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at(欺骗):古代的充公做法escheat
在欧洲封建时期,如果土地或其他财产的主人去世,而又没有继承人时,这些土地及财产将被充公,归为领主或国家所有。这种做法以及被充公的土地或财产在法语中就叫做escheat。单词escheat来自拉丁文excadere,由ex(out) cadere(fall)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偶尔落下的,意外之财”。
负责管理这些escheat的人叫做escheator。有许多escheator利用手中的职权,肆无忌惮地进行弄虚作假,巧取豪夺,因此声名狼藉。而escheat一词也就逐渐衍生出“欺骗”的含义。法语单词escheat进入英语后,依然保留了“充公”之意,但从escheat中衍生出的英语单词cheat,其含义只剩下了“欺骗”之意。
cheat: [tit] v.欺骗,作弊,骗取n.欺骗,作弊,骗子
escheat: [s'tit; es-] vt.归还,没收vi.被没收,被充公n.充公,归还财产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heat 词源,cheat 含义。
bilk:诈骗、躲债
发音释义:[bɪlk] vt.骗取;逃避(债务);挫败n.骗子;诈骗;赖账
词源解释:bilk一词原本是克里比奇纸牌游戏中的一个术语,表示打出一张牌破坏对手的得分机会,因此引申出“挫败”之意,继而引申出“赖账”之意,最后引申出“诈骗”之意。
词组习语:bilk sb. out of sth.(从某人那里骗取某物);network bilk(网络诈骗)
助记窍门:bilk→Bill Clinton(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拉链门→骗子;或bilk → 把bill最后一个l改为k→修改bill(票据)→诈骗
claptrap:哗众取宠的空话,哗众取宠的花招
该词系由clap(鼓掌,喝彩)和trap(诡计,圈套)复合而成,原为戏剧用语.可按字面释义为a trap to get/catch a clap(博取掌声的诡计)或a device to trap claps(骗取掌声的手法)。它始用于18世纪20年代,现喻指“哗从取宠的空话”或“哗众取宠的花招”。
cheat:欺诈,作弊,骗子
在英国封建时期escheator是管理充公(或转让)产业的官员。当土地或其他财产无人继承时,escheator即将之转归领主(或国家)所有,这种做法就叫escheat,转归领主(或国家)的土地或其他财产也称escheat。然而,有许多escheator往往利用职权肆无忌惮地敲诈勒索,骗取钱财,甚而弄虚作假,巧取豪夺,非法占有土地或其他财产,因此声名狼藉。escheat原为法律用语,源自古法语eschete,但从16世纪起也因此蒙上一层贬抑色彩。cheat 一词乃escheat之异体,在莎士比亚时代原系盗贼俚语,指“盗来之物”或“掠夺物”,以后又由此引申了“欺诈”、“欺骗”、“骗子¨、“作弊”等一系列贬抑词义。cheat的这些词义可说都是基于上述原因产生的。
cant:言不由衷之词
cant来源于拉丁语cantus‘song’(歌)或cantare‘to sing’(唱)。和多数同根词如cantata(大合唱),canticle(圣歌),cantilation(吟咏),chant(赞美诗)等不一样,该词自中世纪进入英语之时起就被赋予了贬抑含义。翻开辞书一看,我们可以发现cant的词义,诸如“伪善言词”、“(下层社会的)黑话”、“言不由衷之词”、“(乞丐等的)吟唱式哀诉”,几乎无一不带贬抑色彩。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有三,均与早先的基督教会有些联系。其一,一些牧师在做弥撒时只会机械地履行职责,不太注意吟诵的言词的含义。其二,乞丐被允许参加这些牧师主持的,为死人举行的宗教仪式,他们往往装得十分悲痛,来骗取人们的施舍,他们哀诉式的乞讨也影喃了cant一词的意义。其三,17世纪有位苏格兰传道士,因其虚伪不受欢迎,他的名字就叫Andrew Cant。 1711年8月18日《旁观者》(The Spectator)第47期上斯梯尔(Richard Steele,1672 - 1729)写的一篇文章在追溯cant 一词的词源时,试图将它与这位传道士的姓氏Cant联系起来,文中说:“他讲道所操方言,除了部分会众,据说无人听懂。”多数辞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但有某些根据说明,cant一词的贬降过程似乎多少受了这方面的影响。
thug:恶棍,暴徒
这个词的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印度一个以谋财害命为职业的宗教组织,其成员都是印度教破坏女神卡莉(Kali)的狂热信徒。他们四处杀人抢劫。和结成团伙的当今匪徒一样,他们派有眼线,专门探寻目标。他们尾随有钱的单身旅客,或设计骗取他的信任,与他结伴同行,然后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将他勒杀,劫其财物,断其手足后将之掩埋,其手段之凶狠残忍和行凶拦劫的路贼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仅在于他们宗教狂热为幌子进行活支,按规定的秘密方式杀人,用掠来财物的一部分供奉他们所崇拜的破坏女神;他们组织严密,还使用暗语,并向政府官员行贿以求得庇护。英国人根据意为“贼”和“骗子”的兴都斯坦语thag,梵文 sthaga 杜撰了 thug 一词,作为这伙宗教暴徒的婉称。据有关资料所载,thug 在印度进行恐怖活动为害旅客长达六百年之久。 据粗略统计,19世纪初期暴徒人数约有五六千之多。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采取了有力的镇压措施,412人被绞死,2844人被判无期徒刑,但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thug 在印度才完全绝迹。然而,或许是因为thug一词中的音组 -ug 常常使人联想到某种象征性贬抑含义,如 ugly (丑陋的),bug(臭虫,窃听器),drug (成瘾性致幻毒品),mug(愚人,容易受骗的人),plug(射击),pug(哈巴狗)等,thug 一词却保留了下来,成为英语词汇的一分子,泛指“流氓”、“恶棍”、“暴徒”、“心狠手辣的职业杀手”等,它完全丧失了原先带有的宗教含义。此后,从thug 还派生出了thuggee (杀人越货的行为),thuggery (谋财害命)等词。这些词在美国用得很少,但在英国却相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