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emperor(皇帝):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很多人区分不了单词emperor(皇帝)和king(国王)的差异。英语单词emperor(皇帝)源自拉丁语imperiator,意思是“指挥官”。最开始只是罗马军队对成功的将军的一个封号,后来被长老院用在凯撒,屋大维和他们的继承人身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教皇曾经封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罗马帝国的emperor,但只是一个虚名。随后主要由德意志诸侯国组成的神圣罗马帝国继承了西罗马帝国的衣钵,所以神圣罗马帝国也有emperor,从各个德意志诸侯国的国王中推选出。东罗马帝国也使用emperor这个头衔。欧洲历史上后来只有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使用了emperor这个头衔。

由此可见,emperor指的是由多个民族和国家组成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并常常特指罗马帝国的皇帝。一般国家的国王都是king而不是emperor。

emperor: ['emp(ə)rə] n.皇帝,君主

empire: ['empaɪə]n.帝国

imperial: [ɪm'pɪərɪəl]adj.帝国的,皇帝的,至高无上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mperor 词源,emperor 含义。

To meet Waterloo:倒霉,受毁灭性打击,灭顶之灾

滑铁卢是一代天骄拿破仑遭受残败的地方。遭遇滑铁卢,对一个人来说,后果不堪设想。无怪据说二战期间,在准备诺曼底反攻时,温斯顿·丘吉尔和随员冒雨去某地开会,其随员因路滑而摔了一跤,脱口说一句“To meet Waterloo!”丘吉尔竟联想到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典故,恼怒地斥责他:“胡说!我要去凯旋门呢!”。

cologne(古龙水):古龙水的诞生地德国城市科隆

在18世纪的德国城市科隆(Cologne),有一位名叫吉欧凡尼·玛丽亚·法利纳(Giovanni Maria Farina)的意大利理发匠。他的理发店生意十分火爆,因为他不仅擅长理发,更重要的时,他家有一个祖传秘方,可以用来调制一种特别的盥洗用水。用这种盥洗用水洗头和脸后,令人神清气爽,还留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法利纳的盥洗用水在整个科隆城都出了名,顾客们络绎不绝。甚至有一位顾客特意登门拜访,希望购买一些这种盥洗用水,因为他第二天需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希望用法利纳的盥洗用水来帮助自己显得更加精神。受此触动,法利纳先生找到了另一条致富途径。从经以后,他致力于生产这种盥洗用水,并与1709年正式推向市场。由于这种盥洗用水最早问世于科隆市,人们便将其称为“科隆水”,后来简称“科隆”(cologne),中文译为“古龙水”。

欧洲的男士们特别喜欢古龙水的香气,他们喜欢在洗澡后往身上喷洒这种清新爽快价格又不太高的“香水”,因此早期的古龙水被看作是“男用香水”。法国皇帝拿破仑就特别喜欢古龙水,据说每个月要用掉60瓶古龙水。

cologne:[kə'ləʊn] n.古龙水,科隆香水

consul(领事):古罗马时期的共同执政官

英语单词consul来自拉丁语,原本指的是古罗马时期的共同执政官,人数一般为两名。关于consul的拼写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来自consulere(to take counsel,咨询),缘自执政官需要向元老院征求意见;另一种解释认为consul由con+sal/sell/sedl构成,表示“坐在一起”,缘自执政官数量一般为两人或以上,需彼此协调,共同执政。

历史上,除古罗马以外,还有一些时期,在一些国家曾经出现以consul(执政官)作为国家元首的情况,如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就以三名consul共同执政,但拿破仑作为“第一执政”独揽大权。

中世纪后期,国际商贸日益兴隆。在同一个地方经商的外国商人为了协调解决彼此的商业争议,自行组织起来,推举一位或多位人士担任仲裁人,负责仲裁彼此的商务争议。这种仲裁人也被称为consul,中文译为“领事”。之所以称为consul,是因为他的产生和职责和古代执政官一样,都是由众人推选出的,负责仲裁。后来,领事变成了由政府派遣,但其称谓consul一直没变。

consul: ['kɒns(ə)l] n.领事,(古罗马)执政官

consular: ['kɒnsjʊlə] adj.领事的

consulate: ['kɒnsjʊlət] n.领事,领事馆,领事职位,领事任期

ambulance(救护车):战场上流动的医院

英语单词ambulance中的词根amb=walk, go,表示“走”。在18世纪之前,ambulance的本意是在战场上流动的医院,即所谓的“野战医院”。后来,在拿破仑发动的对欧战争中,他手下有位随军外科大夫Dominique Jean Larry设计了一种用于急救的快速运载工具。随后,英国军队也采用了类似的伤员救护及运载工具,人们用英语ambulance cart或ambulance cargo来表示这种伤员救护及运载工具,进而将它们简称为ambulance。因此,ambulance一词的词义也就从“流动医院”转变为“救护车”了。

ambulance: ['æmbjʊl(ə)ns] n.救护车,流动医院。

amble: ['æmb(ə)l] n.缓行,从容漫步

Chauvinism(沙文主义):拿破仑的狂热崇拜者沙文

英语单词Chauvinism(沙文主义)源自法国士兵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的姓氏。沙文出生于法国第一共和国时代,18岁入伍,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曾17次中弹。他对拿破仑十分忠诚,曾经获得拿破仑亲手授予的荣誉军刀和200法郎奖赏,是法国的传奇士兵。

