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garlic(大蒜):既像韭葱又像矛头的植物

  在古代和中世纪,人们把蒜当作护身符带在身上避邪。古罗马人把蒜吊在大门上方使妖巫不敢走近。蒜的英文名称garlic在古英文中拼作garleac,由gar(spear,矛)和leac(leek,韭葱)组合而成。之所以得其名是因为蒜苗形似韭葱,其小鳞茎又形似矛头。

  garlic:['gɑːlɪk] n.大蒜,蒜头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garlic 词源,garlic 含义。

gladiolus(剑兰):叶如小剑的植物    

英语中表示“剑兰”的单词gladiolus来自拉丁语,是gladius(罗马短剑)的指小形式,字面意思就是“小剑”。因为这种植物的细长叶片很像罗马短剑,古罗马作家普林尼便将其称为gladiolus。它的同源词是gladiator(角斗士),字面意思是“使用罗马短剑的人”。

  gladiolus:[,glædɪ'əʊləs] n.剑兰

  gladiator:['glædɪeɪtə] n.角斗士

grammar(语法):使用文字的技艺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语法就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属于“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之一。表示“语法”的英语单词grammar就来自希腊语grammatike(文字的、字母的),是gramma(字母)的形容词,而gramma则来自graphein(画、写)。希腊语grammatike在拉丁文中拼写为grammatica,进入法语后变为gramaire,最后演变为英语单词grammar。来源相同的英语单词还有diagram(图表)、graph(图形)、program(程序)。

grammar:['græmə] n.语法,文法,语法书

gladiator(角斗士):使用罗马短剑决斗的人

古罗马的角斗士之所以为称为gladiator,是因为他们的主要武器是古罗马短剑(gladius)。罗马短剑是罗马人受西班牙凯尔特人所用武器的启发而制成的。这种剑长度较短,十分锋利,适合刺杀,是古罗马军队中配置的基本武器。古罗马军人选择长度较短的剑,这是由古罗马军队的作战方式决定的。古罗马军队讲究团队作战,步兵通常携带长矛、盾牌和短剑。在距离敌人较长时,可以投掷长矛发动攻击。近距离作战时,步兵用盾牌排列成防守阵型,再用短剑刺杀敌人。由于与战友之间距离很近,长剑挥舞起来不太方便。而且与长剑砍劈相比,短剑刺杀的杀伤力更强,更节省体力。

gladiator:['glædɪeɪtə] n.(古罗马)角斗士,斗剑者

gargantuan(巨大的):法国名著《巨人传》的主人公高康大

英语单词gargantuan来自法国讽刺作家拉伯雷(Rabelais)的作品《巨人传》(Gargantua and Pantagruel)中主人公的名字gargantua(高康大),gargantua的本意是“大喉咙”。高康大是一个食欲巨大的巨人国王,他出生时要喝17913头母牛的奶,衣服要用几万尺布,胖得有十八层下巴,他把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摘下来当马铃铛,他的一泡尿淹死了260416人。在小说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会的虚伪和残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高康大原本聪慧过人,但几十年的经院教育却要把他变成呆头呆脑,糊里糊涂,只有在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之后才变成名副其实的“巨人”。

gargantuan: [gɑː'gæntjʊən] adj.巨大的,庞大的

gothic(哥特式):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哥特人

4、5世纪时,居住在古罗马帝国东部、北部的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各蛮族部落大举迁徙、入侵罗马。曾经无比强大的罗马帝国在蛮族势力的反复冲击下四分五裂。蛮族中的东、西哥特人(Goth)曾经多次入侵意大利,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从此进入了长达千年之久的黑暗时期,即“中世纪”。因此,哥特人的名字就与“野蛮”等负面含义产生了关联,由哥特人(Goth)一词衍生的英语单词gothic(哥特人的)也产生了“野蛮的”之意。

