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s(马戏):圆形场地
英语单词circus(马戏)直接来自拉丁语,等于“ring”,表示“圆形场地”,与circle(圆形)同源。马戏与圆形场地有什么关系呢?原来,现代马戏发源于英国。1768年,一名英国退役军人Philip Astley在伦敦的Westminster桥附近开办了一家骑术学校。在这里,他上午传授骑术,下午表演各种惊人的马上技巧。表演场地就在学校中的一块圆形竞技场中,Philip Astley将其称为circus。后来,表演骑术的杂技人员都借鉴了Philip Astley的做法,在特别设计的圆形场地中表演骑术,既便于骑师在马上保持平衡,又便于观众始终能够看到骑师的表演。慢慢地,circus一词的含义就从供马术表演的场地变成了马术表演本身。现代马戏就是在马术表演的基础上不断扩充丰富内容而成的,因此沿用了circus这个单词。
circus:['sɜːkəs] n.马戏表演,马戏团
circle:['sɜːk(ə)l] n.圆,圈,环,循环,周期v.画圆,绕圈,循环,旋转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ircus 词源,circus 含义。
calliope(汽笛风琴):希腊神话中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卡利俄佩
卡利俄佩(calliope)是希腊神话中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九位缪斯中的最年长者。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含义是“声音悦耳的”。她是宙斯与谟涅摩叙涅的女儿,以“荷马的缪斯”而著称,据说她给了这位盲诗人创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灵感。
在希腊神话中,卡利俄佩有两个儿子:俄耳甫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歌手和竖琴手)和利诺斯(著名的乐手)。在冥后珀耳塞福涅与爱神阿芙洛狄忒争夺绝世美少年阿多尼斯的争执中,卡利俄佩作出裁决:阿多尼斯每年分别陪珀耳塞福涅和阿佛罗狄忒各自生活一段相等的时间。
在艺术作品中,卡利俄佩的通常形象是手持蜡板(有时是书卷)的妇女。
汽笛风琴(calliope)是一种用水蒸气驱动发音的气鸣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卡利俄佩,通常用于马戏团招揽顾客,因为它的声音可以传出好几公里。
calliope:[kə'laiəpi] n.汽笛风琴,卡利俄佩
barnstorm(巡回演出):美国草台班子在乡村谷仓的演出
19世纪初,美国一些二三流的剧团和马戏团去乡村巡回时,由于乡村缺乏剧场或大厅,往往租用农户的谷仓作为演出场地。这种演出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不同农家的谷仓之间快速转移,就像暴雨(storm)一样转瞬即逝。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巡回演出形象地比喻为barnstorm。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一些政治家在竞选中也频频到各地农村活动,有的还在谷仓举行讲演会,因此该词也常被用作政治术语,指政治家四出巡回发表竞选演说。
barnstorm:['bɑːnstɔːm] vt.vi.在乡村或小城镇巡回演出
desultory:随意的
de-, 向下,离开。-sult, 跳,词源同salmon, insult. 原指马戏团的驯马师玩把戏从一匹马跳到另一匹马,引申词义随意的。
jumbo:庞然大物,巨型的
jumbo 一词出自P.T. Barnum马碱团著名大象之名。这头大象是…个狩猎队1869年在非洲捕获的,它身高l0.9英尺,体莺达6吨半,足人们所见到的最大的象之一日当地人根据斯瓦希里语jum6e/jumbo.chief’(首领)一词给它取名J umboo从1865年至1882年这头象·直在伦敦动物园展出,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动物,成千上万个孩子在它背上骑过。1 882年卖给美国马戏团主持人P.T. Barnum时曾经引起一阵喧嚣。Barnum在J umbo身上投资3万元,六周之内就获利30万元以上。1885年J umbo意外地被火车撞死,但它的名字却进人了英语之中,用以指“庞然大物”,也用作形容词,表示“芦型的”、“特大(号)的”。
