魂不死的同义语。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卢克莱修《物性论》的发现和出版,扩大了伊壁鸠鲁学说对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7世纪伽森狄全面恢复了伊壁鸠鲁学说,它直接影响了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说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直接先驱,他的伦理思想对英国的边沁、密尔等的功利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英语中,从伊壁鸠鲁的名字Epicurus产生了单词epicure,用来表示“享乐主义者”。

epicure:['epɪkjʊə; 'epɪkjɔː] n.享乐主义者,美食家,饕餮之徒

epicurean:adj.享乐主义的,讲究饮食的,伊壁鸠鲁学说的n.享乐主义者,美食家

radium(镭):居里夫人所发现的强放射性化学元素

镭(radium)是一种强放射性化学元素。它能放射出人们看不见的射线,含有很大的能量,能用于癌症的治疗。镭的发现,引起科学和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发现镭元素的,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她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1895年在巴黎求学时,和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激发了居里夫人对放射性元素的极大兴趣。在研究中,居里夫人发现,除了铀和钍外,还有一种未知物质也能释放放射线,并且放射性更强。她将这种新元素取名为radium(镭),源自拉丁语中的radius(放射)。

当时许多科学家并不相信镭的存在。为此,居里夫人需要提炼出纯镭来。居里夫妇利用奥地利政府捐献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残渣,在极度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提炼纯镭的艰苦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10年,在丈夫不幸去世4年后,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金属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

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损害,居里夫人患了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逝世。居里夫人在极短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工作的献身精神,为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radium: ['reɪdɪəm]n.(化学元素)镭

radio: ['reɪdɪəʊ] n.无线电,电台,收音机v.用无线电发送,用无线电通信

radius:['reɪdɪəs] n.半径,半径范围

radiate: ['reɪdɪeɪt] v.辐射,发光,传播adj.辐射状的,有射线的

radiation:[reɪdɪ'eɪʃ(ə)n] n.辐射,发光,放射物

radiant: ['reɪdɪənt] adj.辐射的,容光焕发的n.发光点,发光的复制

bikini(比基尼):美国的核武器试爆地点

比基尼(Bikini)原本是太平洋中一个小岛的名称,位于马绍尔群岛。1946年7月,美国在比基尼岛附近进行第一次水下核试验,从而使得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岛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就在原子弹爆炸后18天,一位大胆的法国时装设计师路易斯·里尔德(Louis Reard)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两截式泳衣,由胸罩样式上衣和三角裤组成,用料之少,令世人震惊。在替自己的作品命名时,设计师希望名称既能体现作品的轰动效应,又能体现热带风情。刚在报纸上频频提及的太平洋小岛“比基尼”一名恰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于是,设计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以bikini作为这种两截式泳衣的名称。

bikini:[bɪ'kiːnɪ] n.比基尼,两截式泳衣

anatomy:解剖

发音释义:[ə'nætəmɪ] n. 解剖;解剖学;剖析;骨骼

结构分析:anatomy =ana(up)+tomy(cut,切)→切开→解剖

词源解释:tomy←希腊语 temnein(切)

同源词:atom(原子←不可切割)

衍生词:anatomic(组织的、结构的、解剖学的),anatomical(解剖学的),anatomize(解剖)

anatomy:解剖

前缀ana-, 向上,向后。词根tom, 砍,切,见atom, 不可切的,原子。

atom:原子

前缀a-, 不,非。词根tom, 切,见anatomy. 因古代哲学观念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切分单位而得名。

bikini:比基尼

Bikini岛原为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也是美国试验原子弹的地方。后该词形容美女穿两点式泳衣带来的冲击有如原子弹。

diatomic:二原子的

di-, 二。atom, 原子。

valency:原子价

来自拉丁语valere, 强健的,有价值的,词源同value,用来指原子价。

lawrencium:铹

来自美国20世纪原子物理学家Ernest Lawrence(劳伦斯),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mass:团,块,堆,物质质量

来自拉丁语massa,大块,面团,来自PIE*mag,揉,捏,词源同make,massage.引申词义团,块,堆,以及用于物理学术语物质质量,原子质量等。

mass number:原子质量数

mass,原子质量,number,数量。

megabucks:一大笔钱

mega-,百万,兆,buck,一美元。原用于诙谐用语,形容原子弹研究耗钱。

meitnerium:化学元素(钅麦,第109号元素)

一种放射性化学元素,来自20世纪瑞典原子物理学家Lise Meitner,被称为“原子弹之母”,以纪念她对原子物理学所做出的贡献。

nuclear:原子核的,细胞核的

来自拉丁语nux, 果仁,核,词源同nut,nucleus,-ar,形容词后缀。引申词义原子核的,细胞核的。

nucleus:原子核,细胞核

来自拉丁语nux,果仁,核,词源同nut.引申词义原子核,细胞核。

bikini:两段式女游泳衣   

1947年bikini这种两段式女游泳衣首次在法国假日游憩胜地里维埃拉( Riviera)海滨出现时,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最初法国人将它取名le minimum,随后又有人改称之为bikini。bikini 一词始见于《世界报图文版》( Le.Monde Illustre)当年8月号第1期上。翌年,英语便将该词直接借用了过来。 bikini得名于西太平洋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 一个珊瑚岛岛名。1946年美国在该岛进行了一系列原子弹试验。取名者之所以将这种两段式女游泳衣同该岛岛名加以联系很可能是因为认为,身着该式游泳衣的身段苗条的青年女子可能引起异性的感情冲动力足以与Bikini岛上的原子爆炸力相比拟。在这个意义上bikini可以说是联想的产物。 1964年又出现了上裸游泳衣,人们仿bikini造出了monokinl 一词来表示,随后产生的trikini(三点式女泳装),nokini(“裸体”的代称)等司都是按类比法构成的。显然,名称的创造者有意无意地将bikini错误地分解为bi-和-kini两部分,仿佛bi-就是意为“二”的前缀。

  

atom:原子   

古人关于原子的概念不同于现代科学所说的原子。古代哲学家将小得不能再分割的物质微粒称为原子。这一概念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460 -370BC)首先提出的。用以表示“原于”的atom 一词系源自希腊语atomos‘indivisible’(不可分的),由a-‘without’和tomos‘a cutting’合成。现代科学早已发现了原子的奥妙,原子本身是一个小小的微观世界,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虽然原子的含义已发生了变化,但人们至今仍沿用atom 一词称之。

  

uranium:铀

“铀”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U,主要用来产生原子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曾用铀作实验,发现了放射现象。

Uranium这个词是从希腊神话中一位神的名字来的。1781年,英籍德国天文学家赫瑟尔(Sir William Herschel)发现了颗尚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于是他就借用了希腊神话中“天王”Ouranos的名字,命名这颗行星为Uranus.即“天王星”。8年后,德国化学家Kloproth发现了第92种元素。为了纪念赫瑟尔和他的行星,他命名这种元素为uranium,我们简译成“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