沙文对拿破仑以军事手段征服其他民族的侵略政策狂热崇拜。在后拿破仑时期,狂热爱国在法国不再流行,作为拿破仑的狂热崇拜者,沙文成为了人们的讥讽对象。在1831年的一部法国喜剧《三色帽徽》中,首次出现了Chauvinism(沙文主义)一词,以讽刺的口吻对沙文的这种狂妄自大、鄙视其他民族的情绪进行了描写。

现在,Chauvinism(沙文主义)一般用来描述过高看重自己所在国家、民族或团体,鄙视其他国家、民族或团体的思想和态度,如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男性沙文主义。

Chauvinism:['ʃəʊv(ɪ)nɪz(ə)m] n.沙文主义,盲目爱国主义

chauvinism:沙文主义

来自法国小说人名Nicholas Chauvin, 拿破仑时期的一个士兵,在拿破仑滑铁卢兵败后念念不忘拿破仑的伟大和所向披靡的辉煌,因此产生该词。Chauvin, 字面意思为秃头的,词源同callow, Calvinism.

Empire line:高腰线

因流行于法国拿破仑帝国时期而得名。

Waterloo:滑铁卢,惨败

布鲁塞尔村庄名,1815年拿破仑兵败之地,引申词义惨败。其字面意思即水中树林。

guerrilla:游击队员   

guerrilla亦作guerilla,乃西班牙语借词,原为西班牙语guerra‘war’(战争)的指小形式,故其字面义为little war。该词是1808年拿破仑入侵西班牙之后逐渐流行起来的。西班牙农民拿起武器奋起抗击入侵者。法军只习惯于同正规军作战而不善于应付灵活、分散的小部队出没无常的袭击。在英军的援助下,西班牙农民终于将入侵者赶出国境。此后guerrilla 一词进入丁法语,也同时进入丁英语。英语把此类非正规部队称作guerrilla arrny(游击队),把他们所进行的战斗称为guerrilla war(游击战)。guerrilla的今义“游击队员”始见于当时的英军指挥官威灵顿(1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 - 1852) 1809年发的一份急报上:“I have recommended to the Junta to set the Guerillas to work towards Madrid,”(我已经向政务会提出建议,命令游击队员向马德里推进。)

  

diehard:顽固分子,死硬派   

19世纪初期,英、葡、西三国同拿破仑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战争,史称伊比利亚半岛战争(1808 -1814)。 1811年5月16日英国军队在西班牙一个名叫阿尔布厄拉的村庄同法国人鏖战了一场,最后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阿尔布厄拉战役(the Battle of Albuera)。一般认为,该战役虽是一个战略性错误,但却显示了英军的团结和牺牲精神,激励了面对拿破仑优势兵力的英军士气。战役胜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英格利斯上校( Colonel W. Inglis)指挥的步兵第57团的英勇作战。由于他们占据了村子里一个重要的战略阵地,所以受到法军猛烈炮火的轰击和牵制。英格利斯身受重伤,躺卧在地,但一直不让抬离火线,而且不停地高声喊遭:“Die hard.fifty-seventh,die hard!”(拼死顶住!五七团,拼死顶住!)战斗结束后,他手下579人有438人非死即伤。后人把57团的勇士们称为diehards,意即“拼死抵抗的人”,“顽强的人”。显然,名词形式diehard是从短语动词die hard转化过来的。嗣后,diehard在词义上发生了贬降,转而指“顽固分子”或“死硬派”。

  

cancer:癌

该词原系拉丁语,字面义为crab(蟹)。从古罗马时代起,Cancer(首字母大写)就一直是一个星座的名称,在英语中亦称Crab.汉译作“巨蟹座”。据罗马神话,天上本来无此星座。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Hercules)大战九头蛇(Hydra)时,天后朱诺(Juno)派了Cancer去扔助九头蛇作战。Cancer把赫拉克勒斯的脚咬了一口,但终被对方所杀,朱诺便把它带到了天上。

在医学中,cancer却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作“癌”解。为什么这个原义为“蟹”的字眼后来竞被用来指一种可怕的病症呢?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螃蟹伸足缓缦,左右横行的缘故。古希腊医师盖仑(Claudius Galen,130? - 2007)则认为发生在肿瘤部位周围的静脉扩张恰似蟹足,cancer因而得名。据此,cancer的词义又进一步延伸为“(会扩散遗害的)弊端”或“痼疾”。

