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divine(神的,占卜):通过占卜了解神的旨意

在古代西方,人们喜欢在重大活动之前进行占卜活动,来预测凶吉。古代人使用多种稀奇古怪的方法进行占卜,如观鸟、查看动物内脏、抽签、拈阄等等。

英语单词divine的本意是“神的”,做动词时,divine表示“占卜”。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占卜所获得的信息是神的旨意,所以占卜在英语中称为divine,它来自拉丁语divinus,意思是“of a god”(神的、关于神的)。所以divine一词除了表示“神圣的,非凡的,天赐的”之意外,还表示“占卜、预言”等引申义。

divine:[dɪ'vaɪn]v.占卜,预言adj.神圣的,非凡的,天赐的n.牧师,神学家

divination:[,dɪvɪ'neɪʃ(ə)n] n.预测,占卜

divinity:[dɪ'vɪnɪtɪ] n.神,神性,神学

diviner:[də'vaɪnɚ] n.占卜者,占卜师,预言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ivine 词源,divine 含义。

horoscope(星象):出生时辰所对应的星象

古代人认为,人的性格及命运都取决于人出生时的星象,即出生时整个宇宙的天体运行所处的状态。古代的占卜师能够根据人的出生时辰和地点,推算出当时的星象,并解读出这个星象所蕴含的关于人的命运的含义。英语单词horoscope就反映了这种迷信思想。该单词源自希腊语horoskopos,由horo(hour,时辰)+skopos(scope,景象,视野)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出生时辰所对应的星象”。

horoscope: ['hɒrəskəʊp] n.星象,星位,十二宫图;占星术,

cast a horoscope:以占星术来算命

zodiac(十二宫图):以动物命名的十二星座

古人认为,人的性格及命运与出生时的星象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描述星象呢?zodiac(十二宫图)就是一个描述星象的常用工具。古代人将地球作为不动的观测原点,太阳围绕地球在天空中自西往东运行,一年为一个周期。人们将太阳的运行轨迹称为“黄道”,将黄道划分为等长的十二份,每一份称为一宫,合成为“黄道十二宫”。在每一个宫附近,差不多正好分布有一个星座,包括: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人马座)、摩羯座、水瓶座和双鱼座。每个人出生时,太阳所处的宫位或星座就是你的“太阳星座”,而月亮所处的宫位或星座就是你的“月亮星座”,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个星座就是你的“上升星座”。星相学认为,这三大星座都与人的性格及命运息息相关。

由于这些星座大部分都是以动物命名的,所以希腊人管这些星座称为zodiakos,字面意思是“动物组成的环”,来源于zoion(动物)。英语单词zodiac就来源于zodiakos,而另一单词zoo(动物园)来源于zoion(动物)。

在西方,人们说起星座时通常指的是太阳星座。星座用单词sign表示,太阳星座就是sun sign。

zodiac:n.黄道十二宫图,星座图

sign:n.星座

sun sign:太阳星座

scale(规模):状若鱼鳞的刻度

英语单词scale的本意是“鳞”,如鱼鳞、蛇鳞等。古代人在标准的度量仪器出现之前,都是使用简单的刻度来进行度量。比如,在一根棍子上刻下不同的刻度来代表不同长度,然后就可以使用这些刻度来度量其他物体的长度了。这些平行的刻度看起来就像鱼鳞一样,所以英语中就用原本表示“鳞”的单词scale来表示刻度。现在单词scale的众多含义都是从“鳞”和“刻度”这两个基本意思衍生出来的。如刻有刻度的度量仪器、刻度所代表的比例和规模、使用刻度进行度量的行为、给鱼刮鳞、梯子(中间的横杠就像刻度一样)、费劲地攀爬(抓着梯子的横杠攀爬)。

scale: [skeɪl] n.鳞,刻度,比例,规模,天平,数值范围v.测量,刮鳞,攀爬,按比例缩放

toast(敬酒):在葡萄酒中放烤面包以提升味道的习俗

古今中外,人们都有在喝酒时碰杯的习俗。据说该习俗最早出现于古希腊。那时人们在饮酒前,会主动把自己杯里的酒和对方杯中酒掺杂,以此表示酒里无毒。后来,信任的朋友和熟人之间就不再这么麻烦,仅仅象征性地碰一下酒杯即可。这就是碰杯的起源。

