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Medea(狠毒女人):由爱转恨的复仇女巫美狄亚

美狄亚(Medea)是希腊神话中的科尔基斯公主,伊阿宋的妻子,神通广大的女巫。 希腊英雄伊阿宋(Jason)为了夺回王位,率领赫拉克勒斯等众多英雄,乘坐阿尔戈号大船前来盗取金羊毛。美狄亚与他一见钟情。为了帮助自己的心上人,她背叛了父亲,施展巫术降伏了守卫金羊毛的公牛和毒龙,盗走了金羊毛。当父亲率领军队追来时,她残忍地杀死了弟弟,并将其碎尸扔入海中,然后乘父亲忙着收尸之际,与伊阿宋逃回了希腊。

伊阿宋和美狄亚回到希腊,发现伊阿宋的父亲已经被篡位的叔父珀利阿斯害死。为了复仇,美狄亚向珀利阿斯的两个女儿谎称自己拥有返老还童的法术。珀利阿斯的两个女儿上当了,配合美狄亚将珀利阿斯扔进大锅里活活烫死。伊阿宋和美狄亚因此被逐,流亡至科林斯。然而,在科林斯,伊阿宋却背叛了美狄亚,欲同科林斯公主结婚,将美狄亚驱逐出去。走投无路、悲愤难抑的美狄亚制定了残忍的报复计划,毒死了公主新娘和她的父亲,又亲手杀死了自己和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儿子,留下了失去新娘、断绝子嗣的丈夫伊阿宋独自痛苦的生活。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根据传说编写了著名剧作《美狄亚》,使美狄亚这个人物形象广为流传。从此以后,美狄亚的名字Medea成为了“狠毒女人”的代名词。而伊阿宋的名字Jason成了“负心汉、薄情郎”的代名词。

Medea:[mi'diə] n.美狄亚,狠毒女人

Jason:[ˈdʒeɪsən]n.詹森,伊阿宋,负心汉。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Medea 词源,Medea 含义。

comedy(喜剧):古希腊酒神节的狂欢游行

喜剧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它的希腊文Komoidia是由Komos(意为狂欢游行)与aeidein(意为唱歌)合成。 它起源于农民收获葡萄时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游行者化装为鸟兽,载歌载舞,称之为Komos。最初时,游行队伍中只有一个合唱队,歌唱酒神的颂歌。后来,人们觉得过于单调,有人灵机一动,在队伍中增加了一个角色,专门负责与合唱队的队长按照事先写好的台词进行对白,这就是最初的喜剧演员,负责对白和表演。后来,演员的数量越来越多,表演的成分也慢慢超过了合唱,这就是希腊喜剧的诞生。由于喜剧的情节和台词都相对轻佻,所以在当时地位不高,诞生时间要晚于悲剧。

comedy: ['kɒmɪdɪ] n.喜剧

Tragedy(悲剧):古希腊酒神节上的“山羊之歌”

英语单词tragedy(悲剧)源自希腊语tragodia,由tragos(goat,山羊)+oide(song,歌)组成,字面意思就是“山羊之歌”。

“悲剧”与“山羊”到底有何关系呢?关于这一点,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种说法是,悲剧源自古希腊的酒神节上表演的“羊人剧”(satyric drama)。在羊人剧中,演员身披羊皮,装扮成羊人,所以被称为“山羊之歌”。另一种说法是,在酒神节上歌手们为了竞争作为奖品的山羊而高唱悲歌。还有一种说法,在酒神节上歌手们围绕着献祭给酒神的山羊歌唱酒神的不幸。

tragedy: ['trædʒɪdɪ] n.悲剧,悲惨的事

tragic: ['trædʒɪk] adj.悲剧的,悲惨的,不幸的

Andromeda(仙女座):希腊神话中的埃塞俄比亚公主安德洛墨达

在古希腊神话中,安德罗墨达(Andromeda)是埃塞俄比亚国王刻甫斯 (Cepheus)与王后卡西奥佩娅(Cassiopeia)之女,长得美丽非凡。王后因此不断炫耀女儿的美丽,甚至口出狂言,说女儿的美貌超过了海神波 塞冬之妻安菲特里忒。安菲特里忒大怒,央求波塞冬为她报仇。于是波塞冬派来巨大海怪刻托(Ceto)前来蹂躏埃塞俄比亚。国王前往神殿请求神谕,神谕说只有把安德罗墨达献给海怪才能消灾。国王无奈,只得把公主捆绑在海边供奉给海怪。 此时,大英雄玻耳修斯正好路过此地,见此情景自告奋勇愿意杀死海怪。国王夫妇十分高兴,答应事成之后将公主许配给他。于是玻耳修斯骑着飞马,力战海怪,将 其杀死,救下了公主。在婚礼上,曾经追求公主不成的国王之弟率人企图劫走公主,被玻耳修斯用蛇发女妖美杜萨的首级化为石头。安德罗墨达与珀耳修斯结婚后, 为他生下七子二女,其中珀耳塞斯是波斯的建国者。

