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rifice(牺牲):向神灵献祭的供奉
单词sacrifice原本是个宗教术语,意思是为了向神灵表达敬意,向其贡献祭品,尤其是人或动物的生命。sacrifice由sacri和fice构成,sacri与sacred(神的)同源,fice与词根fact(做,从事)同源,所以sacrifice的字面意思就是“为神做的事”。
据《圣经》记载,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要他用自己的独生子来献祭上帝。亚伯拉罕毫不犹豫地遵照上帝的旨意,带领独生子上山,将其绑在柴堆上,准备宰杀他献给上帝。上帝见亚伯拉罕的信仰坚定,便派出天使阻止他杀子,让他用山羊代替来献祭。
sacrifice原本仅仅用来表示给神的祭品,但现在一般用来表示为了正义、大众或他人利益而做出的牺牲。
sacrifice: ['sækrɪfaɪs] n.牺牲,祭品,供奉v.牺牲,献祭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acrifice 词源,sacrifice 含义。
bachelor(单身汉):中世纪的见习骑士
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通常只有贵族出生的人才能成为骑士。一个人要想成为骑士,必须从小接受训练,并逐级升级。从7岁起,他将作为“侍童”(page)在其他贵族家庭中接受骑士礼仪的教育。等他年满14岁后,他可以作为“侍从”(squire)跟随在骑士身边,接受骑士战斗训练,并随同骑士参加各种骑士比武和战斗。等年满21岁以后,他可以被册封为“见习骑士“(bachelor),可作为辅助部队跟随主力部队参加战斗,积累作战经验。他所擎的旗帜为带有分叉的燕尾期(pennon),以表明其级别。等到他积累了足够的战斗经验并立有战功后,可以申请剪去燕尾,成为一名“方旗骑士”(banneret)。方旗骑士是真正的骑士,是作战的主力部队,所擎旗帜为长方形,称为“banner”,故此得名“方旗骑士”。
英语单词bachelor本来表示“见习骑士”,是成为真正的骑士的前一级别。13世纪初叶,法国巴黎大学首创了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级别。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意味着可以进入教师同业行会,招徒授课,而学士学位仅仅表示成为教授的候选者,还处于见习阶段,尚不能招徒授课,这跟“见习骑士”的含义一样,所以学士就用bachelor一词来表示。
由于“见习骑士”和“学士”一般都是年轻男子,往往尚未结婚,所以后来bachelor一词逐渐产生了“尚未结婚的年轻人”,男女均可,但在美式英语中,人们又仿造了bachelorette一词来表示“未婚女子”。
bachelor: ['bætʃələ] n.学士,单身汉
bachelorette: [bætʃələ'ret] n.未婚女子
infantry(步兵):与骑兵相比,步兵的作战经验相当于婴儿
英语单词infantry(步兵)与infant(婴儿)的拼写非常接近,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呢?原来,它们都来自拉丁语infantem,而infantem是infans的名词。infans由in(不)+fans(说话)组成,意思是不能说话,所以infantem指的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infant(婴儿)直接来自infantem,而infantry(步兵)来自infantem所衍生的infante(新手)。因为步兵是战场上的新手,所以被称为infante,继而经由西班牙语infanteria、法语infantrie演变为英语单词infantry。
为什么“步兵”是“新手”呢?这得从古代西方的军队结构说起。在中世纪的欧洲,军队一般只包括两个兵种:步兵和骑兵。其中,骑兵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步兵。因为骑兵需要马匹以及各种装备,骑士需要专业训练,通常只有贵族才能充当骑士。当时还没有兵役和常备军制度,打仗时都是临时征兵的。军队中,只有骑士是打小就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的,算是职业军人。而步兵通常都是从平民中临时征募的,只在作战前接受短期的军事训练,所以战斗经验远远逊于骑兵。与骑兵相比,步兵在战场上简直就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完全依赖指挥官的指挥。
infantry:['ɪnf(ə)ntrɪ] n.步兵。记:infant婴儿+ry→像婴儿般幼稚的兵种→步兵
infant: ['ɪnf(ə)nt]n.婴儿,幼儿,未成年人adj.婴幼的,幼稚的
Argonauts(冒险家):乘坐阿耳戈号去夺取金羊毛的希腊英雄们
在希腊神话中,希腊英雄伊阿宋为了夺回父亲的王位,被迫答应为篡位的叔父前去遥远的 科尔喀斯夺取金羊毛。他召集了50名英雄好汉,一道乘坐“阿耳戈号”大船前往科尔喀斯。“阿耳戈号”以它的建造者阿耳戈斯所命名,是当时希腊最大的船。根 据雅典娜的指示及帮助,此船用了浸在水中不烂的坚木所建。乘坐该船远行探险的这群英雄就被称为“阿耳戈英雄”(Argonauts)。