碰杯时,人们往往还会说一些祝福的话,这种做法就是“敬酒”。在英语中用toast表示。单词toast本指烤面包,它是怎么跟“敬酒”扯上关系的呢?原来,古代人喜欢喝葡萄酒,但当时葡萄酒的味道远不如现在好喝。人们往往会在葡萄酒杯中放一片烤面包(toast),涂有香料或果酱的烤面包更好。烤面包可以吸收葡萄酒的酸味,使葡萄酒变得更加香醇。人们在向长辈或女性敬酒时,往往会把对方的美德或美貌比作葡萄酒中的toast。久而久之,toast一词就用来比喻杰出的、广受赞誉的人,还可以用作动词,表示“敬酒”之意。

敬酒这种习俗无论中外都很流行。在西方宴会上还出现了专门的toastmaster,相当于宴会主持人。他的职责就是组织宴会上的敬酒活动,避免出现一窝蜂似的混乱场面。

toast:n.烤面包,敬酒,干杯,接受敬酒的人,广受赞誉的人vt.向……敬酒,为……干杯vi.烤火,取暖,烘烤面包

toast in the town:广受赞誉的人。

toastmaster:n.宴会主持人,祝酒提议人,致祝酒词者

matinee(日场演出):正餐前举行的表演

古代西方人在中午吃正餐,大约在日出后第9小时即下午2、3点左右吃。款待客人的宴席也是在这个时候进行。宴请客人时,主人往往会在宴会开始前安排各种娱乐表演。表演者必须在宴会开始前赶到主人家献艺。这种在正餐前开始的表演在法语中被称为matinee,源自法语单词matin(morning,上午)。

现代人将正餐挪到晚上后,这种正餐前开始的表演也就通常挪到下午进行,但依然保留了matinee的名称。与该词同源的单词有matins(晨祷),指黎明时进行的祷告。

matinee:['mætɪneɪ] n.日场演出,白天举行的演出

complexion(肤色):四种体液组合决定了人的脾性

古代欧洲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包括四种体液(humors)。四种体液的组合比例 决定了人的脾性、气质和健康。英语单词complexion来自拉丁语complexionem(组合),本意是人体四种体液的组合,与英语单词 complex(复合体,复合的)同源,表示由体液组合所决定的人的脾性。古代人又认为人的脾性能通过肤色显露出来,就像中国人所谓的“相由心生”,因此complexion一词又衍生出“肤色、面色”的含义。

complexion:[kəm'plekʃ(ə)n] n.肤色,面色,情况,局面

abracadabra(咒语):历史悠久的西方著名魔咒

英语单词abracadabra是一个著名的魔法咒语,据说是犹太神秘教或诺斯替教中对最高神灵的称谓。在古代人们常常把它做成护身符,即第一行写上这个词完整的11个字母,第二行减去最后一个字母,以后逐行递减,直到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符咒,然后挂在脖子上用来辟邪。

古代医生还用这个咒语来给病人退烧。用亚麻将写有这个三角形符咒的纸系在病人的脖子上,九天后把它从肩膀上向后扔进一条向东流淌的小溪中,等溪水将文字弄的模糊不清时,病人的高烧就会退了。

也有人认为该词来自阿拉姆语,意思是“我念出时将创造”的意思。魔术师在表演魔术时,经常会大念一句“abracadabra”,然后变出什么东西来。所以这个词相当于中文中的“变!变!变!”。

在著名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作者罗琳就是这个这个咒语创造了阿瓦达索命咒(Avada Kedavra)。

这个词的拼写也很有趣,可以分解为abra(胸罩)+cad(计算机辅助设计)+abra(胸罩),可以曲解为在用计算机设计胸罩时,大念一句abracadabra就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自动画出一副胸罩。

abracadabra:[,æbrəkə'dæbrə] n.咒语,胡言乱语

ghost(鬼魂):人的灵魂或精神

古代人相信人拥有灵魂,在古英语中称为gast,在中古英语中拼写改为gost,在现代英语中拼写改为ghost,原本泛指活人或死人的灵魂,相当于来自拉丁语的spirit(精神、心灵)。到了14世纪时,词义变为专指死人的灵魂,即“鬼魂、幽灵”。但词组Holy Ghost(圣灵)一词中ghost依然保留了原意。

ghost:[gəʊst] n.鬼,鬼魂,幽灵vt.作祟于,替……代笔vi.替人代笔

Holy Ghost:圣灵

anim-(生命):代表生命之源的灵魂

古代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因为灵魂的存在。在拉丁文中,灵魂分为阴性和阳性两个单词, 既阴性的anima(阿尼玛)和阳性的animus(阿尼姆斯)。表示生命的词根anim就来自这两个拉丁文。由于生命和灵魂密不可分,所有词根anim 既有“生命”、“动”的含义,也有“精神”、“心”的含义。

