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s(性欲):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洛斯
在希腊神话中,爱神厄洛斯(Eros) 是一位重要的创世神,因为他代表了世界的动力——性欲。有了厄洛斯,神灵才从单性繁殖变为双性繁殖,世界才会变得丰富多彩、生生不息。不过,厄洛斯整天鼓动其他神灵进行繁衍,但他自己并不参与其中,也没有后代。这是因为,他代表的是世界万物结合的原始动力,既包括了男性本原也包括了女性本原,所以他本是不男亦不女,不阴亦不阳。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原本只有前面讲到的那位原始神才叫厄洛斯(Eros),但在柏拉图之后,古希腊确立了把厄洛斯分离成两位,分别进行崇拜,一位是这里所说的创世神,另一个是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与战神私通生下的小爱神厄洛斯( Eros ),他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丘比特( Cupid ),他的形象是一个身披双翼,手持弓箭的胖乎乎的小男孩。据说他有两种箭,金箭能让人产生爱情,铅箭能扑灭爱情。他们代表的都是原始的性爱,是促使人类繁衍生息的生殖冲动。
厄洛斯的名字Eros在希腊语中就是“性爱、爱欲”的意思。从他的名字中产生了一些与性爱有关的单词。
Eros:['iərɔs] n.厄洛斯
eros:['iərɔs] n.性爱,性欲,愿望
erotic:[ɪ'rɒtɪk] adj.色情的,性欲的,性爱的n.好色之徒
erosion:[ɪ'rəʊʒ(ə)n] n.侵蚀,腐蚀(色情是对人的腐蚀)
erotology:[,erə'tɒlədʒɪ] n.色情文学,色情艺术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ros 词源,eros 含义。
salon(沙龙):巴黎名媛客厅中的社交聚会
英语单词salon(沙龙)来自法语,而法语salon来自意大利语salone,本意为“大厅”(large hall),后来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当时,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会交际场所。进出这里的人,多为小说家、诗人、画家、戏剧家、哲学家、音乐家和评论家等,他们志趣相同,欢聚一堂,或作诗绘画,或欣赏典雅的音乐,或就各种感兴趣的问题促膝长谈,无拘无束,各抒高见。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形式的聚会称为“沙龙”。正宗的“沙龙”有以下特点:要定期举行;时间要在晚上;人数不能太多。现在,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借“沙龙”一词来表述某项活动,如“文学沙龙”、“音乐沙龙”等。
salon:['sælɒn] n.沙龙,客厅,画廊
hermit(隐士):隐居在荒漠中的人
英语单词hermit(隐士)来自希腊语eremites,字面意思就是“荒漠中的 人”。为什么隐士一定要隐居在荒漠中呢?原来,当隐修刚刚兴起之时,最早的基督教隐修者都是在埃及和叙利亚的沙漠中进行隐修的。最有名的一个隐士叫做圣安 东尼。他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埃及基督徒,基督徒隐修生活的先驱,也是沙漠教父的著名领袖。
圣安东尼首先在自家附近退隐达十五年之久,并向住在附近的隐士们学习如何善度隐修的生活。当圣安东尼三十多岁时,便渡过尼罗河,到 沙漠中一座庇斯比尔山上,住在一个荒废多年的军用城堡中,追求祈祷和独修的生活。圣安东尼将自己锁在城堡中二十五年之久。他的一位朋友每年两次把半年需用 的面包送给他,因为当地天气干燥,面包不易变坏;此外,城堡内有泉水源供应食水。二十五年后他的朋友们破门而入,进入城堡,见到圣安东尼的样貌比二十五年 前更平静而健康。当时跟随圣安东尼的群众效法他的榜样,也在庇斯比尔山附近的山洞或小屋中独修,而圣安东尼则固定地予以会晤并指导,如此维持了五至六年。
随后,圣安东尼退隐到尼罗河与红海间的克津山旷野,在那里度过他最后的45年半独修生活。圣安东尼的隐修风范影响后代基督徒,包括奠定基督教教义的圣奥古斯丁。虽非首位隐修士,然而他的榜样促使修道生活的兴盛,使后人尊称他为“修道运动之父”。
hermit:['hɜːmɪt]n.隐士,隐修者,隐居者
Hermitage:['hɜːmɪtɪdʒ] n.隐士生活,隐士住处
irenic(和平的):希腊神话中的和平女神厄瑞涅
时序三女神(The Horae)是希腊神话中掌管自然秩序的三位女神,分别是狄刻(Dike,正义)、欧诺弥亚(Eunomia,秩序)、厄瑞涅(Eirene,和平)。她 们是三姐妹,都是宙斯和正义女神忒弥斯的女儿。厄瑞涅(Eirene)是时序三女神之一的和平女神,对应于罗马神话中的帕克斯(Pax)。在赫西俄德的 《神谱》中,作者将她称为“鲜花怒放的厄瑞涅(Blooming Eirene)”。