阿耳戈英雄们经历了重重险阻后终于到达了科尔喀斯。科尔喀斯国王女儿美狄亚中了爱神 之箭,爱上了伊阿宋,帮助伊阿宋通过了国王的考验,并夺取了金羊毛。英雄们再次经历各种险阻,成功返回伊阿宋的祖国。美狄亚再次帮助伊阿宋杀死了仇人,但 他们俩并未夺回王位,而是被逐出王国,流亡至另外一个国家。在这里,伊阿宋抛弃了美狄亚,准备与当地国王的女儿结婚。美狄亚展开血腥报复,将伊阿宋的新娘 和岳父毒死,并杀死了自己与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儿子后越走高飞。孤苦伶仃的伊阿宋最后在阿耳戈号上睡觉时,早已腐朽的大船倒下将其压死。
Argonauts:['ɑːg(ə)nɔːt] n.冒险家,阿耳戈英雄(常用复数形式)
nestor(睿智长者):经验丰富的睿智长者涅斯托尔
在希腊神话中,涅斯托尔(Nestor)是皮洛斯(Pylos)的国王。他的父亲和 其他兄弟都被赫拉克勒斯杀死,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他曾经是追随伊阿宋乘阿尔戈斯号快船去寻求金羊毛的英雄团队中的一员,还参与了针对卡吕冬原野的公野猪的 猎杀行动。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他都有出场。在特洛伊战争期间,他年纪已经非常大了(据说大约有110岁),但依然带着两个儿子加入了 希腊联军。他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经常为年轻的战士出谋划策,并想方设法促使阿基里斯和阿伽门农的和解。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他没有参与对特洛伊城的洗劫, 而是顺利返回了皮洛斯。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儿子远渡重洋来到皮洛斯,向涅斯托尔打听父亲的下落。涅斯托尔热情款待了他,但无法告知他父亲的下落。 在荷马史诗及希腊神话中,他被看作是一名善于提供建议的睿智长者,因此,他的名字也就成了“睿智长者”的代名词。
nestor:['nestə]n.睿智长者,涅斯托尔
sphinx(难以理解的人):用谜语刁难人的怪物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Sphinx)最早源于古埃及神话,是长翅膀的怪物,通常是雄性,是仁慈 和高贵的象征,包括三种:人面狮身的Androsphinx、羊头狮身的Criosphinx和鹰头狮身的Hierocosphinx。但在希腊神话中, 斯芬克斯变成了雌性,代表着“神的惩罚”。
据说,天后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底比斯城附近的悬崖上,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考验路人: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中午两 条腿,晚上四条腿?猜不出谜语的人就会被它吃掉。俄狄浦斯猜出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是“人”,因为人在婴儿阶段四脚着地爬着走,长大后用两只脚走路,年 老体弱后拄着拐杖走。看到自己的谜语被猜中,斯芬克斯于是在羞愧中跳崖而死。
在英语中,斯芬克斯的名字sphinx比喻“难以理解的人”,习语riddle of sphinx比喻难题。
sphinx:[sfɪŋks]n.难以理解的人,斯芬克斯,(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riddle of sphinx:n.难题,难解之谜
Tuesday(星期二):北欧神话的战神提尔
在北欧神话中,战神被称为提尔(Tyr),是北欧神话中主要神祗之一,是勇气和战争的象征,是主神奥丁的儿子,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Mars。
战神提尔的一只胳臂被狼精芬里厄咬断,因此只有一只胳臂。据说诸神以试验力气为由,想用魔法锁链缚住芬里厄。芬里厄要求一位神将胳臂放在他嘴里。勇敢的提尔挺身而出,把自己的胳臂放在芬里厄的嘴里。芬里厄发现上当后就愤怒地咬断了提尔的胳臂。
战神提尔在好战的北欧人中得到极高的崇拜,甚至仅次于主神奥丁。北欧的勇士常常在打仗前向提尔祈祷。英语中的星期二就是以战神命名的。英语单词Tuesday来自古英语单词Tiwesdaeg,字面意思就是Tyr’s day(提尔之日)。
Tuesday:['tjuːzdeɪ; -dɪ]n.星期二
jaywalker(乱穿马路者):呆头呆脑的松鸡
英语单词jaywalker由jay(松鸡) walker(行人)构成,指的是像松鸡那样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行人。jay(松鸡)是美洲大陆的一种鸟,性喜喧闹,行为莽撞,在美国俚语中常被用来比喻“乡巴佬”、“无经验的人”。当乡下人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时,面对车水马龙不免手足无措,往往会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在马路上乱穿乱跑,就像松鸡一样。因此人们就杜撰了jaywalker一词来表示这种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行人。