安德罗墨达死后升仙成为“仙女座”,英语中表示“仙女座”的单词就是她的名字Andromeda。安德罗墨达的母亲为仙后座,她的父亲为仙王座,珀耳修斯为英仙座,海怪刻托为鲸鱼座,它们都是秋季的星座。

Andromeda:[æn'drɒmɪdə] n.仙女座,安德罗墨达

Armageddon(大决战):圣经中世界末日善恶决战的战场

在《圣经》的“启示录”中提到,世界末日来临之时,以上帝为代表的善和以撒旦代表的 恶两股势力将在一个叫做Armageddon(哈米吉多顿)的地方展开决战。Armageddon这个词来自于希伯来语中一座名为“米吉多”的山 (Megiddo,位于现今的以色列)。哈米吉多顿的发音来自希腊语Ἁρμαγεδών(/harmagedōn/),然而在英语中省略了词首的气音而变 成Armageddon。根据《圣经》记载,上帝会在此击败魔鬼和“天下众王”。现在,Armageddon已引申出“伤亡惨重的战役”、“毁灭世界的大灾难”、“世界末日”等涵意。

Armageddon:[,a:mə'gedn] n.大决战,末日决战

educate(教育):把学生的天资引导出来

在西方的教育观念中,教育的本质是启发、引导、培养新一代。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内 在的天资,能力引导出来。启发出来"。英语中表示“教育”的单词educate的原始含义正是如此。这个词来自拉丁语educere,其中的e等于ex, 表示out(出来),ducere表示lead(引导),合起来就是lead out(引导出来,启发)的意思。进入英语后,后三个字母ere按照英语拼写习惯改成了动词后缀ate。从这个词的本质含义可以看出,中国学校的填鸭式灌输并不能称为education。

educate:['edjʊkeɪt]vt.教育,培养

education:[edjʊ'keɪʃ(ə)n]n.教育,教育学

predicament(困境):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范畴”的拉丁文意译

英语单词predicament来自拉丁语predicamentum,而后者是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术语“范畴”(英语category, 希腊语kategoria)的拉丁语意译。predicament的字面意思是“所宣称、断言的东西”,等于category,与predict(预 言)、predicate(断言、谓语)词源相同。predicament原本表示“范畴”,后来词义演变为“状态、情形”,最后专指“令人难受而又难以 摆脱的情形”,即“困境”。

predicament:[prɪ'dɪkəm(ə)nt] n.困境,窘况,状态

daedalean(巧妙的):希腊神话中的著名巧匠代达罗斯

代达罗斯(Daedalus) 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的建筑家、雕刻家和艺术家。人们夸赞他的雕像栩栩如生,是具有灵魂的艺术品。他所雕刻的人物,眼睛是睁开的,双手 向前伸开,两腿迈开,就像在走路一样。据说他的外甥曾经跟他学艺,几年之后技艺竟然超过了他,引起了代达罗斯的嫉妒,乘其不备把他从雅典卫城的城墙上推了 下去。为了逃避刑责,代达罗斯逃到了克里特岛上。在克里特岛上,他成了国王米诺斯的贵宾,受托设计一座迷宫,用来囚禁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这就是有 名的labyrinth迷宫。这座迷宫设计得如此巧妙,以至于设计者代达罗斯差点都被困在里面。

到了晚年,代达罗斯思 念故乡,想返回雅典,但米诺斯国王不肯放行。于是,代达罗斯用鸟的羽毛,制造了大小两副翅膀,带着自己的儿子伊卡洛斯飞上天空,朝着雅典飞去。代达罗斯事 先警告儿子不要飞得太高,以免阳光晒化用来粘贴羽毛的封蜡。但是儿子飞得高兴,忘记了父亲的警告,越飞越高,结果封蜡融化,羽毛脱落,从高空中坠落在大海 之中。

悲伤的代达罗斯掩埋了儿子的尸体后,继续飞行,来到了西西里岛,再次受到了热情款 待。在这里,他兴修水利,还在陡峭的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只能通过一道羊肠小道进入。他还扩建了厄里克斯山上的阿芙洛狄忒神庙,给女神献祭了一只 金蜂房。代达罗斯精心雕刻,那些小蜂窝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跟天然的蜂窝一模一样。代达罗斯在这里培养了许多有名的艺术家,成为西西里岛土著文化的奠基 人。