,关于这头大象如何得名Jurnbo这一点,各种辞书的说法略有不同。有的认为Jumbo取自mumbo-j umbo(迷信的崇拜物) 一词的第二成分,迁有的认为Jumho源自格勒语(Gullah) jum.ba(象)一阐,而这两个词的终极词源极有可能都是非洲某种语言。
circus:马戏
有人认为近代西方马戏起源于古希腊的竞技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起源于古罗马的竞技场和圆形剧场,因为马戏表演在古罗马时代已相当流行。英语中表示“马戏”的circus 一词是16世纪时直接借自意为ring(环,圈)的拉丁语circus,最初指“圆形场地”。现在不时见到的three-ring circus(三个场地可同时表演的大马戏场)一语从字面义讲其实即相当于three-ring ring。1782年一位名叫休斯的英国骑师创立了英国皇家马戏团。自此以后,circus 一词才开始用于“马戏”、“马戏团”及“马戏场”等义,后来也常用以指“环形广场”或“环形交叉口”,如Oxford Circus(牛津广场),Piccadilly Circus(皮卡迪利广场)等,但后一种用法仅限于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多用circle。实际上,circle及其相关词circular(圆形的,环绕的),circulate(循环,流通)等可以说也都源于拉丁词circus 。
barnstorm:在小城镇或乡间作巡回演出
在19世纪初的美国,剧团或马戏团常到乡间演出,但多半是些二三流的剧团和马戏团。农村没有剧场或大厅,谷仓 ( barn)就变成了临时剧场。他们的演技虽然不算一流,却往往能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心(took the audience by storm)。因此,一时之间蹩脚演员纷纷涌向小镇和乡村,犹如士兵攻克堡垒一样。他们迅速地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犹如一场强猛的暴风雨(like a storm),于是在小城镇或乡间作巡回演出就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to barnstorm。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一些政治家在竞选中也频频地到各地农村活动,面对面接近民众,以增加知名度,有的还在谷仓举行讲演会,因此该词也常被用作政治术语,指政治家四出巡回发表竞选演说。
ballyhoo:大吹大擂
爱尔兰科克郡(Cork County)有个名叫Ballyhooly的小村于,因村民好在街上大声争论而一度退迩闻名。有一份1934年3月的美国国会议事录这样写道:“村民以极为激烈的方式进行辩论,在国会辩论史或普通辩论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英语中的ballyhoo一词正是出自此粪激烈辩论。”人们据此认为ballyhoo源于该地名。然而,ballyhoo今天所用的“大吹大擂”或“大肆宣传”一义究其根源则有可能是出自美国的。19世纪90年代马戏团等常在帐篷前搭一称之为ballystand的宣传台,艺人们在台上表演一些精彩杂耍,以吸引观众,招秣生意,这种旨在宣传的演出叫bally showoballyhoo可能系bally whoop之讹误,它被赋予上述词义恐怕与此有关。约在1910年前后ballyhoo成了一个好莱坞广告用语,在美国广为使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有个杂志就以Ballyhoo为名。
aerial:天线
该词源自拉丁文aer‘air’(空气)。它既不是航空(飞行)时代才出现的,也不源于马戏团的空中表演,而是莎士比亚在《奥赛罗》(1604) 一剧中首先使用的,所以人们由此推断该词极有可能系莎翁所杜撰。aerial原先仅作形容词用,意为“空气的”、“空中的”。此义至今仍在使用,可见之于aerial ropeway(空中索道)和aerial photography(空中摄影术)等词组中。aerial的今义“天线”始用于20世纪初期。它是从aerial wire缩略而转化为名词并获得此义的。
circus:马戏团