文艺复兴期间,由于意大利人对于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难以释怀,因此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分,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建筑及艺术风格称为gothic,即“哥特式”。尽管gothic这个词多少有些负面意味,但事实上为数众多的哥特风格作品拥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gothic:['ɡɔθik] adj.哥特式的,野蛮的,中世纪的,粗鄙的

gun(枪):温莎城堡上的巨型弩炮

英语单词gun(枪)来源于14世纪时部署在英国的温莎城堡上的巨型弩炮的名称Lady Gunilda(根尼尔达夫人)。而Gunilda这个名字又来自古北欧语中一个女子姓氏Gunnhildr,由gunnr + hildr构成,而这两个词在北欧语中都是“战争”的意思。由于温莎城堡上的这架巨型弩炮十分著名,因此其他各种能够发生弩箭、石块的类似武器都被称为gunne,源自Lady Gunilda。后来,各种手持枪械问世后,沿袭了gunne的叫法,只是拼写形式进一步缩略为gun。

gun:[gʌn] n.枪,枪状物vt.向……开枪,开大油门vi.用枪射击,开大油门快速行驶

grenade(手榴弹):状若石榴的炸弹

英语单词grenade(手榴弹)来自英语中表示“石榴”的单词pomegranate。之所以得此名称是因为早期的手榴弹形状很像石榴,而且里面填充的大量杀伤性碎片很像石榴里面的石榴籽。它的中文名称“手榴弹”中的“榴”指的就是“石榴”。

grenade:[grə'neɪd] n.手榴弹,手雷vt.扔手榴弹

graham(全麦的):著名的素食主义者格拉汉姆

英语单词graham来自19世纪美国著名的素食主义者希尔维斯特·格拉汉姆(Sylvester Graham)的姓氏。格拉汉姆是一名牧师,他除了主张禁酒节欲外,还大力提倡素食主义。在他的素食食谱中,除了蔬菜、水果外,还有他自己利用粗面粉制作的各种面包和饼干。他还发明了一种著名的薄脆饼干(graham cracker)。其他人品尝这种饼干后赞不绝口,这种饼干很快就成为了一种广为流传的素食食物。格拉汉姆的姓氏也被用来形容这一类食品。

graham:['greɪəm] adj.全麦的,粗面粉的,全麦粉制成的

gentleman(绅士):出身高贵的人

英语单词gentleman由gentle+man构成。单词gentle来自法语gentil,本意是“出身高贵的”,其词根gen表示“出身、种族、氏族”。因此,gentleman原本等同于nobleman(贵族)。后来,由于贵族通常都受到良好教养,举止文雅温柔,因此gentle又衍生出“温柔的、文雅的”之意。gentleman一词原本用来表示“贵族、绅士”,后来被用来作为对男人的一种尊称,可以用来称呼普通男士。

gentle:['dʒent(ə)l] adj.温柔的,文雅的vt.使温柔,使驯服

gentleman:['dʒent(ə)lmən] n.先生,绅士,有教养的人,有身分的人

gazette(报纸):威尼斯政府最早发行的报纸

16世纪时,意大利威尼斯市政府首次发行了一份官方报刊,每月出版一词。当时用一枚叫做gazeta的威尼斯小铜币即可购买一份这种报刊,因此威尼斯人将其称为gazzetta。该词进入法语后写作gazette。法国发行的第一份报纸就叫做Gazette de France(《法国报》)。后来,英语也吸取了该词,并保留其法语拼写方式,用来表示“公报”、“时事报”。许多早期的官方报刊都使用gazette这种名称,现在依然主要应用于报刊名称中。