animal:['ænɪm(ə)l] n.动物,有生命能动的。

animation:[,ænɪ'meʃən]n.动画,原意是使其具有生命,使其动起来。

unanimous:[juː'nænɪməs]adj.全体一致的。记:un词根uni(唯一)的变形+anim心+ous形容词后缀→只有一个心,也就是万众一心,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

equanimity:[,ɛkwə'nɪməti]n.(心情)平静坦然。记:equ相等+anim心+ity名词后缀→心情平衡,没有波动。

civilization(文明):始于城市的人类文明观

在历史和考古学中,描述古代人类生活及其遗址时,常常涉及到“文明”和“文化”两个 词。在英语中,“文明”是civilization,“文化”是culture。有时候它们可以混用,人们往往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差异。那么,它们之间的差 异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在考古学上,出现了城市的就是civilization,没有出现城市的就是culture。表示文明的 civilization的词根是civil(市民的、城市的)。历史学家认为,人类修建城市,开始城市生活后才是人类文明的开始。在这之前,人们还属于 农业社会,所进行的活动就是culture,字面意思就是耕种、培育,也就是农业活动。英语单词cultivate(培养)与culture同源。

我们中国文明大约开始于夏末商初,因为在考古学上最早能发现的城市遗址就是这个时期,再往前所发现的统统是文化遗址,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等。

civilize:['sɪvəlaɪz]v.使文明,教化,使开化,变得文明

civilization:[ˌsɪvɪlaɪˈzeɪʃən]n.文明,文化

culture:['kʌltʃə] n.文化,文明,培育,修养

cultivate:['kʌltɪveɪt] vt.耕种,培育,陶冶

cultivation:[kʌltɪ'veɪʃn] n.耕种,培育,教化,文雅

beeline(直线):直线飞回蜂巢的蜜蜂    

古代人认为蜜蜂采完花蜜后会沿着直线返回蜂巢。后来虽然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人们依然使用beeline一词来表示“直线、捷径”。beeline由bee(蜜蜂) line(线)构成,字面意思就是“蜜蜂的线路”。

  beeline:['biːlaɪn] n.直线,捷径

continent(洲):连绵不断的陆地    

古代人缺乏地理知识,以为所有的大地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在拉丁语中将这个大地称为terra continens,翻译成英语就是continent land。英语单词continent就来自拉丁语continens,是continere(hold together,连接为一体)的现在分词,原本是一个形容词,表示“连绵不断的”或“自制的”之意。作名词的continent其实是continent land的缩略形式。与continent同源的英语单词还有contain(容纳)、continuous(连续的)等。

  continent:['kɒntɪnənt] n.大陆,洲adj.自制的,克制的

continental:[kɒntɪ'nent(ə)l] adj.大陆的,大陆性的

insect(昆虫):身体一节节切开的虫子    

古代西方看到蚂蚁、甲虫等昆虫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身体都是一节一节的,因此以为昆虫都是这样的。英语单词insect(昆虫)和entomology(昆虫学)都反映了古代人的这种观念。insect来自拉丁语insectum,本意是“cut up”(切断)。entomology来自希腊语entomos,本意也是“cut up”(切断)。

  insect:['ɪnsekt] n.昆虫

  entomology:[ˌentə'mɒlədʒi] n.昆虫学

menace(威胁):以喊叫、威胁的方式驱赶牲畜

古代人放牧、驱赶牲畜时比较粗暴简单,通常通过喊叫、威胁或鞭打的方式来驱赶牲畜,这种方式在拉丁语中叫做minare,进入法语后拼写为mener。英语单词menace(威胁)就来源于此,本意指的是驱赶牲畜时人所发出的叫喊声、威胁声,兼有“威胁”和“驱策”的含义。后来“驱策”的含义逐渐消失,仅仅表示“威胁、恐吓”,变成了threaten的同义词。

还有一个单词也来源于此,那就是amenable,由a(=to,面对)+mener(驱赶、领导)+able(能够),字面意思就是“能够面对领导”,引申为“顺从的、易于管教、易于屈服、容易被说服的”,还可以表示“负有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要注意这个词与amend(改善)并没有关系。

menace:['menəs] n.v.威胁,恐吓

amenable:[ə'miːnəb(ə)l] adj.顺从的,肯接受的;负有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

restaurant(饭馆):能够恢复人体力的肉汤

在以前,还没有专门提供饮食服务的饭店。那时候的人要是想请客或不想做饭了,就让专门提供膳食服务的人(caterer)上门来给自己做饭做菜。caterer其实就是职业厨师,专门上门为客户做饭做菜、承办酒席。1765年,有一个叫做Boulanger的法国人开了一家店,专门出售肉汤。这种肉汤在当时的法国叫做restaurant,是restaurer(to restore)的名词形式,字面意思就是“能restore(恢复)人体力(的东西)”。与restaurant有关的一个英语单词是restore,它与法语restaurer同源,都来自法语restorer、拉丁语restaurare。