jaywalker:['dʒei,wɔ:kə] n.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人
jaywalk:['dʒeɪwɔːk] vi.乱穿马路
menace(威胁):以喊叫、威胁的方式驱赶牲畜
古代人放牧、驱赶牲畜时比较粗暴简单,通常通过喊叫、威胁或鞭打的方式来驱赶牲畜,这种方式在拉丁语中叫做minare,进入法语后拼写为mener。英语单词menace(威胁)就来源于此,本意指的是驱赶牲畜时人所发出的叫喊声、威胁声,兼有“威胁”和“驱策”的含义。后来“驱策”的含义逐渐消失,仅仅表示“威胁、恐吓”,变成了threaten的同义词。
还有一个单词也来源于此,那就是amenable,由a(=to,面对)+mener(驱赶、领导)+able(能够),字面意思就是“能够面对领导”,引申为“顺从的、易于管教、易于屈服、容易被说服的”,还可以表示“负有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要注意这个词与amend(改善)并没有关系。
menace:['menəs] n.v.威胁,恐吓
amenable:[ə'miːnəb(ə)l] adj.顺从的,肯接受的;负有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
Aesopian(伊索式的):著名的古希腊寓言家伊索
伊索(Aesop)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伊索创作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成为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寓言家,以致后来的人将所有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短小精炼,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其中的一部分(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用豺狼、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的专横、残暴,虐害和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则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采取空前严格和残酷的文学审查制度,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因为其作品获罪。人们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能通过审查,便采取了寓言式的手法,一种通常具有嘲讽和批判意味的委婉的、伪装的思想表达方式,一种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修辞手段。这种手法被后人称为Aesopian(伊索式的),或写作Aesopic。
Aesopian:[i:'səupiən] adj.伊索的,伊索(寓言)式的
check(核查):国际象棋中的“将一军”
关于国际象棋,大部分历史学者认为起源于古印度,后来流传至波斯,再经过阿拉伯、流传至欧洲。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国际象棋中向对方的国王“将一军”,英语叫check,它是从古波斯语shah(国王)演变来的,意思是提醒对方我下一步就要吃掉你的国王了。当对手发出check的提醒时,自己就要仔细检查本方棋盘中国王的安全,所以check一词延伸出现在的“检查”、“核查”等含义。
另外,古波斯人称象棋中“把对方将死”为shah-mat,mat是“死”的意思。英语单词checkmate(将死)就来源于此。
英语单词chess(国际象棋)和check一样,都来自古波斯语shah(国王),是check的复数形式,字面意思就是“连续将军的游戏”。
check:[tʃek] n.支票,核对,检验v.检查,核查,制止,打勾,将一军
checkmate:['tʃekmeɪt] n.将死,挫败vt.把……将死,使……彻底失败
chess:[tʃes] n.国际象棋
vaccine(疫苗):最早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牛痘苗
天花(smallpox)曾经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致命疾病,但患过天花的人体内产生了对天花的免疫力,以后再也不会感染天花。因此,我们中国人早在10世纪时就曾提出“以毒攻毒”的方法,将天花病人的些许痘痂涂抹到健康人身上,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18世纪时,英国医生琴纳(Edward Jenner)发现挤奶女工从来不会得天花。他观察并认为,这是因为挤奶女工容易感染牛身上的一种轻微天花——牛痘(cowpox)。因此,琴纳想出了通过接种牛痘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的方法。1796年,琴纳的接种牛痘试验获得成功。从此以后,接种疫苗的方法得到大力推广,现在天花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
