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noon(中午):基督教徒在“第9时”的祈祷

在古罗马,人们把白天分成12个小时,从早晨6点钟开始,到傍晚5点整。基督教在罗马兴起后,基督徒每天都要祷告,一般祷告7次,其中白天有4次,时间为6点、9点、12点和下午3点,在拉丁语中分别叫做Prime(初时)、Terce(第3时)、Sext(第6时)、None(第9时)。英语单词noon就来自拉丁语None,本来指的是下午3点整,但后来由于祷告时间的改变而变成了中午12点。

原来,基督教中有个为期40天的大斋节,以纪念耶稣曾经在旷野中禁食40天。在大斋节期间,基督教徒每天只能吃一餐,并且必须在白天的四次祷告都做完以后才能进餐。白天最后一次祷告(None)的时间原本是下午3点,但很多人实在饿得不行,坚持不到下午三点。于是,在12世纪时,有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将白天的四次祷告统统提前三个小时,早晨3点钟就开始做白天的第一次祈祷(Prime),反正饿着肚子也睡不着。这样,白天最后一次祷告(None)的时间就变成了中午12点,大家就可以在中午12点吃饭了。从此以后,英语单词noon的概念也随之改变,从下午3点整变成了中午12点。

noon: [nuːn] n.中午,正午,全盛期

afternoon: [ɑːftə'nuːn] n.下午,午后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noon 词源,noon 含义。

board(膳食、董事会):功能多用的木板

英语单词board的本意是“木板”。由于木板可以用于多种用途,所以单词board也从“木板”衍生出多种不同含义。

古代西方人吃饭时的餐桌最初就是一块长木板,所以board一词衍生出“膳食”的含义。开会的会议桌最初也是一块长木板,所以board一词又衍生出“董事会”的含义。最早的船都是木板做的,所以board可以表示船上的甲板,从而衍生出aboard、onboard等单词,表示“在船上”。火车、飞机等其他交通工具普及后,又可以用来表示“在火车上、在飞机上”。

board:[bɔːd] n.木板,膳食,董事会,甲板vt.上(船、火车、飞机)、提供膳宿vi.寄宿

boarding:['bɔːdɪŋ] adj.寄宿的,供膳的

onboard:adv.在船上,在飞机上adj.随车携带的,机载的

aboard:adv.在船上,在火车上,在飞机上prep.在……上

古代在board上吃饭,所以board含有膳食的意思。

banquet(宴会):西方请客时摆在长凳上的小点心

英语单词banquet表示正式的宴会,如国宴,所以一看到banquet这个单词,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美食琳琅满目的豪华宴会,但实际上,banquet这个词在历史上跟豪华一点关系也没有。banquet由banqu和et构成,其中,banqu源于拉丁语bancus,即bench(长凳),et表示“小的东西”。所以该词的字面意思就是摆在长凳上的小点心。16世纪的西方正式宴会上,当吃完正餐后或在两顿正餐之间,主人会在长凳上摆上各种小点心来款待客人,类似现在的饭后甜点。banquet原本指的就是这种小点心,而不是宴会。15世纪后,banquet的词义发生变化,用来表示宴会本身而不是宴会后的小点心。

banquet:n.大型宴会,正式宴会,国宴vt.宴请,设宴招待vi.参加宴会

drawing-room(客厅):女宾退出饭厅后待的地方

从前小学生学习英文的时候,学到drawing-room这个词,大概都会觉得奇怪:drawing是绘画,drawing-room该是绘画室,为什么却是“客厅”呢?莫非英国人喜欢在客厅里绘画?