gazette:[gə'zet] n.报纸,公报vt.在报纸上刊登

go Dutch(各自付账):精明小气的荷兰人

英语单词Dutch原本是“荷兰人”的意思,但是短语go Dutch并非“去荷兰”,而是“各自付账”、“费用平摊”的意思,即我们常说的AA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7世纪,荷兰赢得独立后,凭借捕鱼业,荷兰迅速积累了大量资本,然后投入至造船业,成为世界上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多的商船。承揽了世界海上运输的大部分业务,所以人送外号“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善于经商,银行业和股票证券业十分发达,成为了欧洲的金融中心。荷兰人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不免让英国人心头酸酸的,因此便将荷兰人与奸商形象联系起来,将“精明小气”等刻板印象强加于人,并嘲讽性地创造出go Dutch这样的短语,意思是“像荷兰人那样各自付账”。

go Dutch:各自付账,费用平摊

galvanize(通电):第一个研究生物电的意大利医生路易吉•伽伐尼

路易吉·伽伐尼(Luigi Galvani,1737-1798年)是意大利医生、物理学家与哲学家,现代产科学的先驱者。在1780年,他发现死青蛙的腿部肌肉接触电火花时会颤动,从而发现神经元和肌肉会产生电力。他是第一批涉足生物电领域研究的人物之一,这一领域在今天仍然在研究神经系统的电信号和电模式。

关于伽伐尼是如何开始生物电学实验的,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伽伐尼当时正在一张桌子旁给青蛙剥皮。此前他曾在这张桌子上用摩擦青蛙皮产生的静电进行电学实验。伽伐尼的助手用一根带电荷的金属解剖刀触碰了青蛙露在外面的坐骨神经。这时,伽伐尼和助手看见了电火花,青蛙腿像活着一样踢了一下。因为这次实验,伽伐尼成为第一个研究电和运动/生命联系的研究者。

在伽伐尼的同行伏打的提议下,这一现象以伽伐尼的名字命名为“galvanism”(流电)。今天,生物学中对伽伐尼现象的研究被称作“electrophysiology”(电生理学), "galvanism"这一术语如今仅在历史文本中使用。但从galvanism衍生出的galvanize一词依然在使用中。

galvanize: ['ɡælvənaɪz] vt.电镀,通电,刺激,镀锌

gorilla(大猩猩):迦太基航海家在西非见到的多毛野人

公元前5世纪,一位名叫汉诺(hanon)的迦太基航海家率领一支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探险并写了一本游记。希腊人将他所写的游记翻译成了希腊语。在游记中汉诺写道,他们来到一个小岛,岛上有很多长毛野人,雌性多于雄性,皮肤粗糙。当地的黑人向导将这些野人称为gorillai。汉诺等人想抓捕几只野人,但雄性野人非常敏捷地爬到了悬崖顶上,一只也没抓住。最后只抓住了三只雌性野人。但这些野人拼命挣扎,又撕又咬。汉诺等人只好杀死了它们,把它们的皮毛带回了迦太基。

20多世纪后,一位名叫萨维奇(Savage,意为野人)的美国医生兼传教士前往西非传教。1847年,他从西非返回美国,带来了一些某种类似巨人的动物的骨头。他与一名同事给这种动物起了个拉丁学名叫做Troglodytes gorilla,Troglodytes 是“穴居人”的意思,而gorilla即来源于汉诺的叙述。英语单词gorilla(大猩猩)就来自拉丁语gorilla。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想到,汉诺等人发现的野人可能就是大猩猩。不过,也有人根据这些野人被捕获后还有机会又撕又咬的事实推测,它们可能是体型较小的黑猩猩(chimpanzee),而非我们原先认为的大猩猩。

gorilla:[gə'rɪlə] n.大猩猩

guillotine(断头台):提出断头台设想的法国医生吉约坦

在中世纪欧洲,死刑的执行方式一般是绞刑或斩首。处决普通犯人时采用绞刑,处决贵族时使用宝剑斩首。与中国人喜欢留个全尸不同,西方人认为被砍掉脑袋更加高贵,也没有被绞死那么痛苦,只有勇敢的贵族才配得上这种待遇。不过,如果宝剑不够锋利,行刑过程也会变得极其痛苦。为了降低死刑的痛苦,法国一名信仰人文主义的医生,约瑟夫·吉约坦(Joseph Guillotin)提出,认为死刑应以快速及人道的方式执行,而且应对所有人采用同一刑罚以提倡平等。因此,他提议统一采用斩首的方式执行死刑。