琴纳将用于人体接种的牛痘苗称为vaccine virus,其中vaccine来自拉丁语vaccinus(母牛的),原本是个形容词,后来演变为名词。不仅可用来表示用于预防天花的牛痘苗,还可以表示任何一种用于接种的疫苗。
vaccine:['væksiːn; -ɪn] n.疫苗,牛痘苗adj.疫苗的,牛痘的
vaccinate:['væksɪneɪt] vt.给……接种疫苗vi.接种疫苗
vaccination:[,væksɪ'neɪʃən] n.接种疫苗
parachute(降落伞):应对高空跌落的防护装置
英语单词parachute直接来自法语,由法国著名发明家、热气球飞行先驱布兰沙尔(Blanchard)所创造,由para(beside, against,平行,抵抗、应对)+chute(fall,跌落),字面意思就是 “应对高空跌落(的防护装置)”。
布兰沙尔是一名勇敢的冒险家和杰出的发明家。16岁时,他就自己动手制造了一辆自行车。成年后,他立志于制造能够飞行的机器。后来,他听说有人利用氢气制造了气球。于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制造了能够载人飞行的气球,并开始了自己的气球飞行冒险事业。784年,他首先乘气球飞越英吉利海峡,携带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封航空信。
1783年,法国人利诺曼(Lenormand)在达芬奇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降落装置,并利用它从高塔上降落。布兰沙尔听说后,决心研制能够帮助人从失事气球中逃生的降落装置。两年后,他用一条狗充当乘客进行首次试验,利用他研制的降落装置从高空气球安全降落至地面。由于这种降落装置可以在气球失事时,帮助人们从高空安全降落,因此他将其命名为parachute,中文译为“降落伞”。
1793年,布兰沙尔所研制的降落伞真的救了他一名。在一次飞行中,布兰沙尔所乘坐的气球发生破裂。布兰沙尔利用自己研制的降落伞安全地从高空降落。从此以后,布兰沙尔所研制的parachute广为人知。虽然后人在其基础上不断改进降落伞,但为了纪念他,人们一直沿用parachute这个名字来称呼降落伞。
parachute:['pærəʃuːt] n.降落伞vi.跳伞,空投
marathon(马拉松赛跑):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所在地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率领入侵希腊,逼近雅典。雅典军队1万人和前来支援的1千普加提亚士兵组成联军迎战波斯的三万军队。双方在雅典城东北六十公里外的马拉松(Marathon)平原展开激战。希腊战士为保卫祖国自由的热情所鼓舞,奋起抗击波斯军队,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军队,迫使波斯军队逃回亚洲。
因为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关系着雅典人民以至全希腊的生死存亡,所以当激烈交战时,雅典人都自动地汇集在雅典城的中央广场,翘首等待马拉松前线的信息。前线统帅米太雅得为了尽快让大家听到胜利喜讯,派出了长跑能手斐力庇第斯跑回雅典报信。斐力庇第斯已经受了伤,但他毅然接受了任务。当斐力庇第斯满身血迹、精疲力尽地出现在雅典人民面前时,他激动地高喊了一声:“欢乐吧,我们胜利了!”便倒地牺牲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上,规定了一项马拉松长跑竞赛项目,并把战场至雅典的距离42195米定为马拉松竞赛的长度。
marathon:['mærəθ(ə)n] n.马拉松赛跑,耐力的考验adj.马拉松式的,有耐力的vi.参加马拉松赛跑
coroner(验尸官):英国诺曼王朝时期国王的司法官
英语单词coroner最早是英国诺曼王朝时设置的一个王室职务,相当于国王的司法官,由各地的骑士担任。1194年的英国《巡回法院规章》(Articles of Eyre)第20条首次予以明确规定,其职责是“custos placitorum coronae”(拉丁语,= keep the pleas of the Crown,掌管国王的诉讼)。其中,coronae来自corona(crown,王冠),英语单词coroner即来源于此。
在该制度设立的初期,coroner主要负有如下两项职责:一是维护和增加国王的国库收入。coroner通过查明死因、确定个案的类型而分别予以处理,避免因为一些臆测的刑事案件而浪费人力和财力,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即通过将死刑犯的财产没入国库的方式为国王聚敛钱财;二是负责调查诺曼底人非正常死亡的案件。诺曼底人是当时英国的统治阶级,在有诺曼底人之死亡存有疑问的情形下,coroner应查明其死因。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受英国司法制度影响的国家,依然保留了coroner(验尸官)职务和制度。现在,coroner(验尸官)的主要职责是调查非正常死亡案件中的死亡原因。
coroner: ['kɒr(ə)nə] n.验尸官
galvanize(通电):第一个研究生物电的意大利医生路易吉•伽伐尼