其实drawing这里不是指绘画,而是withdrawing(退出)的缩写。古时英国人宴客之后,女主人会和所有女客人一起退出饭厅(dining-room),让留在饭厅里的男人可以痛痛快快抽烟喝酒,或者说些很可能“妇女不宜”的话。妇女“退出”之后坐下来闲聊的地方,当然就是withdrawing-room了,后来缩写为drawing-room,其实就是客厅。

今天,男女平等呼声响亮,drawing-room这个词在“性别歧视”指责之下是日渐式微了。在英国,不少人已经把drawing-room改称为sitting-room;在美国,客厅一般叫做living-room。

drawing-room:n.客厅,休息室

cater(承办酒席):上门为客户准备饮食或酒席

古代在饭馆问世之前,如果人们想宴请客人而家中没有厨师的话,就会到外面临时聘请一些专业厨师,上门来准备饮食和酒席。这种上门服务就是cater。该词来自拉丁语captare(拿、获得),是capere(拿)的反复形式,本意是“采办、准备食品”。提供cater服务的人就是caterer。后来出现了饭馆,很多caterer去饭馆工作,就变成了chef(厨师)。如果一家饭馆的chef接私活,下班后去客户家上门承办酒席,他此时又变成了caterer。现在,cater除了“承办酒席”之意外,还衍生出“迎合,满足其需要,接待”等含义。

cater:['keɪtə] v.(上门)承办酒席;提供饮食服务;迎合;满足…的需要;接待

caterer:['ketərɚ] n.备办食物的人,承办酒席者

under the rose(私底下):小爱神用来贿赂沉默之神的玫瑰

在希腊神话中,阿芙洛狄忒风流成性。有一回她与情人幽会时被沉默之神哈伯克拉底 (Harpocrates)撞见。于是,阿芙洛狄忒就让儿子厄洛斯就送给哈伯克拉底一束玫瑰,央求他保守秘密。哈伯克拉底接受了厄洛斯的礼物,对阿芙洛狄 忒的风流韵事守口如瓶。因此,在古罗马时期,玫瑰成了机密的象征。古罗马人在饭厅的天花板上雕刻上玫瑰,意思是提醒参加宴会的宾客,在这里所说的话不宜对 外公布。16世纪,玫瑰图案作为保守秘密的象征还出现在天主教的告解室中。由于这个原因,产生了习语拉丁文sub rosa,翻译成英语就是under the rose,意思是“机密的,私下的”。

harpy(残酷贪婪的人):希腊神话中的鹰身女妖哈耳皮埃

Harpy(哈耳皮埃,又译为“哈比、哈耳庇厄”)是希腊神话中的鹰身女妖,长着妇人的头和身体,长长的头发, 鸟的翅膀和青铜的鸟爪。传说哈耳皮埃是堤丰(Typhon)和厄喀德那(Echidna)的四位女儿——Aello(暴雨)、 Celaeno(黑风暴)、Okypete(疾飞)、Podarge(疾行)——的总称,她们原先是风之精灵,冥王哈迪斯的传令者,负责把死者的灵魂送往 冥界。在后来的传说中她们才成为生性贪婪的鹰身女妖,总是显得饥饿且疲惫不堪,她们所接触过的一切东西都会变得污浊不堪,散发臭味。

阿耳戈英雄们在历险旅程中,到达色雷斯国王菲纽斯(Phineus)所在城邦。因为 滥用阿波罗授予的预言能力,菲纽斯遭到神灵的惩罚,被弄瞎双眼,并且每次吃饭时,大批哈耳皮埃都会飞来啄食他的食物,并将剩下的食品弄脏。这位被哈耳皮埃 折磨得骨瘦如柴的老人央求阿耳戈英雄们的救助。英雄们帮他赶走了恶鸟,使他终于吃上了美味洁净的食物。