厄瑞涅是财神普图鲁斯(Ploutos)的哺育者,也有的神话说是财神的母亲。厄瑞 涅的崇拜在雅典特别流行。在罗马的奥古斯都时代的马尔斯广场上专门为她建有祭坛,每年都会在这个地方为她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只是现在这一建筑已经荡然无 存。只是在城内还放置有她的大理石雕像,其形象是一位年轻的妇女怀抱着年幼的普图鲁斯。在钱币上,她是一位少女,左手执象征丰饶的丰裕之角,右手持有象征 和平的橄榄枝、赫耳墨斯的神杖或禾穗,有时也怀抱着小财神普图鲁斯。人类发现的第14颗小行星—司宁星以厄瑞涅的名字命名。
英语单词irenic就来自和平女神厄瑞涅的名字。
irenic:[aɪ'renɪk; -'riː-] adj.和平(主义)的,促使和解的
nestor(睿智长者):经验丰富的睿智长者涅斯托尔
在希腊神话中,涅斯托尔(Nestor)是皮洛斯(Pylos)的国王。他的父亲和 其他兄弟都被赫拉克勒斯杀死,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他曾经是追随伊阿宋乘阿尔戈斯号快船去寻求金羊毛的英雄团队中的一员,还参与了针对卡吕冬原野的公野猪的 猎杀行动。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他都有出场。在特洛伊战争期间,他年纪已经非常大了(据说大约有110岁),但依然带着两个儿子加入了 希腊联军。他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经常为年轻的战士出谋划策,并想方设法促使阿基里斯和阿伽门农的和解。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他没有参与对特洛伊城的洗劫, 而是顺利返回了皮洛斯。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儿子远渡重洋来到皮洛斯,向涅斯托尔打听父亲的下落。涅斯托尔热情款待了他,但无法告知他父亲的下落。 在荷马史诗及希腊神话中,他被看作是一名善于提供建议的睿智长者,因此,他的名字也就成了“睿智长者”的代名词。
nestor:['nestə]n.睿智长者,涅斯托尔
philosopher(哲学家):爱智慧的人
希腊战胜波斯后,希腊城邦进入繁荣阶段,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日臻完善。雅典民主制下的竞争主要通过辩论和演讲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批专门传授 辩论和演讲的教师,称为“智者”(sophist),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智者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为了赢得个人声誉,他们利用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对传 统观念提出挑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但对哲学的根基带来了严重损害,因为他们否定确定的或唯一的真理标准,对一切都表示怀疑和反 驳,以达到驳倒对方的实用目的。他们虽然有智慧,却拿来作为达到实用目的之手段。苏格拉底等哲学家把他们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为了表明自己 与这些智者的区别,苏格拉底将自己称为philosopher(哲学家),意思是“爱智慧的人”。由此可见,哲学家是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追求真理和智 慧为目标的人。
从希腊语sohpia(智慧)产生了英语词根sohpy,并衍生了众多与智慧相关的单词。
sophist:['sɒfɪst]n.诡辩家,智者
sophistry:['sɒfɪstrɪ]n.诡辩,诡辩术
sophisticated:[sə'fɪstɪkeɪtɪd]adj.复杂的,久经世故的
philosopher:[fɪ'lɒsəfə]n.哲学家,哲人
philosophy:[fɪ'lɒsəfɪ]n.哲学
sophomore:['sɒfəmɔː]n.(大学)二年级生。记sopho智慧+more(moros)愚蠢→半聪明半愚蠢的人→二年级学生
wife(妻子):成年女性
英语单词wife现在一般用来表示“妻子”,但在古代,它的本意是woman(妇女)。在一些由它构成的复合词中我们还能看到它的这种含义,如midwife(产婆)、alewife(啤酒店老板娘)、housewife(家庭主妇)、fishwife(卖鱼妇)等。并且,单词woman本身就是由wife+man构成的,原本拼写为wifman。“妻子”之意原本是wife的一个特殊含义,在现代英语中反而成为了它的主要含义。
