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andora(潘多拉):希腊神话中诸神的礼物潘多拉

宙斯发现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后,下决心要惩罚人类,就让火神仿造女神的模样,用水和土创造了一个美女,再让爱与美神阿芙洛狄忒为她喷上令男人心醉神迷的香气,让雅典娜为她披上华丽的衣服,神使赫尔墨斯赋予她言语的天赋。当这个女人做好后,宙斯给她起名为Pandora(潘多拉),让她带着一个宝盒来到人间,并欲擒故纵地警告她不要打开盒子。埃庇米修斯不顾普罗米修斯的警告,娶了潘多拉为妻。潘多拉果然禁不起好奇心,打开了宝盒,放出了里面的各种灾难,仅仅保留了希望在里面。

潘多拉的名字Pandora是“众神的礼物”的意思。在希腊语中,pan表示“所有”,dora的意思是“礼物”,其中的do表示“赠送”。pan和do后来都变成了英语词根,衍生了大量英语单词。

习语Pandora’s box:灾难的根源

pandemic: [pæn'demɪk] adj.全国流行的,普遍的n.流行性疾病

panorama:[pænə'rɑːmə] n.全景,概观。记:pan全+orama视力→视野全景

pansophic:adj.全知的,有广泛知识的。记:pan全+soph智慧、知识+ic→有全面知识

donor: ['dəʊnə; -nɔː] n.捐赠者

donate:[də(ʊ)'neɪt] n.v.捐献,捐赠

pardon:['pɑːd(ə)n] n.vt.原谅。记:par完全+don舍弃→完全舍弃对方的过错→原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andora 词源,Pandora 含义。

bootleg(私卖):美国禁酒期间私酒贩子用靴筒藏匿私酒

美国最初的移民以清教徒为主,他们主张清廉节制,反对饮酒。这个主张禁酒的民间运动时起时伏,连绵不断,终于在20世纪初掀起了全面禁酒的大潮。1920年,美国通过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正式向酒宣战。按照该法案,任何人不得制造、售卖和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的饮料。人们可以在家里饮用以前买来的酒,但不得在公开场合或聚众饮酒。

然而,禁酒令根本无法消除人类对饮酒的欲望和需求,反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合法市场被取缔后,地下贩卖私酒的黑市却蓬勃发展,黑手党也通过控制贩卖私酒的黑市而谋取暴利,发展壮大。私酒贩子想尽各种办法来藏匿私酒,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私酒藏在高筒靴的靴筒里,从而诞生了一个英语单词bootleg,本意是“靴筒”,在这里表示“把私酒藏匿在靴筒里”,用来比喻私酒、私货或走私行为。相应的,bootlegger则用于比喻私酒贩子。后来,该词的词义进一步扩大,除了私酒外,bootleg还可以表示其他各种未经授权私自发行的货品,尤其是唱片等音像制品。

bootleg:['buːtleg] n.靴筒,私货v.私卖adj.违法、私自制造并销售的

bootlegger:['bu:t,legə] n.走私者,贩卖私酒者

epicure(享乐主义者):推崇享乐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Epicurus)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应当区分不同的快乐。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节制欲望,远离政事,审慎地计量和取舍快乐与痛苦的事物,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灵的平静,这是生活的目的。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

伊壁鸠鲁把“纯粹的”享乐看作是最高的目的,但是,他与阿瑞斯提普斯所主张的享乐主义不尽相同。伊壁鸠鲁的快乐是指“没有痛苦”和“灵魂的安宁”。伊壁鸠鲁认为,通过满足某些欲望而获得的那种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因为随这种享乐而来的必然是厌倦,从而使人背离了他的真正目的,即没有痛苦。