1791年,法国国会通过以斩首作为唯一合法的死刑执行方式。1792年,由吉约坦医生(另一说法为安东尼·路易医生)与一位法国刽子手合作,动手制造了一台断头台的原型机,从此新型断头台便正式面世,并以他的姓氏命名,称为guillotine。

断头台由一个高的直立架和一块刀片组成,而刀片则用绳索悬挂在顶部,当执行死刑时,刀片垂直坠落,头从身体截断。最初,刀刃是水平方向的,后来为了减小阻力,改进为斜线方向。

1792年,断头台首次投入使用,第一次享受此待遇的是一名强盗。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处死,同年10月他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也被断头台处决。从此以后,断头台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马力全开。从1792年到1794年,被断头台斩首的人数超过了6万人。

吉约坦医生本人信仰人道主义,反对死刑。但他现在的名字成了杀人机器的代名词,令他的后人十分不满。因此,他的后代曾经抗议把这种机器叫做guillotine,但没有成功。最后,吉约坦医生被迫更换了自己的姓氏,以摆脱与guillotine的联系。

guillotine:['gɪlətiːn; ,gɪlə'tiːn] n.断头台,切纸机vt.用断头台斩首,终止辩论交付表决

grotesque(怪诞的):仿效古罗马金宫壁画风格的“洞穴画派”

暴君尼禄统治罗马帝国时,在罗马城中修建了一座类似阿房宫的金碧辉煌的宫殿,史称“金宫”。尼禄死后,金宫被废弃填平,后人在其上部修建了大角斗场等其他建筑,从此再无人记得“金宫”的存在。一直到了15世纪末,有个罗马人,走在山路上不小心摔进了一个大坑里,人们这才发现了金宫的废墟。废墟的四壁上画满了各种风格怪异的壁画。很快地,这个神秘的“山洞”成了罗马一处新“景点”,前去观光考察的,大多是当时的顶尖艺术家,包括正在为教皇装修梵蒂冈宫殿的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带上绳索、火把下到洞里,仔细研究那些前所未闻的壁画。

15世纪正是艺术史上改朝换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从“山洞”的壁画中得到灵感,发起一场立竿见影的艺术革命。流丽的线条和夺目的色彩被复制到王公贵族的府邸、别墅,一个新的绘画流派形成了,名称就叫“洞穴画派”,意大利语为grottesco,英语为grotesque,字面意思就是“洞穴的”,源自意大利语grotta(洞穴)、英语单词grotto(洞穴)。

该词本来用来形容金宫废墟里的壁画,由于这些壁画风格过于独特怪诞,grotesque一词后来衍生出“怪异”的意思,它本来的词义倒被人淡忘了。

grotesque:[grə(ʊ)'tesk] adj.奇形怪状的,怪诞的,可笑的n.怪诞风格,奇异东西

grotto:['grɒtəʊ] n.洞穴,岩穴,人工洞穴

gamut(全音阶):意大利音乐教育家圭多的六声音阶中的最低音阶

11世纪时,意大利教士和音乐教师,阿雷佐的奎多(Guido d'Arezzo)对记谱法进行了改革,他把原来的红线和黄线加上两条黑线,变成了四线谱表,使音高记谱更准确。为了使视唱容易,他使用圣约翰赞美诗的6行诗词每行开头的第 1个音节(ut、re、mi、fa、sol、la)作为六声音阶的阶名唱法来教学生,从而诞生了六声音阶的六个唱名ut、re、mi、fa、sol、la,成为阶名唱法的基础。在四线谱表中,奎多将最低的一个音阶(即ut)放在最下面的线上。由于四线谱表中最下面的一条线是用希腊字母Γ(gamma)来称呼的,所以最低的音阶在英语中就被称为gamma ut,后来缩写为gamut,词义也发生了变化,从“最低的音阶”变成了“所有音阶、全音阶”。