bonanza:富源,财源,幸运   

bonanza原系西班牙语,指“(海上)晴好天气”或“繁荣”,而原西班牙词又是源于意为good(好)的拉丁语bonus。

  在美国西部西班牙语的影响一直很大。1848年1月24 日,马歇尔(James Wilson Marshall)在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了金矿,消息迅即传开。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西部寻找金矿。1859年在内华达州一处以淘金者康斯托克命名的康斯托克矿脉(Comstock Lode)出人意料地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金矿和银矿,使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淘金热达到了高潮。发现金矿使少数淘金者发了财,他们便从西班牙语借用了bonanza一词,把他们交上的这种鸿运叫做bonanza,把康斯托克矿脉这样的富矿脉也称为bonanza,而淘金者中间的暴发户则被称作bonanza king(好运气国王)。以后,随着新金矿的不断发现,bonanza 一词不胫而走,越传越远。1896年8月17日另一位淘金者卡马克( George Carmac)和他的妻子及亲友们在克仑代克( Klondike)地区一条小溪的砂砾层中发现了含量异常丰富的金矿。据说,有些地方金块甚至暴露在地层表面。他们就把这条小溪命名为Bonanza Creek(好运溪)。翌年6月,当波特兰号(Portland)轮船从该地满载一吨黄金抵达西雅图时,克仑代克发现大量金矿的消息顿时哄动了整个世界,淘金者随之蜂拥而至,掀起了美国历史上第二次淘金热。Bonanza Creek沿岸的淘金点在1897年4月仅有150处左右,一年半之后,竞猛增至17000处。Bonanza一词一连数月不断出现在引人注目的新闻标题中,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新词语。到了这时,bonanza才算在英语中真正安了家。如今其词义常引申为“富源”或“财源”。

ambulance:救护车

ambulance 救护车,救护船,救护飞机

19世纪借自法语,原指“野战医院",其实就是一种随军队行动,尽快为伤员提供急救的流动医院。早在l7世纪中期,这种医院叫做hopital ambulatoire,18世纪中期改称hopital ambulant,相当于英语walking/mobile hospital,到了18世纪末才称作ambulance。在拿破仑发动的对欧战争中,他手下有-位随军外科大夫Dominique Jean Larry(1766—1842)曾设计了一种名曰ambulance volante(相当于英语flying traveler)、用于急救的快速运载工具。随后,英国军队也采用了类似的伤员救护工具,于是英语中出现了ambulance cart和ambulance cargo等说法,最后人们进而将它们缩约为ambulance,用以表示“救护车”。今天,该词还可指“救护船”和“救护飞机”。从词根来看,ambulance系源于拉丁语动词ambulare ‘walk'(走动)。另有两个英语单词perambulator和amble,亦源出于此。

prestige:威望,名望

来自法语prestige,欺骗,骗术,幻术,变戏法,来自拉丁语praestigium,幻术,变戏法,来自(异化自)praestringere,使眼花缭乱,使眩晕,来自prae,在前面,stringere,拉,拉绳子,捆绑,词源同string.该词原用于形容法国皇帝拿破仑像个街头玩变戏法的,含贬义和讽刺意味,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崇拜拿破仑,词义由贬义转褒义,而原词义则不再使用。

quart:夸脱

液量单位,来自拉丁语quartus,四分之一,词源同four,quarter.即四分之一加仑。

Leonard:莱纳德

在起英文名时,如果你想寓意“坚强,勇敢”,那么推荐Leonard这个名字。其中Leon-和单词lion(狮子)同源,都来自拉丁语leo"狮子";-ard和单词hard(坚强的)同源,原词意为“坚强的,勇敢的”。再如Napoleon(拿破仑)原意为“那不勒斯(Naples)的狮子”。

waterloo(惨败):拿破仑惨遭失败的比利时小镇滑铁卢

滑铁卢(Waterloo)是比利时的一个小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南大约二十公里。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从此以后,滑铁卢(Waterloo)的名字响彻世界。即使对它毫不了解的人也常常把它的名字挂在嘴边,说起某人在某场官司或某场比赛中遭到失败时,就必定会说,某某遭遇了滑铁卢。

Waterloo:[,wɔ:tə'lu:] 滑铁卢,惨败,致命打击

wellington:长统橡胶雨靴;防水橡胶靴

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指挥反法同盟军击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而闻名的英国陆军元帅名叫(1st) Duke of Wellington(威灵顿公爵,1769-1852),人称“the Iron Duke”(“铁公爵”)。他本名Arthur Wellesley,但后人往往将他的原名遗忘,而只知其大名为Wellington。在战场上Wellington和手下军官总是穿着一种过膝长统军用皮靴,即使在议会他也总穿着这种军靴。

为了纪念这位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英国人称军用皮靴为wellington boot,嗣后又简称为wellington。名称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1817年。据传,有一次维多利亚女王问这位公爵他穿的军靴叫什么名字,他回答道,“Wellington's”,女王说,“Impossible! There could not be a pair of Wellington's!”。

今天在雨天或潮湿地行走时穿的长统橡胶雨靴或防水橡胶靴也称wellington。到1961年wellington一词在口语中还常被缩短为welly或wellie。以此人的大名命名的还有新西兰的首都Wellington(惠灵顿)和wellingtonia(巨杉)等。

Waterloo:滑铁卢,惨败

布鲁塞尔村庄名,1815 年拿破仑兵败之地,引申词义惨败。其字面意思即水中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