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ling(保龄球):滚动撞击目标的圆球
保龄球运动(bowling)历史悠久,英国考古学家曾经在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古墓中发现与现代保龄球类似的石球。因此,保龄球运动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体育运动。在不同地方和国家,都曾经出现了很多与现代保龄球运动类似的运动。
公元3、4世纪的德国教会中,流行一种“打恶魔”的宗教仪式。所谓“恶魔”,是树立在一起的几根球棒。操作者在指定距离外投出一地滚球,用球撞击球棒。如果能撞倒所有球棒,则表示操作者的信仰坚定。该宗教仪式由于趣味性太强,后来竟然慢慢从宗教仪式转变为日常游戏。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为其制定了统一的规则,形成了九瓶制保龄球,流行于欧洲。马丁路德也因此被称为“保龄球之父”。
在英国,流行的类似游戏叫做“草坪滚地球”。这是一种在户外草坪上进行的游戏。游戏者在固定距离外,瞄准预先滚动于地面的白球,投出手中的球,以两球停止后距离最近者为优胜者。由于许多英国贵族乐此不疲,荒废了武艺,致使爱德华三世在1366年颁布禁令,禁止此项游戏,时间长达170年之久。直到亨利八世时才解除禁令,再次盛行。
英语单词bowling是bowl的动名词形式。bowl原意指“木制的球”,源自拉丁语bulla(球状物,气泡)。bowl做名词时表示保龄球运动用球,做动词时表示玩保龄球,投球。
bowl:[bəʊl] n.木球,保龄球;碗vt.投掷(保龄球),(像投保龄球那样)平稳快速移动vi.玩保龄球,(像保龄球那样)平稳快速移动
bowling:['bəʊlɪŋ] n.保龄球运动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owling 词源,bowling 含义。
beeline(直线):直线飞回蜂巢的蜜蜂
古代人认为蜜蜂采完花蜜后会沿着直线返回蜂巢。后来虽然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人们依然使用beeline一词来表示“直线、捷径”。beeline由bee(蜜蜂) line(线)构成,字面意思就是“蜜蜂的线路”。
beeline:['biːlaɪn] n.直线,捷径
deadline(截止期限):美国安德森维尔战俘营中的死亡之线
英语单词deadline可追溯至美国内战期间。南部军队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安德森维尔设置了一个战俘营。这个战俘营由于关押的战俘数量大大超过最大容量,因而条件奇差,战俘们在这里受到非常不人道的待遇。到战争结束时,这儿共有1万3千名战俘死去,死亡率高达29%。安德森维尔成为美国内战时期最臭名昭著的一个战俘营。战争结束后,负责管理这座战俘营的惠兹(Wirz)上尉受到审讯并被判处死刑,成为美国内战中唯一因为“战争罪”而被处死的南方军人。在审讯中,惠兹上尉透露,在安德森维尔战俘营中设有一条界线,他曾对守卫战俘营的哨兵下令,对任何触摸、踩踏或跨越这条界线的战俘格杀勿论。因此,这条界线就被称为dead line。英语单词deadline就是由dead line合并演变而来,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最后期限,截止期限”。
deadline:['dedlaɪn] n.最后期限,截止期限
discipline(纪律):纪律严明的古罗马教育
古罗马人以纪律严明著称,古罗马军队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士兵们能够严守军纪。古罗马人的纪律性是从儿童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锻炼出来的。古罗马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磨练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等各项优良品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融合对学生的意志和纪律的培养,普遍采用体罚手段。
英语单词discipline来自拉丁语disciplina,指的就是古罗马的这种教育,字面意思是“指导、教学”,由此延伸出“学科”之意。由于古罗马的教育强调纪律和惩戒,因此discipline又产生了“纪律、磨练、管教”的含义。与它同源的单词有disciple(门徒、弟子)。
