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ween(万圣节前夜):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鬼节)
一说起“万圣节”,很多中国人都会想到南瓜饼、鬼怪面具、小孩挨家挨户讨糖果等场景。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以上活动庆祝的是每年的十月31日晚上的Halloween(万圣节前夕、万圣夜),并非每年11月1日的“万圣节”(AllHallow's Day)。Halloween是“万圣节”(AllHallow's Day)的前夜,但它的庆祝传统并非源自“万圣节”,而是来自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Samhain,仲夏节、相当于中国的“鬼节”)。
在古代凯尔特人的历法中,每年十月31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是夏天正式结束、严酷冬季开始的一天。古代凯尔特人信奉“德鲁伊”宗教,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活着的人惧怕亡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亡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亡魂吓走。
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后,将萨温节和罗马的两个节日合并。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为 了压制这种古代异教传统,希望人们淡忘萨温节,就把11月1日定为“万圣节”(AllHallow's Day),用来纪念殉道圣徒,hallow即圣徒之意。然而,萨温节的传统依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抹掉。人们虽然在万圣节对基督教圣徒表达敬意,却更喜欢 在万圣节前一夜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庆祝,如做南瓜灯、化妆、小孩子挨家挨户讨糖吃等。只是这个夜晚不再叫做“萨温节”,而是被称为Halloween,是 All-hallow eve的缩写,意思就是“万圣节前夜”,但很多中国人并不明白二者的关系,往往将Halloween和“万圣节”混为一谈。
Halloween:[ˌhæləʊ'iːn] n.万圣节前夜,鬼节
AllHallow's Day:万圣节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Halloween 词源,Halloween 含义。
sunflower(向日葵):黄色花朵形如太阳的植物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英语称之为sunflower(太阳花),因为其盛开的黄花形如太阳。
sunflower:['sʌnflaʊə] n.向日葵,朝阳花
cauliflower:花椰菜
拉丁词caulis, 茎,干,白菜,词源同kale, coleslaw。
deflower:夺去贞操
de-, 夺去,损毁。flower, 花。比喻用法。
flower:花
来自拉丁语florem, 花,来自PIE*bhel, 鼓起,膨胀,开花,词源同blow, foil. 拼写比较tower,turret.
glower:怒视
glow, 发光,照耀。-er, 表反复。引申义怒视,眼睛喷火,比较同源词glare.
wallflower:桂竹香,壁花
比喻用法。
whistle-blower:检举揭发舞弊内情的人
比喻用法。
hallowed:神圣的
来自古英语halig,神圣的,词源同holy.
Halloween:万圣节前夕
来自苏格兰语Allhallow-even,全部圣人之夜,万圣节,all,全部的,hallow,神圣的,even,黄昏,晚上,前夕。
lower:降低,更低的
来自low的比较级。
lower:天空变昏暗,变阴沉
来自lour的拼写变体。
lower case:小写字母
lower,更小的,case,格。引申词义小写字母,比较upper case.
lower orders:下层社会
比喻用法。
flower:花
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用以指“花”的英语词只有一个,这就是blostm,即现代英语的blossom。1066年的诺曼征服 ( Norman Conquest)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源自拉丁语fos' flower’(花)的法语单词flour于13世纪进入英语,以后演化为flower,并逐渐取代了blossom。因此,我们可以说flower是源自拉丁语flos。英语还有不少词和这个拉丁词有亲缘关系。_古罗马宗教所信奉的女花神Flora(福罗拉)和美国的Florida(佛罗里达)州都源自flos,还有flour(面粉),flourish(茂盛),floral(花的),florid(绚丽的),florist(花商,种花者)等词也均源出于此。(参见flour)
sunflower:向日葵,朝阳花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英语称之为sunflower却不是因为它的这一特性,而是因为它的黄花形似太阳的缘故,虽然sunflower也多少带有“向日”的含义。sunflower 一词是16世纪到17世纪从拉丁语flos solis(flos意为flower.solis意为sun)借译过来的。向日葵的法语和意大利语名称tournesol,girasol同汉语名称一样,也是基于 “向日”这一特性来命名的。
wallflower:桂竹香
wallflower 桂竹香
此花因生长在墙缝间而得名,汉语作“桂竹香”,亦可译为“墙头花”。英国牧师、诗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1591-1674)的抒情诗中有这样一则传奇爱情故事:一位美丽的少女因遭长期监禁,试图翻越高墙逃走,去和情人相见,不慎滑跌下来,香消玉殒。爱神怜其不幸,将她变成“墙上花”(flower of the wall),诗人认为wallflower一词即源于此。今天,该词除了指花之外,还常用以喻指在舞会或聚会中因没有舞伴或害羞而作壁上观者。
flower:花
来源于拉丁语动词floreo, florere, florui, -(花),经由古法语flour和盎格鲁-诺曼底语flur进入英语。
与词根-flour-(花)同源
passion flower:西番莲
来自passion,耶稣受难,flower,花。该名字来自16世纪时,西班牙传教士在中南美洲传道时借用该花来讲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如该花有十片花萼,传教士借用该花的这种特征来指耶稣的十个忠诚的门徒(排除否认者彼得和背叛者犹大)。
wallflower:桂竹香;墙头花;壁花
这是一种庭园植物,花的颜色有黄色、红色等,香味馥郁,形容雅致。此花之所以得名wallflower,是因为它生长在墙缝间,汉语作“桂竹香”,亦可译为“墙头花”。
在英国牧师、诗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 1591-1674)的抒情诗中有这样一则传奇爱情故事:一位美丽的少女因遭长期监禁,试图翻越高墙逃走,去和情人相见,不慎滑跌下来,香消玉殒。爱神怜其不幸,将她变成“墙上花”(flower of the wall),诗人认为wallflower一词即源于此。
今天,该词除了指墙头花之外,还常用于喻义。社交聚会中因害羞或不受欢迎而独坐一旁的人,特别是因无人邀请跳舞而干坐一旁的人,英语也常用wallflower一词来比喻,可直译为“壁花”。最初只指女士,后来也指男士。那么是谁最先使用这个有趣的比喻呢?始作俑者至今已无从考证,但wallflower这一用法始见于英国伯爵夫人坎贝尔·普雷德(Mrs. Campbell Praed)1820年的作品《郡办舞会》(County Ball)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