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salary(工资):古罗马士兵用来买盐的津贴

英语单词salary(工资)来源于拉丁语salarium,本意是“士兵用来买盐的津贴、军饷”,其中的sal指的就是salt(盐)。为什么salary(工资)原本是“买盐的津贴”呢?原来,古代只有少数地方产盐,而制盐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所以盐特别珍贵,被称为“白色金子”。所以罗马军队中专门为士兵买盐提供津贴,并且是罗马士兵军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们就用salary一词来表示一个人的工资收入。当西方人想表示一个人称职时,会使用习语worth one’s salt(配得上给他的盐)。还有一个跟盐有关的习语,sit above the salt(坐在盐罐上首),表示“上座”,这是因为盐罐是餐桌上的重要器皿,只有贵宾才能紧挨着盐罐坐,所以盐罐上方的座位就是上座。

salt:[sɔlt] n.盐

salary: ['sælərɪ] n.工资,薪水

worth one’s salt:称职

sit above the salt:坐在上座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alary 词源,salary 含义。

knickers(灯笼裤):纽约早期荷兰移民后代的绰号

纽约最早是由荷兰人发现并创建的,因此早期的纽约居民大部分都是荷兰移民及其后代。这些人被美国人送了一个绰号knickerbocker(尼克人)。1809年,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在出版讽刺性作品《纽约历史:从世界开端至荷兰王朝完结》一书中,使用了笔名戴德里奇•尼克波克(Diedrich Knickerbocker)。该书出版后大受欢迎,也使得knickerbocker这个绰号更加流行,成为纽约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1845年,Knickerbocker一词进入体育界。美国历史上首支棒球队就起名为“纽约尼克波克队”(New York Knickerbockers)。1946年夏天,在为新成立的纽约男子职业篮球队起名时,球队大部分人都选择了Knickerbockers这个名字,后来简化为Knicks,这就是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球队纽约尼克斯队名称的由来。

纽约荷兰移民喜欢穿一种宽松的灯笼裤,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最受欢迎的标志性装扮就是“灯笼裤大叔”式:棉质假发,三角帽,带有皮带扣的鞋子,当然还有灯笼裤。因此,人们将这种荷兰移民爱穿的灯笼裤也称为Knickerbockers,后来简略为knickers。

knickers:['nɪkəz] n.灯笼裤,短裤,女用灯笼裤型的扎口短裤

breadth:宽度、广度

发音释义:[brɛdθ] n.宽度;广度

结构分析:breadth = bread(宽广)+th(名词后缀,表度量)

词源解释:bread←古英语bræd←brād(broad)

同源词:broad(宽广的)

该词在中世纪英语原作brede,词尾-th是在亨利八世时代的一份文件上首次被加上去的,在几代人时间内breadth就成了 该词的标准拼写形式,用以表示”宽度”或“广度”。

助记窍门:breadth→broad+th→宽度

canary:金丝雀

来自拉丁词Insula Canaria, 狗岛(大西洋岛屿),词源同cynic,canine。因在该岛上首次发现而得名。

brunch:晚早餐,早午餐

brunch系由breakfast(早餐)的首部和lunch(午餐)的尾部缩合而成,用以表示早点与午餐并作一顿吃的“晚早餐”或“早午餐”。这种早午餐合并餐通常有一特点,那就是用餐时间较长,家人们或朋友们可以在舒畅的气氛中从容愉快地进餐。该词于1895年进入英语,在英国刊物《猎人周刊》上首先见诸使用。有人认为,更早些时候它可能是一个大学用语。近年来有人又仿brunch推出lupper(lunch十supper),dunch请如此类的缩合词,但均未被接受。

breadth:宽度,广度   

该词在中世纪英语作brede,词尾-th是在亨利八世时代(1509 - 1547)的一份文件上首次加上去的,在几代人时间内breadth就成了该词的标准拼写形式,用以表示“宽度”或“广度”。显然人们更喜欢其词尾和width(宽度),length(长度),depth(深度)的词尾相一致。

tank:坦克

该词源自印度古吉拉特(Gujarat)地区方言中的tankh 一词。它最初原作 tanque,始于1616年一段有关印度之行的报道:“Besides their rivers they have many ponds which they call tanques.”(除了河流之外,还有许多他们称之为tanque的池塘。)其实,在印度各种方言中与之相关的词均有“池塘”、“蓄水池”、“水库”等义。因此tank 进入英语之后,多指盛液体或气体的“罐”、“箱”、“柜”等容器,在印度英语和巴基斯坦英语中 tank至今仍保留上述原始词义。tank 在现代军事上意指“坦克”是偶然事件造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语在秘密制造第一批坦克时,为了暂保住这一秘密,在机密文件中使用了tank一词作为该新式武器的代称(code name),因为它形似苯罐(benzene tank)。据传,是丘吉尔(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在1915年最薄先这样使用的。在运往法国时,装坦克的板条箱也标上TANK 的字样,以免引起敌人耳目的注意。此一安全措施果然奏效,德国人误以为运往前线的只是water-tank(水罐车)。这批坦克被投用于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the Battle of the Somme)。然而这种新式武器却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英法联军的进攻只是迫使德国人的战线往后推移了一些,而双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是现代战争史上首次使用这一武器。武器的主要发明者斯温顿爵士(Sir Ernest Swinton)建议以tank作为其正式改属名,该词便这样沿用了下来。汉语“坦克”是从英语音译过来的。

agnostic:不可知论者

agnostic 不可知论者

该词是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Thomas HenryHuxley,1825一i895)在1896年一次聚会上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除感觉或现象而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物质实体”和上帝、灵魂一样,都是不可知的。他以agnostic一一词表示像他本人那样的“不可知论者”。agnostie源于希腊语的agnostos,其原意是“不知道的”(unknowing),“不可知的”(unknowable),含义则为“我不知道是不是存在着上帝"。

the 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民族精华;优秀份子

盐在古代是很贵重的,并被认为是“尊贵”的象征——古罗马士兵就曾经用盐来发工资、发津贴,所以才有了单词salary;在伊丽莎白时代,王公贵族们的餐桌上都摆着一个很大的盐罐,贵宾坐在盐罐的上首,正因为如此才有短语Please sit above the salt(请上座)。

盐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人体若缺盐,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出现种种疾病。盐还有杀菌、解毒、消炎、除污等多种功用,它既是“百药之王”,又是工业之母,尤其是在古代,盐确实是值得珍视的东西。在许多民族的古代习俗中,盐都被当作敬客的高贵礼品。

今天我们谈的the salt of the earth(精英、中坚力量)一词出自《圣经》。 据《新约·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对他的门徒说:“Ye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 but if the salt have lost its savor, wherewith shall it be salted?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如何才能再变咸呢?)在这里,salt转义为elite of the world(中坚力量,精英,高尚的人)。这是耶稣在福音结尾时所说的话,既然他把门徒比做“世上的盐”,足见此种称赞高乎寻常。

cambric(麻纱、细薄布):以白色亚麻布闻名的法国康布雷市

Cambrai(康布雷)是法国东北部的一个小城镇,属北加来海峡大区北部省。在历史上,该地因为两件事而闻名。一是在1508年,为了遏制威尼斯对意大利北部的影响,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法国路易十二和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曾在此建立康布雷联盟。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坦克的战役——康布雷战役就发生于此。

除此以外,康布雷出产的白色亚麻布在历史上十分出名。这种布料以其细薄而紧致的特点闻名。因为产自康布雷,所以得名cambric。

cambric:['kæmbrɪk] n.麻纱,细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