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mazon(亚马逊):希腊神话中割乳以便射箭的彪悍女战士

希腊神话中,在Scythia(赛西亚)地区居住着一个Amazon部落,由高大彪悍、作战勇猛的女战士组成。为了不妨碍拉弓射箭,她们甚至将自己的右乳割去。她们的部落名称Amazon意思就是“没有乳房”,其中的 a=without(没有),mazon=breast(乳房)。她们由女王统治,崇拜战神阿瑞斯,认为自己是战神的后代。为了传宗接代,她们每年都会和附近的部落举行联姻大会,生下的女婴会留下,生下的男婴会被杀死或返还给父亲。

关于亚马逊女战士的传说一直是古希腊艺术家最喜爱的主题之一。据说一共只有三位希腊英雄战胜过亚马逊人,分别是赫拉克勒斯、忒修斯和阿喀琉斯。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所要完成的12项任务中,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夺取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腰带。这条腰带传说是战神亲自送给女王的,是女王权力的象征。本来,女王对赫拉克勒斯一见倾心,早有意献出腰带。但天后赫拉嫉恨赫拉克勒斯,便在部落中散布谣言,说赫拉克勒斯要绑架她们的女王。于是亚马逊女战士们倾巢而出,与赫拉克勒斯大战一场。赫拉克勒斯连续击败了多名最强大的亚马逊女战士并俘虏了亚马逊女战士的军队领袖后,亚马逊女战士才溃败,希波吕忒女王也献出了早已许诺的腰带。

另一位英雄忒修斯曾经造访亚马逊部落,受到热情款待。忒修斯对亚马逊女王安提奥珀一见倾心,但女王不为所动。于是忒修斯将女王骗到雅典欲强行成亲。亚马逊人包围了雅典,与女王里应外合展开战斗。女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雅典人和亚马逊人互有胜负,最后不得不缔结和约,亚马逊人才撤走。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后,特洛伊人落入下风。此时,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带领十二名女战士赶赴特洛伊城,帮助他们一起对抗希腊人。阿喀琉斯与女王大战一场,最后杀死了女王。等他摘下女王脸上的头盔时才发现被自己杀死的是一名妩媚的女人,后悔不已,陷入了巨大悲痛。

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Francisco de Orellana在南美洲的一条大河河畔与当地一土著部落交战,发现部落的女战士英勇异常,与传说中的亚马逊人非常相似,遂根据希腊神话,将该河命名为亚马逊河。

Amazon: ['æməzən] n.亚马逊,古希腊生活中的女战士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mazon 词源,Amazon 含义。

buccaneer(海盗):专门掠夺西班牙商船的“皇家海盗”

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展航海探险事业,积极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进行殖民,从美洲掠夺了大量财富,成为那个时代的霸主。1630年左右,一群在加勒比海域进行探险投机的法国人竞争不过西班牙人,被西班牙人赶到一座海岛上。从此以后,这群法国人以此为据点,做起了海盗生意,专门袭击西班牙商船,声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以及英国人、荷兰人也加入进来,将这项专门针对西班牙商船的海盗事业越做越大,并且还赢得了本国政府的支持,获得政府颁发的“私掠许可证”,成为奉旨打劫的“皇家海盗”,就算被西班牙军队俘虏后还可以享受战俘待遇,而不是像普通海盗那样被绞死。在后来英国和西班牙的大海战中,英国海军就依靠这些“皇家海盗”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终结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

在法语中,这群海盗被称为“boucanier”,源自加勒比海土著语buccan(烤肉架),字面意思就是“使用烤肉架烤肉的人”,因为这群海盗也喜欢使用这种架子烤肉吃。英国人将其英语化为buccaneer。1684年,著名法国作家Alexandre Exquemelin描写17世纪加勒比海盗的名著《美洲海盗》的英译版本出版后,buccaneer一词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了“海盗”(pirate)的同义词。