路易吉·伽伐尼(Luigi Galvani,1737-1798年)是意大利医生、物理学家与哲学家,现代产科学的先驱者。在1780年,他发现死青蛙的腿部肌肉接触电火花时会颤动,从而发现神经元和肌肉会产生电力。他是第一批涉足生物电领域研究的人物之一,这一领域在今天仍然在研究神经系统的电信号和电模式。
关于伽伐尼是如何开始生物电学实验的,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伽伐尼当时正在一张桌子旁给青蛙剥皮。此前他曾在这张桌子上用摩擦青蛙皮产生的静电进行电学实验。伽伐尼的助手用一根带电荷的金属解剖刀触碰了青蛙露在外面的坐骨神经。这时,伽伐尼和助手看见了电火花,青蛙腿像活着一样踢了一下。因为这次实验,伽伐尼成为第一个研究电和运动/生命联系的研究者。
在伽伐尼的同行伏打的提议下,这一现象以伽伐尼的名字命名为“galvanism”(流电)。今天,生物学中对伽伐尼现象的研究被称作“electrophysiology”(电生理学), "galvanism"这一术语如今仅在历史文本中使用。但从galvanism衍生出的galvanize一词依然在使用中。
galvanize: ['ɡælvənaɪz] vt.电镀,通电,刺激,镀锌
poll(民意测验):古代用人头数来进行投票
英语单词poll的本意是head(人头),具体来说是人的头顶,也就是在人群中数人头时能看到的部位。因此,poll衍生出了“人头数”的含义。poll tax就是“人头税”的意思,即按照人头数征收的税。
古代人们进行投票的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数人头,人头数就相当于得票数。因此,poll从“人头数”又衍生出“得票数、投票数”的含义,而且还可以用来表示“投票”。在现代,poll通常用来表示“民意测验”。
poll:n.民意测验,投票,投票数,投票所v.投票,对……进行民意测验
ordeal(考验):作为神灵审判手段的肉体考验
在古代司法制度很不完善的时代,人们把声张正义的希望寄托于神灵,认为神灵可以对人世间的是非作出判定,并帮助人们给罪犯量刑。其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 :吞食某种有毒的东西、手下油锅取物、决斗、将嫌疑者投入河中等等。以被考验者能否顺利通过考验来定输赢或判明当事人是否有罪。这种肉体考验在英语中就是ordeal,字面意思就是“deal out by gods”(由神灵来施加惩罚)。现在引申为“严峻的考验”。
ordeal: [ɔː'diːəl] n.严峻的考验,折磨,痛苦的体验
prestige(声望):魔术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幻觉
好莱坞著名电影《致命魔术》(the prestige)讲述了两个超级魔术师明争暗斗的故事。很多观众对该片的英文名字不理解。英语单词prestige在字典中是“声望”的意思,跟魔术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单词的本意就是魔术表演中的招数、特技的意思。它源自praestringere,由prae(pre,在……前面)+ stringere(捆绑),字面意思就是“在人面前假装把自己捆绑起来”。
电影《致命魔术》对prestige的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每一次魔术表演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叫做pledge,魔术师展示一些真实的、平常的物品或场景,并请观众检验;第二部叫做turn,魔术师利用这些平常的物品做出不寻常的事情,如使东西消失,但这还不足以使观众鼓掌。因此优秀的魔术还需要第三步,这就是prestige,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魔术师要在这一步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把消失的东西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带回到人们面前,从而博得观众的惊奇与赞叹。
由此可见,prestige的本意是指高超的魔术师所创造出的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的幻觉,这种幻觉能使观众如痴如醉,从而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对魔术师五体投地、敬若神明。因此prestige一词也就衍生出“影响力、声望”的含义。
prestige: [pre'stiː(d)ʒ] n.威望,声望,声誉
prestigious: [pre'stɪdʒəs] adj.有声望的
paragon(模范):用来检验金子纯度的试金石
古代西方人为了检验金子的纯度,常常使用一种用纹理细密的深色玉石做成的试金石(touchstone)。将要检验的金子在试金石上摩擦,根据划痕的颜色来判断金子的纯度。这种试金石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paragone,它来自希腊语parakonan,由para(在一旁)+ akone(磨石)构成。英语单词paragon就来自意大利语paragone,本意就是这种试金石。因为试金石是衡量价值的标准,因此衍生出“完美之物、模范”之意。
paragon: ['pærəg(ə)n] n.完美之物,模范,试金石adj.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