英语单词harpy用来比喻像哈耳皮埃那样残酷贪婪的人。

harpy:['hɑːpɪ] n.鹰身女妖,残酷贪婪的人,抢夺者

harp:[hɑːp] v.喋喋不休,不停骚扰

Midas Touch(点金术):点石成金的国王迈达斯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 Midas(迈达斯)的佛里吉亚(Phrygia)国王。有一次,酒神的老师喝高了,在他的国家四处晃荡,被他的卫兵抓获。迈达斯认得他,就盛情款待了 他。酒神为了表示感谢,就答应迈达斯可以满足他任意一个愿望。贪婪的迈达斯希望得到点石成金的本领。酒神满足了他的愿望,凡是迈达斯手指所碰的东西都会变 成金子。迈达斯获此本领后,最初时高兴非凡,把好多东西都变成了金子。但后来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当他吃饭的时候,一碰食物,所有的食物都变成了金子,没法 吃了。他的女儿见他回来了,兴奋地朝他跑来跟他拥抱,结果一下子也变成金子了。这下迈达斯急了,赶紧去找酒神,让他撤销自己点石成金的本领。于是,酒神再 次满足了他的愿望,所有的东西包括他的女儿都恢复原样了。英语习语Midas touch就源自这个传说,表示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restaurant(饭馆):能够恢复人体力的肉汤

在以前,还没有专门提供饮食服务的饭店。那时候的人要是想请客或不想做饭了,就让专门提供膳食服务的人(caterer)上门来给自己做饭做菜。caterer其实就是职业厨师,专门上门为客户做饭做菜、承办酒席。1765年,有一个叫做Boulanger的法国人开了一家店,专门出售肉汤。这种肉汤在当时的法国叫做restaurant,是restaurer(to restore)的名词形式,字面意思就是“能restore(恢复)人体力(的东西)”。与restaurant有关的一个英语单词是restore,它与法语restaurer同源,都来自法语restorer、拉丁语restaurare。

刚开始时,Boulanger还仅仅是提供这种叫做restaurant的肉汤。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提供的食物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直接来他的店里享用他提供的食物,就像现代人下馆子一样。这就与上门提供膳食服务的caterer产生了竞争。为此,caterer的行业公会与Boulanger打起了官司,但Boulanger出乎意料地赢了官司。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来Boulanger的店里就餐,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仿效Boulanger的做法,开店提供饮食服务。很多的caterer也受雇于这种店铺,变成了chef(厨师)。

由于Boulanger的店最初是以restaurant(肉汤)出名的,所以人们就管这种提供饮食服务的店称为restaurant。

restaurant:['restrɒnt] n.餐馆,饭店

caterer:['keɪtərə] n.备办食物者,承办酒席者

chef:[ʃef] n.厨师,主厨,大厨

symposium(讨论会):古希腊人的会饮

古希腊人吃饭时不喝酒,但喜欢在饭后和朋友们相聚一堂,一边饮酒,一边高谈阔论。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其他知识分子们也都喜欢组织这种聚会,借此共同探讨哲学、艺术、音乐等各种话题,类似于后来的文艺沙龙。在希腊语中,这种聚会被称为symposion(会饮),由sym(一道)+ posis(喝酒)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就是“一道喝酒”。英语单词symposium就来源于此,由其本意延伸出“讨论会、论文集”的含义。

古希腊悲剧家阿伽松为了庆祝自己的剧本获奖,邀请了几位朋友到家中会饮。参加者有修辞学家斐德罗、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人。几个大老爷们喝得差不多后,就开始谈论女人,探讨爱和欲的起源、美的概念和如何认识真正的美。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将他们的谈话记录了下来,变成了一篇哲学巨作《会饮篇》(symposium)。

symposium:[sɪm'pəʊzɪəm] n.讨论会,座谈会,专题论文集,《会饮篇》;会饮,酒会

potluck(百乐餐):不速之客所吃的家常便饭

据说,过去一家人从一个大锅(pot)里吃菜。如果来了不速之客,来不及另外做菜,就只能吃这锅菜,客人的口福要看运气(luck)。所以在英语中用potluck指并非特意准备的家常便饭。美国人把每人各带一个菜的聚餐形式称为potluck dinner简称potlock,中文翻译为“百乐餐”。之所以将这种聚餐称为potluck dinner,也是因为大家口味和手艺各不相同,能否吃到可口的菜全凭运气。