wife:[waɪf] n.妻子,已婚妇女,夫人
woman:['wʊmən] n.妇女,女性,成年女子
midwife:['mɪdwaɪf] n.产婆,助产士vt.促成,接生
alewife:['eɪlwaɪf] n.啤酒店老板娘,开酒店的女人
fishwife:['fɪʃwaɪf] n.卖鱼妇,说话粗野的女人
pedagogue(教师):小孩上学放学的带路人
在古希腊的雅典,儿童从7岁就要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年龄尚幼,还不记得上学和放学回家的道路,通常需要家里的奴隶或卫士带领着去学校或回家。这些给学童带路的人就是pedagogue。这个英语单词来自希腊语,与ped(kid,儿童)+ agogos(lead,带领)构成。后来,这些人还负责督促儿童学习。因此,pedagogue逐渐衍生出“教师”的含义。
pedagogue: ['pedəgɒg] n.教师,教员,卖弄学问的人
pedagog: ['pedəgɔg] n.(小学)教师,喜欢卖弄学问的老师
pedagogy: ['pedəgɒdʒɪ; -gɒgɪ]n.教育,教育学,教学法
bobby(警察):创建伦敦首支警察部队的罗伯特•皮尔爵士的昵称
在英语中,人们有时候用bobby来称呼警察。bobby一词其实是创建伦敦第一支警察部队的罗伯特•皮尔爵士的昵称。
罗伯特•皮尔爵士(Sir Robert Peel,1788-1850)是英国最杰出的首相之一,被看作英国保守党的创建人。1829年,当时担任英国内政部长的罗伯特•皮尔促使议会通过了创建新警察制度的议案《大伦敦警察法》,建立了“大伦敦警察厅”,标志着近代警察制度的建立。在建警初期,罗伯特•皮尔提出的九项警务原则,深刻体现了英国警察的性质,使警察事业在英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在英国,人们亲切地用罗伯特的昵称bobby来称呼警察。
bobby:['bɒbɪ] n.(俚语)警察,(人名)鲍比
boost:推动、促进
发音释义:[buːst] vt.n.往前或往上推;促进;提升;增加
词源解释:美式英语,词源不详,首次出现于19世纪初期,常用于抽象用法。
助记窍门:boost→boots→支撑人向上、向前运动→推动、促进
衍生词:booster(支持者;助推器;升压机)
aspire:立志追求
发音释义:[ə'spaɪə] vi. 渴望;立志;追求
结构分析:aspire = a(=ad,去)+spire(呼吸)→因某事而呼吸急促→渴望,立志追求
词源解释:spire←拉丁语spirare (呼吸)
同源词:spirit(精神←生命←呼吸);inspire(激发←吸入空气);expire(期满、死亡←断气);conspire(共谋←同呼吸);perspire(流汗←所有毛孔都在呼吸)
衍生词:aspiration(抱负、志向);aspirant(有抱负者)
accelerate:加速
发音释义:[ək'seləreɪt] vt. 使……加快;使……增速vi. 加速;促进;增加
结构分析:accelerate = ac(=ad,去)+celer(快速)+ate(动词后缀)→使快速→加速。
词源解释:celer←拉丁语celer(快速)
同源词:acceleration(加速),celerity(快速)
abash:使困窘
发音释义:[ə'bæʃ] vt. 使困窘;使羞愧;使局促不安
词根分析:abash = a(往外)+bash(张开嘴)→张嘴惊愕→困窘、羞愧。
词源解释:abash←古法语esbaer(张嘴惊愕),es = ex(往外),baer←拉丁语batare(张嘴,打呵欠)。
背景知识:abash表示某人谎言被戳穿、受到突如其来的指责或羞辱等场景下吃惊地张开嘴,形象地刻画出人在羞愧、困窘、局促不安时的面部表情。
同源词:bashful(羞愧的,困窘的)。
bloomers:灯笼裤
来自美国19世纪女权运动领导者Amelia Bloomer 的名字,其促进了灯笼裤在美国的流行。某种程度上灯笼裤也是对女权的一种宣示。
didi:姐姐
来自印度语,姐姐。部分由于现印度西孟加邦女部长Mamata Banerjee促进了该词的流行。
facilitate:促进
来自facile, 简单的。即使简单,简化,促进。
facility:设施
来自facile, 简单的。即促进事物简化的设施或工具,后词义通用化。
urgent:紧迫的
来自urge,催促。
haste:仓促,匆忙
来自Proto-Germanic*haifstiz,冲突,争执,斗争,来自PIE*keibh,狂暴的,迅速的,可能来自PIE*skei,砍,劈,词源同scissor,shear.引申词义催促。
hasten:匆忙,加快
来自haste,仓促,匆忙,-en,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