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bet(教唆):纵狗斗熊游戏

单词abet与14至15世纪英国流行的“纵狗斗熊”游戏(bearbaiting)有关。这种游戏一般在熊园里进行。先用铁链把熊拴在柱子上,然后放一群狗咬它,在经过一番撕咬搏斗之后,总是以熊被咬死而告终。据记载,15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观看“纵狗斗熊”时就有13只熊被咬死。“纵狗斗熊”的游戏在英国延续了800多年,直到1835年才因为过于残忍而被取消。

abet一词来自古法语abeter,a=to,beter=bait, harass (骚扰、反复袭击、激怒)。狗的主人或观众唆使狗去咬熊的行为就是abet the dogs(唆使狗)。

abet: [ə'bet] v.煽动,教唆。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bet 词源,abet 含义。

harpy(残酷贪婪的人):希腊神话中的鹰身女妖哈耳皮埃

Harpy(哈耳皮埃,又译为“哈比、哈耳庇厄”)是希腊神话中的鹰身女妖,长着妇人的头和身体,长长的头发, 鸟的翅膀和青铜的鸟爪。传说哈耳皮埃是堤丰(Typhon)和厄喀德那(Echidna)的四位女儿——Aello(暴雨)、 Celaeno(黑风暴)、Okypete(疾飞)、Podarge(疾行)——的总称,她们原先是风之精灵,冥王哈迪斯的传令者,负责把死者的灵魂送往 冥界。在后来的传说中她们才成为生性贪婪的鹰身女妖,总是显得饥饿且疲惫不堪,她们所接触过的一切东西都会变得污浊不堪,散发臭味。

阿耳戈英雄们在历险旅程中,到达色雷斯国王菲纽斯(Phineus)所在城邦。因为 滥用阿波罗授予的预言能力,菲纽斯遭到神灵的惩罚,被弄瞎双眼,并且每次吃饭时,大批哈耳皮埃都会飞来啄食他的食物,并将剩下的食品弄脏。这位被哈耳皮埃 折磨得骨瘦如柴的老人央求阿耳戈英雄们的救助。英雄们帮他赶走了恶鸟,使他终于吃上了美味洁净的食物。

英语单词harpy用来比喻像哈耳皮埃那样残酷贪婪的人。

harpy:['hɑːpɪ] n.鹰身女妖,残酷贪婪的人,抢夺者

harp:[hɑːp] v.喋喋不休,不停骚扰

fabian(拖延时间的):以拖延战术出名的古罗马将军费边

英语单词fabian来自布匿战争时期的古罗马将军费边·法比乌斯(Fabius Maximus,约280-203 BC)的名字。当时,迦太基的一代军神汉尼拔将军率军绕道西班牙,翻越阿尔卑斯山脉,从北部进攻罗马本土。罗马军队节节败退。费边将军临危受命,成为罗马的独裁官,率领剩余的罗马军队迎战。费边采用避免正面作战、骚扰补给线的战术,与汉尼拔迂回周旋。这种战术被后人称为fabian,意为“费边式的,拖延的”。费边的这种拖延战术引起了渴望早日消灭入侵者的罗马人民的不满。当费边六个月的独裁官任期结束后,罗马人民推举另外两位执政官掌握了军权。这两位执政官抛弃了费边的战术,在坎尼与汉尼拔展开会展,结果被汉尼拔诱敌深入,遭受重创。

fabian: ['feibiən] n.费边主义adj.费边式的,拖延时间的

beleaguer:围攻

发音释义:[bɪ'liːgə] vt. 围攻;困扰;骚扰

结构分析:beleaguer = be(围绕)+leaguer(扎营)→围绕…扎营→围攻→困扰、骚扰

词源解释:leaguer←来自荷兰语或低地日耳曼语legeren (扎营)

同源词:leaguer(围攻)

助记窍门:beleaguer= be+league(联盟)+r→组成联盟去进攻→围攻

bait:诱饵

发音释义:[beɪt] vt. 引诱;在…中放诱饵;折磨n.诱饵

词源解释:bait←古英语bat(使其咬)←古英语bitan(咬)

同源词:bite(咬);abet(唆使)

