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gospel(福音):极好的消息

“福音”本是一个基督教的术语,指耶稣的言论及其门徒们传播的教义。在拉丁文中,福音叫做euangelium。其中,eu是“好”的意思,如eugenics(优生学)、eulogize(赞美)、euphemism (委婉的词语);angelium是“消息”的意思,天使angel与其同源。

基督教传入英国后,英国人将拉丁文euangelium意译为古英语单词godspell,其中,god等于good(好),spell表示消息、信息。后来,godspell的拼写逐渐演变成了现代英语中的gospel。

gospel一词现在已经逐渐走出宗教领域,应用于更多场景,用来表示任何主义、信条。

gospel:n.福音,真理,信条adj.福音的,传播福音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gospel 词源,gospel 含义。

gossip(闲聊):爱闲聊的教父母

在基督教中有为孩子挑选教父母的习俗。男性为教父,女性为教母。教父母在孩子的洗礼仪式中扮演作保的角色。婴儿或儿童受洗后,教父或教母会教导受洗者在宗教上的知识,而如果教子女的双亲不幸死亡,教父母有责任去照顾教子。

公元14世纪的时候,教父教母的英语表达法是god-sib。god意为“上帝”,sib意为“相关”(如sibling表示“兄弟姐妹”)。教父教母正是通过上帝才与受洗礼的婴儿发生联系的。

godsib后来演变成gossip,意思也被引申和扩大,不仅表示“教父教母”,还表示“至交、好友”。至交好友们在一起,难免谈一些私房话。在16世纪的时候,gossip的意思就固定下来,表示“闲话;讲闲话;爱讲闲话的人”。

gossip: ['gɒsɪp] n.传闻,绯闻,流言蜚语,八卦新闻;爱传播流言蜚语的人vi.闲聊,传播流言蜚语

codex(古抄本):古罗马人用多块蜡板装订而成的书

古代罗马人还发明了用于写字的蜡板。蜡板通常用木板做成,上面涂有一层蜡,用铁笔或其他尖笔在上面刻划,蜡层可以方便地刮擦笔误和反复刻划。每块蜡板的上下两角有小孔,可以用绳子把多块蜡板装订在一起,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两块板不涂蜡,作为封面和封底,这样就形成了一本书。这种把多块蜡板装订起来做成的书在拉丁语中叫做caudex,后来拼写变为codex,字面意思是“树干,一堆木头”,这就是英语单词codex的词源。

与卷轴(scroll)不同,codex的装订方式与现代书籍一样,书写时两面均可,阅读时可以跳读。等到其他书写材料如羊皮纸、莎草纸出现后,按照这种方式装订的书籍依然称为codex,一般译为“古抄本”。在印刷术出现前的欧洲,这种古抄本是最主要的书籍。大量基督教僧侣通过手抄方式,使大量古典书籍得以保存和传播。

早期的codex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法律条文,所以codex也含有“法典”的含义。英语单词code(代码、法典)就源自codex。

codex:['kəʊdeks] n.古抄本,法典,药典

code:[kəʊd] n.代码,密码,法典,准则vt.编码,编成法典

mosaic(马赛克):献给缪斯女神的艺术

一提起“马赛克”(mosaic)这个词,很多中国人想到的图片或视频中用来遮盖不雅部位的方格子。其实,马赛克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装饰艺术,指的是用大量小石块或小玻璃等材质拼凑镶嵌形成的装饰图案。英语单词mosaic一词来自希腊语musaicum,意思是“work of Muses”(缪斯女神的作品),可见马赛克在希腊人眼中已经是一门艺术。

在早期原始人所住的洞穴中就能发现用贝壳或石头拼成的马赛克。在人类早期文明中,两河流域的苏美人为减少巨大神殿墙的单调,将之使用在建筑上。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马赛克艺术逐渐普及。