刚开始时,Boulanger还仅仅是提供这种叫做restaurant的肉汤。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提供的食物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直接来他的店里享用他提供的食物,就像现代人下馆子一样。这就与上门提供膳食服务的caterer产生了竞争。为此,caterer的行业公会与Boulanger打起了官司,但Boulanger出乎意料地赢了官司。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来Boulanger的店里就餐,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仿效Boulanger的做法,开店提供饮食服务。很多的caterer也受雇于这种店铺,变成了chef(厨师)。

由于Boulanger的店最初是以restaurant(肉汤)出名的,所以人们就管这种提供饮食服务的店称为restaurant。

restaurant:['restrɒnt] n.餐馆,饭店

caterer:['keɪtərə] n.备办食物者,承办酒席者

chef:[ʃef] n.厨师,主厨,大厨

nitpick(吹毛求疵):清理头发或衣服中的虱子

古代人卫生条件差,很多人都长虱子。一旦家里有人长了虱子后,为了避免传染,必须从他的头发和衣物中将虱子及其卵清理干净。在英语中,用nit表示虱子的卵和幼虫,清理虱子及其卵就叫做nitpicking。由于虱子体型很小,从头发中发现虱子需要很好的眼力,因此nitpick又引申出“挑剔、吹毛求疵”的含义。

nitpick:['nɪtpɪk] vi.挑剔,吹毛求疵vt.对……吹毛求疵

nitpicker:['nitpikə] n.吹毛求疵的人

snare(圈套):用来诱捕动物的圈套

古代人经常采用陷阱和圈套的方式来捕捉野生动物。英语中用trap表示“陷阱”,用snare表示“圈套”。单词snare来自古英语snear(绳索)。现在,trap和snare都可以用来比喻“陷阱、圈套”,不过trap更常用。

snare:[sneə] n.陷阱,圈套vt.捕捉,诱惑

trap:[træp] n.陷阱,圈套vt.诱捕,使陷入困境,使受限制vi.设陷阱

succinct(简洁的):把衣服下摆扎进腰带的简洁装束

古代希腊人、罗马人的衣服样式都是袍子。里面穿的贴身短袍子叫tunic,长不过膝,中间用腰带束起来,相当于现代人所穿的衬衫。外面再穿上比较宽松的长袍。农民等劳动阶层通常不穿长袍,直接穿tunic做外衣。由于tunic的下摆在劳动时碍事,他们还往往把tunic的下半截往上提,用腰带将tunic的下摆扎在腰间。这种装束显得简洁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英语单词就来源于这种装束。它来自拉丁语succinctus,是succingere的完成时态。而后者由sub(下面)+cingere(系、捆扎)构成,字面意思就是“把衣服下摆扎好”。

succinct:[sək'sɪŋ(k)t] adj.简洁的,简练的,紧身的

scruple(顾虑):钻入鞋子的小石子

古代罗马人所穿的鞋子主要由一大块厚实的鞋底构成,通过绑带交叉捆绑在脚上,类似现代人所穿的凉鞋。现在的很多女式凉鞋依然模仿古罗马鞋的款式,并曾经引领时尚潮流。穿这种鞋子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小石子容易进入鞋内。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鞋内的一粒小小石子都会让人觉得十分难受,非得脱掉鞋把石子倒出来不可。

在拉丁语中表示“小石子”的词是scrupulus,是scrupus(尖石子)的指小形式。由于鞋内的小石子令人十分难受,scrupulus一词就被古罗马著名演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西塞罗用来比喻“良心不安、顾虑”。该词义被后人广泛使用,而其本意反而逐渐被人遗忘。英语单词scruple(顾虑)、scrupulous(顾虑多的、审慎的)都来自拉丁语scrupulus。

scruple:['skruːp(ə)l] n.顾虑,踌躇,良心不安vi.有顾虑,踌躇vt.对……有顾虑

scrupulous:['skruːpjʊləs] adj.顾虑多的,细心的,审慎的,小心谨慎的,一丝不苟的

scrupulosity:[,skru:pju'lɔsiti] n.顾虑,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