约1600年法国采用圭多的唱名法,增加了以si作为B的固定唱名,从而产生了七声音阶的七个唱名ut、re、mi、fa、sol、la、si。17世纪50年代,有人觉得ut发音不够响亮,用do取代ut,从而七个唱名演变为do、re、mi、fa、sol、la、si。音乐入门所使用的“哆来咪”指的就是这些音阶唱名。

gamut: ['gæmət] n.全音阶,全音域,整个范围

guy(家伙):阴谋炸死英国国王的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

1605年,罗马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及其同伙因为不满国王詹姆士一世的新教徒政策,企图炸死国王,并炸毁议会大厦。他们成功地将36桶黑火药运进了议会大厦的地窖,准备在11月5日采取行动。然而,这个“黑火药阴谋”(Gunpowder Plot)被揭发,国王和大臣幸免于难,盖伊及其同党被以叛国罪处死。著名漫画和电影“V字仇杀队”就取材于这一历史事件。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维护对宗教和国家的忠诚,英国人民在每年的11月5日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也成为了英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也称为“篝火之夜”、“烟花节”。人们在这一天点燃篝火,并举着形似盖伊·福克斯的假人游行,将其在篝火上焚烧。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节日。他们自己制作代表盖伊·福克斯的木偶(the Guy),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服饰来装饰它,然后拿着它上街向行人索取“给盖伊的便士”(a penny for the Guy),讨到零钱后买爆竹。后来,人们将装束怪异的人也称为guy。再到后来,guy一词逐渐丧失其特殊含义,变成了对男人的一般称呼。

guy:[gaɪ]n.男人,家伙,(人名)盖伊

gerrymander(弄虚作假):为政党利益而改划选区的美国州长杰瑞

英语单词gerrymander(弄虚作假)由单词gerry+mander组成,是由美国州长埃尔布利•杰瑞(Elbridge Gerry)的姓氏和 salamander(蝾螈)组合而成的。这个词的产生与Elbridge Gerry为了操纵选举而改划选区的行为有关。

我们知道,美国的选举是按照选区进行的,每个选区根据其人口数量拥有不同的选票。竞选人只要在该选区获胜,就能赢得该选区的所有选票。各选区投票结束后,统计竞选人所赢得的所有选票,得票总数多者为最后的胜者。因此,选区的划分对于最终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的支持率,在不同的选区划分下,最终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当竞争者旗鼓相当时,选区的划分就更加重要了。

181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州长杰瑞为了帮助自己所在的党派获胜,就滥用职权,颁布法令,对选区进行重新划分,各选区被有意地划成七扭八怪的形状。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操纵选举的伎俩,漫画家吉尔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将改划后的选区地区夸张地画成了一条蝾螈(salamander),将其命名为Gerry-mander(杰瑞蝾螈)。英语单词gerrymander便是从此而来,用来表示这种为了操纵选举而刻意改划选区的做法,后来词义拓展,泛指各种为了特定结果而刻意设置、变更规则、条件的做法。

gerrymander:['dʒerɪ,mændə] n.v.为了政党利益而不公正地改划选区;为特定结果而刻意设置、变更规则、条件的做法

Gypsy(吉普赛人):英国人眼中的“埃及人”

吉普赛人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纪前后开始向外迁移,四处流浪,16世纪出现在英格兰。因初被误认为来自埃及,故在英语中被称作Egyptian(埃及人)。后来,该词拼写逐渐演变为Gypsy,但我们依然能看出该词与Egyptian的联系。

Gypsy:n.吉普赛人,吉普赛语adj.吉普赛人的,像吉普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