而等基督教徒来到罗马后,马赛克艺术迎来黄金时期。由于当时基督教在罗马受到压迫,艺术成为基督教徒表达信仰的最佳方式。由于他们大多数民众都不识字,他们就把基督教徒的故事和传说在地下室的通道墙壁上做成马赛克拼图画,用于传播基督教徒文化。因此,很多经典的马赛克壁画都还与基督教的传说和故事有关。基督教被罗马人定为国教后,基督教的教堂中大量使用马赛克艺术,并且材料也逐渐发展为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至今人们还能在各地的基督教堂中欣赏绚丽的马赛克艺术。

mosaic: [mə(ʊ)'zeɪɪk] n.马赛克,镶嵌画adj.摩西的,镶嵌的

candy(糖果):古印度人制造的块状蔗糖

在古代欧洲,人们利用蜂蜜来制造糖果。最先是在罗马周围的地区出现了糖衣杏仁这种糖果。制造者用蜂蜜将一个杏仁裹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就可以得到糖衣杏仁。而在亚洲,人们通过蔗糖来制造糖果。甘蔗(sugarcane)原本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独有的农作物。人们将甘蔗榨出的汁液中提炼蔗糖(sugar)。印度人很早就掌握了从利用甘蔗制造蔗糖的工艺。波斯人从印度学会了种植甘蔗、制造蔗糖的技术,并流传至阿拉伯,再通过阿拉伯人传播至欧洲。英语单词candy一词就反映了这种技术的传播途径。它的源头是印度的梵语khanda,意思是“块状蔗糖”,是蔗糖制成品之一,即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冰糖”。从该词演变出波斯语qand、阿拉伯语qandi、法语candi和英语单词candy。在英国英语中,candy仍然指用冰糖制成的糖果,而在美国英语中,candy可以表示任何糖果。

另外,sugar(蔗糖)一词来源自印度的梵语sharkara,经波斯语、阿拉伯语和拉丁语后传入英语的。

candy: ['kændɪ] n.糖果,冰糖adj.甜言蜜语的,新潮的vt.用糖煮,使结晶为冰糖vi.糖煮,结晶为冰糖

sugar: ['ʃʊgə] n.糖,食糖,蔗糖,冰糖,甜言蜜语vt.加糖于,粉饰vi.形成糖

apostle(使徒):追随耶稣并传播福音的首批传道者

耶稣创立基督教后,从追随者中挑选了一些人作为自己的门徒和传教助手。耶稣殉难后, 他的门徒们继承了耶稣的衣钵,背井离乡,分散到各地传播基督教福音。尤其是外邦人保罗加入后,基督教向外邦人敞开了大门,允许外邦人加入且无需承认犹太教 的教义、无需行犹太割礼。自此,基督教脱离了原来所依附的犹太教,开始自立门户,最终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最早传播福音的首批信徒为基督教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大部分人都在传播福音的过程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基督教中,这些首批传道者被称为apostle(使徒),该词来自希腊语 apostolos(使者),由apo(away from,远离)+ stellein(send,差遣)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受差遣者、使者”。

《圣经》中记载十二使徒是彼得、安德烈、西庇太之子雅各、约翰、腓力、巴多罗买、多马、马太、亚勒腓之子雅各、达太、西门和犹大。犹大因出卖耶稣后自尽,补选马提亚为使徒。保罗则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

apostle:[ə'pɒs(ə)l] n.使徒,最初的传道者

pastor(牧师):基督教中人类灵魂的牧人

英语中,pastor本意是“牧人,牧羊人”,与pasture(牧场,草场)同源。在基督教中,pastor表示教士,中文译为“牧师”。这是为什么 呢?原来,在基督教经典著作中,常将信徒比喻为羊群,将基督比喻为看管、引导羊群的牧人。如:“他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 (赛40:9-11)“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23:1)“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们,牧养他们。”(结34:23)因此,在信徒中传播教义 的教士们也以牧人自居,称为pastor(牧师)。

pastor:['pɑːstə] n.牧师,牧人

priest(神父):宗教群体中的长老

英语单词priest来自拉丁语presbyter,后者来自希腊语 presbyteros,意思是“长老”,用来表示在宗教会众中传播教义、指导信徒的神父,而另外一个希腊单词hiereus则表示在宗教中举行祭祀、管 理供品的人为hiereus(祭司),对应的拉丁语为sacerdos,但英语中没有对应的名词,只有一个直接衍生出来的形容词sacerdotal(祭 司的,僧侣的)。因此,在将拉丁语的《圣经》翻译为英语时,presbyter(长老)和sacerdos(祭司)统统被翻译为priest(神父)。