3世纪以后 ,伊壁鸠鲁的学说成了基督教的劲敌。在中世纪,伊壁鸠鲁成了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不信灵魂不死的同义语。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卢克莱修《物性论》的发现和出版,扩大了伊壁鸠鲁学说对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7世纪伽森狄全面恢复了伊壁鸠鲁学说,它直接影响了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说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直接先驱,他的伦理思想对英国的边沁、密尔等的功利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英语中,从伊壁鸠鲁的名字Epicurus产生了单词epicure,用来表示“享乐主义者”。

epicure:['epɪkjʊə; 'epɪkjɔː] n.享乐主义者,美食家,饕餮之徒

epicurean:adj.享乐主义的,讲究饮食的,伊壁鸠鲁学说的n.享乐主义者,美食家

censor:审查员

发音释义:['sensə] n.审查员vt.审查;检查

结构分析:censor = cens(审查、评价)+or(的人)→负责审查的人→审查员

词源解释:cens←拉丁语censere(评价)

同源词:census(人口普查←评价公民的收入和等级);censure(责难←挑毛病并谴责←评价他人)

censor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府官职,是罗马文职官员体系中仅次于独裁官的职位。其职权包括人口普查、维护公共道德和社会风气,以及对政府财政进行监督。

衍生词:censorious(挑剔的);censorship(审查制度)

助记窍门:censor→sensor(传感器)→像传感器那样全面监视→审查

discourse:论文,演讲

dis-, 分开,散开。course, 跑,跑道。原指谈话,全面的了解,后用来指论文,演讲。比较discuss, dissertation.

encyclopedia:百科全书   

该词来源于古希腊文enkyklios paideia,原义是“全面的教育”或“完整的知识系统”,是英国学者埃利奥特( Sir Thomas Elyot,1490?——1546)根据这个希腊短语杜撰的。他还把希腊文democratia英语化,变为democracy(民主),他最先把education(教育)一词用于今义,他给英国语言增添了很多新词。encyclopedia 一词的今义“百科全书”始用于17世纪。《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于1768年的问世使该词在英语中得到了确认。

  

bikini:比基尼泳装

Bikini原为西太平洋马绍尔群岛最北端的比基尼岛,1946年起美国曾在此多次进行核武器试验。1947年,在法国的里维拉海滩推出一种空前暴露的两片、三点式女泳装,其轰动效应不亚于年前比基尼岛上撼天动地的一通爆响,于是好事者便以bikini作为这种服装名。不过,此词单纯解作三点式泳装并不全面,因为它也是西方太太小姐们进行日光浴的时髦着装,并作为新潮健美女装驰名于世;同时bikini也可指“男式超短泳裤”或“超短内裤”。

encyclopaedia:百科全书

来源于古希腊语enkyklios paideia,原义是“全面的教育”或“完整的知识系统”。

investigate:调查,调查研究

来源于拉丁语中vestigium(脚印)派生的复合动词in.vestig.are(调查)。

词根词缀: in-入,向内 + vestige痕迹(e略) + -ate动词词尾

同源词:vestige 辨异:inspect, survey, investigate inspect, in-入,向内 + -spect-看, 原义为“look into”,指检查、视察。如: to inspect a factory 视察工厂。survey, sur-上,超过 + vey(= -vid-看见), 原义为“在…上看,俯瞰”,因而指全局性的检查或全面调查。如: to make a survey of the economic system 对经济制度进行全面的调查。investigate, in-入,向内 + vestige痕迹 + -ate, 原义为“循迹而查”,因而指具体地调查、研究某事。如: to investigate the robbery 调查抢劫案。

encyclopaedia(百科全书):普遍的知识

1559年,德国的鲍·斯卡利奇(Paul Scalich)编纂了一本百科全书,他把这本书起名为Encyclopaedia。这个书名的词源出于希腊文Enkyklios(普遍的、包罗万象的)和Paideia(教育、知识)两个单词。斯卡利奇想通过自己创造的这个新单词,让人感觉到他的这本书的内容有“普通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意思。

encyclopedia:[ɪnˌsaɪkləˈpidiɚ] n.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