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py(残酷贪婪的人):希腊神话中的鹰身女妖哈耳皮埃
Harpy(哈耳皮埃,又译为“哈比、哈耳庇厄”)是希腊神话中的鹰身女妖,长着妇人的头和身体,长长的头发, 鸟的翅膀和青铜的鸟爪。传说哈耳皮埃是堤丰(Typhon)和厄喀德那(Echidna)的四位女儿——Aello(暴雨)、 Celaeno(黑风暴)、Okypete(疾飞)、Podarge(疾行)——的总称,她们原先是风之精灵,冥王哈迪斯的传令者,负责把死者的灵魂送往 冥界。在后来的传说中她们才成为生性贪婪的鹰身女妖,总是显得饥饿且疲惫不堪,她们所接触过的一切东西都会变得污浊不堪,散发臭味。
阿耳戈英雄们在历险旅程中,到达色雷斯国王菲纽斯(Phineus)所在城邦。因为 滥用阿波罗授予的预言能力,菲纽斯遭到神灵的惩罚,被弄瞎双眼,并且每次吃饭时,大批哈耳皮埃都会飞来啄食他的食物,并将剩下的食品弄脏。这位被哈耳皮埃 折磨得骨瘦如柴的老人央求阿耳戈英雄们的救助。英雄们帮他赶走了恶鸟,使他终于吃上了美味洁净的食物。
英语单词harpy用来比喻像哈耳皮埃那样残酷贪婪的人。
harpy:['hɑːpɪ] n.鹰身女妖,残酷贪婪的人,抢夺者
harp:[hɑːp] v.喋喋不休,不停骚扰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harpy 词源,harpy 含义。
gorilla(大猩猩):迦太基航海家在西非见到的多毛野人
公元前5世纪,一位名叫汉诺(hanon)的迦太基航海家率领一支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探险并写了一本游记。希腊人将他所写的游记翻译成了希腊语。在游记中汉诺写道,他们来到一个小岛,岛上有很多长毛野人,雌性多于雄性,皮肤粗糙。当地的黑人向导将这些野人称为gorillai。汉诺等人想抓捕几只野人,但雄性野人非常敏捷地爬到了悬崖顶上,一只也没抓住。最后只抓住了三只雌性野人。但这些野人拼命挣扎,又撕又咬。汉诺等人只好杀死了它们,把它们的皮毛带回了迦太基。
20多世纪后,一位名叫萨维奇(Savage,意为野人)的美国医生兼传教士前往西非传教。1847年,他从西非返回美国,带来了一些某种类似巨人的动物的骨头。他与一名同事给这种动物起了个拉丁学名叫做Troglodytes gorilla,Troglodytes 是“穴居人”的意思,而gorilla即来源于汉诺的叙述。英语单词gorilla(大猩猩)就来自拉丁语gorilla。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想到,汉诺等人发现的野人可能就是大猩猩。不过,也有人根据这些野人被捕获后还有机会又撕又咬的事实推测,它们可能是体型较小的黑猩猩(chimpanzee),而非我们原先认为的大猩猩。
gorilla:[gə'rɪlə] n.大猩猩
Anglo-Saxon:盎格鲁撒克逊人
Anglo, 同angle, 角,指盎格鲁人(原日耳曼民族)原先居住的土地形如牛角。Saxon,剑客,词源同saw, 砍,锯。可参照李赋宁《英语史》。
apostate:变节
前缀apo-, 离开。词根st, 站立,同stand. 即放弃原先立场。
devil:’s advocate 故意唱反调的人
来自天主教神学名词。原指教堂的一项特殊职务,其职能是对即将宣圣或成为圣徒的凡人进行行为或德行审查,以确保成为圣徒者德行之完美,其对应职务为God’s advocate. 其原先功能部分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而现在的词义就类似于走过场,一唱一和以使程序完美。
fuller:’s earth 漂白土
一种原先用于漂洗衣服的土。
jaunt:短途旅行
词源不详,可能同jump,跳。引申词义颠簸,痛苦的行程,这也是该词原先的词义,后来用于指短途旅行,游览,欢快的行程。字母m,n音变,比较home,haunt,lamp,lantern.
jealous:羡慕的,妒忌的
来自拉丁语zelus,热情,发奋,词源同zeal.引申词义热情的,热烈的,竞争的,原先主要用于形容爱情和情爱,词义贬义化为羡慕的,妒忌的,并成为主要词义。
July:七月
来自古法语Jule,来自拉丁语Iulius,古罗马历法的五月,来自古罗马共和国独裁官Julius Caesar,为表达对他的尊敬,以他的名字命名五月并代替原先的Quintilis,五月,词源同five.后历法改革加上January和February后,该月顺延用于指七月。比较September,词源同seven.