discipline:['dɪsɪplɪn] n.学科,纪律,磨练,管教,惩罚vt.训练,寻到,惩戒
disciple:[dɪ'saɪp(ə)l] n.门徒,弟子
milliner(女帽商):以纺织品而闻名的意大利米兰
16世纪时,米兰出产的各种纺织品闻名于欧洲,米兰商人大量向英国出口他们的纺织品。因此,英国街头随处可见米兰出产的女帽、手套、蕾丝等纺织品。因此,英国人就用米兰(Milan)来称呼那些销售米兰出产的纺织品的商人,将其称为milliner。现在,milliner主要用来表示从事女帽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从业人员,而无论其产品是否来自米兰。
milliner:['mɪlɪnə] n.女帽商,女帽设计者
billingsgate(下流话):伦敦的一家以言语粗俗下流闻名的鱼市
早在16世纪以来,在伦敦泰晤士河畔、伦敦桥下有一家名叫Billingsgate Market的市场,是伦敦最大的海鲜市场,也是英国内陆非常有名的一家海鲜市场。据说,早先在那里不仅喧哗声和叫卖声经久不息,而且粗俗下流的骂人话也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些鱼贩子和卖鱼妇张口闭口都是些粗俗不堪,猥亵下流的话语,Billingsgate市场因此以言语粗俗下流而著称。17 世纪以来一些作家对此时有评述。因此, billingsgate一词后来变成了“粗俗话"或“下流话” 的代名词。
billingsgate: ['biliŋzɡit, -ɡeit] n.粗俗的话,下流话
Quisling(卖国贼):投敌叛国的挪威总理吉斯林
维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是二战前挪威的著名军人和政客,曾担任挪威国防部长。后来他退出内阁并于1933年组建法西斯民族统一党,担任党首。吉斯林赞同纳粹思想,曾与希特勒晤谈。1940年德国进攻丹麦与挪威,吉斯林充当德军的开路先锋,挪威被德军攻占之后出任挪威傀儡政权的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吉斯林于1945年5月9日被捕,在审判后被以叛国罪的罪名枪决。由于他可耻的叛国行为,他的大名也就成了“卖国贼”、“内奸”的代名词。后来,从quisling一词还逆生出动词quisle(当卖国贼)。
quisling: ['kwzl] n.卖国贼,内奸
quisle:['kwizl] vi.叛国,当卖国贼
byline:署名行
发音释义:['baɪlaɪn] n.署名行;署名处;支线vt署名
结构分析:byline = by(经由、作者为)+line(行)→署名行
在英语出版物中,通常在文章标题下一行中写上by:作者姓名。byline指的就是这一行。另外,by还可以表示次要的、旁支的,如byproduct(副产品),因此byline还可以表示铁路“支线”。
bilingual:双语的
发音释义:[baɪ'lɪŋgw(ə)l] adj.双语的n.能两种语言的人
结构分析:bilingual = bi(两)+lingu(语言)+al(形容词后缀)→双语的
词源解释:lingu←拉丁语lingua(舌、语言)
同源词:lingual(语言的,舌的);language(语言);linguistic(语言的,语言学的)
adrenaline:肾上腺素
前缀ad-, 去,往。词根ren, 肾,见renal, 肾的。-ine, 化学名词后缀。
ampicillin:氨苄西林
复合词。amion, 氨。penicillin, 盘尼西林。
anticline:背斜
前缀anti-, 相对,相反。cline, 倾斜。
aquiline:鹰钩状的
来自拉丁词aquila, 鹰。
bilingual:双语的
前缀bi-, 二。词根ling, 语言,同language.
blind:瞎的
来自PIE *bhel, 照耀,闪光。指闪光,炫目,使看不见的。瞎是词义发展的结果。词源同blend.
blindfold:蒙住眼睛,眼罩
改写自古英语blindfellen。blind, 瞎。fell, 砍伐,击倒。原指打瞎,后改成fold, 折叠,指眼罩。
blind trust:全权信托
blind, 盲,瞎。trust, 信任,在经济学用语指信托。
bling:闪亮的装饰
拟声词,指金属装饰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
blini:俄式薄煎饼
来自俄语。
blink:眨眼
来自PIE *bhel, 照耀,闪光。指由于眩目而眨眼。-k, 硬化音。词源同bl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