potluck:['pɒt'lʌk] n.百乐餐,家常便饭

parasite(寄生虫):古代贵族家中的食客

和古代中国一样,古希腊的贵族或富豪家中也会养一些食客。这些食客不从事劳动,专靠给主人出谋划策或拍须溜马来混口饭吃。在希腊语中这种食客被称为parasitos,由para(一旁)+sitos(食物)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在旁边吃饭”。该词经拉丁语进入英语后,最初表示“靠谄媚他人而获得利益的人”。18世纪后,parasite一词逐渐被科学家用来表示“寄生动物”或“寄生植物”,引申为“依赖他人而生活的人”。

parasite:['pærəsaɪt] n.寄生虫,寄生物,食客

supper(晚餐):以汤为主的晚餐

在古代,生活条件艰苦,人们一般在中午吃正餐,而到了晚上,通常只会简单喝一点稀饭。因此在古法语中,表示“晚餐”的单词是soper。它原本是个动词,与“soup”(汤)的词源相同,相当于英语中的 sup(啜饮)。英语单词supper(晚餐)来自法语soper,字面意思就是“供sup的食物”。

soup:[suːp] n.汤,羹

sup:[sʌp] vt.啜饮,呷,招待……吃晚饭vi.啜饮,呷,吃晚饭n.一口,少量

supper:['sʌpə] n.晚餐

companion(同伴):分食面包的人

英语单词companion来自拉丁语companionem,由com(一道)+panis(=bread,面包)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就是“分食面包的人”。

罗马军队中,每十名士兵组成一个小组,在扎营时分享一顶帐篷,吃饭时分享面包。他们就是最典型的companion。据说,为了避免面包分得不公平,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巧妙的制度:指派一个人负责分面包,然后由其他人选择自己的那一份,分面包的人自己只能分得被人挑剩下的一份。为了避免自己拿到的面包比别人的少,分面包的人就会尽力将每一份面包分得一样多。

英语单词company与companion同源,本质指的是一群“分食面包的人”,后来被用作军队建制单位,即“连”。还可以用来表示“公司”,因为公司其实就是一群共同挣面包、分面包的人组成的团队。

companion:[kəm'pænjən] n.同伴,伙伴,朋友vt.陪伴

company:['kʌmp(ə)nɪ] n.公司,连队,陪伴vt.陪伴vi.交往

barmecide(口惠而实不至的人):天方夜谭中假装殷勤的王子

阿拉伯名著《天方夜谭》中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穷人奈沙尔沿途乞讨,来到了巴格达的波斯王子巴梅塞(Barmecide)的豪宅前。他鼓起勇气想进去讨碗饭吃,没想到到巴梅塞热情非常,允诺要给他一顿丰盛的饭菜。他请奈沙尔洗手,可是既没有盆也没有水。奈沙尔只好假装洗了洗手。巴梅塞吩咐仆人上菜,然后殷勤地邀请奈沙尔夹菜。可是饭桌上什么也没有。奈沙尔只好举起筷子,假装夹菜,嘴巴也慢慢咀嚼,好像真的在吃饭一样。巴梅塞不断地叫仆人上菜,各种美食都被他喊遍了,却没有一个真正上到饭桌上。巴梅塞还吩咐仆人上酒,并亲自假装给奈沙尔倒了一杯酒,还和奈沙尔碰杯了。奈沙尔也装模作样地喝了几杯酒,便假装喝醉了,突然扇了巴梅塞一个大嘴巴。巴梅塞责骂他,他赶紧道歉,并解释说自己是喝醉了,冒犯了他,请多多原谅。巴梅塞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起来,告诉奈沙尔,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这样戏弄客人,没有一个人能像奈沙尔这样应付到底。然后,巴梅塞吩咐仆人端上真正的美味佳肴,跟奈沙尔畅饮起来。