November:十一月
来自拉丁语November mensis,九月,来自novem,九,词源同nine.原指古罗马历的九月,后由于历法改革,增加了January和February,原先的九月顺延至十一月。比较December.
Z:英语字母表的第二十六个字母
英语字母 Z 来自希腊字母zeta,来自希伯来语zayin, 武器,因字母Z在古希伯来语形似如钩子的武器而得名。
Z在英国英语中读如zed,在美国英语中读如zee,但在古英语中则读作izzard。Z源自希腊语的第6个字母Ζ (zeta),而希腊语的Ζ又是借自腓尼基语。有人也许会问Z在希腊语中是第6个字母,为什么到了英语却是26个字母中的最末一个。其实原先情况并非一直如此。罗马人从希腊语借用Z时,认为Z不会有什么用处,就把Z去掉了。以后又发现Z还是有用的,但此时Z已丧失原先的地位,所以只好屈居末位了。其实Z在英语中也被许多作家认为是无用的。莎士比亚曾经这样写道:“Thou whoreson Zed! Thou unnecessary letter!”(King Lear, II, ii)(参见A)
shirt:衬衫
在当代英语中shirt与skirt是意思迥异的两个词,尽管它们仅有一个字母之差。但着追根朔源,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原义几乎相同。shirt来自古英语scyrte,而skirt则来自古代斯堪的纳维亚语skyrta。不论scyrte还是skyrta原先都指“衬衣”。这不奇怪,因为其终极词源都是原始印欧词根sker‘to cut’(剪)。后来,本族词shirt 一直保留原义“衬衣”,而外来词skirt则被赋予另一词义:“裙子”。
September:九月
按罗马旧历,March为第一个月,September就是第七个月。September这一名称源自意为“七”的拉丁文septem。当罗马人采用了懦略历( the Julian calendar)之后,他们保留了原先的好几个月名,September就成了“9月”。9世纪初西欧封建帝国查理曼帝国的皇帝查理曼( Charlemagne)拒绝接受该罗马名称,把9月称为“收获月”,英语仿此叫法。因此长期以来9月在英语里一直称为Hoerfest-Monath‘harvest-month’,意即“收获月”。
rosary:念珠祈祷,一串念珠
该词源于拉丁语rosarium‘rose garden’(玫瑰园),故它原先也用于此义,和rosery同义,但后来却很少这样用了,而是用以特指罗马天主教徒的“念珠祈祷”或“一串念珠(共165颗)”。关于rosary为何被赋予此义有两种解释。其一,据说最早的念珠是用名为rosewood(黄檀木,花梨木),一种带有玫瑰香昧的木材做的,故人们称念珠为rosary。其二,圣母玛利亚(Virgin Mary)有个称号叫Mystical Rose(神秘的玫瑰)。因此与她有关的祈祷书(即经书)均冠以rosary 一词,如The Rosary of our Lady。以花喻指诗文这一用法并非rosary 一词所独有,anthology(选集)一词的希腊词源含有“花”之义,garland(花环,诗选),posy(花束,铭文)等词也有类似的比喻用法,rosary从“玫瑰园”转而指经书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与rose相联系,rosary常被译为“玫瑰经”,16世纪以后又引申出“念珠祈祷”、“一串念珠”等义。
posthumous:死后的,著作者死后出版的
该词源自后期拉丁语(Late Latin) postumus,而postu-mus是post‘after’的最高级,字面义为last(最后的)或Last-born(最后出生的),但常用以表示“父亲死后出生的”,以后和拉丁短语post humus'after the burial’(死后)发生联想,久而久之,字母h就被插入postumus之中,postumus变成了posthumus。英语posthumous中的字母h也是因此加上去的,它首次在《牛悼英语词典》出现时,原拼作posturnous。到了17世纪,随着拼法上的变化,posthumous从原先的“父亲死后出生的”一义引申出“死后的”和“著作者死后出版的”两个词义,例如a posthumous child(遗腹子),a posthumouS award(死后获的奖),posthumous works(遗作)。posthumous现在的拼法和词义可说是俗词源的产物,错误联想的结果。
ostracize:排斥,摈弃