同样源于加勒比海土著语buccan(烤肉架)还有单词barbecue(烧烤),它是经由西班牙、法语进入英国的。

buccaneer:[,bʌkə'nɪə] n.海盗vi.做海盗

freebooter:['friːbuːtə] n.海盗

filibuster:['fɪlɪbʌstə] n.海盗,暴兵,阻挠议事的议员,阻挠议事的行为vi.掠夺,阻挠议事

addict(有瘾的人):等待发落的奴隶

古代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人就将战争中俘虏的战俘作为奴隶分配给战士或卖给其他人。在拉丁语中,这种成为奴隶的战俘被称为addictus,是addicere的过去分词。addicere由ad(to)+dicere(dict,宣告)构成,意思就是“待发落的、待分配的”。英语单词addict就来自拉丁语addictus,意思就是“等待发落的”。它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后来变成了名词,表示“任人发落的奴隶”,后来用来形容任何像奴隶那样缺乏自主性、依赖他人或他物的人。现在该词主要用来表示那些对某种事物或行为上瘾、产生依赖性的人,而“奴隶”之意转移到单词slave上。

addict:['ædɪkt] n.有瘾的人,入迷的人,痴迷者vt.使沉迷,使上瘾

addictive:[ə'dɪktɪv] adj.上瘾的,成瘾的

addiction:[ə'dɪkʃ(ə)n] n.上瘾,痴迷,沉迷

cartel(卡特尔):军队之间的书面协议

cartel(卡特尔)指的是同一行业中若干企业达成协议,联合起来控制市场的行为。这个单词来自拉丁语charta(纸),与chart(图纸)同源。在16世纪,cartel指的是书面的挑战书。在17世纪时,该单词表示军队之间达成的交换俘虏的书面协议。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达成的协议自然与交战双方达成的协议有很大的类似性,因此cartel一词从20世纪初开始用来表示原本相互竞争的企业达成协议、联合控制市场的行为。

cartel: [kɑː'tel] n.卡特尔,企业联合,垄断联盟,俘虏交换协议

triumph(凯旋):古罗马庆祝胜利的凯旋式

凯旋式是古罗马人庆祝军队凯旋归来的一种十分隆重的庆祝仪式,是军事将领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要想获得这种礼遇,必须符合一系列条件,包括:必须是军队的“统帅”并且拥有国家的统治大权、对外战争获得重大胜利等。获得凯旋式礼遇的将领被称为“凯旋者”。在仪式上,凯旋者头戴花环,脸被涂红,身穿特制长袍,乘坐金色战车,从专为凯旋式而设的城门中进入罗马城内。他的身旁紧跟着一名奴隶,不断在他耳旁低语:“记住,你只是一名凡人。”

参加凯旋式的还有凯旋者的部分军队。他们扛着标语,赶着满载战利品的大车,参加游行。队伍中往往还有被俘的俘虏以及用来祭祀的牺牲品。游行队伍按规定路线到达终点后,将处死一名战俘,将其他俘虏转卖为奴隶。在向朱庇特神奉献牺牲后,仪式结束,宴会开始,所有人开始豪饮狂欢。

在古拉丁语中,“凯旋式”叫做triumphus,可能来自古希腊语thriambos,意为“给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赞歌”。英语单词triumph(凯旋)就来源于此。

triumph: ['traɪʌmf] n.凯旋,胜利vi.得胜,成功

triumphal:[traɪ'ʌmfl] adj.凯旋的,胜利的

triumphant:[traɪ'ʌmfənt] adj.胜利的,得意洋洋的

caption:标题、说明文字

发音释义:['kæpʃən] n.标题;说明文字;字幕;逮捕vt.给…加说明文字(标题、字幕)

结构分析:caption = cap(抓)+tion(名词后缀)→逮捕

词源解释:cap←拉丁语capere(抓)

同源词:capable(能干的);captive(俘虏);accept(接受);intercept(拦截);except(除了)

caption原本表示“逮捕”。由于该词常常出现在逮捕令之类的法律文件的标题中,因此该词衍生出“文件的开头”的含义,进而可以表示文章标题、插图下的说明文字、字幕等。

captivate:迷住

发音释义:['kæptɪveɪt] vt.迷住;迷惑

结构分析:captivate = captive(俘虏)+ate(动词后缀)→迷住

同源词:captive(俘虏、迷恋者);capture(捕捉、俘获)

capture:俘获

发音释义:['kæptʃə] vt. 俘获;夺得;捕捉,拍摄n. 捕获;战利品,俘虏

结构分析:capture = cap(抓)+ture(名词后缀)→俘获

词源解释:cap←拉丁语capere(抓)