priest:[priːst] n.神父,牧师,教士,祭司

priestess:['priːstɪs] n.女祭司

priesthood:['priːsthʊd] n.祭司职,神职,僧职

canter(慢跑):英国基督教教圣地坎特伯雷

canter 是骑马时中介乎小跑(trot)与 gallop(疾驰)之间的步法,一般译为“慢跑” 。 该词由 Canterbury gallop 或 Canterbury trot/pace 一语缩略而来。Canterbury(坎特伯雷)是英国的基督教圣地。公元597年,传教士奥古斯丁受教皇委派,从罗马赴英国传教。他在40名修士的伴随下,来到作为撒克逊人肯特王国的坎特伯雷。当时的肯特国王是个异教徒,但王后原是法兰克公主,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因此,在英格兰,坎特伯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

16世纪中期,宗教改革的浪潮席卷欧洲。英国教会也向天主教开火,断绝了与罗马教廷的一切关系,改称英国国教,又叫圣公会。它的首任主教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英王的加冕礼就由他主持。这位大主教还拥有管辖29个主教区的权力。这样,作为大主教驻地,坎特伯雷就成了英国的宗教首都。

公元117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Thomas Becket)因为与英国国王亨利二世不和而被国王的四位骑士杀死。半世纪后,英国国王亨利三世为贝克特平反,特意在坎特伯雷大教堂为贝克特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圣堂。后来的朝圣者前往坎特伯雷朝拜贝克特的圣堂,在接近圣地时都会放慢速度,让坐骑慢跑。后人就把骑马时的这种步法叫做Canterbury gallop /trot/pace,后来被缩略为Canterbury,到了18世纪又进一步缩略为canter。

canter: ['kæntə] n.(马)慢跑,流浪汉vt.使慢跑vi.慢跑

pagan(异教徒):尚未信仰基督教的乡下人

英语单词pagan来自拉丁语paganus,本意是“住在pagus(乡下)的人”,与英语单词peasant(农民、乡下人)同源。在古罗马军队行话中,paganus表示“平民、不合格的士兵”。基督教传播至罗马帝国并被立为罗马国教后,首先在罗马的城市和城镇地区发展,而在广大农村,农民们依然信奉以前的罗马多神教。因此,原本表示“乡下人”的paganus就产生了“异教徒、无宗教信仰者”的含义。基督教会沿用了古罗马军队的行话,用paganus表示这些尚未信仰基督教的人,含有“基督军队中不合格的士兵”之意。于是,paganus就变成了一个宗教术语,表示“异教徒、无宗教信仰者”,原本的“乡下人”含义反而逐渐消失了。英语单词pagan就来自拉丁语paganus。

pagan:n.异教徒,无宗教信仰者adj.异教的,异教徒的

quarantine(隔离):对来自疫区的船只强制采取的40天隔离制度

在14世纪中期,一场毁灭性的瘟疫在欧洲蔓延,这就是所谓的黑死病(plague)。它于1346年首先出现在黑海地区,然后沿西南方向向地中海传播,并在随后几年内蔓延至整个欧洲,毁灭了欧洲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1347年,威尼斯启动一项措施,强制要求所有来自疫区的船只在港口外停泊40天后才允许靠岸。这段隔离期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quarantina giorni(space of forty days)。其中,quarantine源自quaranta(40),意思就是“40左右”。后来,人们就用period of quarantine表示任何期限的隔离期,而quarantine就成了“隔离”的代名词。

quarantine:['kwɒrəntiːn] n.隔离期,检疫期,隔离,检疫,封锁vt.检疫,隔离vi.实行隔离检疫

radium(镭):居里夫人所发现的强放射性化学元素

镭(radium)是一种强放射性化学元素。它能放射出人们看不见的射线,含有很大的能量,能用于癌症的治疗。镭的发现,引起科学和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发现镭元素的,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她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1895年在巴黎求学时,和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激发了居里夫人对放射性元素的极大兴趣。在研究中,居里夫人发现,除了铀和钍外,还有一种未知物质也能释放放射线,并且放射性更强。她将这种新元素取名为radium(镭),源自拉丁语中的radius(放射)。

当时许多科学家并不相信镭的存在。为此,居里夫人需要提炼出纯镭来。居里夫妇利用奥地利政府捐献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残渣,在极度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提炼纯镭的艰苦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10年,在丈夫不幸去世4年后,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金属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