英语单词daedalean就源自代达罗斯的名字Daedalus,表示像他那样的心灵手巧的,也可以形容机械或工程设计得向他那样巧妙和错综复杂。

daedalean:[di'deiljən]adj.心灵手巧的,巧妙的,错综复杂的

daedal:['diːdəl] adj.错综复杂的,巧妙的,千变万化的

Wednesday(星期三):北欧神话的主神奥丁

在北欧神话中,奥丁(Odin,古英语为Woden)是阿萨神族的至高神,是诸神之父,世界的统治者。他曾以一人之力冒险闯入冥界,为人类取得古文字,从而拥有大量知识,并因此而失去一只眼睛。

在北欧神话中,奥丁身形高大,身披金甲,骑八足神马,手持名枪“冈尼尔” (Gungnir),居住在“英灵殿”(Valhalla,瓦尔哈拉)中。据说凡是在战争中英勇战死的武士,死后都能进入英灵殿,共同迎接“诸神的黄昏” 中最后的决战。因此北欧武士在战场上都视死如归,以死后能进入英灵殿为荣。

英语中的星期三就是以主神奥丁命名的,英语单词Wednesday来自古英语单词wodnesdaeg,字面意思就是Woden’s day(奥丁之日)。

Wednesday:['wenzdeɪ; -dɪ]n.星期三

cathedral(大教堂):基督教会中的主教座堂

单词Cathedral常常被翻译为“大教堂”,很容易让人误解为“规模较大的教堂”。实际上,Cathedral的准确含义是“主教座堂”,是指在主教制的基督教会中,设有主教座位的教堂。 主教座堂是教区主教的正式驻地,因而被视为教区的中心,其建筑大多比堂区的教堂更加宏美壮观。该单词源自希腊语kathedra(座位),经拉丁语进入英 语后写作cathedra,最初专指主教的“宝座”。由于主教的“宝座”通常设在教区中最主要的教堂里,于是这种教堂就被人们叫作cathedral。

cathedral: [kə'θiːdr(ə)l] n.大教堂,主教座堂

abecedarian(初步):拉丁字母表中的前四个字母

英语单词abecedarian(初步)的拼写看起来挺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拉丁字母表中前四个字母(ABCD)的组合。也就是说,abecedarian=a(A)+be(B)+ce(C)+da(D)+rian(后缀)。因此,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拉丁字母表中的前四个字母,引申为“字母的,初步的”。

abecedarian:[,eɪbiːsiː'deərɪən] adj.初步的,字母的,按字母排序的n.初学者,启蒙老师

abecedarium:[,eibi:si:'dεəriəm] n.入门书,初级读物

tuxedo(无尾燕尾服):纽约附近的Tuxedo公园

19世纪80年代在纽约附近,离曼哈顿约40英里一个叫做Tuxedo 的公园。知名烟商罗里拉(Lorillard)家族非常喜欢在这里狩猎或运动,并且成立了一家高级会所“Tuxedo Club”。1886年10月10日会所举办成立庆祝大会时,罗里拉家族中一位从英国回来的儿子穿着一件有着燕尾服外形却没有燕尾的外套出现在会场上,这款标新立异的男士礼服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并迅速流行。由于这种礼服最先出现在Tuxedo,美国人便将其命名为tuxedo,口语中简称为tux。现在,tuxedo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燕尾服,成为男士出席高级场合的正式礼服。

不过,对于自认为是男士服装权威的英国人来说,可不愿意承认这种礼服出自美国。因此,英国人一直不愿意用tuxedo来称呼这种无尾燕尾服,而是称为“dinner jacket”或是“smoking jacket”,意思是参加聚餐或在吸烟室里闲聊时所穿的礼服。英国人坚持这种服装款式最早出自英国。英国历史学家Stephen Howarth就在其著作中指出,皇太子爱德华七世为了要参加桑德林汉宫的晚宴,找王室裁缝亨利·卜尔定做过这么一套服装,因此英国人亨利·卜尔才是最早缝制小礼服的人。

tuxedo:[tʌk'siːdəʊ] n.男士无尾燕尾服

pedagogue(教师):小孩上学放学的带路人

在古希腊的雅典,儿童从7岁就要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年龄尚幼,还不记得上学和放学回家的道路,通常需要家里的奴隶或卫士带领着去学校或回家。这些给学童带路的人就是pedagogue。这个英语单词来自希腊语,与ped(kid,儿童)+ agogos(lead,带领)构成。后来,这些人还负责督促儿童学习。因此,pedagogue逐渐衍生出“教师”的含义。

pedagogue: ['pedəgɒg] n.教师,教员,卖弄学问的人

pedagog: ['pedəgɔg] n.(小学)教师,喜欢卖弄学问的老师

pedagogy: ['pedəgɒdʒɪ; -gɒgɪ]n.教育,教育学,教学法

torpedo(鱼雷):一种可以放电的鱼

torpedo(鱼雷)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它原本是一种鱼的名字,中文叫“电鳐”。这种鱼体形扁平,动作迟缓,但可以放电以杀死猎物或击退猎食者。19世纪初,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一种可以从军舰上释放、能在水中前进的地雷,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名字,只得暂称它为“水地雷”。后来英国人在“水地雷”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鱼雷,并用电鳐的名字torpedo来命名这种新式武器。该命名十分贴切,一直沿用至今。