circus起初指的并不是包括人、马、道具在内的“马戏团”,而是指“圆形的马戏场”。Circus是从希腊语kirkos(环、圈)转化来的。后来,circus的含义渐渐扩展,由“环形场地”而指“马戏表演”,继而又指连人带马的“马戏班子”。
circus:马戏团
来自PIE*sker,转,围,圈,词源同ring,circle.原指古罗马圆形斗牛场,后指马戏团。
Muses:文艺女神缪斯
缪斯(Muses)是希腊神话中主管科学和文艺的女神们的总称,为天神宙斯和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所生,共九位。由于缪斯女神主管文艺,所以在古代西方,人们往往将杰出的艺术作品放在缪斯女神的神庙中,这就是博物馆(museum)的起源。单词museum由muse(缪斯)和表示“场所”的后缀-um,本意就是“缪斯的神庙”。同样,英语单词music(音乐)的本意是“art of the Muses”(缪斯的艺术),mosaic(马赛克、镶嵌艺术)的本意是“work of the Muses”(缪斯的作品),以前都是供奉给缪斯女神的。
克利俄(Clio)是司掌历史的缪斯女神。她与马其顿国王皮埃罗斯生下美少年海辛瑟斯。她的形象被描绘成一位拿着一卷羊皮纸或书写纸的女性。1865年8月25日发现的小行星史神星以克利俄的名字命名。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拼写为Kleio,意思是“宣告者”,在英语中拼写为clio,表示“历史”,如cliometrics(计量历史学)。
卡利俄佩(calliope)是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九位缪斯中的最年长者。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含义是“声音悦耳的”。在希腊神话中,卡利俄佩有两个儿子:俄耳甫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歌手和竖琴手)和利诺斯(著名的乐手)。在冥后珀耳塞福涅与爱神阿芙洛狄忒争夺绝世美少年阿多尼斯的争执中,卡利俄佩作出裁决:阿多尼斯每年分别陪珀耳塞福涅和阿佛罗狄忒各自生活一段相等的时间。在艺术作品中,卡利俄佩的通常形象是手持蜡板(有时是书卷)的妇女。
汽笛风琴(calliope)是一种用水蒸气驱动发音的气鸣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卡利俄佩,通常用于马戏团招揽顾客,因为它的声音可以传出好几公里。
museum: [mjuː'zɪəm] n.博物馆
music: ['mjuːzɪk] n.音乐,乐曲
mosaic: [mə(ʊ)'zeɪɪk] n.马赛克,镶嵌,镶嵌图案adj.摩西的,镶嵌的
cliometrics:[,klaɪə(ʊ)'metrɪks] n.计量历史学
calliope:[kə'laiəpi] n.汽笛风琴,卡利俄佩
jumbo(庞然大物):19世纪一头著名大象
在英美超市中经常看到一些产品包装上印有Jumbo的字样,这里Jumbo是“超大号”的意思。Jumbo最初是一头特别庞大的非洲大象的名字。据说,它在1862年被人在非洲捕获,当时还是一头小象。成年后它长成了一头庞然大物,身高3.5米,体重6.5吨。它曾经在伦敦动物园生活了十多年,后来被卖到美国,在马戏团中表演,处处引发了极大的轰动。它的名字Jumbo也就成了“庞然大物”的代名词。
Jumbo: ['dʒʌmbəʊ] n.庞然大物,巨型喷气飞机,体大二笨拙的人,超大号adj.巨大的,特大的
spam(垃圾邮件):无厘头喜剧中每道菜都有的火腿片
英语单词spam原本是英国Hormel公司所生产的一种火腿罐头的商标名,由单词spiced (调过味的)和ham(火腿)组合而成。1970年,英国BBC推出了一部无厘头情境喜剧“巨蟒剧团之飞翔马戏团”(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里面有一家怪异的餐厅,所提供的所有菜品中都含有spam火腿片。并且,餐厅里还坐满了维京海盗,时不时地大声合唱赞美spam火腿片的歌曲。单词spam随着这部喜剧的流行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互联网开始兴起时,人们开始将网络内容中强行塞入的广告信息称为spam,因为它就像那家餐厅在每道菜中所加入的spam火腿片一样。后来,spam一词逐渐专门用来表示垃圾邮件。
spam:[spæm] n.垃圾邮件,火腿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