从此以后,巴梅塞的名字Barmecide就成了假装殷勤,口惠而实不至的人的代名词。

barmecide:['bɑ:misaid] n.假装殷勤的人,口惠而实不至的人adj.欺骗的,虚伪的

Barmecide’s feast:n.虚幻的酒宴,虚情假意

cater:提供饮食服务

发音释义:['keɪtə] v.(上门)承办饮食;提供饮食服务;迎合;满足…的需要;接待;将…考虑进去

词源解释:来自拉丁语captare(拿、获得),本意是“采办、准备食品”。

cater的核心含义就是为别人采办、准备食品。提供这种服务的人就是caterer(备办食品者、酒宴承办人)。他们其实就是厨师,但他们的服务方式是上门服务,来到客户家里为客户承办酒宴。这是因为在古代还没有出现饭馆,人们要宴请宾客而家中没有厨师的话,就去请专门的caterer来家里承办酒宴。后来出现了饭馆,很多caterer就去饭馆工作,就变成了chef(厨师)。如果一家饭馆的chef接私活,下班后去客户家上门承办酒宴,他此时又变成了caterer。

词组习语:cater for(或to)sb.(接待某人,满足某人的需要,尤其是为其提供饮食服务);cater for(或to)sth.(把某事考虑进去);cater a party(承办一场宴会)

衍生词:caterer(备办食品者、酒宴承办人)

blemish:损害…完美、瑕疵

发音释义:['blemɪʃ] vt.损害…的完美;玷污;n.瑕疵;缺陷

词源解释:blemish←古法语blemiss(使变白)←原始印欧词根bhel(发光)

blemish的原意是“使变白”,在中古英语中词义变为“损害”,14世纪后期转变为“玷污”;15世纪中期后转变为“损害其完美性”。

词组习语:blemish balm(BB霜、遮瑕霜)

助记窍门:blemish→blame(谴责)+ish(的东西)→应该谴责的东西→瑕疵、缺陷;或blemish→谐音“不能咪西(吃饭)” →脸上长了青春痘,让我烦心,不能咪西→青春痘→瑕疵、缺陷

banquet:宴会

发音释义:['bæŋkwɪt] n. 宴会,盛宴;宴请,款待vt. 宴请,设宴款待vi. 参加宴会

结构分析:banquet = banqu(条凳)+ et(指小形式)→小板凳→小板凳上的点心→宴会

词源解释:banqu←中古法语banque(板凳)

同源词:bank(银行)

banguet原本是banque(条凳)的指小形式,表示“小板凳”,相当于现在的茶几。中世纪的西方宴会上,当吃完正餐后或在两顿正餐之间,主人会在小板凳摆上各种点心来款待客人,类似现在的饭后甜点。banquet原本指的就是这种摆在小板凳上的点心,而不是宴会。直到后来,banquet的词义发生变化,用来表示宴会本身而不是宴会后的小点心。

趣味记忆:banquet→谐音“办亏的”→本想借办婚宴打捞一笔,没想到来的尽是铁公鸡,办亏了→宴会

attenuate:使减弱

发音释义:[ə'tenjʊeɪt] adj. 减弱的;稀薄的;细小的vt. 使减弱;使纤细vi. 变纤细;变弱

结构分析:attenuate = at(=ad,去)+tenu(变薄)→减弱

词源解释:tenu←拉丁语tenuare(使变薄)←拉丁语tenuis(稀薄的、细小的)

同源词:tenuous(纤细的、微薄的);extenuate(减轻)

趣味记忆:attenuate = at ten u ate(十点钟你吃饭)→十点钟你才吃饭,你的体力已经减弱了

衍生词:attenuation(衰减、变薄、稀释);attenuator(衰减器)

anorexia:厌食症

发音释义:[,ænə'reksɪə] n. 厌食;神经性厌食症

结构分析:anorexia =an(没有)+orex(食欲)+ia(病、症)→没有食欲的病→厌食症

词源解析:orex←希腊语orexis(食欲)

趣味记忆:anorexia = a(一个)+no(不)+re(热)+xia(下)→一个人,饭菜凉了也不去热一下→厌食

同源词:orexis(食欲、欲望)

衍生词:anorexic(厌食症患者)、anorectic(厌食的)