源出古希腊习俗。古希腊时期在雅典和其他一些城市,公民通常每年在市场聚集一次,对那些被认为危害国家安定的人,特别是政治家,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投票母投票方式颇为独特。每人把自己所认为的危险人物和不受欢迎的政治家的姓名写在称之为ostrakon的陶片或贝壳上。在投票前,不提出指控;在投票后,也不进行审判。票数逾6 000(一说逾半)者,则被放逐5隼或10年,但其财产不被役收。实行这种民主措施是为了防止危险分子或不得人心的政治家掌权。这就是希腊史上所称的“陶片放逐法”。此法约.在公元前417年废止。据有关史料记载,遭此法放逐者总共不超过10人,其中有雅典政治家和将军亚里斯泰迪斯( Aristides,5307—468? BC),雅典政治家和将军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527 7—460? BC)。1939年在雅典古希腊大会场(集市)旧址发现的陶片上就有这两人的名字。英语ostracize一词正是从意为“陶片”的希腊词wf rakon衍变过来的,原先表示“放逐”,后来转义为“排斥”、“拒绝和…交往”、“摈弃”等义。
jaunty:洋洋得意的
从词形上来看,jaunty 一词似乎是从jaunt(短途旅行,短程旅游)派生的,并且和jaunting car(爱尔兰的双轮敞篷轻马车)有亲缘关系。其实不然。jaunting car和jaunt倒是确有联系,但在词源上jaunty和这两个词没有任何关系。jaunty源自拉丁语gentilis‘belonging to the same family’,转由法语gentil‘noble’演化而来。有趣的是,jaunty是出自此源的第四个英语单词。第一个是gentle(出身高贵的,文雅的),13世纪转由法语gentil演变过来。其次是gentile(非犹太人),1 4世纪直接通过拉丁文《圣经》进入英语。第三个是genteel(有教养的,假斯文的),也是转借自法语gentil,16世纪进入英语。当jaunty一词在17世纪出现在英语时,它原先也表示“有教养的”、“绅士风度的”,以后才转义为“洋洋得意的”或“轻松活泼的”。
intoxicate:使酒醉,使陶醉
在古希腊语“弓”叫toxon,希腊武士用来制毒箭的毒药叫toxikon,中世纪时拉丁语借用了该词,作toxicum,泛指任何毒药。intoxicate 一词即源自该拉丁词的动词形式intoxicare,最初表示“使中毒”。中毒原因有多种,在某种意义上酒醉也是中毒,是酒精过量引起的中毒。据此,intoxicate逐渐转义为“使酒醉”、“使陶醉”。其过去分词形式intoxicated也随之成为drunk(酒醉的)众多的同义词中的一员。可是,另外两个出于同源的单词toxic(有毒的)和toxin(毒素)却仍然保留着原先的含义。
hospital:医院
英语中的host(主人,东道主)源自拉丁语hospes‘host,guest’(主人,客人),hospital 一词也源自这个拉丁词,但却是13世纪从古法语借过来的o hospital和它的同源词hospice(宗教团体办的旅客招待所),hostel(招待所),hotel(旅馆)一样,原来也指眢宿香客和其他客人的地方。从15世纪起hospitd转指收容年老体弱的人和穷人的慈善机构,例如当时伦敦的Greenwich Hospital和Chelsea Hospital,它们分别收留年老的水手和老残军人。hospital的今义“治疗和护理的机构”即“医院”始用于16世纪。hospital原先所带有的receiv-ing guests(接待客人)这一含义至今还残存于hospitaliiy(好客,款待)与hospitable(好客的,款待周到的)这两个词。
hansom:双轮双座马车
该词与意为“美观的”的handsome 一词没有什么联系。它源自英国建筑师Joseph A. Hansom (1803 - 1882)的姓氏。他于1834年醴计了双轮双座马车并获得专利权,它和原先马车不同之处是车座较低,御座高居车后,便于车夫驾御,便于乘客私下谈话和观看景色,比较轻便安全。因此,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伦敦乃至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一种马车。据说,直至1944年这种马车在伦敦才最后消失,但今天在纽约中央公园附近仍时而可以见到一些,专供游容租用。hansom原作Hansom cab,以后略去cab,HanSom的首字母也因普通名词化而变为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