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mark(印记):金银制品的官方纯度印记
英国在国王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建立了金银器的纯度衡量标准,如银制品必须含有92.5%的银、2.5%的铜,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银器才能被称为“标准纯银”。1300年,爱德华一世下令,凡金银制品必须由伦敦金匠公司(Goldsmiths’Company of London)鉴定纯度,符合标准的由伦敦金匠公司打上印记,否则不得上市交易。鉴定并打印记的工作在该公司的“金匠大厦”(Goldsmiths’Hall)中进行,因此金银纯度印记就被称为hallmark 一直沿用至今,并逐渐泛化为“质量印记”之意。
hallmark: ['hɔːlmɑːk] n.特点,品质证明vt.给……盖上品质证明印记,使具有……标志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hallmark 词源,hallmark 含义。
character(性格):环境在人的身心留下的印记
英语单词character来自希腊语kharakter,本意是“刻下的印记”, 来自kharax(尖头的棍子)。由此产生了character的基本含义“符号、印记”。古代希腊人认为,环境和人的成长经历会在人的身心留下印记,从 而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character又衍生出“性格、个性、特征”的含义。在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从而 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这种“人物角色”也被称为character。
character:['kærəktə] n.性格,品质,特性,角色,符号,字符,印记vt.印、刻,使具有特征
stigma(耻辱):在罪犯皮肤上烙下印记的刑罚
中国古代刑罚中最常见的一种叫做“黥刑”或“墨刑”,就是在罪犯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无独有偶,在西方也有类似的刑罚。所不同的是,在西方是用烧红的烙铁在罪犯脸上或身体其他部位烙下印记。这种刑罚所留下的烙印就是stigma。该单词与stick(戳、粘贴)同源,因为行刑时需要用烧红的烙铁来stick罪犯的皮肤。该词后来常用于比喻“耻辱、污名”。
stigma: ['stɪgmə] n.耻辱,污名,烙印,特征
Cain(凶手):圣经中的第一个凶手该隐
据《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该隐(Cain),是名农夫,小的叫亚伯(Abel),是名猎人。该隐和亚伯分别向上帝献祭。上帝喜欢亚伯的贡物,不喜欢该隐的贡物。该隐嫉恨亚伯,就把他杀了。因此,上帝放逐了该隐,又在他额头上做个印记,不让其他人杀害该隐。所以,在英语中,该隐的名字Cain就成了“杀人犯”的代名词。习语Cain’s mark或the mark of Cain字面意思是“该隐的印记”,比喻“杀人罪”。习语raise cain字面意思是“惹恼了该隐”,比喻引发骚乱、大怒、吵闹。
Cain: [kein] n.该隐,凶手,杀兄弟者
Cain's mark:该隐的印记,杀人罪
raise cain:引发骚乱、大怒、吵闹
hallmark:金银纯度标记,质量标记
hallmark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英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I)时代。1300年爱德华一世下令,凡金银制品来打上伦敦金业公会(Goldsmiths' Company of London)的纯度印记均不得出售。打印记的工作是在该公会的所在地Goldsmiths' Hall进行和完成的,因此金银纯度印记就被称为hallmark,并一直沿用至今。hallmark 一词现还被用以指“(任何商品上的)质量标记”,乃至“标志”或“特征”。
calumny:诽谤,诬陷之词
据有关记载,古罗马人对诬陷者施行一种惩戒性做法,即在他的前额打上K字印记,K表示kalumnia,意思是“诽谤”。以后kalumnia演变为calumnia。英语的calumny源自该拉丁词,所以有“诽谤”“诬陷之词”等义。其派生词calumniator则指“诽谤者”。在中世纪一个人倘若遭到诽谤,很可能会向诽谤者提出挑战,要求决斗。意为“挑战”的challenge 一词,若究其根源,也可一直追溯到这个表示“诽谤”的拉丁词。这两者被联系起来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的缘故。
bill:帐单,钞票,议案 .
bill 一词始见于14世纪,源自中世纪拉丁语butla的异体bilta。该拉丁词原义为“图章”、“印记”,后指“盖有图章、印记的公文或法令”,因此bill今天所用的多数词义,诸如“帐单”、“议案”、“钞票”、“单据”、“证明书”等均与此有联系。带bill的短语,诸如bill of lading(提货单),bill of sale(卖契),bill of health(检疫证书)等均含有“盖有印章的”或“署了名的”的含义。另有两个词bull(教皇诏书)和bulletin(布告,公告)也源于拉丁语bulla。教皇诏书和布告均属公文,与图章和印记自然有密切的联系。其实英语还直接借用了bulla一词,用以专指“(教皇等的)玺”。
stigma:耻辱.污点
该词是16世纪时直接借自拉丁语stigma,更确切地说,是源于希腊语stigma。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奴隶和罪犯的身上都被打上永抹不掉的stigma。当时的stigma是“烙印”、“印记”的意思。到了17世纪英国还沿用这一做法。根据伦敦旧城新兴门监狱(Newgate)的纪事录,有一个绞刑吏只会用烙铁在罪犯手心打上代表thief(偷窃犯)的字母T,因为这是他认识的唯一字母。身上打有烙印对一个人来说总是个污点,总是个耻辱的标记。那种做法虽然以后被废止了,但stigma仍留在语言中,转而喻指“耻辱”、“污点”。其复数保留了原拉丁语形式stigmata.但也作stigmas。由stigma派生的动词stigmatize从表示“打上烙印”转而表示“诬蔑”、“污辱”等义。
sigil:图章,印记,魔符
来自拉丁语 sigilla,图章,印记,小词形式于 signum,标记,符号,词源同 sign.特指有魔力的 符号和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