torpedo:[tɔː'piːdəʊ] n.鱼雷,电鳐vt.用鱼雷袭击

pedigree(家谱):鹤的脚丫

英语单词pedigree(家谱)源自古法语中的pied de gru(foot of crane),因为鹤的脚丫形状与树状的家谱图很像。pedigree中的pe=foot,如impede(妨碍)。

pedigree:['pedɪgriː] n.家谱,血统adj.纯种的

baedeker(旅游指南):旅游出版业的红人贝德克尔

英语单词baedeker源自十九世纪德国出版商卡尔·贝德克尔(Karl Baedeker)的姓名。他所出版的《贝德克尔旅游指南》囊括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内容丰富,样样洒洒,包罗万象,携带方便,红了好多好多年。

贝德克尔本人酷爱旅游。最初,他仅仅是把自己旅游过的国家和城市,通过文字和插图,钜细靡遗地记录下来供后来的旅行者参考,随着他走过的城市越来越多,出版的书也就越来越多。后来他的儿子也开始加入了这样的旅行写作行列。翻译成英文之后,这套书的实用性和资讯性之高,让很多读者都趋之若鹜,慢慢地也有些读者以这样的方式加入Baedeker丛书的写作行列,所以影响力不断扩大,后来变成了“旅游指南”的代名词,并且还扩展到其他领域,表示“入门手册”。在二战期间,德国曾对英国城市开展空袭,空袭目标就是根据《贝德克尔旅游指南》来选择的。

baedeker:['beidikə] n.旅游指南,入门手册

bedlam(喧闹):英国伦敦一所著名的精神病院

英语单词bedlam是Bethlem(伯利恒)的缩写,是英国伦敦一所著名的精神病院的缩写。该精神病院前身是一所修道院,全名叫做St.Mary of Bethlehem(伯利恒圣玛丽)。1377年该修道院开始接收精神病患者。l547年亨利八世正式将它改为精神病院,更名为Bethlem Royal Hospital(伯利恒皇家医院),简称Bethlem Hospital。伦敦人将Bethlem俗称为Bedlam,因此该医院又被称为Bedlam Hospital,甚至直接称为Bedlam。

该精神病院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院方创收有方,竟然将自己打造出了伦敦的一处著名景点。人们只要花上两便士购买一张门票,就可以进去参观那些被锁住的精神病人,甚至逗弄他们,就像现代人逛动物园一样。据估计,这家精神病院的门票首日每日可到400英镑,游客数每年多达十万人。这家精神病院因为其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残暴做法而臭名远扬,被后人视为伦敦的一大耻辱。作为该精神病院俗称的Bedlam一词也因此在英语词汇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被看作是“精神病院”的代称。后来,该词又衍生出“喧闹”或“喧闹之地”的含义,并一直用到现在。

bedlam:['bedləm] n.喧闹,混乱,喧闹之地,疯人院

cede:割让

发音释义:[siːd] vt.放弃;割让(领土)

词源解释:来自拉丁语cedere,字面意思是“走开、离开”,引申为“放弃、割让”

同源词:proceed(行进);recede(后退);exceed(超过)

celebrated:有名的

发音释义:['selɪbreɪtɪd] adj.有名的;著名的

结构分析:celebrated = celebrate(很多人提及和赞美)+ed(过去分词)→被人广泛提及和赞美→有名的;celebrate = celebr(很多人聚集)+ate(动词后缀)→聚集到一起敬神→庆祝、赞美(神灵)

词源解释:celebr←拉丁语celebrare(很多人提及和赞美)←celeber(人口众多的)

同源词:celebrate(庆祝、赞美);celebration(庆祝);celebrity(名人)

单词celebrate常常用来表示“庆祝”,但它的本意是“很多人提及和赞美”,它在宗教领域中表示很多人聚集到一起为神灵举行庆祝活动,后来其宗教色彩淡化,用来表示庆祝任何一件事。但在其衍生词celebrated中它应该取其原意“很多人提及和赞美”,所以是“有名的”,而不是“被庆祝的”。

cathedral:大教堂

发音释义:[kə'θidrəl] n.大教堂;主教座堂

词源解释:cathedral←拉丁语cathedra(座位)←希腊语kathedra(座位)

cathedral一词是cathedral church的缩写。cathedral church的意思是“摆放有主教座位的教堂”,也就是主教所在的教堂,比普通教堂级别更高,所以一般翻译为“大教堂”或“主教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