同源词:capable(能干的);captive(俘虏);accept(接受);intercept(拦截);except(除了)

frank:坦率的,真诚的,优雅的

来自Frank, 法兰克人,部落名。在公元五世纪,整个西欧仍处在一种野蛮的部落时代,整个社会被分成自由人,俘虏,和奴隶三个等级,而Frank人做为战胜级,享受唯一的自由权。后部落名通用化,赋予诸多美好的词义,如自由的,高贵的,美丽的,优雅的,大方的,真诚的等。后主要用于坦率的,其它词义逐渐废弃。参照电影《庞贝末日》。

victim(受害人):被作为祭品杀死的人或动物   

在古代社会,很多地方都有“血祭”的宗教习俗,即将活人或动物当场杀死,作为祭品奉献给神灵。被杀死的活人通常是战争中捕获的俘虏。在拉丁语中,这种被作为祭品杀死的人或动物被称为victima。该词15世纪进入英语后,拼写改为victim。17世纪后,词义演变为“受害人、被折磨者”;18世纪后,增加了“被压迫者”的含义。

  victim:['vɪktɪm] n.受害人,牺牲品

slave:奴隶

从形式上看,slave一词同另一个词Slav颇为相似,实际一上slave也正是源于Slav的。

  Slav即“斯拉夫人”,原指一度居住于北乌克兰,即第聂伯河岸的一个部落,今指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捷克人、波兰人等在内的一个民族统称。Slav在原民族里有“高贵的”之意。Czechoslovakia(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大民族之一叫做Slovaks(斯洛伐克人),而Yugoslavia(南斯拉夫)的主要民族之一叫做Slovenes(斯洛文尼亚人)。Czechoslovakia这一国名的意思是land of the Czechs and Slovaks,而Yugoslavia这一国名的意思则是land of the South Slavs。这些都与Slav这一名称有些渊源关系。

  在中世纪早期斯拉夫人向西扩张,征服了欧洲一些地区。但到了公元6世纪左右他们反倒被来自西面的日耳曼部落所征服,许多人被贩卖到中欧和西欧,沦为罗马人的奴隶。罗马人把他们叫做Sclavus,意思是“斯拉夫俘虏”,后来转指“奴隶”。该词在法语里作esclave,13世纪进入英语时作sclave,约到16世纪时其中的字母c脱落了,变成slave这一形式,仍然泛指“奴隶”。因此我们可以说slave是从一个专有名词逐渐衍变而为普通名词的。德语对应词Sklave和西班牙语对应词esclavo等亦源于此。

  

rohe:长袍   

据认为,robe和rob同源,尽管它们今天的释义相去甚远,robe意指“长袍”,而rob则意为“抢劫”。robe借自古法语robe,原义是“战利品”或“掠夺物”。古时候士兵的战利品多半是长袍及其它衣物。他们总是将俘虏身上的衣服剥光。其实,远在手表、汽车、电视机等问世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长袍或其它衣物,还有马,恐怕就是古代士兵和强盗通常所能掠夺到的物品了。正是由于这个关系,robe一词不论在法语里还是在英语里,后来都由“掠夺物”转而指“长袍”了。

parole:承诺,诺言,假释

来自法语parole d’honneur,承诺,承诺辞,即parole of honor,来自拉丁语parabola,说话,词源同parable,parley.原指战争中俘虏作出的不逃跑的承诺,后用于对罪犯的假释。

caitiff:卑劣的

它和captive(俘虏)同源,俘虏地位很低下,由此引申出“卑劣的”。对于captive,词根-capt-指“抓”,它和caitiff相比发生了-p-音消失现象,类似有:compute(计算)—count(计算)、capital(资本)—cattle(牛)、hospital(医院)—hostel(招待所)。

king's ransom:大量的金钱

英王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失败之后的返家途中被政治对手俘虏,在英国付出高达10万英镑的赎金(相当于当时英国数年的财政收入)后,理查才得以回国。所以,king's ransom(国王的赎金)比喻“很大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