英语单词bait来自古英语bitan(咬)的使动形式,字面意思就是“使其咬”,因此引申出“引诱”和“诱饵”的含义。另外还可以表示中世纪游戏中唆使狗去咬野兽,因此衍生出“骚扰、折磨”的含义。

annoy:骚扰

发音释义:[ə'nɒɪ] vt. 骚扰;惹恼;打搅vi. 惹恼;令人讨厌;打搅

趣味记忆:annoy = an(=ad,去)+noy(谐音“闹”)→去闹→骚扰

衍生词:annoyance(骚扰)

badger:獾,骚扰

同badge, 徽章,形容该动物前额上的长条白斑。骚扰义来自旧时一种残忍的纵狗斗獾游戏,即旧时英国的badger-baiting游戏中,参与者不断怂恿狗钻到关着獾的箱子中与獾缠斗的玩法。

harass:侵扰,骚扰

来自法语harer,纵狗咬人,纵狗行凶,可能来自拟声词,纵狗的声音。引申词义侵扰,骚扰。

harum-scarum:鲁莽的,莽撞的

可能来自harum,骚扰,侵扰,词源同harry,scarum,害怕,词源同scare.引申词义鲁莽的,莽撞的。

hazing:受辱,被欺负

可能来自法语haser,调戏,侮辱,-ing,动名词后缀。该词最早用于航海时老水手戏弄新水手,后用于指大学校园调戏和骚扰新生,其中也包括同性之间的性骚扰,据说是来自1848年哈佛大学俚语。该段子参照电影《狱前教育》。

importune:纠缠

im-,不,非,port,港口。原义为没有港口的,无法入港的,引申词义麻烦的,骚扰,纠缠。比较opportune,opportunity.

infest:大量滋生

in-,不,非,-fest,击,打,抓住,词源同defend,manifest.其原义为抓不住的,控制不住的,引申词义骚扰,麻烦,大量滋生。词义演变比较opportune.

mar:毁坏,损毁

来自古英语merran,毁坏,损毁,来自Proto-Germanic*marzjan,来自PIE*mers,骚扰,使混乱,可能来自PIE*mer,刮,磨,伤害,词源同mortar.

molest:性骚扰

来自拉丁语molestus,麻烦的,难以控制的,来自moles,大块,词源同mole,demolish.引申词义麻烦,烦恼,苦恼,后特别用于指性骚扰。

lynch:以私刑处死(某人)

原系美语,来自人名。1780年弗吉尼亚州皮特西尔韦尼亚县(Pittsylvania County)因地处边缘居民常常受到不法之徒的劫掠和骚扰。一位名叫William Lynch (1742 - 1820)的民兵上尉同他的邻居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治安维持会,并订了一个誓约,共同对付那些暴徒、盗马贼、造伪币者和亲英分子等。这些人一被他们抓获,他们不按法律程序进交警方,而是立即私自裁决,施以刑罚乃至绞刑。该誓约这样写道:“我们将视犯者罪行之轻重,受害者损失之大小,以肉刑惩处之,”他们将此约称为Lynch's law。随后Lynch’s law演变为lynch law,并且特指“私刑”。

另有一说认为,lynch law系源自弗吉尼亚州一位种植园主、治安官兼民兵上校。此人也姓Lynch,全名叫Charles Lynch (1736 - 1796)。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对亲英分子等实施私刑,并且推而广之,致使这种目无击纪的做祛在18世纪末的美国盛行一时。

到了1 9世纪,私刑在美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纽约、宾夕法尼亚等州都相继成立了治安维持会,每每对他们认为是罪犯的人处以私刑。南北战争爆发以后,私刑又被南方暴徒作为对黑人进行报复性杀害的手段。据统计,自1882年至1952年美国有4730人被私刑处死,其中1293名是白人,3437名是黑人。因此,Iynch law亦有mob law之称。

annoy:使烦恼,使恼怒

在16至17世纪时annoy本是个军事用语,有“骚扰”、“破坏”等义,例如annoy a town,annoy the coast。其词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拉丁短语in odio‘in hatred’,但却是从法语anoier‘to weary,vex’演变而来,今多释义为“使烦恼”或“使恼怒”。法语借用词ennui(厌倦,无聊)和常用词noisome(讨厌的,令人不快的)也都出于此源,后者原先拼作annoysome。

disturb:扰乱,妨碍;使不安

词根词缀: dis-加强意义 + -turb-混乱,骚扰

disturbance:动乱,骚扰,干扰

词根词缀: dis-加强意义 + -turb-混乱,骚扰 + -ance名词词尾

trouble:问题,麻烦,烦恼

来源于拉丁语turbulare(荒凉的,混杂的),经由古法语trouble或tourble进入英语。

与词根-turb-(混乱,骚扰)同源

turbine:涡轮机,汽轮机

词根词缀: -turb-混乱,骚扰 + -ine名词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