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损害,居里夫人患了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逝世。居里夫人在极短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工作的献身精神,为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radium: ['reɪdɪəm]n.(化学元素)镭

radio: ['reɪdɪəʊ] n.无线电,电台,收音机v.用无线电发送,用无线电通信

radius:['reɪdɪəs] n.半径,半径范围

radiate: ['reɪdɪeɪt] v.辐射,发光,传播adj.辐射状的,有射线的

radiation:[reɪdɪ'eɪʃ(ə)n] n.辐射,发光,放射物

radiant: ['reɪdɪənt] adj.辐射的,容光焕发的n.发光点,发光的复制

university(大学):中世纪欧洲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自治社团

英语单词university所代表的现代大学源自欧洲的中世纪大学。在中世纪时期,欧洲教会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在12、13世纪期间,一些教会牧师走上街头,向民众宣讲自己的研究心得,成为最早的讲师。其中那些富有真知灼见而又口才出众的讲师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学生,定期前来听课。一些知名大教堂所在地区形成了知名的学术中心,拥有多名教师和数百名学生。随着人数的增加,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教师和学生自发组成社团,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其他行业协会类似。这种社团在拉丁文中被称为“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意思是“community of masters and scholars”(专家学者社团),简称universitas,意思是“团体、集合体”,源自universus(整体,英语单词universe的来源),1228年在教皇颁布的敕令首先使用。这就是英语单词university的来源。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其中源自巴黎圣母院附属学校的巴黎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杰出代表,成为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鼎盛时期师生人数多达5万人。1167年,英国国王禁止英国学生入读巴黎大学,因此1168年一批巴黎大学的学者来到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剑桥大学。

作为拥有特许状的社团,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享有高度的自由,实行完全的自治。教者可以自由的讲授,学生可自由的研究,允许大学师生结社、罢课、罢教,自由安排课程、聘请教师或享有迁移权、行乞权、免纳捐税、平时免受兵役和不受普通司法机关管辖等。这就是现代大学自治的渊源。不过,虽然不受世俗政权的干涉,但中世纪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教会的控制,都必须开设神学方面的课程;而大学的教师也大多数都是传教士或基督徒。

university:[juːnɪ'vɜːsɪtɪ] n.(综合性)大学

tariff(关税):向外国商船索取买路费的直布罗陀城市Tarifa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园711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北非摩尔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大举进犯欧洲,击败当时位于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后继续向法国进军。被当时法兰克共相“铁锤查理”击败后,摩尔人在西班牙地区盘踞了七个多世纪,将伊斯兰文化传播至欧洲。摩尔人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后,一位名叫Tarif Ben Malluk的将军攻占了海峡北边的一座小镇并在此修建城堡,这座小镇因而得名Tarifa。Tarifa距离海峡仅21英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摩尔人以此为据点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并向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来往商船索要买路费,其金额与商船上所在货物价值总额成比例,这就是关税的由来,而表示关税的英语单词tariff就来自城市Tarifa的名字。

tariff: ['trf] n.关税,关税表,税率表,收费表vt.征收关税,定税率

airborne:空气传播的

发音释义:['eəbɔːn] adj. 空运的;空气传播的;风媒的

结构分析:airborne = air(空气)+ borne(携带、承载)→由空气来携带的→空气传播的、空运的

词源解释:borne是bear(承受、孕育)的过去分词

bush telegraph:(信息等)迅速传播

来自澳大利亚的习语,形容偏远乡村及山区的一种原始的信息传播系统。参照中国古时的烽火传迅。

communicable:可传染的

来自communicate, 交流,传播。

divulge:泄露

di-, 分开,散开,来自dis-变体。-vulg, 平民,民众,词源同vulgar, vulgarity. 即在公众中传播,引申词义泄露。

evolve:进化

e-, 向外。-vov, 卷,词源同volume, voluble. 后用于进化义,并通过达尔文的使用使该词广泛传播。

exploit:功绩,利用,剥削

ex-, 向外。-ploit, 卷,词源同imply, implicate. 即展开,结果,功绩。后在19世纪初由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尤其是圣西门用该词指剥削,压榨,使得这一词义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